民国《霍山志》补遗《全元文》七篇

2023-07-25 09:38王志强
华夏文化 2023年2期
关键词:霍山

民国《霍山志》是中镇霍山的唯一一部志书,也是山西硕果仅存的几部名山志书之一,具有重要的史学地位和文献价值。该志共六卷,卷首有赵戴文、郭象升、马甲鼎等六人的序,卷尾有释力空的跋。民国《霍山志》由释力空编纂而成,释力空,俗名任重远,字毅如,先后出任河北省阳原县、灵寿县、行唐县以及山西定襄县县长,于三十五岁时在山西永戒律院出家,关于释力空的生平,李凭《救护<赵城金藏>的策划者力空法师行略——以<霍山志>和力空法师自撰的年谱为题》有详实的记载。《霍山志》乃是释力空受其师妙师的嘱托而纂成的,“今者同戒力空上人奉师咐嘱,编订《霍山志》”(释力空纂:《霍山志》卷首《序》,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它可以说是一部集合了几代人心愿而成的志书。在《霍山志》的《艺文志》中,收录不少金元时期的文章,其中有7篇文章为《全元文》所遗漏,现将其点校。

一、洪岩兰若记

洪岩兰若者,乃先圣所居之旧址。岁月既深,但口耳相传,昔有异僧居此,未详来迹。每上峰顶,推石而下,至半山,喝云:“住,住!”其石辄住。其时既春,有游人来,云:“今日寒食,因祀坟至此。”其僧遂有感叹之色。须臾,上山推石,至半山,喝云:“住。”其石不住,其僧乃愕然而退。至晚,有一老丈来,云:“吾,山神也。师居此岩,积有年矣。斯日何故破犯威仪,甚为可愍耶?亦累吾罪耶?当忏洗,勉力精修,功可补矣。”言讫而隐。此皆圣贤摄化,抑扬如是,乃警世之惰慢耳。

呜呼!自世革以来,但刍牧蹠践,其福志浅薄者,孰为垂愿?至圣朝丙申岁,有先住持道场清溪仁公长老,退堂后厌人事,遂策杖至此,见岩极幽邃,林泉秀丽,而深惬其愿,誓伫锡焉。但煮柏支身,日惟一食,首建观音堂一所,晨夕像前施食济饥苦者,拳拳于一十八年,未尝有替。至癸丑年七月十八日,因疾而逝,其道俗哀临,犹如霜草,遂于东岫而塔葬焉,有小师惟琏等,实可付也。

自是接建甘露圣塔一所,幸有宣授本都僧录南禅义公讲主,因回太原,道过于此,而迟留耳,遂与琏禅等戮力鼎修北岩法堂一所,及云寮静室。惜哉!未及壮丽,公迫以院事而去,其琏禅等就是瓷瓦,塈茨丹雘,使轮奂焉。仍命工绘画三身圣像,始造供床一十只,于柴村备置长流水地十一亩,使山有恒产,而住僧有恒心。又印造华严等五部诸经及壁立经藏一座,冀以住山者转读,庶几佛日长明,无堕地之患也。诚恐世革事殊,用纪岁月,并系以揭云:

吾师佛鼻祖,分身至东土 。一隐霍山阳,于今犹窣睹。

灵通诸圣贤,隐愿为肱股。就中洪岩谷,先圣旧基堵。

世革既已殊,肉眼谁为顾?惟有清溪师,一到便忻慕。

煮柏为一食,相亲乃糜鹿。首建观音堂,施食济饥苦。

弹指才转身,踏破泥洹路。后事嘱惟琏,彼人实可付。

铁石为肝肠,衣衿任褴楼。诱众修圣坛,崇堂共廊庑。

彩画既已完,庄严诸供具。计置长生田,经文印诸部。

愿尽未来际,仰赞金轮祚。血气诸含灵,承缘俱得度。

勉尔住山人,转石常令住。

该文见于《霍山志》卷五《艺文志》中的“杂文”,在题目下方标有“至元十四年,寓慈云灌顶鸠安”的字样。释鸠安,生平事迹不详,《全元文》没有收录僧鸠安的文章。该文主要讲述了洪岩兰若寺的兴修始末,文中的“清溪仁公长老”,即《霍山志》卷三《师范志》“高僧传”中的“清溪大师”。清溪大师于宋端平三年(1236)前来洪岩寺挂单,并在洪岩寺修持十八年,期间募修观音堂,救济贫困百姓,后于宝佑元年(1253)逝于洪岩寺。清溪大师去世后,由其弟子琏禅继承其位,“惟琏继之,增建寺宇,印造经典,颇能光大山门,宏扬佛法”(《霍山志》卷首《序》)。

二、代祀中镇崇德应灵王记(两篇)

其一

至正十二年,岁次壬辰正月朔,皇帝朝百官于大明殿。中书省臣奏遣使代祀岳渎海镇,遵常典也。命下,朝请大夫崇文监少监同检校书籍事臣完者帖木儿、翰林修撰承务郎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臣文允中,当祀后土、西岳、江河渎、西海、中镇、西镇。十有七日壬戌,皇帝御明仁殿,授使者香。乃二月乙亥朔,臣完者帖木儿、臣允中,同守土臣朝列大夫晋宁路总管别鲁沙,率霍州赵城县僚属,即事于中镇崇德应灵王祠下,虔恭严肃,神人胥悦,大礼告成。谨记岁月于后。

其二

古者,天子日巡狩于诸侯,遂至于方岳而望秩焉。圣元定都幽燕,道里阔远,銮舆莫及,故分五岳、五镇、四海、四渎暨后土为五道,每岁首春函香遣使代祀。而后土、西岳、江渎、河渎、西海、中镇、西镇为一道。皇帝临天下二十有一年,是为至正十三载,集贤直学士嘉议大夫臣宣寿承命以行,翰林修撰承务郎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臣文允中复同奉旨,以二月一日即事于中镇崇德应灵王祠下,其礼仪一仍前岁故事。礼成,书之于石。其祝文云:“高临冀域,雄压晋疆。千古屹然,峙于中土。载稽彝典,恭展明禋。奠我丕基,磐石永固。”

该文见于《霍山志》卷五《艺文志》中的“杂文”,在题目下方标有“翰林修撰兼国史院编修文允中”的字样。《全元文》未收录文允中的文章,文允中,成都人,史载其“天资高迈,无书不通”(衷以埙纂修:嘉庆《成都县志》卷三《人物》,嘉庆二十一年刻本,第242页),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37)辛卯科廷试南人榜状元,历任嘉定路学正、翰林院修撰、四川儒学提举官等职,元末,天下大乱,逝于兵灾。在传统中国,惟有皇帝才有资格祭祀名山大川,而皇帝因为事务繁忙,无暇外出,往往会让手下的大臣代替自己前去祭祀。元代以翰林院编修代替皇帝前去中镇霍山举行祭祀仪式较为常见,后还有夏以忠、失兀歹等人的祀文。

三、代祀之记

至正二十三年,岁在癸卯,闰三月二日壬申,皇上御明仁殿,手香加额,侑以银奁、金幡、楮币,命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臣夏以忠,代祀于中镇霍山崇德应灵王。制词曰:“河内之山,其镇曰霍。宅于参墟,实為太岳。有神司之,禁止不若。福我国家,景命于铄。”越二十有五日,丙申,至于祠下,同献官执事人员,沐浴斋戒,各就其次。礼官具仪,谓庙有太常、感应、等司三位命官分奠,岁有恒典。臣考其故,祀典所无,且聪明正直之谓神,其不歆非祀,尚矣。今循前使之谬而祀之,是亵君之命,诬其神而谄渎之也。神其有知,其能享乎?遂罢其议。又二日,戊戌,厥明行事,寅恭谨恪,罔敢后先。牲酒肥洁,灌荐有序,竣事享礼,贵贱咸逮,甚盛举也,佥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宜刻坚珉,以彰圣德。臣以忠窃谓,秩祀山川,国有彝典,申命词臣所以将上敬昭神贶也。况霍为中土臣镇,其神之灵异昭著,

自古则然,以保佑宗社、阜康民物者,非他镇比也。近年国步惟艰,祀事犹举,今兹偃武修文,群生咸遂沐神之惠,其又多矣。是宜式遵旧制,遣使将诚以答于神庥也。竣事有记,臣奚敢辞。故列序献官及百执事姓名于左,以志不朽。时翰林国史院蒙古书写岳塔失不花,国子生任颙实相臣行,故并录之。

该文见于《霍山志》卷五《艺文志》中的“杂文”,在题目下方标有“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夏以忠”的字样。《全元文》未收录夏以忠的文章,夏以忠,字尚之,别号怀鲁轩,今江西宜春人,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助教、太史院都事等职。朱元璋攻克大都时,夏以忠乞老归家,“王师克燕,拔其知名士官之,以忠独以老病乞归”,然明朝准备兴修元史,朝臣很看重夏以忠的才华,便令其去搜集资料,夏以忠卒于前往广东番禺的途中,正德《袁州府志》曰:“会遣使搜访元史,强之如江广,以忠辞不得命,乃行至番禺卒,太史金华苏伯衡著文哀之。”(严嵩修纂:正德《袁州府志》卷八《人物》,正德刻本,第179页)

四、宣贶真君庙记

天地之间,群祀不一,亦各有所主焉。主京国者,诸侯得以祀之:主百邑者,臣民得以祀之。吾里霍太山有观塠二郎神,即《史记》所载现于王泽之三神也。一庙在简城,一庙在岳阳,一庙在霍邑,皆主百邑之祀。当是时,赵襄子神授竹筒朱书曰:“余,霍太山山阳侯天使也。”既曰天使,必能体天而行也,故其灵验捷如影响。唯天极乎至诚之妙,造化有迹而可验,如日、月、星、辰、雨、云、霜、露万象睹焉。使乎天者,必能体此而行,亦有迹而可验。故休咎灾祥,盈亏消息,悉能符契于人。据竹筒书授原过于王泽云:“三月丙戌,使襄子反灭知伯。”至日果如所言。其后,天厌隋乱,又化为白发翁,指唐高祖于千里,径进兵以败隋。非有迹而可验欤?且兴赵灭智氏,天也;兴唐败隋,亦天也。天定冥漠之机,而阴泄于阳明之域,岂非至诚之神,能运乎在天之灵,将以致人心而契天心者乎?不然,何其灵之验也如此哉!宜乎享百邑之祀,血食千古而不泯也。

一旦建祠,里民卜于霍太山南岗上,木作已具,而欲构焉。其夜合村惊骇,家家牛背如洗,何其異也。明日视之,南岗木作之具,罄迁于北岗之上。遂庙于兹,名曰观塠,嵯峨突兀,襟带晴岚,跨揖川壑,甚耸人瞻仰,可不伟欤!迨宋徽宗崇宁五年,勒封宣贶真君,迄今歆祀者,奚啻百邑而已?芳邻接壤,涓埃承奉者,岁岁不绝。

噫!神之所以为神者,必顺乎天之道,则乎天之明,承乎天之命,行乎天之事,一至于诚而已,此灵之验于人者,盖由此也。或曰:“夫如是,何不使百邑之人,恶者祸,善者福也耶?”余曰:“祸福,天也;善恶,人也。非求可得,非祷可免,神岂不监诸?善善恶恶,可不日省于心乎?”余生斯境内,见如斯境神,诚可敬而可畏也。况涉猎诸史五六十载间,未有若此辉赫详著于史册者,亦未有若此父老相传为口碑者。余忝师儒,苟不纂述其始末,恐世远而人忽也,以俟后之君子有仗义者碑焉,欲垂千万世之下,愈加敬焉。斯吾所愿,遂为记之。

该文见于《霍山志》卷五《艺文志》中的“杂文”,在题目下方标有“至正进士本州训导程睿”的字样,该文亦见于道光《直隶霍州志》卷二十五上《艺文》。《全元文》未收录程睿的文章,程睿,据道光《直隶霍州志》曰:“程睿,至正间进士,父子俱有孝行,隐居不仕,内承父训,外尊师教,授代州判官,乞养不就任,后为本州训导。”(崔允昭修,李培谦纂:道光《直隶霍州志》卷二十三《人物》,道光六年刻本,第444页)

《宣贶真君庙记》一文,主要记述的是宣贶真君故事的始末,宣贶真君即观塠二郎神,他曾于战国时赠予赵襄子朱书,预言他打败智伯,又在隋末化为白头翁,指导唐高祖击败大随。后于宋徽宗崇宁五年,观塠二郎神被朝廷追封为宣贶真君。程睿为表彰宣贶真君的善善恶恶,引导群众积德行善,特意撰写此文。

五、霍山广胜寺筠谿长老寿塔铭

师讳法真,姓李氏,乃当乡北坊塠里人也。祖袭农桑,家传豪盛,其父子相继,性皆淳素。师至髫年出家,谒本寺尊宿本公为受业师,自是志行超卓,履践分明,口舌不发于游谈,作事不涉于浮伪,但历丛林,究习经论,然宿蕴灵根,而皆悟深旨。后杖锡山东,广益知见。尝云:“文字语言,终焉纡滞。”闻博州铁塔裕和尚法道盛行,而径往亲依,发明临济宗传,嗣正法眼,于佛子头上放净光明,是若坐若卧。踞宝之刹,通行顺行。转大法轮,使侮慢者起敬,散乱者摄心,澡雪精神,涤除烦虑,庶几子太息之地焉。一日,遽肆白云之念,而复还霍峰顶上,窜睹波前,晨夕香灯,转读藏教,以待终焉之计。夫师之勤于吾圣人先觉之道,知非苟然而已。度弟子十余人,其在家受戒者,皈依者不胜其数。世寿七十七岁,僧腊六十三夏。今姑纪平昔见闻之梗概,以示后昆。其师之本分事,虽海翰山毫,何尽云哉!遂为铭曰:“二桂分荣,千古流英。祖庭拔萃,法窟成精。棒头有眼,喝下无声。铁塔受赐,师乃生晴。旌之祖祢,育尔鲵鲸。小师树塔,福被千龄。岚风却火,我国宴清。水流千丈,芙蓉忽生。”

旹大元至元九年岁次壬申孟夏十有五日志。

小师惟一等立石匠人张兴刻。

右碑存广胜上寺。

该文见于《霍山志》卷六《杂石志》中的“金石”,在题目下方标有“妙理撰,本寺僧惟湛书丹”的字样。释妙理,生平事迹不详,《全元文》亦未收录其文章。霍山广胜寺的筠谿长老为李法真,是霍山本地人,因感悟佛法而出家。筠谿长老主修的是临济宗传,主张不立文字,唯是靠心体悟。筠谿长老在外地学成归来后,在本地大开方便之门,招收弟子十余人,以及大量的居士,有力发展了霍山当地的佛教。

六、祀中镇崇德应灵王碑记

大德癸卯八月六日,夜漏棲戌,郡国同时地震,河东为甚。天子特遣近臣并祷群望,必阇赤塔的迷石、翰林直学士林元,钦赍御香、宫酒、异锦幡,合内帑银锭,拉平阳府寮、霍州赵城官属,致祭于霍山中镇崇德应灵王。越十有三日丁亥,三献礼成,因刻诸石,庸志岁月云。

大德七年十月,进义副尉赵城县主簿兼尉申大雅。

该文见于《霍山志》卷六《杂石志》中的“金石”。申大雅,生平事迹不详,《全元文》未收录其文章,道光《赵城县志》仅载其在至大年间担任主薄一事。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载有申大雅与李笃善等人合作的《祭霍山崇德应灵王记》,载于《全元文》一一四七卷李笃善名下,该文内容为“维大元国大德八年岁次甲辰,二月癸未朔,二十七日己酉,皇帝敬遣火儿赤答失纳、乔学士同、霍州判官李笃善,谨以清酌庶馑之奠,致祭于霍山中镇崇德应灵王位前:惟王崇高中土,仁静冀方,神功远古,德载弥光,明诚是亨,黍稷非香,皇家有命,血食无疆。尚飨。”(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卷1147,凤凰出版社1998年,第264页)可见申大雅多次参与中镇霍山的祭祀仪式。

七、祀中镇碑记

皇帝即位之十有三年春,遣使分道岁祀五岳、四渎、名山、大川,八府宰相塔刺海、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赵麟,钦赉御香、幡盒,首至中镇,四月初六日夜,斋宿祠下。初七日质明,行礼如仪。礼成,因记其岁月云。

礼献官朝散大夫晋宁路同知总管府事失兀歹、亚献官奉直大夫晋宁路霍州知州马克明、终献官忠勇校尉赵城县达鲁花赤朵罗歹、分献官征事郎赵城县尹杨恕。

至正五年。

该文见于《霍山志》卷六《杂石志》中的“金石”。失兀歹,生平事迹不详,《全元文》未收录其文章。

说明:本文是2022年广元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元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一般课题“历代剑阁县志整理与研究”(GYLS2022YB0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邮编330032)

作者简介:王志强(1990—),男,江西吉安人,南昌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地方志》《中国方志馆研究》等报刊发表文章多篇。地址:。,联系电话:15990173207。电子邮件:245420657@qq.com。微信号:sanluojun。

猜你喜欢
霍山
途白
柱前衍生化HPLC同时测定霍山石斛中13种游离氨基酸含量
霍山石斛多糖吸湿保湿性能及皮肤刺激性研究
霍山石斛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及活性菌株的鉴定
霍山石斛Stagonosporopsis oculihominis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分离鉴定
霍山石斛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霍山黄芽 鲜醇回甘
怎样是一株好霍斛
九仙至尊,霍山石斛
沉淀敲出法快速发现霍山产铁皮石斛生物碱及其组分抗氧化活性在线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