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关键问题和设计策略

2023-07-25 05:18谢娟王金良王金霞
中国学校体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跨学科学科体育

谢娟 王金良 王金霞

一、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关键问题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要求“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进一步优化了课程内容,并提供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主题与活动示例。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以某一学习主题或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运用多个学科视角、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在设计时首先要明确3个关键问题。

(一)立足学科本质重融合

跨学科主题学习不是“拼盘”“乱炖”,也不能等同于综合实践活动,它要求每一门学科的教师都能站在整体育人的角度思考本学科的育人价值、教学方式,是立足学科的主动跨界,强调以某一学科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应以学生生活和体育活动中存在的真实问题为载体,以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体育和其他学科知识方法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逐渐形成反思、创新、应用意识,进一步加深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价值的理解。

跨学科主题学习不能简单地将“是否有2门及以上学科参与”作为判断是否是跨学科的唯一依据,而是要看学生能否整合多种学科知识或观念认识、解决体育学习中的真实问题,进而理解体育与健康学科对现实生活的意义。

(二)巧从多元视角“跨学科”

跨学科主题学习涉及不同学科的知识,有些内容体育教师自身也未必熟悉,因此必须在课前精心设计“跨”的内容和时机,不能为了满足“10%课时”的要求去硬“跨”,避免出现方向性和科学性错误。

1.基于相同概念的“跨”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单元教学的一部分,设计时离不开对学情的精准把握,体育教师需要了解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和进度,避免“跨”出学生的认知范围;同时还要找到不同学科核心概念的“交叉点”,体现“跨”的科学性。如,肩肘倒立是身体倒置状态下的静力平衡动作,“夹肘内收、肘颈肩支撑”是保持稳定的关键,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手撑腰背的位置、形状,结合数学课所学“三角形的特性”,找到“立稳”的方法。在这一活动中,“平衡与稳定”是数学与体育2个学科都涉及的概念,可以以此为核心设计主题学习活动。

2.基于实践类问题的“跨”

以接力跑为例,一至四年级教学中多以迎面接力为主,各组起跑线是统一的,但高年级环形接力练习时,就会遇到“不同道次起跑位置是否应该相同”的问题,而五、六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课中恰好有“确定起跑线”这一学习内容,体育教师可以与数学教师合作,以“接力跑比赛”为实践情境让数学教师围绕“如何确定100m×4接力跑比赛中各跑道上的起跑线”这一问题,带领学生在数学实践课上完成跑道测量、标记起跑线的活动,在随后的体育课上进行接力跑比赛。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田径规则、熟悉田径场地,在比赛过程中体会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

3.基于生活情境的“跨”

以障碍跑为例,学练障碍跑有助于学生掌握生活中的一些实用技能,提高灵敏、协调、速度等体能,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随机应变、保护自己。教学时可结合生活情境,如结合校园防火防灾教育的“灾害逃生”“救护伤员”等主题,在常规障碍跑的基础上加入“拨打求救电话”“处理常见损伤”等内容,通过负重过障碍、合作过障碍等活动,不断将跨学科知识迁移到真实生活情境,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跨学科应用的态度。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策略

(一)基于单元主题设计学习活动

以主题为中心的活动组织形式能有效打破学科边界,促进活动的综合性,有助于学生获得有挑战性、有趣味性的学习体验,教师可围绕单元主题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如,在弯道跑单元教学中,教师可设计“运动与生活中的离心力”这一跨学科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快跑时离心力大还是慢跑时离心力大?怎样做才能克服离心力,提高跑速”“弯道跑要克服离心力,哪些运动是需要利用离心力才能完成的”等問题,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进一步理解运动背后的奥秘。

又如,跳高单元教学中,教师可设计跨学科主题“奥运会跳高技术的演变史”,引导学生借助物理学和信息技术知识,通过查找、分析历届奥运会中不同跳高技术的优劣点,理解跳高技术的原理,最终再运用于跳高技术的学习。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可以视为对单元主题的深化和拓展,不仅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便于学生进入“情境”,还因其涉及多学科知识,需要学生利用跨学科知识综合解决问题。教师要立足某一具体的学习内容,保证该内容学习目标的达成,再设计跨学科的问题或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分析、验证、解释,将活动经验和所学内容融合成为有机整体,才能在确保学科系统性的前提下实现跨学科。

(二)活动设计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首先,活动作为学习的载体,其形式要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储备水平,低年级以观察、模仿、尝试体验为主,中年级以记录、对比、合作体验为主,高年级以探究、设计、实践验证为主。

其次,要关注活动的生成性与拓展性,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除了关注知识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学生的深度参与和情感体验,准确把握学情的动态变化,及时对活动进行调整、分层和拓展。如,为遇到困难的学生提供辅助资源和学习指导,激励他们坚持到底、勇于挑战;对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奇思妙想”进行方向引导,在鼓励创新的同时要确保活动不偏离目标;在小组出现矛盾时及时干预,提供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交流合作、尊重他人。

最后,活动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是需要个体激活已有经验、调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小组分工合作等形式完成。

以“动物与体育”为例,低年级可以设计“我的动物朋友”主题,学生通过观看动物视频、模拟不同动物的跑、跳、爬、滚等动作,在提高身体活动能力和表现力的同时,知道与动物安全相处的方法;中年级可设计“水中运动会”主题,学生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动物的游泳特点,理解不同泳姿的动作要点,了解游泳运动的起源和文化;高年级可设计“运动中的仿生学”主题,引导学生通过研读资料、访谈调查、小组合作、设计制作等活动,为不会游泳的学生设计一款“仿生助游器”,以帮助他们更快掌握游泳技术。

(三)借助问题链、学习单驱动深度思考

确定主题和活动形式后,需要学生围绕主题活动运用跨学科知识、方法和视角解决问题,教师需要用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体验、讨论和反思,以确保学习活动不偏离主题。问题的创建要具有挑战性、真实性和生活性。如,在学习“城市马拉松”这一主题时,可以设计“怎样选择运动装备”“怎样进行赛前训练”“长距离跑动中该怎样补水”“怎样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合理分配体力”等问题;在学习“重走京西古道”主题时,可以设计“怎样从革命史迹、村落文化、名人故居等不同角度,为不同人群设计徒步路线”“怎样开发京西古道的体育旅游资源”“徒步登山时遇到恶劣天气怎么办”等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开展实践,如学习记录单、器材道具、参考视频、流程建议等,推动学习活动顺利进行。

跨学科主题学习让课堂更加接近生活,同时兼备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特点,体育教师需要在深入理解体育与健康学科本质的基础上主动“跨界”,不断提升自己对本学科和跨学科育人价值的认识,才能引导学生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更深入和主动地参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为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跨学科学科体育
【学科新书导览】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超学科”来啦
2016体育年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