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2023-07-29 11:20吴益立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比较法高中地理应用

吴益立

摘要:比较法形式多样,并且被广泛地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比较法旨在深入了解不同事物的各项内容后,针对其结果进行比较。依托对相同点与不同点的探讨,学生逐渐摸索出事物规律的全貌。本文将从提炼比较因素、创新比较方法、关注学生比较意识等方面入手,全面分析比较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比较法;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应用

为了让学生清晰地掌握多个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教师往往会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地理比较法。通过概念比较法、同类比较法以及图形对比法的灵活应用,原本以教师为主导的地理课堂逐渐成为师生互动的课堂。然而,从实际的应用效果来看,由于部分教师缺乏理论认知,所以,他们在引入比较法时往往流于形式。针对这一情况,如何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充分发挥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深挖教材内容,提炼比较元素

1.1引入概念比较,优化教学内容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即概念的掌握只能靠记忆和不断重复。作为一门兼具理论性与人文性的学科,地理的学习不能过于机械。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地理被赋予了更多的内容。为了提高课堂效率,重构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应积极引入概念比较法。在日常的学习中,学生往往会发现诸多类似但不完全一样的概念。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依托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将相似的概念进行对比。通过特点、内容的对比,学生能够直观且清晰地发现概念间的不同之处。

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地球的宇宙环境》为例,通过教材内容的深入挖掘,教师发现,恒星和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是比较容易混淆的两组概念。在课程讲解过程中,教师利用PPT展示了两个表格,其中第一个表格为恒星和行星间的对比,第二个表格为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的对比。在此过程中,学生仔细阅读教材中有关上述两组概念的论述。凭借自己的理解,学生一边填写表格,一边对比概念间的异同。比如,部分学生认为,恒星的主要特点就是能发光、发热,较为典型的恒星就是太阳。而行星本身并不能发热,但它们往往会围绕恒星运动,较为典型的就是地球。结合上述分析,教师继续引导:“行星自转的方向与公转的方向是一致的吗?”跟随教师的脚步,学生逐渐掌握行星以及恒星的概念。

高中地理学习包含诸多概念,这就意味着如果高中生仅凭重复与背诵学习概念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此外,地理概念间经常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教师可以依托对比的形式让学生优化地理学习方式,重构学习理念。

1.2引入同类比较,构建知识框架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高中地理学习不能拘泥于某一具体知识点,应围绕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实践力铺设教学内容。在此过程中,基础知识作为上述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以及关注度。考虑到知识点间的联系,教师可以引入同类比较法。从定义来看,同类比较法就是从具体的知识点出发,通过将同类型的内容归纳总结逐渐构建系统的框架。区别于单纯的思维导图绘制或者知识点总结,同类比较更加强调对比,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从对比中发现两者间的联系。

以湘教版高中地理《流水地貌》为例,在教学“流水侵蚀地貌”时,学生一边阅读教材内容和导学案一边思考:流水是如何侵蚀河流的?在侵蚀的过程中会产生哪些地貌?通过前期的预习,学生认为,流水侵蚀主要包含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其中,溯源侵蚀即向着河流源头侵蚀,容易产生瀑布;下蚀即河流垂直向下侵蚀,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容易产生V字形谷;侧蚀使河谷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容易产生河漫滩。“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分别会在哪些河段出现?”接下来,学生尝试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凭借一系列的互动,教师在黑板上绘制出一个表示河流的简易图。“河流的上游以向溯源侵蚀、下蚀为主,中游以侧蚀为主,下游以侧蚀、堆积为主。”结合一系列的师生互动,学生不仅能深入了解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的定义、容易产生的地貌,而且能将它们联系起来。

同类比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听到某一知识点后能够顺势想到与它有关的一系列表述。这样一来,地理学习就变得更加简单,依托成体系的知识架构,学生能够将知识点联系起来。

1.3引入图形对比,优化知识展示

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表、地图将抽象化、文字化的教材描述转化为生动、直观的图画。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丰富的互联网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思路。依托合理、有序的引导,学生不仅能够从图表、地图中获取丰富的信息,而且能提升自己的概括能力以及抽象思维。

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为例,在课程导入阶段,教师首先展示了辽宁鞍山钢铁厂和上海宝山钢铁厂所在的地理图片,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出两张图片的异同点。“无论是辽宁鞍山钢铁厂还是上海宝山钢铁厂都离水源比较近,擁有丰富的水资源。从交通层面来看,两个钢铁厂都有主干道路通过,有利于原材料以及成品的运输。”在此过程中,教师仔细听取学生的答案并相继在黑板上写出水资源、交通等关键词。“如果需要为钢铁厂选址,我们要考虑哪些因素?”通过前期的图形对比以及适当的问题引导,教师一边结合教材内容、一边讲解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工业布局。

学生在研究图形对比时不仅提升了概括能力,而且培养了抽象思维。一般来说,地理图形往往隐藏着较多的抽象信息,通过将一个又一个的图例与信息对应起来,学生能够在解读过程中完成图形信息向地理知识的转化。

2   加强理论认知,确保科学引入

2.1灵活引入比较元素,确保合适得当

为了让比较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教师就要加强理论认知并灵活地引入比较元素。一般来说,比较法在引入过程中讲求比较内容真实有效以及及时总结、归纳重点知识。其中,总结、归纳重点知识旨在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架构。从比较法的引入方法来看,无论是概念比较法、同类比较法,还是图形对比法,都旨在优化教学策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让他们熟练使用自己所学解决相应的问题。因此,掌握各引入方法的特点、内涵,了解高中生的学习需求成为教师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以湘教版高中地理《海水的性质和运动》为例,在学习洋流的分类以及世界洋流的分布时,教师积极引入图形对比法并展示全球风带示意图以及世界洋流模式图。“这两张图有哪些特点?这两张图有怎样的联系?”通过仔细观察,部分学生表示洋流的方向基本与风吹的方向相同。随后,教师依托多媒体技术生动、全面地讲解世界洋流模式图。此外,考虑到知识的连贯性,教师还引入水循环的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要凭借自己的记忆绘制完整的水循环示意图,又要复述内陆地区水循环示意图。通过水循环与洋流模式的对比,教师进一步展开引导,并致力于让学生将上述两个部分的知识点总结、联系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比较法虽然能直观、全面地展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完成知识的创新与迁移,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比较。因此,教师除了要贴合教材内容合理引入比较法,还要凭借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策略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2.2开展多维比较,推动学习进程

比较元素的引入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过程。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提炼比较元素,而且要尽可能地开展多维比较。通过已知与未知、整体与局部、原因与结果等多个角度的比较,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跟随教师的脚步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架构。一般来说,已知与未知的比较主要应用于课程导入阶段。与此同时,整体与局部、原因与结果的对比大多发生在课程讲解阶段。

以湘教版高中地理《人口迁移》为例,在教授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时,教师并未直接总结,而是邀请学生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哪些因素会让你想要迁出一个城市,哪些因素会让你想要迁入一个城市。在此过程中,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观点的分享。部分学生认为,较差的自然环境、低薪等因素将成为迁出地的推力,而好的医疗水平、就业环境、教育资源都可以成为迁入地的吸引力。随后,教师继续引导,以上这些因素如果归于四点,会是哪四点?经过一系列的思考,部分学生认为,自然、经济、社会、政治等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

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无论是已知与未知、整体与局部的对比,还是原因与结果的比较,都需要教师坚持“生本”理念。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课程讲解,比较法影响下的高中地理课堂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在多维的对比中摸索出最终的答案。

3   发挥专业素养,实现方法创新

3.1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专题比较

从教材内容来看,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多比较琐碎。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教育者意识到单元主题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在前期的备课中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流程。然而,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和学生都容易将做题视为地理知识应用的唯一渠道。基于这一理念,高中生往往存在“死记硬背”的问题。为了打破这一困境,教师应积极引入比较法并通过创新教学内容。针对联系紧密的单元或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专题比较。依托合理且科学的知识点梳理,学生能够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知识体系。

3.2引入教学实践,设计应用性比较

随着高中地理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弊端,并致力于从学科特点出发,加强课程讲解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因此,在创新比较法这一教学策略时,教师可以从实际生活出发,依托多元、丰富的生活现象,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地理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值得一提的是,高中生已具备成熟的抽象思维以及基本的总结、概括能力,凭借循序渐进的分析题,他们往往能够实现知识点的灵活应用与迁移。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兼具实践性与理论性。为了重构学生的学习理念,教师应积极引入比较法并依托多个维度的比较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与此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设计多元的专题式比较以及应用性比较。凭借多元的教学活动,让高中生逐渐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白瑞敏,徐宝芳.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8):121-123.

[2]王奉杰.探究地理比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上旬,2015(10):139.

猜你喜欢
比较法高中地理应用
比较法:立法的视角
比较法学习Co和Co2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