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现状和趋势分析(2000-2022)

2023-07-30 20:04王湘玲沙璐杨雯婷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信息检索翻译译者

王湘玲 沙璐 杨雯婷

[摘 要] 以Web of Science數据库中2000-2022年间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的核心文献为样本,借助R语言Bibliometrix文献计量工具包,分析并绘制其文献时间分布、高被引期刊、重要作者、关键词聚类、关键词共现及关键词历时变化知识图谱,梳理发展趋势、研究主题、研究热点和未来趋势。结果发现:从发展趋势来看,国际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呈波浪式上升发展,研究成果主要刊发在图书馆情报学、信息科学及翻译学等领域的国际核心期刊上。研究主题及热点主要围绕译者信息检索过程和译者信息素养培养两方面开展。其中,前者探究信息资源类型、检索式表达和检索结果等变量对翻译问题解决的影响,并与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等领域结合,探究不同翻译模式下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的差异;后者探讨译者的信息素养培养模式。未来研究可关注译者个体因素对信息资源使用行为的影响,注重译者信息素养培养与评估,加强研究方法与工具的跨学科借鉴与创新。

[关键词] 译者;信息检索;素养;翻译;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  G25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23)04-0098-08

A Bibliometrix Analysis on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Trend in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f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s of Translators(2000-2022)

WANG Xiang-ling, SHA Lu, YANG Wen-t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documents of translators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from 2000 to 2022 in the Web of Science database and with the help of the Bibliometrix toolki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ata and visualizes the network knowledge map, including the time distribution of documents, highly cited journals, important authors, keyword clusters, keyword co-occurrence and keyword diachronic chang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trends, research topics, research hotspots and future trends of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research on the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of translators abroad has shown an overall upward trend, and the research papers are mainly published in the fields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2) research topics and hotspots mainly focus on two aspects: translators information seeking process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training. On the one hand, related studies mainly explore the impact of several variables such as information resource types, search queries, and search results on translation problem-solving, and combine them with machine translation post-editing to explore the behavioral differences under different translation modes; on the other hand, some studies investigate the teaching models for improving translators information literacy; (3) future research can pay attention to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use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formation literacy development and assessment, and the innovation of research methodologies.

Key words:translators; information seeking; literacy; translation; visualization

一 引 言

译者的信息检索行为(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概念源于信息科学,是指译者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开展信息查询、选择、判断、利用等认知加工活动[1],其目的是满足信息需求,解决翻译问题,提高翻译质量。信息化时代,技术工具及资源使用对翻译问题解决必不可少。网络词典和搜索引擎等在线资源为译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获取渠道,在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又影响着翻译质量及翻译效率[2]。此外,译者通过检索来获取、评价及利用信息,亦是主动探究并建构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它涉及工具使用、思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养[3]。因此,探究译者在信息检索过程中的外在行为特征及内在心理变化,不仅能够进一步挖掘翻译过程中的译者认知行为,而且对于提升译者信息素养具有重要启示,有助于引导自主性学习和探索式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翻译人才培养理念。

当前,信息检索行为的可视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行为研究领域,研究工具以CiteSpace和VOSviewer等为主。本文拟采用基于R语言的Bibliometrix工具包,它除了具备CiteSpace和VOSviewer等工具的可视化功能以外,还拥有强大的文献计量统计算法和数据分析功能[4],有助于精准把握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概貌,厘清发展脉络,追踪研究前沿。鉴于此,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Bibliometrix为数据分析工具,旨在回答以下几个研究问题:(1)国际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的研究现状;(2)国际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主题及热点;(3)国际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的发展趋势。

二 数据来源与分析工具

与传统文献分析路径相比,图情领域的科学知识图谱以知识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描绘可视化图像展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轨迹及内部关系,在大量分析文献数据、挖掘译学知识结构和前沿动态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5]。基于此,本文采用科学知识图谱和内容分析对国际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现状及趋势进行挖掘与归纳。其中,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借助R语言的Bibliometrix软件包,对数据样本中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内容分析则基于文献题目、关键词、摘要和全文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未来研究趋势。

(一)数据收集与筛选

译者信息检索行为属于跨学科研究,涉及信息科学、图书馆情报学和翻译学等多个领域[6]。为确保数据样本的全面性和权威性,本研究选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集(包括SCI-EXPANDED,SSCI,A&HCI)为样本源,以“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information searching”和“translation”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时间区间为2000-2022年(检索日期为2022年12月28日),并将检索记录结果保存为全记录与引用的BibTex文件。完成初步筛查后,对摘要和全文仔细判读,开展二次筛选,滤除会议通知、稿约等重复和不相关的文献。最后,邀请三位研究翻译过程的专家对文献进行复核与审查,最终确定文献样本分析数量为144篇。

(二)分析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是基于R语言的Bibliometrix软件包。这一文献计量分析工具由Massimo Aria团队开发,具有操作简易、数据开源和统计全面等优点。它能够基于文献录入样本数据,通过特定算法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建立数据矩阵以进行共引文、耦合、科学协作分析和共词分析,从而深入挖掘文献之间的关系[7],同时也支持数据可视化分析,生成各类知识图谱以直观展现研究领域全景及研究主题变化。与其他可视化工具相比,Bibliometrix不仅涵盖了所有文献计量软件的统计分析功能,而且能够将不同的算法应用于文献分析中(如文本挖掘领域的因子分析等),剖析数据样本的概念结构,从而让文献计量结果更加可靠且准确[4]。例如,VOSviewer只能观看数据的最终可视化图,而无法根据分析需求(如文献影响力、发展动态、词汇分析)自由选择计算方式,导出相应结果[7]。基于此,本文将Bibliometrix作为研究工具,借助数据可视化分析快捷方便地窥探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 结果与分析

本文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分析思路,从基本概况、研究主題与热点、未来研究三个层面探析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的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首先,基本概况包括文献分布时间、高被引期刊和领域内重要作者,旨在概括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的整体发展态势,指明学科基础和高影响力作者。其次,为了厘清研究选题内容并了解研究进展,本文基于文献关键词分析,先通过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提炼研究主题,再经由关键词共现图谱展现研究热点。最后,本文通过关键词主题变化分析了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趋势,为未来研究提供选题思路。

(一)国际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基本概况

1. 文献分布时间

文献分布时间能够直观反映出该学科在特定时间段内的变化规律及趋势,是分析学科研究态势及预测未来趋势的重要指标。图1为2000-2022年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成果的发表时间趋势图。

整体而言,国际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的研究发展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2018年至2021年增长较快,文献数量在2021年达到顶峰。从翻译过程研究发展变化及译者工作环境的转变中不难究因。早期的翻译过程研究受信息加工范式影响,通过有声思维法(TAPs)探究译者的翻译策略及决策过程。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等研究方法与工具的应用与深入,翻译过程研究取得较快发展[5],相关研究呈现出广度化、深度化及研究角度多样化等趋势。在这一阶段,译者信息检索相关研究也不再囿于主观性数据(如TAPs),屏幕记录及眼动仪等工具可更加完整、准确地表征信息检索过程,为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提供了动力支持。除此之外,译者的工作环境变化也是原因之一。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翻译技术的突破和变革,译者的信息资源逐渐从纸质化转向电子化。电子词典、在线百科全书及搜索引擎等信息资源成为译者问题解决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断凸显[8],也进一步引起了学者的研究兴趣。从文献数量的变化趋势可知,译者信息检索行为作为翻译过程研究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不断受到学者重视,文献较前几年的平均数量增加了近一倍,说明相关研究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渐成为翻译研究热点。

2. 高被引期刊

期刊是研究成果的载体,分析高被引期刊能够知悉相关研究所在的学科领域,追踪文献在不同类别期刊中的影响力。因此,基于高被引期刊占比图(见图2),本文主要从期刊领域及共被引量两部分梳理样本数据。

如图2所示,在载文量较高的国际核心期刊中,被引频次较高的期刊有Journal of Documentation、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及Journal of Librarianship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等信息科学和图书馆情报学领域的期刊,其引用量占总统计量约69%。翻译类期刊中,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The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er及Perspectives的引用率较高,引用量占总统计量约20%。在以上高被引期刊中,值得关注的是创刊于1945年的Journal of Documentation。该杂志是图书馆与信息科学领域的重要国际期刊,收录各类与信息科学相关的跨学科研究成果,不仅涉及信息行为研究,而且对信息素养等应用型成果较为青睐。因此相关研究者在关注翻译学期刊的同时,也可以将视野扩大到其他相关学科期刊上。

由以上分析可知,当前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成果主要发表于信息科学、图书馆情报学和翻译学等领域期刊,并未集中在某类固定的专业期刊上。这一方面体现出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的综合性和融通性,其学科交叉性质特征明显;另一方面也揭示出该研究主题相关的国际期刊分布跨度较大、涉及面广,引起了信息科学、图书馆情报学等多个研究领域的关注,学科之间相互交叉为研究成果产出奠定了重要基础。

3. 重要作者分析

分析某一研究领域的重要作者,不仅可以了解其相关研究主题及成果,而且还能掌握该领域的研究动向[9]。因此,我们选用被引频次较高(≥15)的前四位学者进行综合分析,如表1所示。

进一步分析文献内容发现,高被引作者的研究主题主要分为译者信息素养研究和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两个方面,研究对象涉及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译者及职业译者等。首先,Maria Pinto和Dora Sales的主要研究领域为译者信息素养培养及其评估方式。两位学者基于翻译能力相关理论,提出了译者信息素养概念,并从知识、技术、资源和过程四个层级出发构建了译者信息素养模型(INFORLITRANS)[10,11]。另外两位主张培养译者信息素养的学者是Gary Massey 和 Maureen Ehrensberger-Dow。在其研究中,两位学者从翻译实证研究出发,通过数据之间的多元互证,分析职业译者和新手译者在信息行为上的表现差异,强调译者资源获取能力在职业工作上的重要地位[12]。其次,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中,White等人从实证的角度,以信息科学领域的信息行为模型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影响职业译者信息资源选择行为的多种影响因素,包括翻译任务、信息需求、资源类型等[13]。这项研究对译者信息资源类型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较好的归纳,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了思路和理据。此外,Hirci基于翻译问题解决理论,借助击键记录工具(Translog)、有声思维及访谈等研究工具,强调电子信息资源能有效提高翻译质量及文本接受度(acceptability),为翻译问题解决提供较大的帮助[14]。但是学生译者在使用资源的过程中缺乏批判性思维,鲜有受试查证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因此,在译者培训的过程中,翻译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资源的评估能力。由此可见,译者信息检索行为是翻译问题解决的重要一环,既涉及不同身份译者的行为表现,又与翻译教学息息相关。以上四位高被引作者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深入分析译者信息检索行为过程提供重要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论依据。

(二)国际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主题与热点

关键词是文献核心内容的凝练,掌握高频关键词、构建关键词聚类及共现网络能够挖掘文章之间的内部联系和主题内容,从而把握某领域的研究主题与热点。本文使用的Bibliometrix软件包具备独特的关键词聚类和共现分析功能,有助于深入探讨这一领域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同时展望未来研究趋势,可为同行研究者提供重要参考。

1. 关键词聚类图谱

Bibliometrix通过多元对应分析方法(MCA)及K均值聚类法对分类数据进行数值分析,并根据关键词节点位置及维度分布来统计聚类,从而展现该领域的研究主题[4]。因此,本文使用如下命令绘制关键词聚类图谱,CS<-Conceptual structure(M, field= “ID”, method = “MCA”, min Degree= 19, k. max= 4,stemming =FALSE,label size = 13),结果如图3所示。

圖3显示该领域研究的三大重要聚类群组,其中聚类Ⅰ(导图图标为▲)的研究主题为学生译者信息素养培养,涉及信息(information)、教育(education)、翻译(translation)、知识(knowledge)等关键词。在这一聚类下,研究者们围绕翻译技术教育,以翻译能力模型为理论基础,分析信息技术知识习得及信息素养培养在译者培训中的重要性。例如,Gough认为,职业译者需要具备有效利用工具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和评价信息的能力,这对于今后适应行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15]。Sales进一步指出,信息时代下的翻译教育离不开信息素养培养,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形成与高效使用信息资源紧密相关[3]。因此,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既须关注工具技能教学,又要注重技术思维培养,才能更好地促进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聚类Ⅱ(导图图标为■)针对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特征,主要关键词有检索(seeking)、需求(needs)、行为(behavior)、技术(technology)、模式(patterns)等。该聚类群组显示了这一领域中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论(含研究工具和方法等)相互结合的主要特点。结合文献的摘要及内容进一步分析可知,研究者们主要基于信息加工理论及翻译认知研究相关理论,从两方面探究译者的行为特征:一是通过屏幕记录及问卷调查等工具,探究译者信息资源行为表现及影响因素,包括检索需求、检索式表达、检索策略等,进而总结出译者检索行为模式。例如,Sycz-Opoń针对法律翻译中的检索需求、网络资源使用、检索式及检索满意度,综合分析104名学生译者的检索行为,总结出学生译者对双语词典的依赖较大,主要将其用于解决词汇问题,同时在检索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犹豫、迟疑和过度依赖外部资源等特征[1]。二是借助击键记录和眼动仪等认知研究工具,来观测译者检索行为受翻译过程中哪些因素的影响。例如Hvelplund分析了职业译者在信息检索过程中的眼动数据,结果表明信息资源不仅在草拟阶段能够帮助译者理解源语文本,而且在修订阶段支持对目的语文本的加工[16]。由这一系列研究可知,目前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既包含整体研究,即从译者信息检索过程的阶段入手,观测各阶段的行为表现,又关注具体因素对其行为表现的影响,研究内容由表及里、由浅到深,逐渐精细化、深入化。

聚类Ⅲ(导图图标为●)所涵盖的关键词较多,也反映出该主题研究内容较为丰富。在这一聚类下,研究者们将译者培养与译者信息检索过程进行结合,即从翻译过程研究的角度探究译者信息素养培养。研究主题词包括信息检索過程(information retrieval/queries)、检索资源种类(machine translation/corpus)、翻译能力培养(competence/literacy)等。进一步结合内容分析可知,在这类议题中,研究者们不仅在翻译教学中充分使用过程性工具收集课堂数据,为翻译教学实践提供指导[17];而且在行为过程数据的分析与讨论上也充分结合教学实践,如Olalla-Soler借助屏幕记录工具分析本科一年级到四年级翻译学生的信息检索行为差异,并与职业译者进行对比,从中总结教学实践中的不足[18]。将译者培养与译者信息检索过程结合,不仅拓宽了翻译教学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而且借助行为数据反思翻译教学的不足,为今后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的实施与评估提供指导与借鉴。

2. 关键词共现图谱

关键词共现通过提取文献高频关键词,形成共词网络以展现研究领域热点,追踪研究动向[5]。因此,我们使用如下命令构建并绘制关键词共现图谱:[Net Matrix<-biblio Network(M, analysis= “co-occurrences”), network= “Keywords”, sep=“;”)][net= network Plot ( Net Matrix, n = 20,Title = “ Keyword Co-occurrences”, type = “kamada”, size = TRUE)],结果如图4所示。

在知识图谱中,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图中节点的字号大小表示中心度,字号越大,该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越高,中心度越高,影响越大。由图4可知,translation位于整个图谱的核心位置,节点最大,影响力最强。其次,在这一关键词周围,还出现了其他中心度较高的词,如translation competence,translation problems,translator training,information literacy,quasi-experimental,machine translation等,这些词汇在样本中出现频次也较高,表明近年来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主要关注译者培训、翻译能力、信息素养及机器翻译等方面。纵观以上关键词、结合文献内容分析可知,2000年以来,国际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热点主要包括译者行为特征分析和译者信息素养培养研究两个层面。前者主要从译者的问题解决过程出发,涉及检索需求、资源类型等变量,并与机器翻译、文化翻译、法律翻译等选题相联系;而后者主要从译者信息素养出发,探究技术能力的习得与评估。该领域的研究方法以准实验研究为主,借鉴了认知心理学、信息科学与图书情报学等领域的研究工具,如击键记录、屏幕记录及眼动仪等,具有较为明显的跨学科性质。

综上可知,当前国际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体现出以问题驱动、实证为先的特征,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均呈现出学科的交叉性与综合性等特点。在研究内容上,该领域前沿热点集中在译者信息素养和译者信息检索行为过程两方面。前者主要从翻译能力理论出发,探索译者信息素养构成要素及其重要性;后者主要从翻译实证研究的角度,借用一系列认知研究工具,重点探讨译者在信息检索过程中的心理认知机制,以及影响信息检索行为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在研究方法上,译者信息素养研究以思辨研究为主,关注译者信息素养的概念界定和要素分析,仅有少量实证研究应用量化工具收集学生的检索行为数据。而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注重采用量化数据分析译者检索过程的心理机制,缺乏对质化数据的深入挖掘,存在理论研究滞后、重量化而轻质化等问题。

(三)国际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趋势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的研究趋势,本文使用Biblioshiny程序绘制了高频关键词变化趋势图。Biblioshiny是基于R语言的shiny数据包,“对Bibliometrix的核心代码进行了封装,创建了一个基于网页的数据分析框架”[19]36。该数据包更新了一些新的分析功能,并简化了R语言分析程序,从而能够更加简便快捷地得到数据结果。本研究利用Biblioshiny程序包,统计文献样本中的关键词,绘制研究主题变化趋势图。

由图5可知,2006-2014年期间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由于刚起步,研究内容主要从信息检索行为表现及其内部影响因素出发,包含检索(seeking)、工作记忆(working-memory)、需求(need)、经验(experience)等关键词。2010年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技术驱动下的翻译行业也正在改变传统的翻译工作模式,通过人机交互实现效率提升,研究视角逐渐转向译者的决策行为(decision-making)、翻译表现(performance)和能力习得(acquisition)等外部影响因素。

纵观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及其实践运用,当前研究主要围绕译者信息检索行为和译者信息素养培养两方面内容展开,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一方面,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属于翻译认知研究的重要分支,主要揭示译者在信息检索过程中的认知心理、行为决策及影响因素。其研究成果对于凸显译者信息素养培养、提供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具有重要启示。另一方面,译者信息素养培养对于满足译者信息需求、提高信息检索效率、促进翻译质量提升具有重要帮助。基于此,本文认为未来研究可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维度进行拓展延伸:

(1)加强人机交互环境下译者信息检索行为分析。根据关键词聚类图谱分析结果,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主要以检索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如检索需求、检索资源类型及检索满意度)为因变量展开研究。在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协同”模式深刻影响着个体思维认知和决策行为[20]。以机器翻译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已经改变了译者的工作方式,机器翻译译后编辑(machine translation and post-editing)成为新的职业译者工作模式[21]。因此,将机器翻译译后编辑行为纳入研究范围,对比在不同翻译工作模式下的信息资源搜索行为,对于今后翻译技术的优化及应用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此外,检索过程不仅涉及问题识别、需求定义和信息判别等检索行为,而且与情绪等个体因素息息相关。未来研究可以通过探索自我效能感、焦虑、态度等个体因素对检索过程的影响,深入挖掘译者信息检索行为,为将来翻译技术教学提供借鉴。

(2)高校翻译人才教育应注重译者信息素养培养。根据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结果,译者信息素养与信息检索过程研究紧密相关,但相关教学实践缺乏信息价值判断、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引导[22]。因此,在今后研究中,教师应当既关注学生技术工具使用能力,又需重点培养其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等技术思维能力。例如,翻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屏幕记录、电子档案袋等过程性记录工具,要求学生记录检索过程表现,反思信息检索过程的有效性,增强其批判性思维[23]。此外,协作式学习网络共同体的构建对于译者信息素养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学生能够通过社交媒体与其他信息技术工具,和同伴、教师及客户等人员进行交流互动,弥补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增进学习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从而提高检索效率,进一步提升信息素养。

(3)加强研究方法与工具的借鉴与创新。根据高被引期刊和重要作者分析可知,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质,传统的基于单一学科的研究方法已无法满足翻译过程的研究需求,只有借鉴临近学科研究范式,吸收多学科的优秀研究成果才能进一步提高研究质量。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主要以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为基础,通过应用击键记录、屏幕记录、眼动仪等工具来记录译者的翻译过程行为数据。尽管已有学者综合不同量化研究工具开展相关研究,但仍需加强质性数据分析,深入挖掘译者认知心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实证研究深度。因此,未来可采用多元数据分析模式,将量化数据和质化数据进行验证,加强不同研究方法的交叉应用,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客观性及可靠性,使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更具创新力。

四 结 语

本文利用R语言中的Bibliometrix文献计量程序包,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的核心论文进行了文献年度分布、高被引期刊、重要作者、关键词聚类、关键词共现及研究主题变化知识图谱分析,全景展示了2000年以来国际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总体而言,国际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呈现逐年上升的变化趋势,研究领域之间相互融合与渗透。在研究内容上,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主要分为两大主题,一是针对译者检索过程,以检索需求、资源类型和检索结果等因素为变量,探究影响译者检索过程的不同因素;二是针对译者信息素养培养,从能力定义出发,探究信息检索行为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凸显信息素养对译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研究方法上,目前研究主要借助认知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将个体认知因素与翻译过程相联系,揭示译者在信息检索过程中的行为表现。

通过对国际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本文认为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正朝着综合性、创新性和动态性方向发展。现有成果已为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但也存在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不平衡、研究方法创新性和可靠性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未来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可进一步借鉴其他学科优秀的理论成果,结合翻译研究特色,形成系统性和连贯性的理论框架,从而丰富和发展翻译认知研究理论体系,促进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的协调发展。此外,今后相关研究还应当以国际前沿热点和最新成果为引领和启发,从多学科融合的角度积极探索研究创新路径,重点探索混合研究法的应用,提倡不同研究范式的相辅相成,以全面加强译者信息检索行为研究的准确性和深入性。

[参 考 文 献]

〖HJ*5〗[1] Sycz-Opoń J.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ur of translation students at the University of Silesia during legal translation-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The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er, 2019(2):152-176.

[2] Sha L, Wang X L, Ma S Y.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line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translation performance among translation students: the mediating role of translation self-efficacy[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22,(13):1-11.

[3] Sales D. Professional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views on information competence:an exploratory qualitative study from the Spanish context[J/OL].Journal of Librarianship and Information Science:1-17[2023-05-11].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10.1177/09610006231164147.

[4] Aria M, Cuccurullo C. Bibliometrix: an R-tool for comprehensive science mapping analysis[J].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17(4):959-975.

[5] 王湘玲, 王立陽. 国际翻译过程研究前沿动态的可视化分析(2001—2020)[J]. 上海翻译, 2022(4):17-22.

[6] Raído V E. Translation and web searching[M]. New York/London:Routledge, 2014.

[7] Dervi H. Bibliometric analysis using Bibliometrix an R Package[J]. Journal of Scientometric Research, 2019(3):156-160.

[8] Hvelplund K T. Translators use of digital resources during translation[J]. HERMES-Journal of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in Business, 2017(56):71-87.

[9] 杨艳霞, 王湘玲. 中外机译应用研究的可视化分析(1998—2018)[J]. 上海翻译, 2019(5):33-39+95.

[10]Pinto M, Sales D. INFOLITRANS: a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competence for translators[J].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2008(3):413-437.

[11]Sales D, Pinto M. The professional translator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perceptions and needs[J]. Journal of Librarianship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1(4):246-260.

[12]Massey G, Ehrensberger-Dow M. Investigat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a growing priority in translation studies[J]. 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 2011(2):193-211.

[13]White M D, Matteson M, Abels E G. Beyond dictionaries: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behavior of professional translators[J].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2008(4):576-601.

[14]Hirci N. Electronic reference resources for translators: implications for productivity and translation quality[J]. The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er, 2012(2):219-236.

[15]Gough J. Developing translation-oriented research competence: what can we learn from professional translators?[J]. The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er, 2019(3):342-359.

[16]Hvelplund K T. Digital resource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attention, cognitive effort and processing flow[J]. Perspectives, 2019(4):510-524.

[17]Angelone E. The impact of screen recording as a diagnostic process protocol on inter-rater consistency in translation assessment[J]. The Journal of Specialised Translation, 2020(34):32-50.

[18]Olalla-Soler C. Usi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resources to solve cultural translation problems[J].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2018(6):1293-1317.

[19]李昊. 國际科研评价研究的科学计量及可视化分析——基于Biblioshiny程序[J].图书情报导刊, 2018(12):36-44.

[20]冯雯璐, 白紫冉, 乔羽. 智能传播趋势下的人机关系及其伦理审视[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3):154-160.

[21]王湘玲, 贾艳芳. 21世纪国外机器翻译译后编辑实证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2):82-87.

[22]Cui Y X, Zheng B H. Consultation behaviour with online resources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an eye-tracking, screen-recording and retrospective study[J]. Perspectives, 2021(5):740-760.

[23]王湘玲,沙璐.基于动态评价理论的翻译技术教学评价模式构建[J]. 外语界, 2021(5):58-65.

猜你喜欢
信息检索翻译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医学期刊编辑中文献信息检索的应用
基于神经网络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模型研究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教学型大学《信息检索》公选课的设计与实施
公共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的实践探索——以上海浦东图书馆为例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