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 循环管理对急诊脑外伤患者的影响

2023-07-30 05:57丁红霞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14期
关键词:脑神经脑外伤神经功能

丁红霞

急诊脑外伤是因头部突然加速或减速运动所致的脑组织损伤,致伤原因包括车祸、高处跌落、重物砸伤等,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或意识障碍,处理不及时易引发癫痫或神经功能障碍,甚至造成直接死亡[1]。急诊科是救治危重症重要场所,由于急诊脑外伤患者具有起病急、病亡率高等特点,因此对抢救时效性有较高要求,若抢救流程缺乏规范化、标准化,极易影响抢救效果,导致患者无法尽快得到有效治疗[2]。因此,在急诊科加强管理、不断改善抢救流程十分必要。PDCA 是计划阶段(plan)、实施阶段(do)、检查评估阶段(check)、处理阶段(action)首字母组合,PDCA 管理是美国管理专家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主要将质量管理分为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4 个阶段,使质量管理严格按阶段顺序循环进行,不断在循环当中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提升管理质量的目的[3]。因此,本文就PDCA 管理改进抢救流程对急诊脑外伤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条件:诊断标准符合神经外科危急重症诊治指南[4];肉眼可见脑外伤;临床资料完整;影像学资料完整;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15 分;患者住院时间≥30 d;年龄18~80 岁。排除条件:合并血管畸形或占位性病变;凝血功能障碍;入院前死亡;肝肾等重要脏器障碍。根据纳入、排除条件选取2019 年1 月—2021 年12 月急诊脑外伤患者80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 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进行常规抢救。接到120 急救电话后尽快赶到现场,到达后立即监测脉搏、血压、呼吸情况,异常情况紧急处理,确保呼吸道通畅,同时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路,及时补液扩容,改善其休克症状;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进行评分,≤12 分的患者现场急救,如采用地塞米松、甘露醇药物稳定颅内压。濒危患者抢救期间每隔15 min 对休克指数进行1 次测算,一旦休克指数≥1.0,需及时报告医师,协助进行针对性处理。若伤口存在活动性出血,及时进行止血、包扎,随后将患者转运至医院,转运期间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前联系医院,让急诊室、手术室、CT 室做好准备,送至医院后为其进行穿刺、CT、生化等检查,明确患者伤情,进行针对性治疗。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PDCA 管理改进抢救流程。具体如下。

(1)计划阶段(plan,P):组建PDCA 管理急诊抢救小组,小组成员包括1 名年资≥5 年的急诊科医生、3 名责任护士,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加强对成员的培训,内容包括急救车内急救药品剂量、作用和用途,常见突发应急干预方法和急救实践知识等。培训完成后对小组成员的急救相关知识、急救能力进行考核。对PDCA 管理现状和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对每个循环结束时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同时现场控制各项质量指标,制订偏差纠正措施。分析常规抢救流程不足之处及其主要原因,同时结合科室现状调整抢救流程。

(2)实施阶段(do,D):接到120 急救电话后尽量在3 min 内完成出诊,并在出发前提前规划好路线,具体措施同对照组。

(3)检查评估阶段(check,C):完善并细化急诊脑外伤患者交接流程,并成立急诊脑外伤患者院内转运检查小组,要求严格实行交班制度,组长参与各措施的实施,改进院内转运交接单不符合实际的项目,在每日上下班前检查护理实施情况,发现问题立即解决;护士长全面参与,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每周汇报总结,找出问题并分析原因,同时提出解决方法,另外还需建立相应的奖励或惩罚。

(4)处理阶段(action,A):急诊脑外伤患者院内转运检查小组对前几个阶段的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将成功经验及不足之处作为推动下一循环的依据,明确急诊脑外伤抢救流程的不足之处,例如急救效率低、预后情况和生存质量差、有并发症发生及有对护理不满意等,并以此作为下一轮循环的主要目标,根据个体差异性调整管理方案。

经一个完整的PDCA 循环管理后,若未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则放入下一个循环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院前急救时间、急诊救治时间、辅助检查时间、急诊至手术室转移时间。

(2)预后:PDCA 管理改进抢救流程实施后30 d,采用GCS 量表评定两组预后,分值1~5 分,分数高则预后好。1 分:死亡;2 分:植物人;3 分:重度残疾;4 分:轻度残疾;5 分:预后良好[5]。

(3)并发症发生率:PDCA 管理改进抢救流程实施后30 d,记录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

(4)神经功能:PDCA 管理改进抢救流程实施后30 d,选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6]和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7]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前者测评维度包括意识水平、指令配合度以及视野缺损等,分值0~42 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越好;后者满分45 分,分数越高表示脑神经功能恢复越好。

1.4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方差齐时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构成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院前急救、急诊救治、辅助检查、急诊至手术室转移时间比较

观察组院前急救时间、急诊救治时间、辅助检查时间、急诊至手术室转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院前急救、急诊救治、辅助检查、急诊至手术室转移时间比较(min)

2.2 两组预后指标比较

PDCA 管理改进抢救流程实施后30 d,观察组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预后指标比较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PDCA 管理改进抢救流程实施后30 d,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4 两组脑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PDCA 管理改进抢救流程实施后30 d,观察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CSS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脑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3.1 PDCA 管理对急诊脑外伤患者抢救时效性的影响

急诊脑外伤病情恶化速度较快,需尽早采取针对性抢救措施,才能改善预后,促使其神经功能恢复,并降低死亡风险[8]。但由于该病病情复杂,且患者处于昏迷状态,需在抢救过程中配合合理的干预才能避免突发事件影响抢救效果,达到提升抢救质量的目的。然而常规抢救流程多分工不明确,护士大多机械性执行医嘱,抢救流程缺乏标准化、规范化,极易影响抢救的顺利进行,导致抢救质量下降[9]。PDCA 管理法可通过分析现状的方式找出现存问题,分析其中的原因,随后根据原因制订针对性的处理方案,并将拟定的改进措施应用于下一轮循环当中,同时在管理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每个月对服务质量进行分析并总结,持续改进,不断提升服务质量[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院前急救时间、急诊救治时间、辅助检查时间、急诊至手术室转移时间短于对照组。冯妙林等[11]学者的研究也认为,PDCA 循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有效缩短了患者的急诊时间、院前急救时间、首次心电图时间、急诊入院时间和住院时间,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似。提示PDCA 管理的改进抢救流程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抢救时效性,抢救质量较高。可能是因为:PDCA 管理对抢救流程进行改进,可及时发现抢救流程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制订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避免小组成员在抢救过程中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确保各个抢救流程无缝隙衔接,有效提升了抢救效率和抢救质量[12]。

3.2 PDCA 管理对急诊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病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是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干预30 d 后的预后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李春香等[13]学者的研究也发现,对PICC置管患者开展PDCA 护理管理,其并发症发生率比接受传统护理管理的患者低,与本次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提示在PDCA 管理理论支持下改进抢救流程,可提高服务质量,帮助急诊脑外伤患者改善其预后,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风险。推测可能是因为:PDCA 管理持续改进院前和院内急救流程,可有效提升抢救流程的规范性、完善性,同时通过组建PDCA 管理急诊抢救小组并加强培训的方式,可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均能明确自身职责,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疗差错的发生,有效保障医疗安全,在提升抢救安全性和改善患者预后方面意义重大[14-15]。

3.3 PDCA 管理对急诊脑外伤患者脑神经功能的影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PDCA 管理改进抢救流程实施后30 d,观察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CS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IHSS 和CSS 均是反映患者脑神经功能损伤严重程度、转归及恢复情况的重要指标,对存在脑神经功能损伤患者的抢救越及时,其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越小,抢救后恢复速度也更快[16-17]。刘莹玲[18]学者在PDCA 循环对脑卒中护理的研究中发现,PDCA 循环护理后患者的NIHSS 评分优于常规护理患者,与本次研究结果类似,提示在PDCA 管理理论支持下改进抢救流程更有利于改善急诊脑外伤患者的脑神经功能。可能是因为:PDCA 管理改进抢救流程的质控管理,及时找出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导致患者出现不良预后的原因,根据原因持续改进并完善抢救流程,消除潜在风险,使抢救快速、安全地进行,保障“黄金时间”的救治效果,更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神经损伤程度,并促使患者尽快恢复脑神经功能[19-20]。

综上所述,PDCA 管理对急诊脑外伤抢救流程进行改进,一方面能够提升抢救时效性,促使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另一方面,还能改善预后,降低引发并发症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研究仍存在样本量小的不足之处,且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差,建议在后续研究加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

猜你喜欢
脑神经脑外伤神经功能
Nurr1基因修饰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针灸治疗轻型脑外伤康复期失眠46例
早期介入认知训练改善脑外伤后抑郁的观察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microRNAs在脑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
重型脑外伤并肥胖患者气管切开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