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混合日粮中DDGS替代玉米对奶牛泌乳性能、乳品质及瘤胃发酵的影响

2023-08-02 03:33潘晓荣
中国饲料 2023年14期
关键词:乳脂酒糟产奶量

袁 勇,李 玉,李 强,潘晓荣

(1.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甘肃兰州 730000;2.临泽县农业农村局,甘肃临泽 734200)

全混合日粮是一种饲料调配技术,旨在将粗精饲料、维生素、矿物质及其他饲料添加剂充分混合,在满足奶牛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和能量的同时,确保奶牛所采食的每一口饲料都比例稳定、营养一致(张洪伟等,2021)。因为全混合日粮具有上述优点,所以常被用于规模化、集约化的奶牛养殖中。在饲料原料中,玉米是奶牛最主要的能量饲料,在配方中占比较大,并富含奶牛生长发育所需的蛋白质、胡萝卜素、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 等,是奶牛养殖中不可或缺的原料(李小娜,2012)。但国内玉米产量难以自给自足,所以对进口的依赖度较高。数据统计,2022 年我国进口的玉米量占粮食进口总量的14% 左右,虽然2022 年进口的玉米为2062 万t,低于2021 年的2835 万t,但依旧超过进口配额87 万t(闫文义,2023),并且玉米进口单价从2021 年的282 美元/t,上升到了2022 年的344 美元/t(王新华和吴怡林,2023)。面对玉米原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问题,为了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内粮食安全,迫切需要寻找玉米原料的替代品,降低对进口的依赖度。其中DDGS 是用玉米发酵制取乙醇后的酒糟及其可溶物,从营养角度看,玉米中的淀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醇后,其他营养成分则留在酒糟中,如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并且DDGS 富含丰富的氨基酸和发酵后的促生长因子(王晓杭等,2019)。因此,可以在奶牛全混合日粮中尝试用DDGS 等量替代玉米,研究其对奶牛泌乳性能、乳品质及瘤胃发酵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本试验选用的DDGS 购自XX饲料销售有限公司,DDGS 主要指标:蛋白质≥24%、脂肪≥8%,水分≤12%,灰分≤5%。

1.2 试验设计 试验将80 头品种、胎次相同,产奶量、泌乳天数接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 组,每组4 个重复,每个重复5 头。对照组(D0 组)根据全混合日粮调配奶牛基础日粮,试验1(D10组)、2(D20 组)、3 组(D30 组)分别采用10%、20%、30% 的DDGS 等量替代基础日粮中的玉米原料,试验为期60 d。基础日粮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基础日粮及营养水平

1.3 指标测定

1.3.1 泌乳性能 每天记录各组奶牛的产奶量和采食量,试验结束后,统计各组奶牛的总产奶量和总采食量,计算出平均日产奶量、平均日采食量和料奶比。

1.3.2 乳品质 试验第60 天早中晚收集各组鲜奶样品,并按照4 ∶3 ∶3 比例混合均匀。采用牛奶品质分析仪测量各组鲜奶样品中的乳糖率、乳脂率、乳蛋白率、总固形物、体细胞数。

1.3.3 瘤胃发酵 试验第60 天各组随机选2 头奶牛,经负压引流方式收集瘤胃液。参考李玉琴等(2023)办法测量各组pH、氨态氮、微生物蛋白、挥发性脂肪酸。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整理,导入SPSS 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Duncan’s 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 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全混合日粮中DDGS 替代玉米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由表2 可知,D20 组、D30 组总产奶量显著高于D0 组、D10 组(P<0.05),D20组、D30 组平均日产奶量显著高于D0 组、D10组(P<0.05),D20 组料奶比显著低于D0 组(P<0.05),4 组总采食量、平均日采食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

表2 全混合日粮中DDGS 替代玉米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2.2 全混合日粮中DDGS 替代玉米对奶牛乳品质的影响 由表3 可知,D20 组、D30 组乳脂率显著高于D0 组、D10 组(P<0.05),D20 组、D30组乳蛋白率显著高于D0 组(P<0.05),D20 组、D30 组总固形物显著高于D0 组(P<0.05),4 组乳糖率、体细胞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

表3 全混合日粮中DDGS 替代玉米对奶牛乳品质的影响

2.3 全混合日粮中DDGS 替代玉米对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由表4 可知,D10 组、D20 组、D30组氨态氮浓度显著高于D0 组(P<0.05),D20组、D30 组乙酸占比显著高于D0 组、D10 组(P<0.05),D20 组、D30 组丙酸占比显著低于D0组(P<0.05),D20 组、D30 组乙丙比显著高于D0 组、D10 组(P<0.05),4 组pH、微生物蛋白、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丁酸占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

表4 全混合日粮中DDGS 替代玉米对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3 讨论

关于DDGS 的研究较多,陈晓慧等(2021)发现,在蛋鸡养殖中用2% 棉籽粕+8% DDGS 等量替代饲料原料中的豆粕,蛋鸡的产蛋率、蛋重及料蛋比均无显著差异,并且每千克蛋的饲料成本只增加了0.06 元,说明2% 棉籽粕+8% DDGS 具有良好的豆粕替代作用。李玉征(2016)分别采用含有0%、10%、20% 和30% 的DDGS 全混合日粮饲喂肉鸭,结果发现,10% DDGS 全混合日粮组肉鸭的生产性能最佳。徐镀涵等(2023)在保持粗饲料一致的情况下分别采用40% 精料、10% 精料+30% 发酵酒糟饲喂西杂牛,经过60 d 的正试期后,发酵酒糟组西杂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提高。本试验发现,D20 组、D30 组总产奶量显著高于D0 组、D10 组(P<0.05),D20组、D30 组平均日产奶量显著高于D0 组、D10组(P<0.05),D20 组料奶比显著低于D0 组(P<0.05),说明20%、30% DDGS 等量替代基础日粮中的玉米原料均能起到提高奶牛泌乳性能的作用,其中20% DDGS 替代水平的饲养效果最佳。

从营养成分看,虽然DDGS 的淀粉含量和代谢能低于玉米,但DDGS 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90%、28.3%、13.7%、7.1%)均高于玉米(86%、8.7%、3.6%、1.6%)(中国饲料数据库,2018)。所以,DDGS 具有很好的玉米替代作用。袁立岗等(2017)用8% 全棉籽+5% DDGS饲喂奶牛,结果发现,与常规日粮组相比,8% 全棉籽+5% DDGS 组奶牛的乳脂率提高了0.2%,乳蛋白率提高了0.1%。许艳利(2013)尝试在奶牛饮水中分别添加0、4、6 kg 的DDGS,试验结果显示,4 和6 kg 的DDGS 组乳脂率、乳蛋白、乳糖分别在第10、20 天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本试验发现,D20 组、D30 组乳脂率显著高于D0 组、D10组(P<0.05),D20 组、D30 组乳蛋白率显著高于D0 组(P<0.05),D20 组、D30 组总固形物显著高于D0 组(P<0.05)。说明20%、30% 的DDGS 等量替代基础日粮中玉米原料均能起到提高乳品质的作用。

瘤胃是反刍动物的第一胃,具有利用纤维素和非蛋白氮的独特作用,因此,可以将瘤胃视为微生物的发酵罐。奶牛瘤胃栖居着上亿微生物,能将饲料降解发酵为挥发性脂肪酸、氨基酸、肽类等物质,同时利用发酵产物合成微生物蛋白(房峥等,2022)。马文杰等(2022)在肉羊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0%、15% 的DDGS,经过20周的试验期后,发现10% 和15% DDGS 组的乙酸含量显著高于0% DDGS 组,而其他瘤胃发酵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张余蓬(2022)为分析山羊养殖过程中白酒糟的适宜量,选择添加了65% 和75%的高剂量白酒糟,试验结果显示,添加高剂量白酒糟后,山羊瘤胃pH 显著降低,存在瘤胃酸中毒的风险,并且75%高剂量白酒糟组的挥发性脂肪酸、乙酸和丁酸含量均显著降低。李平等(2019)发现,用干玉米酒糟替代全混合日粮中的豆粕和玉米,改变了奶牛瘤胃的发酵模式,显著降低了乙酸和氨态氮的含量,提高了丙酸和丁酸的含量。本试验发现,D10 组、D20 组、D30 组氨态氮浓度显著高于D0 组(P<0.05),D20 组、D30 组乙酸占比显著高于D0 组、D10 组(P<0.05),D20组、D30 组丙酸占比显著低于D0 组(P<0.05),D20 组、D30 组乙丙比显著高于D0 组、D10 组(P<0.05)。说明20%、30% DDGS 等量替代基础日粮中的玉米原料均能起到改善瘤胃发酵的作用。

4 结论

全混合日粮中20%DDGS 等量替代玉米原料可以有效提高奶牛泌乳性能和乳品质,改善瘤胃发酵。

猜你喜欢
乳脂酒糟产奶量
提高奶牛乳脂率的方法
提高母猪产奶量的方法
猪酒糟中毒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
白酒糟在毛驴养殖中的运用
河北省唐山地区生鲜乳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变化规律研究
荷斯坦牛各胎次产奶量规律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同步荧光法监控人乳脂质替代品氧化过程
瘤胃可降解缬氨酸对泌乳后期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日粮中不同比例小麦替代玉米对奶牛乳脂合成和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酒糟综合利用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