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3-08-03 09:33彭婧王恬悦
江苏教育研究 2023年12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彭婧?王恬悦

摘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给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方向与要求。新能源汽车技术技能型人才不仅要具备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核心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还要具备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高职院校应研究如何让学生从知识学习走向技能成长,立足岗位能力重构课程体系,遵从技能成长规律选择教学方式,构建符合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模块化-工学交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

关键词:高职教育;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12-0056-04

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面对日渐增长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人才需求,高职院校开始竞相设置新能源汽车专业。高职院校应紧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找准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尽管在基础结构上有相似之处,但在汽车设计、使用上有着较大的差别。目前,新能源汽车有三大类型,分别是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每一类新能源汽车都各有其优点,也各有其缺点。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应对汽车产业有全局性认识,不仅要具备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核心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还要具备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一)要具备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核心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

新能源汽车产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要具备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核心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不仅要全面了解新能源汽车结构、电池、驱动电机、电子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还需具备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零部件装配、保养、调试、质量检测检验与维修等方面的核心专业知识。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核心专业知识的同时,需要具备传统汽车维修的基础技能和新能源车辆电控系统的维修与管理知识,掌握高压电气系统的维护技能并具备实际操作经验。此外还需要提高快速维修能力,具备多元化技能结构,形成综合实践能力。

(二)要具备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能力

新能源汽车产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要具备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能力。新能源汽车在结构设计以及动力原理上与传统汽车有很大的不同,涵盖了众多新科技,因此新能源汽车的维护保养和检测维修也具有较高的技术性。新能源汽车技术技能型人才不仅要在业务上不断精进,还要能拓宽视野,关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相关的新能源汽车专业知识,赋予自己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新能源汽车产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一名合格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须具有正确的职业观,能自觉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规范和各项规章制度,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能全面了解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及服务流程,在消费者遇到维修、日常保养等售后问题时,及时给予解决方案,帮助客户解决相关技术问题。

二、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存在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缺乏等问题,导致大多数学生缺乏岗位工作经验及实操动手能力,只能从理论层面处理有关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配件性能及整体结构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鉴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培养出新能源汽车产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从课程建设、教学组织、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重新设计。简而言之,如何从知识学习走向技能成长,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立足岗位能力重构课程体系

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应结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国际竞争形式、市场发展导向等多方面因素,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及实施需以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为主导。面向新能源汽车售后市场的技术人员在掌握汽车传统技术的同时,还需要掌握新能源汽车结构、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电机驱动技术、电力系统集成与控制、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其辅助系统、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DC/DC转换器、高压安全等相关专业知识,以及汽车总线与智能网络技术、电池维护与充电、充电站应用与原理等新学科、新技术的相关知识。

显然,传统的以知识逻辑体系组织的专业课程结构已无法适应岗位能力的新要求,面对知识的综合性、复杂性,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体系按照什么结构进行组织,才能有效应对岗位能力要求,这是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遵从技能成长规律选择教学方式

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教学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特点,除了让学生接受课堂理论传授外,还需要安排他们开展实习实训等实践学习活动。然而,当前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部分仍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对学生岗位实践能力培养不足,较难适应作为新型产业的新能源汽车岗位能力要求。

傳统理论到实践的单一路径无法应对现实需求,因此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要遵从技能成长规律选择教学方式,让学生一边进行理论学习,一边在校企实习实训场所进行实践。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再现企业生产车间实景,使教学内容与职业工作任务相结合、教学过程与职业工作过程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知识、应用知识,进而形成专业能力。

(三)构建符合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一方面需要注重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更新迭代,着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要遵从教育规律,专业能力培养从易到难、由单一到多元,课程内容从岗位任务中提炼出具有典型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的教学任务,课程结构符合新能源汽车专业核心能力递进式培养的要求,并努力使学生具备适应市场变化及等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的能力。

三、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我们通过研究,尝试提出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模块化-工学交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对课程进行模块化设置,按照学期顺序设置工学交替学习项目及任务,进行专业理论知识传授和对应的实操能力培养。订单式培养由学校按照企业订单,采用工学交替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并进行有关课程模块的强化,为签约企业培养人才。

(一)设置模块化课程

模块化是指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进行模块化设置(见表1)。一是围绕教育部规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和本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新能源汽车基础知识课程模块;二是对应行业所需的新能源汽车维护,新能源汽车底盘、电气、空调维修等方面的核心技能学习,设置包括专业基本技能、核心素养在内的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三是为提高订单式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综合能力,设置与订单企业岗位相适应的专业能力强化课程模块;四是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设置包括职业素养、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素质教育拓展课程模块。模块化课程设计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掌握结构化和多样化知识,提升系统化操作能力和迁移运用能力。由于新能源汽车技术在不断进步,在进行模块化课程设置时,应建立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灵活调整机制。

(二)工学交替

工学交替是指学校安排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再分阶段、分批次去企业参加实训实习,在各课程模块的教学中二者交替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涉及与新能源汽车有关的基础知识、核心技能、实践技能、职业素养等,在实训实习方面主要有相应的选修课及实训课程、技能实训及考证、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答辩等。工学交替的特征是学校引入企業维修管理标准组织教学,校企双方共同对人才进行培养和考核。这有利于校企双方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使理论知识学习与实操能力培养实现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及实操中明晰学习目标及职业方向,从而提升成绩合格率、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和企业的满意度。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学生学习的工种不同,学习任务和学习项目也会有所不同,学校方面要进行合理管理,企业方面要与学校课程设置做好衔接,以便安排学生进行短期学习。

(三)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培养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人才需求及规格向学校下达人才培养订单,培养对象由校企双方共同选拔,学校参照企业要求的人才数量和规格制定教学计划,采用工学交替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学生毕业以后直接就职于签约的用人单位。在进行订单式培养的过程中,企业高度关注人才培养的过程和质量,在办学条件、技术、师资等方面与学校开展合作。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学习各模块课程,还对专业知识技能、企业文化、规章制度进行强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工匠敬业精神,以满足签约企业需求。因为订单式培养是由校企合作共同参与,学校依照企业对岗位的要求进行教学,更具有实用性强、经济性突出、针对性明显的特征,同时也兼具考核评价要求高、考核过程严格的特征,所以培养出的人才质量更有保证。订单式培养有利于校企双方在课程建设、教学安排、师资队伍及实训中心组建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但在合作模式上需要有一定的灵活度。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需要更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应不断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和企业培育出更多优质人才。

责任编辑:丁伟红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