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共同体构建研究

2023-08-04 00:09杨满鹏冯少英
国际公关 2023年10期
关键词:后疫情构建策略中国

杨满鹏 冯少英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导下,与东盟各个国家之间进行了大量的交流以及多方面的协作。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共同体以创新、科学、高质量的教学培养模式,把培养学生优秀的职业技能作为教育合作的核心,旨在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专业素养的国际化人才。但是,在全球遭遇新冠疫情以后,中国和东盟各国之间的高等职业教育协作工作面临一些问题。本文从中国与东盟各国高职院校的合作意义入手,提出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对“后疫情”时期中国与东盟各国高职类院校间的深入合作进行了剖析,探讨了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中国—东盟职业教育;构建策略

为了更好地构建世界教育共同体体系,在中国和东盟各国的高职类院校之间,如何能更好地深度合作,加强并促进进一步的交流,已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尽快达成这一目标,也为了更好地加深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专业教育合作,各国的政府以及相关的职业院校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以培养出能够服务地方经济的各种人才。

一、职业教育合作的重要意义

(一)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共同体

职业教育共同体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希望能够学习其他国家的教育机制,在深度合作、资源共享的前提下,打造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内涵有两方面:一是主体对象范围很广,参与到项目中的除了中国和东盟各国,还包括不同国家的办学院校和不同的企业,具有国际办学的特点;二是中国和东盟各国合作发展职业教育,具有更为广泛的意义,东盟各国和中国加强职业教育的合作,除了通过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外,[1]还包括展示国家的形象、提升国家在国际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等目标。

(二)职业教育合作的重点

中国和东盟各国合作开展职业教育的理念,跟各国之前职业教育的理念并没有多大的区别,都是围绕着不同的现代化产业,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专业的人才。

但是中国和东盟各国开展职业教育共同体建设的着眼点跟国内的职业教育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第一,中国与东盟各国高职院校文化交流和工作协作,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中国及东盟地区的多方面发展提供更加合适的、具有专业化和高素质的专业性技术人员;第二,通過中国与东盟各国职业教育的合作,寻找共同点,帮助中国和东盟各国人民尽快实现小康生活;第三,中国和东盟各国开展职业教育合作,可以取长补短,在合作和交流中构建适合各国国情的职业教育发展制度和体系。

(三)职业教育共同体的建设目标

1.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互建、互融以及互通,在职业教育方面,扩大交流和合作的范围,力求带动职业教育向更多的领域发展,在“一带一路” 倡议的指导下,创建先进的职业教育共同体。

2.探索新的职业教育模式,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坚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加深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

3.加强职业教育中的文化交流,坚定共同发展、多方共赢的方针,让职业教育服务于中国和东盟各国的交流合作,为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合作与发展奠定基础。

二、加强职业教育合作的价值

(一)深化战略伙伴关系

早在2003年,我国就已经和东盟各国确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之后的合作发展中,双方都意识到,有必要加强双方在教育领域的合作,职业教育就是其中一项。[2]

为了深化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职业教育合作,我国还成立了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定期举办各种论坛。职业教育的范畴包括农业、工业、教育等方面,涉及的领域非常广。

(二)促进各国人民的沟通

在中国—东盟开展职业教育合作的过程中,定期开展活动,积极搭建交流的平台。在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核心理念“走出去” 和“引进来” 的指导下,国内不少职业教育的院校都建立了师生互换制度,吸引东盟各国的老师到中国来交流培训,吸引东盟国家的学生到中国学习。中国也鼓励老师和学生到东盟国家去学习和交流。这些活动,为中国民众和东盟国家民众搭建了交流的桥梁,极大地促进了国家之间文化的互信和理解。

(三)实现职业教育共赢

东盟的发展也面临着人才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主要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不高,专业的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缺乏。而中国发展到今天,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减少,有技术含量的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对先进技术和掌握技术人员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展的高职院校的合作,可以将中国和东盟的高职院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培训方式结合起来,从而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综合教学水平,为双方的共同发展搭建更好的桥梁,也从多领域为国家提供合适的人才。

三、“后疫情”时代的挑战

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共同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也是一个特殊的体系。虽然体系内各主体的目标都一致,但是作为不同的个体,各自的出发点以及利益链各不相同,自构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共同体以来,就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疫情的发生,导致了交流和合作方式的改变,也给中国和东盟各国职业教育合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一)体制不健全问题

从成立开始,制度体系的建立就面临着以下一些问题:一是各个国家有着不同的政治体制,二是各个国家的经济水平不同,三是各个国家对职业教育的理念和定位存在差距,四是不同国家的文化存在差异。所有这些,都给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共同体制度体系的制定和完善带来了影响。

(二)落后的地方经济的冲击

中国和东盟各国开展职业教育的合作,主要目的是融合各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性的人才。但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部分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面对先进的办学方法,不仅是硬件设施跟不上,地方政府的理念和教师的配备等也跟不上,导致先进的教学方式无法开展。部分地区的职业院校还没有意识到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受教育者走向社会,并在社会上立足。[3]这就导致了部分职业院校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都是跟社会脱节的。当学校的教育无法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力、企业没有很强的参与动力时,也就无法达成职业教育中加强校企衔接的目标。

(三)疫情带来了新挑战

在疫情的冲击下,东盟各国的经济和社会秩序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疫情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也给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交流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受疫情的影响,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共同体建设中的很多活动和交流都无法正常开展,特别是师生互换方面,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找到更多的合作路径,这是“后疫情” 时代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共同体发展面临的问题。

四、“后疫情”时代的构建策略

(一)寻找适合的切入点

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共同体的建设必须符合双方利益,因此在合作的过程中,需要找到双方的利益点。对我国来说,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扩大国际影响力,是主要的利益点。但是我们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东盟各国跟我国的利益点是一样的,我们必须在了解东盟各国国情的基础上,找到东盟各国的利益点,并将其加入到构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共同体中来,促进双方的合作。了解东盟各国的国情,既要从政治和经济入手,也要考虑到文化和教育的领域。相同的方面,我们可以相互融入,不同的方面,寻找可以合作的点,达到互惠互利的目标。

(二)采用多种途径加强合作

中国和东盟各国创建职业教育共同体,是因为各国对优质教育资源都存在需求。好的教育模式可以吸收他人的精华与经验以改进自身,而教育资源在此体制内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可以更好地引进他人成熟的教学理念,从而有效地解决各个方面的需求。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职业教育合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满足各方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一是互相交换各自的优质教育资源,比如,从别的国家引入优秀的教师或是行业的专家,开展合作办学;二是派出老师或是学生,到别的国家学习交流,吸收先进经验和优秀的教学方式;三是融合前面的两种方式,实现输入和输出的同步。中国和东盟各国的职业教育合作,大部分采用第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主要是点对点的交流,开展的项目比较单一,并没有涉及其他的方面。第三种方式综合了前两种方式的优点,可以实现以点带面、再以面带点的合作方式。合作可以从一个点开始,让不同的合作方参与进来,搭建共同参与的平台,不同的合作方又可以通过平台,开展双方点对点的项目合作。

(三)与企业形成稳固协作关系

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教育在办学中,要更注重本土化人才的培养,目的是满足企业生产和经营的需要。中国和东盟各国开展职业教育合作的目的就是通过适合不同国家的教育形式,培养能够帮助“一带一路” 建设的各方面的人才。职业教育要健康发展,需要跟当地企业达成合作,为企业输送生产和经营所需的各种人才。

(四)“后疫情”时代的合作方式

疫情对国际交流影响是比较深远的。构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共同体,也面临一样的影响。疫情导致很多交流的工作由线下转到了线上,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疫情时代的线上交流方式,在“后疫情” 时代,将依然是一种主要的交流方式。中国与东盟各国在职业教育的合作与交流上,必须加大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搭建职业教育的资源库,为开展职业教育合作提供帮助。

(五)创新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

中国和东盟各国展开职业教育合作的关键在于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只有创新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才能为本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专业的人员,职业教育合作才能稳定地向前发展。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支柱产业,职业教育的院校也不同,双方在职业教育的合作中,必须要考虑到这些不同点。职业教育的开展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院校的具体情况,不仅要满足地方企业的需求,还要满足共同体中各方的利益。要达到要求,职业教育需要创新,从别人那里学习的先进经验不能生搬硬套,需要结合实际,做出改变。[4]

(六)构建职业教育合作体系

中国和东盟各国职业教育的建设要成功发展,就必须建立完整的体系。完整的体系需要考虑到合作的每个方面。有需要合作的课程,就必须构建完善的课程體系;有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需求,就必须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教师之间有交流的项目,就必须建立完善的教师交流体系和评价体系。这些体系是构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共同体的重要保障。

五、结束语

中国和东盟各国开展职业教育的合作,旨在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高职院校间的合作和交流,实现各种资源的共享。在共同体的构建中,我国一直走在最前端,为双方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教育合作交流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在“后疫情” 时代,我国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搭建了多个交流平台。虽然双方的合作还面临不少挑战,但我们相信,只要同心协力,就一定能办好适合各国需求的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 覃锴.“后疫情”时代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共同体构建机制探析[J].才智,2021(30):156-158.

[2] 王媛,喻馨锐.“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共同体”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国际合作模式实践与思考: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老挝国际化项目为例[J].广西教育,2021(47):10-12.

[3] 鲁芳.中国—东盟教育交流现状及后疫情时代的发展趋势[J].西部学刊,2020(21):3.

[4] 李珊,李小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探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8,28(03):41-45.

猜你喜欢
后疫情构建策略中国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后疫情”机遇(经济茶座)
特朗普强势开启“后疫情”竞选集会
“后疫情”时期,关于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
“后疫情”时代,中国自行车产业的蓝图与现实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