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长三角地区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3-08-06 18:27王子晗
中国市场 2023年21期
关键词:服务贸易一带一路

王子晗

摘 要:我国的服务外贸仍处在早期发展阶段,劳动密集型的服务外贸仍起着主导作用,而资本与知识密集型的服务外贸发展较缓慢,严重影响着我国服务外贸的整体竞争力。文章主要通过比较长三角区域的服务贸易发展状况,通过长三角地区服务贸易发展现状,探究“一带一路”背景下长三角地区服务贸易发展变化,研究其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长三角地区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出建议和对策研究。

关键词:服务贸易;“一带一路”;长三角发展

中图分类号:F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3)21-0027-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3.21.027

随着世界第三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和中国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世界市场,服务贸易已成为判断一国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第三产业获得了迅速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分析,2019年第三产业占GDP的63.5%,服务贸易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 “一带一路”背景下长三角地区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长三角是“一带一路”倡议与长江经济带的风向标,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全面对外开放的格局将产生重大战略意义,也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竞争、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一带一路”的快速发展,长三角地区的服务贸易发展迅猛,上海仍发挥领头羊作用,除去基础性生产加工和原件生产外,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刺激着经济的快速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服务贸易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1.1 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发展规模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结构转变已呈现阶段性特点:第一、第二产业比重持续减少,第三产业在区域经济中所占比重持续升高。在此过程中外商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持续增加,对国内投资的带动效应也日益加大,同时外商也大规模进入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而国外的直接投入也成为了推动本区域产业结构转变的主要原因。

由图1可以看出江苏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由2003年的4493.31亿元增至2019年的53955.83亿元,增幅达110%,浙江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由2003年的3909.25亿元增至2019年的34075.77亿元,上海市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由3485.43亿元增至27752.28亿元。长三角区域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一直保持着增长趋势。

图2中,上海市第三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率由2010年的30.3%增至2019年的97.6%,安徽省第三产业贡献率由2010年的32.3%增至2018年的50.8%,2019年第三产业贡献率下降至48.3%,江苏省第三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率由2010年的39.1%上升至2019年的55.4%,浙江省的第三产业经济占比也呈持续稳步上升的趋势。综合分析看来,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步提升。

1.2 长三角地区服务贸易规模

近几年来,上海市的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持续保持全国第一,至2019年上海市的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为1843.8亿元,约为全国服务贸易总进出口规模的1/4。按领域分类,上海市服务贸易的重点贸易范围包括交通运输、旅游业、电信业、计算机和资讯服务业、专有技术产品和服务。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迅速扩大的原因有二:一是始终坚持扩大对外开放,二是依托上海港口及长三角制造业产业贸易的平台,带动跨境服务贸易增长。表1是长三角区域各省市服务贸易数据。

1.3 “一带一路”背景下长三角地区对外投资规模

浙江省是中国对外投资强省,对外投资行业较为广泛。由于浙江省独特的地理位置、沿海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人口红利,导致浙江省主要发展产业为制造业。

而近年来,由于浙江省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劳务成本的日益增加,制造商在FDI中所占比例正逐渐减少,而其他服务业的FDI比例却稳步增长,FDI的重点行业逐渐被服务业所取代。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浙江省抓住国家提出的政策,依托“一带一路”平台,加强与相关国家的联系。2019年,浙江全年备案和核准直接对外投资机构763家同比增长3.53%;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口达10458亿元,增长16.52%;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出口达7961亿元,增长16.7%,而境外投资备案额则下降至930.8亿元,下降26.3%。

上海市对外投资规模持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总体呈现平稳、健康发展态势。2018年备案和核准对外直接投资项目792项,同比增长30.3%;对外直接投资中方投资额168.7亿美元,增长57.0%。2019年上海市备案和核准对外直接投资项目845项,同比增长6.7%;对外直接投资中方投资额139.94亿美元,下降17.1%。

江苏服务贸易的产业结构在近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近十年来,服务业在江苏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2019年,江苏境外投资中制造业项目46.5亿美元,占江苏总量的52.1%。并购类境外投资额27.1亿美元,同比下降32.2%,占全省总量30.3%,海外并购已成为江苏省对外贸易投资的主要方式。本省出口明显高于进口,逆差大幅缩小。至2019年,江苏省实际利用外资2612425万美元,项目个数3410个,协议注册6260268个,合同数1737个,合同金额680364万美元,实际营业额778352万美元。

安徽省对外投资流量从2016年的12.4億美元增至2019年的13.6亿美元,中间虽然有一定的回落,但总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19年,安徽省进出口总值实现4737.3亿元、增长14.4%,增幅居全国前列。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新批项目348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1793674万美元。总体说明,长三角地区服务贸易结构虽然在不断优化,但整体结构的发展仍然不太合理。

2 “一带一路”背景下长三角地区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服务贸易发展在我国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长江三角洲的对外服务贸易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2.1 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发展不平衡

服务贸易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货物贸易的转型升级。以上海市为例,2019年上海市外贸进出口总额5327.97亿美元,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仅为1787.05亿元,仅占进出口总额的34%。江苏2019年外贸进出口43379.7亿元,服务贸易额3433.5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7%。2019年安徽省进出口总值实现3068亿元,服务贸易总额仅为428.4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13%。“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服务贸易总额虽不断上升,但较货物贸易仍相形见绌。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仍然居于绝对优势地位。

2.2 服务贸易出口地区相对集中

以江苏省为例,2018年江苏省服务贸易前五大出口国分别是中国香港、美国、德国、日本、韩国,2019年江苏省贸易五大进出口国分别是:美国、欧盟、东南亚、日本、中国香港。

“一带一路”涉及国家与地区众多,发达国家如日、韩、西欧等,还有西亚、南亚、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不能因为非洲等国家的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就忽略其潜在的经济实力,应该利用自身在金融、文化和信息技术行业的优势,为高附加值服务出口市场布局,挖掘非洲等市场的经济实力。

2.3 高新技术人才与国际旅游人才的巨大缺口

我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和与“一带一路”建设沿途各国政府的交流協作、联通互动都将离不开高新技术与国际旅游专业人才,但是这类人才仍然存在巨大的缺口。2019年安徽省专科旅游大类毕业生5169人,占当年毕业生比例的3%,本科管理类毕业生占当年毕业生比例的18%。应届上海市高校本科经济管理专业类本科毕业生共17987人,占该校当年本科毕业生的25%。而旅游管理专业大类中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应届毕业生更是少之又少。在发展旅游业方面,需要有一定背景的旅游相关专业人才,了解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旅游业的发展概况,以及我国旅游业目前的总体发展状况。“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旅游发展迅速,需要国际旅游专业的相关人才。有关高校要改变原有宣传方式,淡化旅游专业在一部分家庭上受鄙视的地位,加强有关知识的教育与强化,进而扩大旅游专业的就业面,减轻当前后疫情时代对旅游专业就业的不利影响。

2.4 实际利用外资水平以及发展增速不均匀

利用外资的水平高低是评价一个地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长三角区域利用外资水平和发展增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其中长三角的西北部和东南部的实际利用外资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地区,2020年上海的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了225.5亿美元,而在总额如此之大的情况下仍能保持11.5%的增速,相比之下,衢州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仅有0.8亿美元,如果放任外国资本在长三角区域投资规模的倾斜,将不利于长三角的可持续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建设。在实际利用外资水平方面,地方除了需要出台一定的政策鼓励外商投资,还要进行科学的调研,高效利用外国资金,降低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的差距 。

3 “一带一路”背景下长三角地区服务贸易发展对策建议

长三角地区的服务贸易规模总体偏小、地方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对外开放程度受限、高端复合型人才极度短缺、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及增速不一是长三角服务贸易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现实瓶颈。长三角地区如何利用“一带一路”这一国家战略所带来的世界性的平台和重大历史机遇实现经济转型,从而为中国数字化和科技化发展做出贡献,值得深入思考。

3.1 不断调整优化服务贸易发展结构

逐步拓展交通运输、旅游和建筑服装等劳动密集型服务的出口;增加文化创意业务、计算机技术、商贸金融服务和中医咨询服务等新兴资本和科技密集型业务在长三角地区服务出口总量中的比例;通过各方统筹发展,培育出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和高新科技产品。通过进一步调整优化服务贸易发展结构,鼓励支持高新科技产品的研发和出口,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在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过程中,要更为服务贸易提供制度保障。重视新技术革命成果的应用,保护知识产权,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调整服务贸易发展结构中的作用。

3.2 加强国内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

旅游业作为服务贸易的引擎,是一种推动力。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可以高效地利用自己的资源,在开发本市旅游资源的同时,帮助附近景点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或者在知名旅游景点人多的时候疏导游客,将游客分流到周边城市的旅游景点。这样做可以在不损失旅游资源的情况下,同时刺激周边地区的旅游经济。在服务贸易迄今取得的成就基础上,以点带面,实现服务贸易的新飞跃。

3.3 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一带一路”倡议平台作为中国向世界传递声音的国家战略平台,不仅需要相对的基础设施,还需要培养相关复合型精尖人才。建设和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建设,打造本土化品牌的重点企业,同时引进高新复合型人才,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的教育服务优势,通过专业选拔,课程改革试点,对相关技术学术型人才进行系统化培养,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3.4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一带一路”倡议为长三角区域招商引资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相关地区政府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外商关注的更多是投资的好坏,尤其是高附加值的服务业投资。利用外资水平较低的城市要结合本市的发展现状,吸引与本市产业配套的外商投资,精准引进一批强链、补链、延链的外资项目,同时要注意同其他城市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互动,形成一局棋的场面,以高效率的产业互动共同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4 结论

综上所述,长三角区域要以提高自主创新水平为目标调整结构,第三产业发展必须从重生产性服务业向由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新结构转型,促进服务贸易健康发展的中心环节,进一步巩固提高民营企业在自主技术创新中的基础作用,逐步形成以民营企业为主导、企业为主导的服务贸易产业创新结构。通过对产品的创新改造,提升其产品的总体技术品质,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并持续开展企业经营、业务和产品管理的理念改革和创新。积极拓宽服务贸易投融资途径,大力发展新创投模式,进一步拓展企业直接和间接的投资范围和途径,并积极调动社会各种经济力量投入服务贸易发展的积极性,促使人才素质的提高和综合服务质量的提高。政府方面要积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高附加值的服务业投资,建立未来贸易新优势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周小昶.中国服務贸易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经济贸易,2017(8).

[2] 王婷婷.“一带一路”战略下江苏省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研究[J].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9(3):2.

[3] 李梦璐.“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苏省服务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现代商业,2018,21(29).

[4] 李玲娣.从动态比较优势的视角探析长三角地区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路径[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 25(1):62-70.

[5] 尚庆琛.“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策略研究[J].国际贸易,2017(9):15-23.

[6] 张莹.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评价与对策分析[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

[7]卜晶晶, 王博君.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增长效应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8(1).

[8] 潘紫燕, 胡德顺, 张玉玲.“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潜力研究[J].兰州财经大学学报,2021,37(3):8.

[9] 刘洪愧.长三角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和建议[J].Reform of economic system,2021(5).

[10] 郭晓晶, 秦雷. 江苏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长三角两省一市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的比较[J].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14(3):5.

[11] 新华社.国研中心:我国服务贸易结构逐步优化[EB/OL].(2019-05-3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4949122842901307&wfr=spider&for=pc.

猜你喜欢
服务贸易一带一路
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服务贸易进口技术含量与我国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与建议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对广西的影响及对策思考
服务贸易结构优化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