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古研新:古典家具的空间美学

2023-08-09 01:58忍冬
中华瑰宝 2023年8期
关键词:古典家具黄花梨家具

忍冬

中国古典家具方圆并用,曲直相依,动静交错,开合有度。伍炳亮与黄花梨的对话,赋予了明清家具以形制与神韵之美,其间线条灵动精微,于传统构架之上别生新意,清妙雅正,法古宜今。

“中国传统家具是将形象美和内在美结合在一起的艺术,它用优良的木材承载深厚的中国传统艺术文化。”2023年4月11日,伍炳亮走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师生分享中国传统家具的创作与欣赏心得。70岁的伍炳亮进入家具行业已有45年,从收藏、仿古到改良、创新,他对古典家具的造型、工艺、风格如数家珍。

古典家具的美学维度

中国传统家具艺术博大精深,以尺度比例、榫卯结构、雕刻装饰等要素构筑成古典家居的美学体系,久经流传并不断完善,有苏作、广作、京作之分。“从每一款家具的造型特征、雕刻题材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传统家具的发展历史与文化表现。”伍炳亮认为,整体而言,可从型、艺、材、韵四个美学维度对中国传统家具进行评鉴。

型,指家具的整体造型与空间构造要和谐优美,是一件家具打动人的最初形象;艺,即家具的制作工艺要严谨精巧,包含基本框架、榫卯结构、线面处理、雕刻髹饰等工艺环节;材,指制作家具的木材纹理、色泽要协调统一,不仅木材本身有优劣之分,制作时怎样开料、配料、用料也十分讲究;韵,即在前三者基础上,成型的家具要气韵生动,兼具文化与美学内涵。一件型、艺、材、韵俱佳的家具,方能称得上精品。

在众多家具木材中,伍炳亮尤为偏爱黄花梨。黄花梨木产自中国海南,以及越南一些地区,色泽黄润,纹理致密,沉静素雅,因天然之美且数量珍稀,历来深受人们喜爱。面对来之不易的材料,伍炳亮深感责任重大。他提出,要珍视并充分利用每一根木材和每一道漂亮的纹理,因材施用,“做有思想、有水平、有创造力的设计”。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对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历史、造型规律和所蕴含的美学思想、文化精神等有深入的了解。伍炳亮介绍:“和西式现代家具相比,中国传统家具在造型上更能约束人的行为姿态,在内涵上更注重渗透文化思想,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40余年间,伍炳亮深研古典家具审美内涵,对于古典家具的设计制作,他始终强调要融入个人对传统家具文化的理解和演绎,“既不能照本宣科,一比一地去复制,也不能胡乱臆造,刻意标新立异”。

“法古”是理解、认识、学习传统的过程,是“研新”的根基。在“把握好对经典题材的定位”的基础上,再进行“造型美学设计”,是打造古典家具精品的恰当路径。“只有看过最美、最经典的家具款型,家具创作者才能提升审美观和鉴赏力。”在采访中,伍炳亮如是说。

明韵清风之美学精神

在王世襄先生《明式家具珍赏》序言中,画家黄苗子形容明式家具:“每一根直线和曲线,每一个由线构成的面,配合呼应形成的空间分割,是如此恰到好处,使人产生一种稳重中有变化,严谨中带灵活的美感。”明清家具是中国古典家具的典范,在伍炳亮看来,“明式家具造型简约大方,线条明快,尺寸合理,气韵高雅;清式家具风格富丽华奢,精工重料,纹饰丰富,庄重吉祥”,二者简繁相异,各具风韵。相较之下,明式家具更受文人雅士喜爱,因其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与当代简约的审美理念相通而广受推崇。

收藏家马未都曾评价伍炳亮所制家具“有老气”,作家海岩则称其“不让古人”“既融会了传统家具各大风格流派之所长,又前后贯穿、表现了不同时期的制器风貌”。伍炳亮的明清家具作品,如清式檀香紫檀镶玉花卉百宝纹九屏风地座屏、明式海南黄花梨大号月洞门架子床、明式海南黄花梨素身顶箱柜等,皆古拙考究,匠心独运。

清式檀香紫檀镶玉花卉百宝纹九屏风地座屏是伍炳亮第11次斩获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特别金奖的作品。它由九扇围屏组成,高2.55米,总长4.3米,整体以榫卯结构相连,体量庞大,气势沉稳。每扇围屏上下部分雕刻精密,布局饱满,云纹舒卷,草叶精微,中心部位用百宝嵌工艺将各色玉石、珍珠、水晶、瑪瑙等装饰出各式花卉、博古图案,工致细腻。座屏将皇家之雄浑华缛与士人之清雅端正巧妙融合,品韵高古,尽显工艺与文化之美。

明式海南黄花梨大号月洞门架子床,将传统庭院门落引入家具设计之中,底座造型沉穆,床围工致繁实,壸门曲线起伏多姿。整体以平行或交错的线条巧妙分割空间,简繁相依,端庄妍秀。明式海南黄花梨素身顶箱柜,选用珍稀的千年海南黄花梨老料,用料考究,木纹瑰丽通透,彰显自然意趣;又秉承明式家具简雅之风,所制结构朴拙,不加雕饰,气势庄重雄伟。

在伍炳亮心中,黄花梨色泽素雅,木纹细密绚丽;紫檀色调沉稳,肌理隐而不现,二者各美其美,正如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一般,是在中国传统家具文化土壤上开出的两朵各呈其态、各彰其彩的奇葩。

构筑家居美学空间

2023年5月26日,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在南京开幕。博览会一角,225平方米的展示空间里,80余件黄花梨、紫檀、红酸枝家具交错分布在厅堂、书房、卧室等不同场景之中,与书画、瓷器、隔窗、楹联、地毯、清供等巧妙搭配,营造出富有文雅意趣的古典家居空间。官帽椅、圈椅线条简括,中正平和;架子床、罗汉床用料厚重,雕工精到;条桌、画案造型端庄,简约明畅。伍炳亮认为,古典家具作为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一种空间美学,必须放置在古典生活空间中加以展示。

这一理念在他于广东台山、广州等地构建的“伍炳亮黄花梨艺术博物馆”“伍炳亮大师美学艺术空间”中一以贯之。伍炳亮黄花梨艺术博物馆于2018年在台山正式亮相。该馆花费5年时间打造,凝缩了伍炳亮40年的从艺生涯,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把40年的光阴都放进去了”。对他而言,这是一场宏大的叙事,是一次对自我人生乃至对古典家具行业发展的总结。

展馆由8栋重檐式建筑组成,吸收中国古代建筑元素及叠景、借景、留白等理念布局,开阔恢宏,古朴雅致。其整体格局、园林景观、室内装饰设计全由伍炳亮一手把关。馆内展示伍炳亮从业40余年来所收藏、改良、创新设计的1300多款家具珍品,以及黄花梨家具的历史沿革、工艺演进等资料。从中可见伍炳亮怀揣梦想、艰难创业的人生脚步,以及古典家具继承传统、创新发展的时代印记。谈起建馆的初衷,伍炳亮表示,他希望“打造一个人与中国传统文化互动的艺术天地,利用这一平台,将中国优秀的家具文化传播向世界”。

守正创新,是传统工艺赓续发展的有效出路。在多个公开场合,伍炳亮反复强调“借古开今,化古为新”的理念。他认为,只有在尊重传承、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用今人的需求审视创作,在传统审美风格的范畴内,根据现代居室空间及人们对现代家具舒适性的需求,对“外部造型、内部结构、使用功能、制作工艺、雕刻装饰、家具用材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才能推动古典家具与时代同行。“我们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不能抛弃榫卯结构制作工艺和明清家具造型神韵。”伍炳亮直言。

工匠精神是做好守正创新的必要素养。这是指“秉持做经典艺术品的匠心”,以严谨的态度设计制作富有艺术含金量的、造型优美的作品,赋予木材第二次生命;也是指定位于“做精、做特、做优、做专,做好看、好用、好坐、具有人性化的家具”,为每一件家具创造美,为大众带去美。

45年来,伍炳亮正是如此秉持融汇古今的美学思考,于方圆、曲直间探求中国传统造物之法,与木相通,与人相通,着力打造具有古典诗意的现代美学空间。

猜你喜欢
古典家具黄花梨家具
遭雷击的黄花梨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黄花梨推手——明熹宗朱由校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价可夺金的明朝黄花梨床
中国古典家具赏析
黄花梨有束腰马蹄腿攒万字纹罗汉床
传统茶文化对古典家具艺术形态的影响
古典家具融入现代生活的理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