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创新教学模式 加快推进教学改革
——以机械专业课程为例

2023-08-09 22:40
现代农机 2023年3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机械教学内容

姚 磊

(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215600,江苏张家港)

创新是一个民族取得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一个民族快速发展的源泉。从机械学的角度来讲,创新机械教学模式是提升该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机械专业进行深入研究,学生可以了解到机械的基本特性,以及机械的工作机理。但是,目前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与理念,使机械专业教学与现实相联系,提高技术应用能力。

1 创新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也在不断地进行实践总结,用各种方法挖掘教育教学新形式,而机械类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与实践价值。从整体实力来看,我国已经在国际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在向世界生产强国的目标靠拢。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使技术人才的就业机会也变得越来越多,这也是目前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持续发展的原因。为了达到高质量教学的目的,高职院校的机械专业教学体系需要进行一些改革和创新,不断地改进教学模式,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实际锻炼空间,不仅仅是单纯地应用“集中生产实习”的方法,而是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特别是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机械专业新型人才对知识的学习领悟速度很快,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为此,应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原有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把机械专业学生作为主要的培训目标,可以为今后更多的高技能人才的引进打下良好的基础。机械类专业教师应以教学能力为依托,不断完善课程教学模式,更好地适应目前高职院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供需双方之间的良好互动。借助现代科技互联网的力量,寻找更多有价值的信息,确定发展道路,开展富有成效的科研活动。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个优势,对更多的网络内容进行细致的甄别和分类,推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的智能教学软件,以有效改善机械类课程内容单调和复杂的状况,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程学习整体效率,促进机械专业课程教学的良好发展。

2 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目标与实施内容

机械专业涉及的科目较多,但不管是哪一科,都必须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机械类专业的教学方式是从理论到实践,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和经验总结下完全掌握机械专业理论基本知识,并将之熟练应用于工作实践,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分析能力和技术创造精神。一是专业技能目标。在完成了基本的教学内容后,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难题,并能根据掌握的基本知识准确地绘制出图,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二是素养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整体专业素养,通过对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优化,以及教学活动的合理安排,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学习潜能。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者往往只关注系统理论,而忽略了实际操作,要真正地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就需要在教学目标、手段和内容上进行持续的革新,帮助学生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机械专业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现代化技术应用型人才,所以,教学改革创新也要围绕这一中心发展推进。同时,要充分利用学校各类现有资源,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将理论知识、操作能力、研发能力、专业素养等融会贯通,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3 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3.1 丰富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潜在创新意识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丰富机械专业课程的教学手段,有效地安排研讨要点,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和创新意识,使其掌握和灵活运用教学内容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丰富课程体验,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乐于主动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听取学生对问题的见解后,进行点评,指出需要改正的地方,并且纠正错误,以此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改变教学困难的局面,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可以使那些晦涩难懂的内容形象化,这样既可以提高授课效果,又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从而更好地运用于实践工作。

3.2 突出教学重点,对教学内容有效整合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应该全面了解教学重点、难点、要点,针对不同学生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制订出一套实用的课程设计与教学体系。在教学体系改革中,通过个案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机械原理;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机地联系起来,改革原有教学模式,以机械原理作为课程的基本内容。在整体教学计划中突出机器部件的安全问题,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保证教学的高效性,为机械基础课案例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撑。简化教学内容,强调重点,从而使学生的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快速发展。

3.3 实施现场教学法、小组教学法

在机械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一些难以用文字解释的课程内容安排实训,让学生借助现场教学来了解机器的组成,进一步了解结构组成与运作原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推动教学方法的革新,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在小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机械基础课的特点,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分组,安排适当的教学工作;密切地观察学生,指导实践,保证问题能及时得到解答。从实践出发,进行理论课程的创新。在课堂上,要加强学生对机械专业的认识和理解,以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求知热情,使学生热爱机械专业和职业。

3.4 树立现代化教学观念,应用模块式教学方法

机械专业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技术人员,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教育机构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教育主体、教师为教育主导,充分引领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并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用模块式教学方法支撑基础理论课程。例如,在机械专业教学中,可以对化工知识和技术进行更详细的介绍;在讲授工程力学的时候,可以加入物理知识;在进行某些工艺设计及实际尺寸的运算时,可以运用三角方程等知识解决关联问题。在基础课程改革中,可以更好地运用模块式的学习系统。在教师对学生的兴趣、性格、能力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需求,将各个单元的实践教学整合到一起。准确把握社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将各类技能模块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教学战略,达到更好地培养学生技术能力的目的。另外,还要根据目前和将来的行业发展情况,适时对课程进行更新,增设新的教学单元,确保学生的专业技能能够满足当今市场的需要,促其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素养,争取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

3.5 完善当前课程教学内容,并进行教学内容的延伸

在机械专业课程课堂上,许多知识点都需要依托实际操作来进行讲解,而课堂内容又无法涵盖全部技术知识,需要在课堂授课时进行教学内容的扩展和延伸,才能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并使课堂教学全面化。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经常开展有趣的知识性、技巧性的活动。比如,请有工作经历的优秀员工发表演说,交流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也可以举办各种技能竞赛,进行职业生涯的剖析,促进学生在各项活动中获得启发,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从而达到最初的教育目的。

3.6 着力开发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机械专业课程教师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实习基地对提高学生技能的重要作用,并应不断优化基地设施,从而为加强学生专业实训提供支撑。同时,要重视这门学科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全面参与的平台,让学生充分了解其中的原理,如机械零部件的制造等,从而使其更好地掌握机械专业这一学科内容。发挥机械专业实习基地的优越性,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场所,是让学生在课堂外“真枪实弹”操作、流下汗水、获得成绩的地方。实习基地既能为学生带来较好的教学效果,又能为学校创造经济利益。在无需授课教学时,实习基地也可以作为提高教工专业能力的实训平台,提高其使用率。可以与生产厂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实习基地演变成一个小型加工厂,增加教育培训资金。在此之前,实习基地可以与合作厂家签署一份促进发展的协定,如主动安排学生参与观摩,强化教师引导,增派学生参与实际工作等,让学生在实习中发现自身的缺点,并主动改进,为以后进入社会工作做好前期准备。

3.7 正确进行实践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评估,激励教师与学生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在机械专业教学和实习中,要密切跟踪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进行持续完善,强化教学管理,这些是提高机械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从实际技能与教育水准出发,可以通过聘请专家到校内实地调研,给出评价依据,根据公司的招聘要求和发展目标作出公正的评估。教育从业者依据评价机制进行自检,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教学规划,提升自身专业水准,确保考核的公正性和专业性,从而鼓励学生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为目标,让实践教学和质量评价机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3.8 课程内容建设以培养职业技能为重

创新机械专业教学课程,教师应以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为重点。在教学中,应重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职业性及高效性,使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机械专业学生未来要面临实操工作,在工作中要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因此教学应以职业规划目标为指引,从专业建设到教学内容安排,直至学生走上工作岗位,都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打好基础。

3.9 创设学习型教学环境

在机械专业教学中,应重视学习型教学环境建设。学习型教学环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感受学习氛围,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在优化教学体系和改革教学方法的同时,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在教学中引入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模拟环境,让学生有充分的代入感,配合多媒体教学,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转变为课堂集体参与讨论形式,摒弃以往灌输式教学。在实践教学中也尽量模拟真实环境,使学生无论是在理论课堂还是实践课堂都有真实操作的体验,机械专业课程整体教学营造学习型教育环境氛围,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实现教学的高质高效发展。

4 结语

在机械专业现代化教学中,教师要在授课解惑之余起到引导作用,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方能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外还要不断提升专业水平,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发展平台,帮助学生不断探索前进,提升综合能力。通过机械专业教学的创新引领,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基本的知识点,了解所学专业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把握时代契机,紧跟时代步伐,为以后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机械教学内容
调试机械臂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简单机械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按摩机械臂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