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视界到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的创生逻辑

2023-08-09 23:58王天民高涧竹
关键词:辩证法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王天民,高涧竹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

马克思主义理论变革的关键在于转变了思维视域,彻底抛弃德国观念论哲学传统,将人本身的生存实践活动以及人的自为的生活世界作为基本理论视域。通过实践活动,人展现出了独特的生命生活样式,即一种生生不息的动态生命过程,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否定自己、超越自己、实现自己,从而确证了人自身存在方式的辩证性。这种生命特性绝不是传统形而上学的知性思维方式所能准确把握的,因此找到一种与之相契合的思维方式以准确把握人的存在以及人的生活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重心。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理论表征着以内在否定实现自我超越的精神,与人自身的生命本性完全契合,因而是人自身生命精神的理论表达和逻辑呈现,是不同于西方传统哲学的新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作为新的思维方式,以理论视域转换即人化世界的“出场”为前提,以理论境界的提升即世界的变革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鹄的。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的新特质、新视域与新境界,对于传承和弘扬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的本真精神,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创新,开创人类文明新境界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的新特质

人及其现实的生活世界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的生长点,也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区别于以往辩证法理论的存在论根源,因此对人及其生活世界的本真精神的把握和呈现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恩格斯曾说:“我们的主观思维和客观世界遵循同一些规律,因而两者的结果最终不能互相矛盾,而必须彼此一致,这个事实绝对地支配着我们的整个理论思维。”(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82页。要让人们的思维能够准确把握客观事物,人们首先要有一个科学态度,即不断创新我们的主观思维,努力使我们的主观思维与客观世界在本真的层面获得一致性。

(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对人的本真生活的觉解和表达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是对人的本真生活的理论呈现。马克思聚焦人的现实生活,从中体悟生活的属性和规律,并将其抽象为基本原则和思维方式,形成以生命和生活为存在依据的辩证的思维方式,然后用以认识和阐释人的存在及其生活的世界,指导人追求、实现生活和生命的意义。

“存在方式决定思维方式,存在逻辑决定理论逻辑。”(2)贺来:《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阐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81页。人的生命活动和生存方式决定了人的思维方式,由此可见,辩证的思维方式产生于人的本真生活。实践活动作为人的生存方式决定了人及其生活世界的辩证本性。辩证的思维方式正是人们主动建构的新的与人的生命特性相契合的话语范式、理论逻辑,即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与人独特的生存本性相契合的思维方式。“辩证法是生命的逻辑,它生发于人的生命活动,既是对生命自由的体验和内在感悟,也是生命得以生成和觉解的过程。”(3)孙利天、李建萍:《作为生命体验的辩证法》,《学术交流》2015年第2期。因此,从人的本真生活出发,归纳、抽象、建构出与人的本真生活相契合的思维方式与理论范式,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生成逻辑。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理论虽然以人类的生活世界为出发点,却并未停留于对人类生活世界的经验描述,“而是通过对社会事实的分析,发现人类活动的内在逻辑和基本规律,并加以概括和抽象”。(4)王天民:《历史唯物主义思维的伦理精神及其生成逻辑》,《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正如马克思所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从人间升到天国”(5)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7页。的理论,是从经验事实上升到理论思维的哲学精神。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理论是从现实生活中生成的哲学理论,它以人的生活世界为源发场域,对真实的生活世界进行阐释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抽象出人类生活世界的一般理念、一般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对人类思想历史的概括和总结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但一直以来存在着对辩证法的误解,甚至被戏谑为“变戏法”,其主要原因在于脱离人类的认识史和思想史对辩证法进行解读,将其理解成了没有具体内容的外在形式,是“可以用来套在任何论题上的刻板公式”(6)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173页。和“词汇语录”(7)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73页。,也就是说,辩证法变成了无根的理论。

辩证法本身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一种具体内容相关的‘内涵逻辑’而非抽掉内容的‘形式逻辑’”。(8)贺来:《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阐释》,第14页。但是,人在日常的思维和语言中,大多都将辩证法形式化,即将辩证法变成了可以解释一切现象的空洞的知识和教条。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们的常规性生活模式及对其经验性理解。日常生活中,人不学习逻辑学也能无意识地应用着思维固有的规律进行思考与交流。人们(不自觉地)依循自发思维方式对感性对象有直接的领悟,从而获得直观的知识,这就是常识,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人们在经验的范围中,也会承认矛盾、流变的现象,也会自发地形成素朴的辩证法,但人们只是在运用概念对经验现象进行直观性描述,这时的概念“只不过是区分表象的‘名称’”,(9)孙正聿:《哲学通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0-51页。并未包涵具体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作为哲学理论是人类把握世界的本质性思维方式,它以常识为基础并超越了常识。辩证的思维方式是将自发的思维规律转换为自觉的思维规律,这一转换以人们超越自发思维,自觉地反思概念的运动变化为标志。这一转换的完成需要“人类认识和思维能力达到高度的发展水平,关于思维的认识和研究达到‘以概念的本性研究为前提’的阶段”,(10)孙利天:《论辩证法的思维方式》,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0页。而人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及其在本质层面对客观事物的把握,需要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因此,明晰历史的发展,明确思想的发展过程,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是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的关键,即“理解辩证法也需要历史的文化前提”。(11)孙利天:《论辩证法的思维方式》,第110页。

每一个时代都有符合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这些理论思维是哲学家对哲学发展史的阐释与总结,是哲学家对时代问题的思考与解决。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对不同时代历史发展总体精神的贯通把握,是“关于世界的全部具体内容及对它的认识的发展规律的学说,即对世界的认识的历史的总计、总和、结论”,(12)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9-10页。是“建立在通晓思维历史及其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形式”,(1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69页。是具有巨大历史穿透力的哲学理论。那种被恩格斯批评为“蹩脚的时髦哲学”(1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69页。的理论,由于缺乏对人类思想史的深刻把握,必然会演变为刻板的公式、抽象的词汇与现成的条文。因此,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理论,必须熟知和通晓人类思维的历史发展过程。

(三)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对理论思维前提的反思和批判

马克思强调辩证思维与常识思维、经验直观的区别,把辩证法理解为对“理论思维前提的反思和批判”,从而揭示了导致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理论分野的认识论根源。通常我们提倡辩证的思维方式,反对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认为形而上学是一种僵化的、凝固的理论,而辩证法是关于发展的、变化的理论,却忽略了很少有人会在感觉的层面上否定事物的运动与发展。希腊人早已察觉到整个自然界“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逝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不息的运动和变化中”,(1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19页。这表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能够形成朴素的辩证法,因为“事物不断发展的事实,从经验和直观是容易认识到的”。(16)高清海:《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论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382页。那么形而上学又为何存在呢?芝诺的悖论形象生动地呈现出了这一问题。芝诺关于“阿基里斯追龟”和“飞矢不动”的诘难,揭示了理论思维与经验直观的区别及其可能导致的形而上学误区。依据经验常识人们很容易承认经验中的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一旦进入理论思维之中,用概念来对运动进行阐述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正如列宁在《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一书摘要》中写道:“问题不在于有没有运动,而在于如何用概念的逻辑来表达它。”(17)《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16页。又如黑格尔所言:“造成困难的永远是思维,因为思维把一个对象在实际里紧密联系着的诸环节彼此区分开来。”(18)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第320-321页。这是因为,我们的思维用概念把握外部事物,需要把对象抽象化,把运动的事物隔断成孤立的概念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但在这一过程中概念的抽象性和孤立性使客观事物失去了丰富性。因此,如果我们不能在思维中克服概念的抽象化和凝固化,就会造成形而上学,即我们的主观认识就不能正确地把握客观事物。

对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人们主动地反思自己的主观思维,即我们的主观思维是否与客观的世界相统一,而不能简单地将二者的关系理解为对应的、肯定的关系,不能将“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当作毋庸置疑的事实前提。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的主观思维和客观世界遵循同一些规律,因而两者的结果最终不能互相矛盾,而必须彼此一致,这个事实绝对地支配着我们的整个理论思维。这个事实是我们理论思维的不以意识为转移的和无条件的前提。”(19)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182页。“哲学之外的全部科学,都是把思维和存在所服从的‘同一规律’作为‘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运用理论思维去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本身的规律”,(20)孙正聿:《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论辩证法的批判本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页。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理论,是以“思维和存在的统一”这一前提作为研究对象的,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问题进行反思,以保证真实、准确地把握客观事物。

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的新视域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的重大突破在于转化了理论视域。马克思消解了以往形而上学赖以存在的实体本体,转而以人及其生活世界为思想主题,为辩证法确立了一个坚实的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的思维对象不再是传统形而上学所追寻的永恒不变的、超感性的世界,而是以实践活动为生存方式的现实的人及其生活世界。发现和揭示人类实践活动的辩证属性,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转向生活世界场域的关键环节。

(一)人的现实存在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论起点

人以实践活动作为自身的生存方式,使得人本身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质,即辩证的本性。将人的生命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进行比较,能够更好地把握人的辩证本性。首先,人是开放性的存在,而动物是封闭性的存在。动物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已经“是其所是”了,正如高清海先生所言,“猫生下来已经是它自己,它不需要再去创造自己”,(21)高清海:《人就是“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5页。它一生下来就拥有了这一物种的全部属性,因此动物具有先定的本质。而人从来就不是由先在的本质所规定的现成存在者,人总是处于可能性的境域之中,以“去存在”的态势生存,即人的存在“是通过其生存活动‘显现’和‘生成’出来的”。(22)贺来:《辩证法与实践理性:辩证法的“后形而上学”视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159页。在此过程中,人不断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生成。

其次,人的生命活动是丰富的、联系的,而动物的生命活动是片面的、单一的。“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23)马克思、恩格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53页。动物的生存就是生命活动,它们“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24)马克思、恩格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53页。只是在肉体需要的直接支配下进行生产,因此“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25)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第26页。而人能够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通过实践活动能够把自然变成自己的“无机身体”,将自然力量为我所用,体现了人能够包容一切的丰富性;与此同时,在生产活动中形成了社会。个人的实践活动离不开社会条件,社会又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说:“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页。由此可见,人与人、人与世界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人与整个世界融为一体。

由于实践活动是人的生存方式,人的存在不再是一个现成的存在者,而是不断自我创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辩证”存在。在呈现和阐释人的辩证本性问题上,传统形而上学的知性逻辑暴露出其固有弊端。他们应用实体本体论的知性逻辑对活生生的人进行理解和阐述,必然会遮蔽人的存在本性,导致人的存在的失落。因此,需要构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理论范式、话语模式来把握人的存在,这就是马克思的辩证法理论,其辩证的思维方式与其思维对象(人)具有内在的契合性。

(二)人的生活世界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源发场域

对人类现实生活世界的关注、分析和阐释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与以往辩证法理论相区别的关键。马克思以人的生活世界作为思想的起点和归宿,基于对人类生命和生活事实的认证,确立了现实世界的辩证法理论,然后又把这一理论运用于指导和引领生命和生活的延展和开显。以往哲学家都是以某种抽象的观念为出发点,即使被称为“辩证法大师”的黑格尔也没能突破抽象的本体根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将黑格尔的辩证法与整个哲学并列起来进行批判,这说明马克思认为黑格尔哲学作为以往哲学发展的“集大成者”,与传统形而上学一样,都从抽象的实体出发,并没有真正把握住辩证法的生命与生活根基。正如马克思所言:“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27)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第17页。黑格尔的辩证法虽然展现出了动态性和过程性,表现出了对生命自由的追寻,但他的逻辑学“以存在为开端,通过最初的不定性,否定自身成为不存在,最终成为绝对的否定”,(28)Finelli R,“Abstraction versus Contradiction: Observations on Chris Arthur’s The New Dialectic and Marx’s ‘Capital’”, Historical Materialism, no. 2 , 2007, p. 70.可见,黑格尔的理论本体依然是超感性的、永恒在场的“实体”,这与以往形而上学在本质上并无区别,最终窒息在“绝对精神”这一载体之中。

通过对包括黑格尔哲学在内的以往形而上学的扬弃,马克思的哲学实现了真正的变革。马克思认为,实践活动是富有辩证性的活动,因此人通过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活世界是禀赋辩证性的世界。对于人的本真生活的辩证性的自觉把握和清晰阐释,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创生的要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就是对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矛盾性、生成性的自觉领悟。

首先,人的生活世界是矛盾的世界。人通过实践活动将自身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成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从而使世界具有两重性,即自然性和属人性。人的生活世界不再是自在的自然而然的自然界,而是“人化的自然”,自然界被打上了人的烙印。人在头脑中构想出理想世界,通过实践活动将理想世界转变为现实世界。由此可见,人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世界的自在性与自为性、主观性与客观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矛盾根源。在实践活动的推动下,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达到统一,新的主体与客体的矛盾产生。因此,世界不是像传统知性逻辑所理解的单一的、单极化的世界,而是矛盾的多元的世界,这就要求哲学建构新的理论逻辑、思维方式对世界的矛盾进行自觉地把握。

其次,人的生活世界具有生成性,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传统形而上学追寻现象背后的最高实体,认为这一实体是最终的真理,并用这一“终极真理”规定人的现实生活。事实上,人的生活世界不是僵化不变、始终如一的,而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创生的。正如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判:“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他们的社会制度。”(29)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第20页。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性决定了实践活动的前提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相对确定的、现成的。人们是在前一代人创造的环境和条件的基础上改变世界、创造世界,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与进步。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以人的生活世界为起点和归宿。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是在对人的生命和生活事实的把握中生成的;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作为一种哲学思想,需要回到现实生活,在实践中证明“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34页。

(三)人的实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现实载体

“在哲学史上,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最根本原则,并把它作为基本的理论出发点”,(31)贺来:《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阐释》,第135页。这几乎是学界的共识。但大多数人只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对“实践”加以理解,而没有从生存论层面对其进行理解,没能将其转换为一种把握世界的理论范式和思维方式。

传统形而上学以还原论的思维方式解释事物,认为在现象背后有一个永恒在场的实体。一直以来,哲学家们都没能冲破对于这个“实体”的讨论,都以追寻绝对不变的本体为自己哲学理论的最高目标,导致了僵化的、绝对的、凝固的思维方式,他们的说法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32)恩格斯:《反杜林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0页。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理论将人的实践活动作为现实载体,并不意味着将“实践”作为绝对不变的先在本体,而是要“基于实践的历史性理解实践的基础性”,(33)王天民:《实践的历史性及其对本体论思维方式的超越》,《理论探讨》2001年第6期。为辩证法超越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范式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根基,为哲学观的转变提供了新的方向,“扭转了解决存在问题的眼光,即从名词的眼光转向了动词的眼光”。(34)贺来:《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阐释》,第154页。

马克思用动词的眼光把握人的存在,将人的存在理解为人的生命活动,自觉体悟禀赋辩证本性的人的生命活动。首先,实践活动具有创造性。实践关注的并不是外部世界的现成存在,而是对人的生活来说处于“可能性”之中的存在。因此实践活动关注的不只是对外部事物的解释,更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和创造,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36页。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外部事物成为更符合人的需要、对人的生存更有意义的存在。其次,实践活动具有全面性。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都试图用概念和逻辑捕获一个无条件的终极存在,即哲学家们只能通过意识推动力和理性思考来获得“终极关怀”,(36)He Lai, “Wanted : Dialogue at the Level of Value Beliefs Among Chinese, Western and Marxist Philosophies”,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no.3 ,2009, p. 130.与此相对,马克思认为实践活动才是真正的具有全面性的“存在”。面对“动态”的生活实践,即活生生的生命活动和生活世界,任何意欲“一网打尽”构建“大全”哲学体系的狂妄念头注定是不切实际的主观幻想,任何试图给予世界终极答案的哲学理论其自身终难逃脱被终结的命运。

基于对“实践”的辩证性理解,马克思揭示了传统哲学“以观念取代和僭越实践”的弊端,消解了以抽象观念为本体的德国古典哲学,确立了实践活动之于理论思维的本源性地位。实践活动的开放性和延展性决定了人及其生活世界的未完成性、生成性、创造性,同时也决定了人类思维特别是思想观念的更新变化性。

三、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作为“关于人的生命存在的内涵逻辑”,(37)贺来:《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阐释》,第215页。其理论视域较之于传统形而上学发生了重大变革,其理论境界随之也发生了根本变化。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对以实践为生命样式的人所禀赋的辩证本性的深刻揭示,对人的生存方式及其发展规律的深层剖析,鲜明地映现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的新境界及其内蕴的特殊价值诉求、实践落点和终极关怀。

(一)以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价值诉求

基于对人类生存方式的辩证理解,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揭示了人类文明形态必然经历的由低到高的三大演进历程,即“人的依赖关系”的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7-108页。相对于“以人的依赖性为特征”的以往历史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并且在社会生产方式和个体生活模式上实现了巨大革新变化,但资本主义社会也只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马克思立足辩证思维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原则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度、资本逻辑、人际关系,确立了以“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为鹄的的人类文明理想图式和美好愿景。

首先,人类文明新形态以超越私有制度为基础。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私有制让资本与劳动完全分离,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生产出的劳动产品,而无产阶级为了谋生不得不在资本的压迫下进行劳动。这导致社会中出现了两个极端,“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39)马克思:《资本论(纪念版)》(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744页。唯有消灭私有制,代之以公有制,才能解决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内在矛盾。公有制以所有人富裕为目的,积极扬弃私有财产,使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这打破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与生产资料的分离,不仅让每一个个体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劳动,而且让劳动者能够真正占有自己的劳动,从而使平等、自由的劳动关系具备了现实的可能性和可靠的前提。

其次,人类文明新形态以摆脱资本逻辑为内在遵循。资本逻辑以逐利为本性,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资本逻辑的主宰下,资本家迫使劳动者无偿创造价值增量,无限榨取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整个社会充斥着竞争、欺骗和压迫。取代资本主义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内在地要求打破“资本逻辑”对个人的统治,使“利益和利润的实现和获得服从和服务于人自身发展的要求”,(40)王天民:《人的自我创造:历史唯物主义的伦理旨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20页。既体现劳动对劳动者维持生存的必要性,又体现劳动对劳动者实现自身创造性的重要性。在取代资本主义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不再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而是为了给予人们更多的个人时间进行自由创造,生产的目的由获得剩余价值向服务人的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转变。

最后,人类文明新形态以破解人际关系的对立为价值归宿。以资本逻辑为内在遵循的资本主义社会必然造成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普遍对立。一方面,资本主义的机械化大生产不仅造成了劳动者的片面发展,还导致了人们以实用主义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形成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另一方面,资本的趋利性使劳动者和剥削者都把自然界当作奴役对象,大肆地争夺、开采自然资源,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取代资本主义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意味着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解决。一是人类文明新形态会充分凸显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价值目标,消除机械化大生产对劳动者造成的物化和压迫,使得劳动不再是异化劳动或雇佣劳动,而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人们可以“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4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第30页。同时,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为人与人之间的自由交流提供了基础与前提,“人们不再仅仅通过物质看到其他此在的有用性,而是会关注到他人看待世界的方式”,(42)Peters, M. E, “Heidegger’s Embodied Others: On Critiques of the Body and ‘Intersubjectivity’ in Being and Time”, 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 no.2 ,2019, p. 454.能够真正考虑到他人的感受。二是人类文明新形态会充分凸显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延伸至生态领域,消解了资本逻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总之,在这样一个新型社会状态和文明形态中,人与人之间会永恒地摆脱对立与隔膜,人与自然界、自然物充分地和谐共生,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和谐统一得以充分实现。

(二)以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为实践落点

建构“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扬弃。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以人的实际生存状况为思考起点,不断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进行反思和批判,旨在发现现实世界的弊端和局限,对其进行否定和批判,推动人类社会革新进步。这充分表明,对现存事物的反思、否定和超越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鲜明理论品质,是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途径。

在马克思之前,黑格尔曾以“绝对精神”为其辩证法的载体展现了辩证法的内在否定性。黑格尔将“绝对精神”这个实体看作主体,认为它具有内在的自我否定性。黑格尔习惯于以晦涩的语言表达其抽象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真相是一个自身转变的过程,是这样一个圆圈,它预先把它的终点设定为目的,以之作为开端,而且只有通过展开过程并到达终点之后,才成为一个现实的东西。”(43)黑格尔:《黑格尔著作集3:精神现象学》,先刚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2页。这是说,“绝对精神”能够自己规定自己,自己否定自己,自己超越自己,在这一过程中,让自身得到全面的发展。黑格尔赋予了“绝对精神”生命,这种批判性和否定性并不是外在于“绝对精神”的,而是“绝对精神”的本性,这便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但他以“绝对精神”为根基,实际上是“头足倒置”的,把本来从属人的生命实践活动的思维活动及其辩证属性,倒置成了取代人的生命实践且决定人的生命实践的抽象的“绝对精神”的自我演化活动。黑格尔的辩证法只是作为抽象的精神的演绎过程,只是抽象地以“头足倒置”的形式“解释”了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变化,没有找到世界发展变化的真实根源,反倒把世界发展变化的真实根源——“人类的实践活动”给遮蔽了,因此注定不能“现实”地“改变”世界。马克思在继承黑格尔辩证法“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将黑格尔“头足倒置”的辩证法颠倒过来,使辩证法落实于现实的人类实践活动之中,是理论与历史发展的必然。

马克思关注人的现实状况,他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奠基于现实的人的存在基础上。将辩证法转变为对人的生命活动的本真展现,对“人的存在的历史展现”,(44)何中华:《马克思与孔夫子:一个历史的相遇》,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第194页。即辩证法的“展开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能动地建构过程”。(45)何中华:《马克思与孔夫子:一个历史的相遇》,第194页。因此,其辩证法是能够现实地改变世界的实践辩证法,是在本质层面禀赋革命性和批判性的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46)马克思:《资本论(纪念版)》(第一卷),第22页。它不承认现存事物的永恒性,也不是论证现存社会状态的合理性,而是通过对现实的分析与反思,并致力于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社会。正如恩格斯对辩证法的论断:“它的革命性质是绝对的——这就是辩证哲学所承认的唯一绝对的东西。”(47)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0页。马克思也说:“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48)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第19页。人类社会的变革就在于人们时刻保持反思和批判的精神,对于现存的事物不断加以审思和质疑,不断发掘合理性背后潜在的不合理因素,对其进行批判与超越,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三)以实现人类自由和解放为终极关怀

“扬弃资本主义旧文明、创造共产主义新文明、实现全人类解放”,(49)寇清杰、肖影慧:《论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成的五重逻辑》,《理论学刊》2022年第4期。这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内在价值导向,也是马克思对人类文明形态发展方向的预测。马克思对人的生活世界及生命本性的辩证领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思想基础。一方面,马克思对这一新型文明形态的追求与他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紧密关联,在他看来,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人类普遍自由的生活状态即意味着“从私有财产等等解放出来、从奴役制解放出来”,(5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211页。实现“普遍的人的解放”,(5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211页。即摆脱一切外在的束缚与控制,从而让人的本真性得以彰显的状态。另一方面,以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为价值旨归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人的生命本性的体现。人的生命样式在经历了传统“共同体”社会中以人身依赖为特质的生存方式和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体独立生存在世的生活方式之后,必然会追求更为合理的生存生活模式,即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活模式,这是人类逐步摆脱生命的束缚追寻自由和解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人逐步摆脱了经济的贫乏和窘迫,扬弃了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物化和异化,冲破了私有制的束缚和限制,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不断突破限制以创造自己的生命和生活。在此意义上,人才能确证其面向未来和无限可能性的超物种生命特质及其超越现状和追求自由的生命意向。由此可见,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充分自由状态的憧憬,乃是合乎人的本性与发展规律的科学预测。人的创造性及其不断追求自我超越、追寻无限可能性的特质,决定了其必然通过实践活动,改变生存样式,不断丰富自我、追寻自由与解放。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理论的终极旨趣就在于揭示人类生命本质的实践创造与历史创生性,彰显人对自身自由生命本性的觉解,引领人类获得不断丰富和增长的自由和解放。

由于历史境遇、社会条件以及人自身意识水平的制约,人类的自由自觉并不是一种本来如此的实然状态,而是人类不断启蒙、不断觉悟的提升过程。正如卢梭所言:“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时无处不被世俗的枷锁禁锢。”(52)让-雅克·卢梭:《社会契约论》,陈阳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第3页。在前资本主义时代的传统社会,人类曾经由于人身依附而未能自由,在资本主义时代,人类由于“对物的依赖”而不得自由。马克思的辩证法理论通过对现实的人的异化现象的揭示与批判,促进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启迪人类意识到现存状态与自身禀赋的自由本性之间的矛盾和差距,从而推动人们不断自我否定、自我超越,不断趋近“自由王国”。

当今时代,由于国际间的矛盾冲突、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各国自身面临的种种发展困境和难题,人类整体生存状况依然未能达至充分自由的境界。然而,让世人羡慕和让中国人自豪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超越和消除“人身依附”和“物的依赖”,现实地开创自由生活,实现自由个性,提供了制度前提。特别是在建党百年之际,中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不可逆转地走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道路,中国人民的自由生活、自由全面发展正日益深刻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国创造的发展奇迹,中国所提供的走向富强、自由、文明的发展道路和方案,充分确证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所开示的自由生活境界深刻的真理性和现实的实践价值。

四、结 语

恩格斯曾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5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43页。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就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的精神实质,传承弘扬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开辟新视界、追求新境界的精神品格。党的二十大报告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擘画了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壮丽图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中国顺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奋力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不断拓展中国式新型现代化发展道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积极开创人类文明新境界,一定能够为人类自由解放、文明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辩证法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辩证法的总规律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质量的辩证法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