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钟鸣 用笔墨书写人生

2023-08-10 19:29郭嘉
时尚北京 2023年8期
关键词:书法

郭嘉

“我学习书法的目的,不是为了当书法家,而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这首广为流传的诗作,也让踏歌送友、纯美的汪氏家风传唱千年。作为唐代汪伦第四十五代嫡孙,汪钟鸣的书法造诣,传承了这源自桃花源的纯与美。

汪钟鸣专长书法,擅长楷书、行书、行草、篆书与隶书等,兼攻书法理论。他是一带一路“上海合作组织工商文化论坛吉尔吉斯峰会”国礼艺术大师;北大方正字库“汪钟鸣行楷”撰写者;中少社出版全国中小学生书法教学教材(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二年级12册)编写者;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特聘书画家、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员。他也是文化部、中国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联合开展的“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最佳创作奖”获得者;被中国文联授予“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光荣称号;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网络管理办公室评定入选“中国美术家、书法家上网工程”。

提到汪钟鸣的书法造诣,就要从1961年开始说起。那时正是20世纪60年代初,人们普遍都在为吃不饱饭发愁。而汪钟鸣的父亲觉得,如果想让孩子长大后不挨饿,吃饱饭,必须要有一技之长。在父亲的影响下,八岁的汪钟鸣开始以毛笔写字。最初持笔练字,父亲在他的虎口置一酒盅,掌心握一小小鸡卵,笔管上端加钉串以八枚铜钱,以站姿悬肘作楷。那时的汪钟鸣年纪尚小,虽然不明白父亲的用意,但依旧听话地照做,日復一日,年复一年。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下来,汪钟鸣的字已经颇见功底。在小学的一次书法课上,老师看见汪钟鸣写的字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而他的每篇作业上的每个字,都被老师画上红圈儿,在班里展览。“从那时我才明白父亲这么多年的良苦用心,也真正从书法中得到了乐趣。”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汪钟鸣就全部用毛笔来写作文。

因为父亲的言传身教为他打下了牢固的“童子功”,加之长大后他遍临名家碑帖,在几十年锲而不舍的追求下,汪钟鸣的书法融会贯通,博采众家之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汪钟鸣学书法,走的是一条传统的正道,讲究基本功,笔笔有出处,创作态度认真,一丝不苟,从不随意,他把写书法看作是一件神圣的事业来对待,虔诚中充满了敬意。所以,汪钟鸣的书法作品中蕴藏着一股与众不同的浩然正气,极富特色。对于自己的书法,汪钟鸣有两点要求:“第一,能让人看懂;第二,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过汪钟鸣工作室—“墨趣斋”的人,都会被一幅悬挂在墙上的王羲之《兰亭序》所深深吸引,不管是远观还是近看,无论章法笔法、字形结构、运笔收锋、意连游丝,都惟妙惟肖。他这种求真、求精、求美好、求高雅的精神,让人敬佩。除此之外,还有几十米的长卷:王羲之的《圣教序》、颜真卿的《多宝塔》、欧阳询的《九成宫》、柳公权的《玄秘塔》、赵孟頫的《三门记》、米芾的《蜀素帖》、孙过庭的《书谱》等几十卷,以及抄写成的《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等十几部册页。驻足此处,每每让人惊叹于他的惊世作品和深厚的书法功底。

用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力学笃行等这些词来形容汪钟鸣在书法上的投入一点也不为过。汪钟鸣的夫人就曾这样描述过他的日常:“他即使在病床上,不能正常写字的时候,也丝毫不会懈怠;他就在大腿上练字,在床背上练字,实际上是拿手指在划。他写字,能关到屋里面一天不出来,可以写七八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一位与汪钟鸣相识50年的老友,安徽著名剧作家、徽文化学者余治淮说:“我们在一起工作时,许多人闲暇时热衷于打牌、钓鱼。汪钟鸣则不同,他就在自己的房间里静静地练习书法。”

谦逊、内敛而低调,是汪钟鸣身上的标签。他从不认为自己是书法家,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位书法爱好者。“我学习书法的目的,不是为了当书法家,而是为了来到这个世界,必须要有一技之长,为了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汪钟鸣说道。

“古代出现了那么多伟大的书法家,为中华民族留下了非常宝贵的遗产。作为后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近几年,汪钟鸣为推动书法艺术传承、书法价值实现做出了很多积极的实践。汪钟鸣曾作为文化使者到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参加上合组织工商论坛,书法作品《赤壁怀古》作为国礼赠送给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总统;而他的《汪钟鸣行楷》被全球最大的中文字库方正字库采用,并制作完成上线运行。

而疫情期间,汪钟鸣仍然笔耕不辍,继续以笔墨为社会注入精神力量。2020年3月汪钟鸣创作并捐赠的书法作品《抗疫赋》被永久入藏国家图书馆;2019年到2020年他先后为我国自行研制的深海探测器题写《蛟龙》《深海勇士》《奋斗者》号;2020年1月为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广德国都景区题写牌坊和城门“广德国都”等牌匾;2020年为北京市通州区书写《通州赋》《潞河中学赋》并雕刻成巨幅石碑;2020年为中国南水北调中线题写“中国南水北调”六个大字以及毛主席1952年视察黄河时的重要指示;2020年参加由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承办的当代书画名家四川展,用五种字体书写五幅作品;2020年12月为四川峨眉山报国寺题写《报国寺》匾额……

除了自我精练,汪钟鸣还义务指导了上千名学生,热心于书法教育的他,曾捐赠3000多册由自己主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生书法练习册》。

在汪钟鸣书法授课的评论里,无论是网友还是学生们,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师大爱久远传承,我要一笔一划一个字的学,珍贵、收藏。”“一字五体,有笔法演示有要点概括,全程细看,感觉很好!”“为这种传承中国文化的形式点赞!汪老师您辛苦了!”……

在一次演讲中汪钟鸣这样说道:“我们需要耐得住寂寞,懂得选择,舍得放弃,擦亮眼睛,明辨真伪,守护文化灵魂,回归艺术本真!”在汪钟鸣的艺术字典里,从没有“乱笔”“胡墨”“投机取巧”这类字眼,临帖写碑才是他一直践行的书法修炼方式。汪钟鸣临帖,跟别人不一样,他不只追求形似,还擅长解帖重构,追求神似,神形兼备,完达旧品。著名书画评论家史峰评价他:“汪钟鸣的帖学之才,除了因为善读善写,还在于善通能悟。他与旧帖的交流和对话是平等的,是双向的,博古而通今,就是汪钟鸣书法里不同凡俗的天才异质。”

迄今为止,汪钟鸣的作品获奖无数,“抗日杯中国书画名家优秀作品大展”金奖、“翰墨中国典藏”金奖、首届“水浒杯”书画大展特别金奖、第二届“王子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银奖、“中国电影百年书画大展”三等奖……除此之外他的作品还入选“中华民族书画长卷”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精品选》《中国近现代书画选集》《世界传世名画书法鉴赏》《中国学者墨迹选集》《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精品选》《中国近现代书画选集》《世界美术集》(华人卷第一集)等。

汪钟鸣曾不止一次地这样说道:“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中国所有的文化,离不开书法,书法作为一个载体,能更好地突出文化。我希望让更多人来好好读书,好好写字,做好中国人,写好中国字,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

“‘杖國紫禁书法特展既是我七十岁生日的一个贺礼,也是对我书法生涯的一个回望。我希望通过这次展出让更多人领略书法的魅力。”

凭着对书法的酷爱和痴迷,汪钟鸣这一写,就是一个甲子的时间。而近日“杖国紫禁”汪钟鸣书法作品展在北京故宫普度寺大殿开幕。《礼记·王制》云:“七十杖于国。”此次大展是汪钟鸣于七十岁之际对近些年作品的回望,展出作品共计500余件,其中包括长卷、册页170多件。本次展出的这些作品构建起汪钟鸣独具特色的艺术世界,也凝聚着他对传统书法艺术的深刻领悟和独到见解。

而对于这次展览,汪钟鸣在开幕式上这样说道:“今天的‘杖国紫禁故宫特展是我为时半个多世纪书法生涯的一次回眸和检阅,也是我献给自己苦乐年华七十华诞的一份特殊贺礼。此时此刻,我的心中百感交集,感慨万千,汇成一个词‘感谢!

“感谢我的书法启蒙老师,手握教鞭在山村执教的老父亲,和‘那串铜钱与‘那只酒杯伴随、激励着我的书艺晨昏。从有形到无形,从实体到意念的过程;“感谢那段‘专业剧团琴师的历练,运弓操琴的律动与泼墨挥毫的雅韵交响的岁月,相得益彰;“感谢那段‘桃花源里县委办的秘书日夜,楷书文稿频频获得领导的褒奖厚誉;“感谢那段‘书家本是党校人的另类书法人生,走出了一条‘工作不忘书艺,书艺服务工作的独特双赢之路;“感谢我的好友刘小晴、邹德忠、徐柏涛、欧阳中石等著名书法家给予我的‘意在笔先,潇洒流落,翰逸神飞的高度评价;“感谢前辈大家们寄予的‘甘于寂寞不浮躁,矢志苦练真功夫的厚望、鞭策与鼓励;“感谢我跋涉于人在书途之上的顿悟与灵感—‘书画清高,首重人品的中国书法之妙不可言,‘练笔更连心,摩形更摩意‘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的中国书法秘笈。

“我坚信:书法之魂,最终目标是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书法更为重要的是传承中华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凭着对书法的酷爱和痴迷,汪钟鸣这一写,就是一个甲子的时间。而近日“杖国紫禁”汪钟鸣书法作品展在北京故宫普度寺大殿开幕。《礼记·王制》云:“七十杖于国。”此次大展是汪钟鸣于七十岁之际对近些年作品的回望,展出作品共计500余件,其中包括长卷、册页170多件。本次展出的这些作品构建起汪钟鸣独具特色的艺术世界,也凝聚着他对传统书法艺术的深刻领悟和独到见解。

而对于这次展览,汪钟鸣在开幕式上这样说道:“今天的‘杖国紫禁故宫特展是我为时半个多世纪书法生涯的一次回眸和检阅,也是我献给自己苦乐年华七十华诞的一份特殊贺礼。此时此刻,我的心中百感交集,感慨万千,汇成一个词‘感谢!

“感谢我的书法启蒙老师,手握教鞭在山村执教的老父亲,和‘那串铜钱与‘那只酒杯伴随、激励着我的书艺晨昏。从有形到无形,从实体到意念的过程;

“感谢那段‘专业剧团琴师的历练,运弓操琴的律动与泼墨挥毫的雅韵交响的岁月,相得益彰;

“感谢那段‘桃花源里县委办的秘书日夜,楷书文稿频频获得领导的褒奖厚誉;

“感谢那段‘书家本是党校人的另类书法人生,走出了一条‘工作不忘书艺,书艺服务工作的独特双赢之路;

“感谢我的好友刘小晴、邹德忠、徐柏涛、欧阳中石等著名书法家给予我的‘意在笔先,潇洒流落,翰逸神飞的高度评价;

“感谢前辈大家们寄予的‘甘于寂寞不浮躁,矢志苦练真功夫的厚望、鞭策与鼓励;

“感谢我跋涉于人在书途之上的顿悟与灵感——‘书画清高,首重人品的中国书法之妙不可言,‘练笔更连心,摩形更摩意‘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的中国书法秘笈。

“我坚信:书法之魂,最终目标是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书法更为重要的是传承中华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猜你喜欢
书法
书法篇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书法欣赏
我爱书法
书法鉴赏
书法
书法十佳
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