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实情境驱动积极言语实践的写作教学例谈

2023-08-12 19:33虞林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真实情境写作教学

虞林

【摘 要】真实、积极、主动的言语表达是写作的本质内涵。如何让作文教学从一项命题任务转变为学生的真实需要,让作文成为其精神补给,是语文课堂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此目标,教师要在真实情境下,动态、有机地引导学生进行言语表达,同时相机进行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指导,更有利于唤醒学生的写作需求,张扬鲜活的作文个性样态。

【关键词】真实情境 积极言语实践 写作教学 作文个性样态

当下,不少学生害怕写作。究其原因,学生没有一定的阅读积累,起步阅读会比较困难。若作文命题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只为迎合教师的写作要求而一味地“求同”,那写作自然没有源泉与动力,以至于学生谈“文”变色,笔拙词穷,缺乏个性与生命力。

写作的目的指向人的对内表达和对外交流。真实、积极、主动的言语表达是写作的本质内涵。如何帮助学生感受文字魅力,让作文教学从一项命题任务转变为学生的真实需要,让作文成为其精神补给,是语文课堂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可见,在真实情境下,动态、有机地引导学生进行言语表达,同时相机进行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指导,更有利于唤醒学生的写作需求,张扬鲜活的作文个性样态。

笔者围绕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若干单元写作要求,聚焦在真实情境驱动下的积极言语实践,探讨指向真实表达的写作教学形态。

一、课堂主旋律——霍格沃茨的“黑蛇”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目标要求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课文的学习,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同时通过自主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了能达成这样的目标,笔者一边教学阅读课,让学生借鉴迁移作者的写法与技巧,一边引导学生在班里分小组集体培育豌豆苗,在共同观察和讨论的同时,让学生整理、记录观察所得,通过自身感悟,形成个人日记。

同时,为了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笔者抓住科学课上的实验契机,主动向科学教师请教,帮他完成“烧糖成蛇”实验。

当笔者拿着方糖、烟灰、小苏打、酒精、石棉网、研钵等实验器材走进科学实验室时,同学们惊讶万分,质疑笔者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是否懂科学,是否能带领他们上好科学实验课。笔者也不甘示弱,表示自己是“隐藏巫师”,课堂上会通过黑魔法生成哈利·波特所在的霍格沃茨学院中的“巨蛇”,同时反向质疑学生是否能通过自身观察,不借助实验手册,自主完成魔法步骤的记录。学生根据科学课与近期语文课上的经验,纷纷复述记录的步骤与要点,表示信心满满,同时迫不及待地想看笔者如何施展黑魔法。

笔者让一名学生为自己拍视频(后续为学生写作时提供回看功能),其余同学思考:何时、何处该为本视频配怎样的画外音,以及背景音乐?接着,笔者根据前期所学,让学生明确各项实验用品的名称和重量后,将方糖和小苏打按比例称取并放到研钵中,研细,混合均匀;取出一张石棉网,在上面铺满一层烟灰,再将糖和小苏打的混合物摊在烟灰上,堆出圆锥形;用滴管汲取一两滴酒精,滴在白色混合物的四周,点火引燃酒精——只见火苗慢慢蔓延至糖堆,随着糖粉和烟灰的熔化、碳化,粉堆中徐徐生长出一条丑陋斑驳、膨胀粗壮的“黑蛇”!

学生万众惊呼,对笔者佩服得五体投地。笔者在满足学生期待的同时,也对他们提出要求:一要记录实验要素与步骤;二要回家探究魔法原理,联系第一点内容,形成日记;三要完成对课堂上的视频进行画外音与背景乐的配置,以小组为单位剪辑成视频发至网上,一周后,各小组评比点击量。对于这样的跨学科魔法作业,学生跃跃欲试。

二、课间小插曲——不翼而飞的方糖

科学课后的下一节课仍旧是笔者的课,所以,实验材料就被笔者留在了讲台上。等课间即将结束时,笔者去教室候课,刚到教室门口就有人跑来告状:“老师,您的方糖被‘偷了!××上课闻了你烧糖的香味,下课后实在是忍不住了,就……”

偷糖?笔者一把推开门!果不其然,好几个男生都围着讲台,垂涎欲滴,只是还不敢下手。

“你们干什么?”

“学……魔法。”

笔者不禁莞尔一笑,不就两块方糖吗?“下午有点饿了吧,你们想拿就……拿吧。”话音未落,无数双手像安塞腰鼓的鼓点一样,密集而整齐地朝糖盒落下去。讲台后面原本在做作业、聊天、打扫卫生的同学,也似乎有顺风耳,齐刷刷地踩着筋斗云飞到讲台——就连刚刚来告状的同学也不例外。霎时间,讲台上只剩满桌的糖粉、糖屑,和一只残破不堪的糖盒。

再看看取着“战利品”回到座位的学生,有的不舍得吃,捏着糖一点点舔;有的啮噬糖角,细细品味;还有的闭着眼睛,很满足地咀嚼整粒糖块,发出脆爽的声音……“老师,您这糖哪儿买的?”“酥香松软,入口即化!好吃!”“还有点脆脆的!”

笔者哭笑不得,这不就是最普通的方糖吗?笔者问学生好吃在哪儿?他们告诉笔者:“因为这是大家在一起吃的啊!”“因为这是“偷”来的啊!”“因为能在学校里吃到老师的魔法材料啊!”“因为您允许我们抢着吃!抢着吃的格外香!”

看着他们无比享受的样子,笔者心想这味道必须记录下来。于是,笔者布置作业:“今天你们‘偷了我的糖,就得把从‘偷的起因,到经过,到结果的心路历程,都写下来!”顿时,教室里“哀声四起”,有的说笔者小气,有的后悔拍桌,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意。笔者觉得有这样的经历,他们才能有话可说,方能写出“好味道”。

三、课后编续曲——意外收获的礼物

最后一节班队活动课,学校彩排一年级学生入队仪式,四年级学生作为领巾手,要去操场帮一年级学生戴红领巾。四年级学生的速度跟不上音乐节拍,导致彩排的效果不是很理想。结束后,数学教师和笔者一起在班里布置作业。为了激励学生到了正式入队仪式时能更快速地完成任务,数学教师说:“今天回家数学作业多加一项,回去每人帮父母戴一次红领巾,算算戴一次要用多少时间,练得越熟練、越快速,越好。”

真是个好时机,笔者立即插嘴:“那语文也多加一项作业,写帮父母戴红领巾的过程。”

一时间,同学们有的唉声叹气,有的小声嘟囔……等大家逐渐平静后,笔者淡淡地问:“今天谁负责擦黑板啊?都到放学时间了,为什么英语角的日历牌还没人擦啊?”当有人“嗖嗖”地跑上前去擦时,大家的目光都盯着黑板上的英语“April the first”,笔者笑呵呵地恭祝大家:“节日快乐啊!”

课堂上顿时安静,立刻又嘘声四起,他们明白了——愚人节!

这时,该放学了,笔者布置作业:“今天回去就写魔法实验的作业,回家作业的量保持不变。”

四、教后有回声——真实表达的探索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当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在真实情境下,有了体验、感悟与思考,便拥有了自我表达的需要,自然能有真实、生动的语言输出。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情境是生活中没有的。为了达成学习目标,教师需要去刻意创设,就如同烧糖实验,教师要引入能切中学生兴趣点与生长点的实例,引发其自主探究,变“老师要我写”为“我自己想要写”。另一些情境是生活中存在,但學生缺乏持续兴趣去观察的,比如观察豆苗生长变化、月亮的阴晴圆缺等。此时,教师就需要通过一系列辅助手段去维持学生的观察兴趣,借助课文的范例让学生充分借鉴迁移,以促使其形成稳定的观察、写作能力水平;还有一些情境,是需要教师在平淡的生活中适时发现,因势利导形成的,就好比抢糖与愚人节的案例。教师要时刻将自己定位成与学生一起生活的人,与他们共同学习、共同经历,与学生成为真正的朋友,发掘生活中的火花,形成鲜活的生活案例。

当然,每日的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不能脱离大纲,随意地教学,这样更难以达成教学目标。在上述案例中,这一天内的教学内容,每一篇章笔者都有所指向。比如,第四单元的习作“我和            过一天”,要求学生展开想象,与神话或童话中的人物展开故事。班里的学生曾与“魔法巫师”共同上过一节课,并能亲自施展魔法,他们怎会无话可说?源于真实,探索虚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第五单元的习作“生活万花筒”,要求学生能把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学生要写出佳作,素材必须真实,源自生活。此时,他们曾写过的“抢糖”“被愚”一类的周记,起承转合明晰,各类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生动。作为教师,笔者只需稍加辅导与修改,便能赏得佳作。第六单元的习作“记一次游戏”要求写清楚游戏的过程和自我的感受。学生有了做实验时的清晰条理,又有制作视频配画外音的经历,写一个游戏过程并不难。第七单元的习作“写信”要求学生在学会书信格式的同时,还要学会交流与分享,这是让写作回归真实应用的情境。学生只有具有一定的情感——或得意,或窃喜,或纠结,或沮丧,或懊悔……才能有分享的欲望。这时,就更需要教师去培养、激发学生的情感。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根据笔者的理解,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写作要走进学生的需要,进入学生真实的生活,与学生一同学习,“教”要无痕,但要胜有痕——这道“痕”,在于教学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不能只流于教师作文的评语,而要同步进入真实的情境,引入多维度的过程性评价。如上述案例中,各小组制作完抖音后的社会评价;写完“我和                 过一天”后开展童话故事讲演,同学间的相互评价;“生活万花筒”放在家长会上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动态,进行家长评价;“写信”的回馈直接由收信人进行评价……从源头的素材,到写作的运用,直至后期的反馈评价都基于真实情境展开时,定能使写作成为学生的真实需求,激发其创作动力,涵养其生命。

【参考文献】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 [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真实情境写作教学
用情境式抛锚优化信息技术课堂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双重情境学习模式(DSLM)案例介绍及评析
基于TBM情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