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R-PLR联合评分、D-二聚体等实验室指标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相关性

2023-08-12 02:20李汶霖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3年15期
关键词:二聚体脂蛋白颈动脉

李汶霖,曾 春△

1.遵义医科大学,贵州遵义 563000;2.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四川遂宁 629000

大面积脑梗死(LHI)是经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MRI)证实,伴有或不伴有邻近(即大脑前动脉或大脑后动脉)供应区域,单侧LHI至少累及2/3的大脑中动脉区域的梗死[1]。LHI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里最危险的一类,发生率高达10%,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2-4]。而超过50%的急性LHI患者会在症状出现后的2~3 d出现恶性脑水肿和神经功能快速下降[5],出现严重脑水肿患者的病死率高达60.00%~80.00%[6]。此类患者常需要接受去骨瓣减压术等神经外科手段干预,从而挽救生命[4,7]。为探讨LHI发生的相关因素,本研究对遂宁市中心医院脑血管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大脑LHI的患者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在遂宁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本院)接受治疗的35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大脑LHI将其分为急性LHI组(80例)和急性非LHI组(272例)。纳入标准:(1)经头颅CT或头颅MRI证实,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8]修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2)病例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入院时合并感染、肾功能不全、血栓形成、恶性肿瘤或血液系统疾病;(2)既往已诊断缺血性脑卒中;(3)在3个月内接受过抗血小板治疗或抗凝治疗;(4)合并出血性转化;(5)合并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如:烟雾病、动静脉畸形。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观察指标 临床资料经由统一的医务人员进行收集。主要观察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NLR-PLR联合评分、脂蛋白A、D-二聚体、胱抑素C;次要观察指标:年龄、性别、吸烟、入院时收缩压、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颈动脉狭窄程度。

2 结 果

2.1急性非LHI组与急性LHI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结果显示,急性非LHI组与急性LHI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颈动脉狭窄程度、冠心病、心房颤动、吸烟患者比例,以及NLR、PLR、脂蛋白A、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急性非LHI组与急性LHI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M(P25,P75)或n(%)]

2.2NLR-PLR联合评分及单因素分析 绘制NLR及PLR的ROC曲线显示,NLR和PLR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803、157.426,见图1。根据NLR及PLR的最佳截断值定义NLR-PLR联合评分标准,见表2。急性非LHI组与急性LHI组患者的NLR-PLR联合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图1 NLR及PLR判断急性LHI的ROC曲线

表2 NLR-PLR联合评分评定标准

表3 急性非LHI组与急性LHI组NLR-PLR联合评分比较[n(%)]

2.3急性LHI的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表1、表3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在排除多重共线性后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通过绘制ROC曲线得出最佳截断值,从而转化为计数资料。结果显示:合并心房颤动、重度及以上的颈动脉狭窄、脂蛋白A>178 mg/L、D-二聚体>0.53 μg/mL、NLR-PLR联合评分>0分是发生急性LH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4 急性LHI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4各指标对发生急性LHI的预测价值 ROC曲线结果显示,NLR-PLR联合评分预测LH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71,灵敏度为65.00%,特异度为70.00%;脂蛋白A的AUC为0.650,灵敏度为66.18%,特异度为58.09%;D-二聚体的AUC为0.873,灵敏度为86.25%,特异度为79.04%;颈动脉狭窄程度的AUC为0.902,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85.29%。见图2、表5。

图2 各指标预测发生急性LHI的ROC曲线

表5 各指标对发生急性LHI的预测价值

3 讨 论

LHI发生急骤,病情危重,并发症多,预后不佳,给患者家庭造成沉重的打击及巨大的经济压力,对社会医疗产生极大负担[9-10]。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实验室指标对早期LHI的影响,为临床早期综合评估可能发生LHI的高危人群提供依据,期望通过及时干预,进而减少LHI的发病率。

本研究急性非LHI组与急性LHI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吸烟、合并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比例,以及NLR、PLR、脂蛋白A、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多重共线性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主要观察指标中脂蛋白A、D-二聚体、NLR-PLR联合评分是发生急性LHI的独立危险因素。次要观察指标中患者合并房颤、重度及以上颈动脉狭窄程度是发生急性LHI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D-二聚体、颈动脉狭窄程度灵敏度及特异度高,可预测LHI的发生;NLR-PLR联合评分、脂蛋白A灵敏度高,可提示临床对于可能发生LHI的患者重点关注。

脂蛋白A是一种近年来受到广泛研究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11],可以通过氧化修饰,结合清除细胞受体,积聚胆固醇细胞和构成泡沫细胞,进而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加快血栓形成[12-14]。推测脂蛋白A和LHI形成存在一定关系,通过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使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而加剧脑组织缺血性缺氧性改变[15],从而导致梗死面积进一步扩大,出现更为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

DANESE等[16]发现D-二聚体与脑梗死面积呈正相关,这一结论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可能因为机体血栓形成和纤溶系统激活的高度特异性由D-二聚体反映,其水平升高标志着患者机体处于高凝状态,体内血流动力学改变[17-18],进而导致形成LHI。

NLR、PLR被认为是炎症反应的标志物,能够反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局部炎症反应,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LHI[19-20]。近年来研究者们提出NLR-PLR联合评分的概念,且认为NLR-PLR联合评分价值优于单一NLR、PLR等单一炎症指标[21-22]。本研究首次将NLR-PLR联合评分引入急性LHI相关因素的研究中,结果显示NLR-PLR联合评分是影响LH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NLR-PLR联合评分提高了单一NLR、PLR预测LHI发生的灵敏度,但同时降低特异度和准确度,这可能是因为两组样本量较小且不均衡所致,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证实。在临床工作中可以根据其灵敏度高的特点,提示临床工作者重点关注可能发生LHI的高危人群。

本研究应用实验室指标等临床资料,研究急性LHI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发现合并心房颤动、重度及以上的颈动脉狭窄、脂蛋白A、D-二聚体、NLR-PLR联合评分可能是发生LHI的影响因素,提示临床对于可能发生LHI的患者重点关注。但由于患者对于疾病及健康认识程度不一,导致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到来院就诊这段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后续可限定发病至就诊时间后进一步研究;由于本研究仅为单中心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且由于部分患者临床资料不全,导致实际纳入的样本量较少,后续可继续扩大样本量,甚至进行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

综上所述,脂蛋白A>178 mg/L、D-二聚体>0.53 μg/mL、NLR-PLR联合评分>0分是急性LH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发生急性LHI具有一定预测价值,能够在早期为临床综合评估发生急性LHI的高危人群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二聚体脂蛋白颈动脉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