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2023-08-13 06:19文|
新课程 2023年10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标教学内容

文| 王 妍

新课标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为了有效提升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质量,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和新课标内容,准确把握教学要求,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从而顺利完成大单元教学目标。现阶段,关于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方面的学术论文数量还比较少,现针对此方向进行全方位研究。从大单元教学要求、遵循的原则、教学策略来分析,以便构建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创新模式,有效实现新课标教学目标,从而提升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效率。

大单元教学主要体现在对学科教学单元的内容进行二次开发和整体设计,从“大处”着眼,从“大处”着手,将本学科作为一个整体内容进行大框架解读,并在大框架下建立系统的授课内容。对于高中历史教材来说,单篇内容具有一定的关联,教师可以根据其关联程度进行大单元教学内容的设计,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可以通过大单元学习更系统地了解历史知识,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行历史学习内容的反思。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更加有利于帮助学生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通过多篇内容之间的同步学习和思考而形成时空观念,以实现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方面的素养培育。教师也可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大单元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培养,进而高效完成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

一、新课标对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标对教学实践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教师需要做好新课标的研究工作,在大单元教学中抓住教学重点,在教学活动中不再只是盯着知识点或考点,而是左顾右盼、上挂下连,关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将学习视野放大到生活,真正实现“学习即生活”。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在丰富学生历史知识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帮助学生建立历史发展的整体认知体系,通过史料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为后续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高中历史大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更多的历史发展规律,有效增强历史使命感。教师要做好大单元课程内容的筛选工作,并根据大单元教学内容去设置教学目标,同时将核心素养融入其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历史事件的分析,有效满足学生的历史学习需要。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重视对大单元教学的评价,从而可以真正地通过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为后续的教学优化工作提供参考。

二、新课标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遵循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时应该遵循科学性原则。首先,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历史教材中的每篇内容特别是每个单元中的内容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教师将单篇内容相结合,可以根据时间、朝代等把知识串联起来,组成一个大单元,以更大的视野、更高的层次建构新的教学体系。其次,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科学设计。只有大单元教学环节得到丰富,历史课堂教学才能更加具有层次感,才能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升大单元教学效率,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主体性原则

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时应该遵循主体性原则。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大单元历史知识学习活动中,其才能够主动进行历史知识的探索,从而提升学习效果。教师还需要为学生预留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堂活动,并且课堂活动以学生的历史学习为出发点,留给学生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可以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整体性原则

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应该遵循整体性原则。大单元教学体现一个“大”的理念,将教材中的单篇教学内容相结合,组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大的教学系统,这个教学系统更加完美、更加合理、更加高效。教师需要提前研究所有的单元课程,了解具体内容的关联点,并且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对其进行整体教学,才能够发挥此种教学模式的作用,让学生更系统地掌握历史发展规律,进而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三、新课标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分析

在新课标背景下,为了提高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效率,应该做好教学内容的合理整合。根据高中历史教材的编排,单篇或单章内容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关联,能为后续的大单元教学奠定基础。因此,本文以统编版高中《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为例进行大单元教学分析,力求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一)了解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内容

教师在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研究,做好教学内容梳理工作,为大单元教学做好准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主要包括四个内容,分别为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以及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该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情况进行了解,同时对其制度、文化、民族、思想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进而能够了解不同朝代的时代特征。通过对相关课程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历史的发展规律,并且能够了解我国历史从分裂到统一的发展趋势,建立一定的历史观念和国家观念,真正地实现自身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做好高中历史课堂的学情分析

教师在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前还需要做好学情分析工作,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历史学习基础,同时对其个人的理解能力和历史学习兴趣有一定的掌握,为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促进历史大单元教学的优化,让历史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本单元课程的教学对象为高一的学生,其通过初中三年的历史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学习经验,对三国、两晋、隋唐的历史大致发展情况有所了解,可以为大单元历史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但是初中的历史知识比较简单,并未进行深度分析,学生还未形成良好的历史观念,无法做到对历史规律的掌握。因此,教师通过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能够让学生对这段历史时期发生的事情加以整理,从而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历史知识框架,理顺历史发展规律,有利于实现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

(三)制定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目标

在进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大单元教学前,教师还应该制定单元教学目标,从而为大单元教学提供教学方向。该单元课程学习需要让学生了解民族交融和大一统的核心概念,这是整个单元教学的重点。教材中新增加了五代十国这段时期的历史内容,使整个历史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学生通过全面了解这段历史的发展历程,才能够掌握历史发展规律,形成历史空间观念,对历史事件发展进程形成更加清晰的印象。因此,教师在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更加需要对这段历史的发展线索进行梳理,并且通过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其中的少数民族内迁、安史之乱、北魏孝文帝改革等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进而掌握历史事件发生的规律,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四)创设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情境

在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大单元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融入课堂情境,从而可以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因为学生对影视剧特别感兴趣,一些影视也是根据历史事件改编和拍摄的,所以教师可以针对与该单元课程内容相关的影视剧进行视频剪辑,并且在课堂中播放。比如,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查找电视剧《三国演义》《隋唐英雄传》《大唐歌飞》并进行剪辑,在课堂中通过多媒体设备的展示来让学生用心观看。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视频时长可控制在五分钟之内,这样既能够达到高效教学的目标,同时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大单元课程内容的兴趣。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让学生透过影视剧了解这段历史的精彩,然后给学生十分钟时间进行大单元课程内容的快速阅读,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单元课程内容。

(五)设置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问题

当学生在课堂中完成整个单元的课程内容阅读后,为了发挥学生在大单元课程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可以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在教材中去寻找答案,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查找答案的过程中更加熟悉教材内容。例如,唐朝时期的突出特色是什么?北魏孝文帝为了巩固统治都采取了哪些举措?安史之乱是什么朝代发生的事情?安史之乱带来了哪些影响?唐朝盛世在经济方面具有怎样的表现?教师提出的诸多问题在历史教材中都有答案,需要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行阅读和查找,同时能够与教师进行互动,这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这段历史时期发生的事情,而且能够形成良好的历史课堂学习氛围,有利于构建高效的大单元课堂。

(六)开展高中历史大单元学习讨论

教师在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还应该设置课堂讨论活动。通过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这样才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深入了解历史知识。例如,教师提出问题:隋唐盛世形成的原因都有哪些?此题虽然在教材中能够体现,但是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和总结,得出其中的重点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历史唯物史观,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掌握历史的规律,形成科学的历史观,并且学生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从而能够总结隋唐盛世的原因。因为历史事件并不是单个因素引发的,而是需要全方位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规律。因为在隋唐之前人们已经经历了魏晋南北朝很长时间的战乱生活,亟需比较稳定的生活,这样才能够为形成大一统的王朝做好准备。在政治方面,皇帝能够选贤与能,从谏如流,这样才能够让政治清明。在经济方面,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并且为人民减轻赋税,让百姓生活安定。军事方面对用兵比较节制,避免出现劳民伤财的问题。同时能够与周边少数民族和平相处,并且进行经济上的来往。通过不同方面的阐述,学生才能够明白隋唐盛世形成的原因。此种问题的回答,可以为学生的历史解释提供思路。学生做好历史事件的分析,才能够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

(七)开展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评价

在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实施,还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工作。通过教学评价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这样能够为大单元教学的优化提供参考。因此,教师可以在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提出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对学生错误的言论进行及时指导,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提升高中生的历史大单元学习质量。与此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彼此之间进行评价。特别在小组合作活动后,可以让小组内部进行互评,这样能够让学生吸取更多的经验教训,了解自身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所存在的不足,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也可以在课堂的最后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有利于学生对历史学习方法的反思。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背景下,为了实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对知识进行有效迁移,重构符合教学体系的新知识系统,这样可以使教学内容无重复,教学节奏更紧凑,教学效率更高。大单元教学的实施,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让学生找到历史规律,进而实现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在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享受良好的大单元课程学习体验,同时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着力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教师还需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做好教学评价工作,利用评价结果去优化教学内容,从而提升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新课标教学内容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