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加强农科专业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研究
——以J 学院为例

2023-08-13 12:13魏鹏杨一鸣
科学咨询 2023年11期
关键词:农科党史应用型

魏鹏,杨一鸣

(金陵科技学院,江苏南京 211169)

一、背景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国的青年要学习党史,要从党史中获得力量。为了更好地发挥党史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笔者首先分析了新时代应用型本科加强农科专业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意义。随后,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前J学院农科专业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笔者据此提出应用型本科提升农科专业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二、新时代应用型本科加强农科专业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意义

应用型本科加强农科专业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对于帮助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顺逆观和正确的党史观大有裨益。

(一)有助于农科专业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新时代应用型本科加强农科专业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一方面可以增加农科专业大学生对我党百年奋斗历史的了解,使他们从我们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和历史经验中更深刻地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农科专业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培育和引导。应用型本科加强农科专业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有利于引导教育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上站稳立场,帮助他们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进的路。

(二)有助于农科专业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顺逆观

近年来,高校频繁出现的各种学生心理问题与当代大学生没有树立科学的顺逆观有密切联系。当代大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磨练,容易出现只要稍遇挫折,就一蹶不振的情况。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不可能一直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如何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这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应用型本科加强农科专业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引导他们学习革命前辈历经坎坷曲折,经过艰苦奋斗,最终创造震古烁今的伟大成就的事迹,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顺逆观。

(三)有助于农科专业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

网路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和知识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和潜在危机。一些涉世未深、鉴别能力还不强、自控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这些负面信息的影响,容易陷入各种误区,从而出现政治方向迷失、道德滑坡和理性缺失等情况[1]。应用型本科加强农科专业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党史,使他们在对党史进行回望和思考时,可以更好地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从而走出各种历史误区,树立正确的党史观。

三、新时代应用型本科农科专业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为了更好地了解新时代应用型本科农科专业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现状,笔者设计了《J学院农科专业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并于2022年10月至12月在J学院农科专业大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应用型本科农科专业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现状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以J学院动科学院和园艺园林学院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园林和园艺4个农科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笔者共发放了400份问卷,收回394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390份,无效问卷4份,问卷回收率为98.5%,有效率为97.5%。

第一,被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性别构成中,女生有214人,占54.87%;男生有176人,占45.13%。政治面貌构成中,中共党员(含中共预备党员)有41人,占10.51%;共青团员有206人,占52.82%;群众有143人,占36.67%。

第二,学生对于党史学习教育的认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84.10%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非常重要”,有10.77%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比较重要”。可见,绝大部分被调查学生对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目的是明确的。但是学生对于党史的了解程度却不容乐观,只有15.90%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自己对党史十分了解”,有62.22%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自己对党史比较了解”,甚至还有1.54%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自己对党史不了解”。

第三,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方式及学生的态度。调查结果表明,应用型本科虽然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了党史学习教育,但是主要形式还是集中于思政课学习或党团培训课程学习、开展一些校园文化活动和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实践等方面,占比分别为72.05%、70.26%和36.15%。学生获取党史知识的途径是多样的,除了相关课程的学习和校园文化活动以外,学生通过网络新媒体学习党史也是获取党史知识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第四,学生对通过思政课和党团培训课程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看法。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于通过思政课和党团培训课程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效果总体上还是满意的,有78.97%的被调查学生选择了“非常满意”。但还是有部分学生提出“相关课程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教学形式单一、吸引力不够”,25.13%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与现实结合不足”,还有1.54%的学生表示“对于教学内容不感兴趣”。由此可见,应用型本科需要不断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增强课程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第五,学生对党史学习教育相关校园文化活动的看法。学生对党史学习教育相关校园文化活动感到基本满意,但是也反映了一些问题。例如,32.05%的学生觉得“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形式单调,缺乏互动”,25%的学生觉得“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说教性较强”,还有6.67%的学生提出“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内容专业性太强,没有做到寓教于乐”。

第六,学生认为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存在的问题。被调查的学生中,只有19.23%的学生认为“学校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没有问题”,其他学生或多或少都反映了党史学习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50.77%的学生认为“其他同学对于党史学习教育的关注度还不够”,13.85%的学生认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比较枯燥,吸引力不足”,10.26%的学生希望开展更多的社团活动。

(二)总结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可知,J学院对农科专业大学生进行党史学习教育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的,但是在实效性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要积极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真正让农科专业大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实”起来。

四、新时代应用型本科加强农科专业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

应用型本科加强农科专业大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需要坚持多管齐下,统筹运用好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各种党史学习教育资源,综合运用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网络新媒体等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不断拉近农科专业大学生与党史的距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营养、浸润心灵。

(一)以课程教学为根本,充分运用课堂教学主渠道

应用型本科开展农科专业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为此,教师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教师要充分利用思政课程改革创新的最新成果,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课程中增加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推动“思政课程+党史学习教育”同向同行,实现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机结合,让思政课成为党史育人的一个重要阵地。其二,在课程思政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党史知识和党史人物有机融入学科专业知识的讲授中。为此,教师可以用农学学科领域内袁隆平、俞德浚等著名专家学者的爱党心、报国情、强国志,激发农科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使命[2]。

(二)以社团活动为依托,丰富校园文化育人的载体

应用型本科加强农科专业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应该充分利用好学生社团,组织开展“诵读党史经典、不忘初心使命”主题诵读活动、“品读党史经典、坚定理想信念”党史微电影制作大赛、“青春向党、奋斗强国——歌声献给党”歌唱比赛、“青年话党史”党史上的100个故事讲述等主题活动,让农科专业大学生在“乐学活学”中不断深化党史学习、在耳濡目染中继承优良传统、在身临其境中践行初心使命[2]。应用型本科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橱窗、横幅标语、LED大屏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公众号、QQ、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开辟党史学习教育专栏。应用型本科可以通过图片、文字、短视频、微漫画等途径宣传党史知识。与此同时,应用型本科还要积极发挥朋辈榜样的作用,例如,可以组织优秀毕业生以TED的形式为同学讲述自己与党和人民紧密交织的故事,用“小故事”引出“大道理”,发挥“青年引导青年,青年影响青年”的作用。

(三)以社会实践为纽带,鲜明彰显红色基地育人功能

应用型本科加强农科专业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要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彰显红色基地的育人功能,把红色资源转化为党史学习教育资源,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为此,应用型本科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开展活动。第一,应用型本科可以通过开展“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重走新时代长征路、“不忘初心,红船之旅”等主题活动,引导农科专业大学生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第二,应用型本科可以充分利用清明节、建党日、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向学生宣传党的光荣事迹,教育引导广大农科专业大学生悟初心、担使命,把他们培养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宣传者和践行者。第三,应用型本科可以通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实践教育基地、耕读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和国情教育基地等开展体验式学习活动,让农科专业大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引导他们积极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四)以网络新媒体为载体,搭建党史学习教育新平台

面对当代大学生“无人不网”“无日不网”“无处不网”的新情况,应用型本科要充分认识并利用好网络新媒体的优势,积极搭建农科专业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新平台。一是要充分整合新媒体资源。应用型本科需要根据当代农科专业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需求和心理特点,整合利用网络论坛、青年大学习和学习强国等平台,激发网络新媒体的育人活力,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面”与新媒体时代“键对键”的工作方式有机结合[3],积极搭建党史学习教育的新平台。应用型本科要将与党史学习教育有关的电影、动漫、微视频、歌曲等引入平台,使党史学习教育“热起来”和“活起来”。二是要组建一支正向可为的新媒体传播队伍。应用型本科要着力组建一支理论水平够高的高素质新媒体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队伍,使他们能更好地经营和管理平台,把党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讲活、讲好、讲精彩,传播好党的声音,宣传好党史故事[4],从而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更好地入脑入心。三是要激活农科专业大学生学习党史的内生动力。应用型本科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支持和鼓励农科专业大学生在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网络新媒体作品的创作[5]。

五、结束语

应用型本科可以通过充分运用课堂教学主渠道、丰富校园文化育人载体、鲜明彰显红色基地育人功能和搭建党史学习教育新平台等方式,使学党史、讲党史、用党史在农科专业大学生中蔚然成风,常态有效、长久高效地用农科专业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优异成果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6]。

猜你喜欢
农科党史应用型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第一次学党史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