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妈妈割肝捐髓:舍身救子爱在呼啸

2023-08-15 03:29梧桐
知音·上半月 2023年8期
关键词:战神肝移植女儿

梧桐

“如果奇迹有名字,一定是妈妈!”这是来自山东籍90后妈妈李秋华的真实写照。

2016年,李秋华出生仅16天的儿子俊俊因胆道闭锁开始入院治疗。直到俊俊6岁时,才终于确诊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症,急需进行肝移植桥接造血干细胞移植。

危急关头,李秋华以“战神”的姿态主动割肝、捐髓,不惜举债近百万元为俊俊治病,带领俊俊穿透黑暗,迎来光明,俊俊也因此成为全国首例卟啉病肝合并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

罹患重症,母爱不言放弃

2016年6月,时年27岁的李秋华发现,出生才16天的儿子俊俊突然全身发黄,一夜之间变成了“小铜人”。李秋华整个人都蒙了,顾不上坐月子,带着儿子直奔医院。

经过诊断,俊俊被查出患有胆道闭锁,他的肝内胆管出现严重阻塞,持续下去会导致肝功能衰竭,危及生命。闻此,李秋华整个人都蒙了……

李秋华是山东省滨州市人,毕业后,她独自赴天津一家电子厂工作。2009年,李秋华经人介绍,与同在电子厂的老乡刘志朋结识。刘志朋与李秋华同岁,又是老乡,彼此有很多共同话题,很快就恋爱了。2010年,他们步入婚姻,并在天津买了房。

女儿的出生和公婆的到来,让这个家每天都充满欢声笑语,幸福溢于言表。于是,夫妻俩商量要个二胎。2016年,儿子俊俊在老家出生,一家人喜出望外。

然而,儿子出生半个月后,总是莫名其妙地哭,似乎身体很难受。一开始,李秋华没有在意,直到儿子变成“小铜人”,一家人这才慌了,马不停蹄地把俊俊送往医院。医生说:“这种病很难治愈,治到最后往往人财两空,家属要做好心理准备。”

闻此,李秋华崩溃了,哭得泣不成声,跪求医生:“你救救他啊,他是我的命啊。”一旁的刘志朋也忍不住抹眼泪。李秋华的公公婆婆吓得六神无主,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李秋华望着怀里的儿子,他还那么小,那么脆弱。她是俊俊的妈妈,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去保护儿子,救治儿子!哪怕只有一丝希望,她都不能放弃!

李秋华笃定地对丈夫说:“是病就能治,这家医院不行,我们就换一家医院,哪怕是倾家荡产,我也要给俊俊治病!”刘志朋也使劲点头,说:“倾家荡产也要治好俊俊!”

那一刻,一向柔弱的李秋华迸发出一种从未有过的力量,她决定以穿透黑暗的战神姿态,带儿子去闯一闯鬼门关!住院当天,俊俊的治疗费用就花掉了两千元,可她义无反顾。

当时,小俊俊全身发黄,就连眼珠也变成了黄色,拉的粑粑却白得触目惊心。不仅如此,因为身体难受,俊俊整日整夜地哭,李秋华陪着他一起哭。

在医院住了两个月,俊俊的肝酶指数还是高得吓人。医生说,俊俊的肝坏了,建议做肝脏移植。可不到百天的孩子做肝移植,真的能承受得住吗?医生不敢打包票,李秋华也不敢冒险。

身边人都劝李秋华放弃,他们都说:“孩子这么小,花了钱不说,还遭罪,万一……”李秋华听不得这种话,笃定说:“没有万一!谁都不要再和我说这种话,俊俊的病一定要治!”

之后,她将大女儿托付给公婆照顾,又让刘志朋好好工作,自己则带着儿子四处治病求医。山东、天津、北京跑遍了,可几乎所有的医生都无能为力。

直到两个多月后,李秋华听病友说天津市静海区有位中医对治疗肝胆很厉害。走投无路的李秋华决定冒险一试。

她给俊俊办了出院,当天晚上就带着俊俊打车向天津飞奔。中医看孩子那么小,都不敢下药。可李秋华对医生说:“我没有办法了,现在就是在搏,我可以立‘生死状,出了问题绝对不用您负责!”中医还是很犹豫,可李秋华却跪下来,哭着,求着,最终,这位中医被李秋华感动,给俊俊开了药。

抱着一大袋子中药,李秋华好像抱着俊俊的生命。可如何给这么小的孩子吃药,着实愁坏了李秋华。当时,中医将中药做成了一颗颗坚硬的药丸,可俊俊太小了,无法服用。李秋华就想办法把药丸碾碎,然后和水拌成液体,再掰开俊俊的嘴,用最细的针管,往俊俊的腮帮子上推药。

因为药苦,俊俊在尝过一口之后,怎么也不愿意张嘴吃,哭得撕心裂肺,李秋華的心像在滴血。可为了让儿子多喝一口,李秋华想方设法,她用两个奶瓶分别装上奶粉和中药。每次喂药,她先让俊俊喝一口奶粉,然后再换中药,直至将药全部喝下。每次喂完药,母子俩都汗流浃背。

刘志朋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觉得李秋华对儿子太“狠”了,可李秋华一抬头,早已经泪流满面,哽咽着说:“不狠怎么办?难道看着俊俊死吗?”

就这样,在持续用药一个多个月后,李秋华带着俊俊去天津市儿童医院复查。好在儿童医院的诊断结果显示,俊俊的肝酶指数已经降了500,李秋华欣喜若狂。

此后,李秋华坚持给儿子喂中药,吃完一个疗程,就去医院复查,周而复始。直到俊俊三岁那年,李秋华夫妻带着俊俊去医院复查,这一次,医生看着俊俊的B超报告,惊喜地发现,俊俊的胆道中间竟打开了一条缝,简直堪称奇迹!

李秋华在一旁也难以置信,问医生:“是真的吗?这是不是意味着俊俊已经好了?”医生结合先前的报告,最后得出结论:“俊俊之前的确有胆道闭锁,但也许是因为妈妈照顾得好,也许是中药起了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胆管也在发育,病情有了很大改善!”那一刻,李秋华热泪盈眶。

披荆斩棘,“战神妈妈”越战越勇

回到家,爷爷奶奶知道俊俊的病情好转了,都高兴地抱起小俊俊。奶奶喜极而泣地说:“我不上班了,我就在家看俊俊,俊俊马上要上幼儿园了,我负责接送他。”爷爷也说:“我去买菜,给俊俊做好吃的,也慰劳一下秋华,这几年,她辛苦了。”整整三年,这个家终于再次传出了开怀的笑声。

这之后,在李秋华的精心照料下,俊俊的皮肤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褪去黄色,身体指标也恢复到基本正常。几年来,一家人为了俊俊治病奔波,已经欠了不少外债。李秋华把儿子托付给婆婆,又回到了电子厂工作。

就这样,生活重新归于平静。每次下班回到家,小俊俊总是懂事地把拖鞋放到妈妈脚下,然后把妈妈拉到沙发坐下,他用小手按摩着妈妈的腿,然后抬头看着妈妈笑。儿子软萌的笑,让李秋华疲惫了一天的心瞬间融化。

然而,好景不长。2022年,眼见俊俊到了上学的年龄,一家人商量由奶奶带他回滨州上小学。然而,在开学前一个月,他突然全身疼痛,头痛欲裂。奶奶带他去当地医院检查,医生说是额窦炎引起的头疼。可住院一个月却没有效果,反而越来越厉害。李秋华得知后,立马赶回老家,带俊俊连夜去了天津儿童医院。

当夜,俊俊就进了ICU。不明所以的李秋华惊慌失措,只能守在门口,看到医生护士出来,就追着问俊俊的情况。

然而,医生并没有给她确切的信息。她白天站在ICU门前等候消息,晚上就坐在门旁边守着,生怕医生找她的时候自己不在。18天,李秋华心急如焚,整个人瘦了不下十斤。她不能吃不敢睡,过往带着俊俊治病的经历还历历在目。她不敢想,要是再来一次,她是否能够承受?

终于,18天后,俊俊出来了,却把李秋华吓得双腿打战。他独自蜷缩在病床上,缩成了小小一团,体重只剩32斤。不仅如此,他的指甲全掉了,手上、脸上全烂了,裸露在外面的皮肤也伤痕累累。医生告诉李秋华,俊俊患了一种叫“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症”的罕见病。

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症的典型症状为光敏性疼痛,主要表现为肝大、黄疸、腹痛及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等症状,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罕见病。如今病情扩散,若不及时治疗,病情严重时可能导致出现严重并发症,致死率非常高。医生建议尽快进行肝移植桥接造血干细胞移植。

一家人再度陷入了无尽的黑暗。婆婆说:“无论如何都要试试!”几近崩溃的李秋华,因为婆婆这句话而温暖,他觉得,有家人的支持是她和俊俊最大的幸运。

那天晚上,李秋华思绪万千,为俊俊的病愁得辗转反侧。突然,她感觉到丈夫起身进了厕所,很久都没有出来。她有点纳闷,就凑到厕所门口,竟看到丈夫蹲在洗手池面前无声地哭泣。

一直以来给她当后盾的丈夫,是她的精神支撑,这一刻,他却是如此无助。夫妻俩抱头痛哭,互相打气,再次坚定了要给儿子治病的决心。

两个人商量后决定,刘志朋留在天津挣钱筹集医药费,李秋华独自带俊俊转去北京友谊医院治疗。她用租来的轮椅推着俊俊楼上楼下奔波检查。排在长长的队伍后面,听着儿子痛苦的呻吟,李秋华心如刀割。

医生说,俊俊必须要进行肝移植了,而儿童肝移植患者的最佳供体是亲属活体肝移植,也就是说李秋华和刘志朋可以作为捐肝的供体。得知这些,刘志朋和李秋华都表示愿意给孩子捐肝,他們说:“别说是捐肝,就是要我这条命,我也愿意啊。”

因为考虑到手术需要花费好多钱,而刘志朋需要扛起家里的经济重担,李秋华决定由自己来捐献。然而,在法律上,李秋华捐肝需要直系亲属同意,家中户口本上所有人都要签字。可李秋华爸爸是集体户口,捐献程序上有一定的麻烦,需要时间去解决。

可俊俊的病情危在旦夕,李秋华一天都不想等下去。毕竟多等一天,俊俊就多一分危险!好在李秋华多方求助,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得知他们的具体情况后,主动帮助他们简化了程序。于是,李秋华以最快的速度带俊俊转院到杭州。在医院,经过配型,李秋华符合捐献条件。医院安排知名专家梁延波主任亲自为俊俊做肝移植手术。

舍身救子,割肝捐髓义无反顾

然而,移植手术费用对李秋华一家来说是个天文数字。李秋华和刘志朋分头给亲戚朋友打电话借钱,又在网络上为俊俊筹集手术费。

当网友们得知换肝后还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一些声音也随之而来,大家都说:“这种情况,还有治疗的意义吗?”其实,李秋华也害怕,她怕母子俩万一有个闪失,都下不了手术台!

但是,这个移植她必须要做。此后,她关闭了网络,把所有的声音都屏蔽在医院外,静静等待手术那天到来。幸运的是,有很多人被李秋华的母爱打动,纷纷献出了自己的爱心,最终帮李秋华凑够了换肝手术费。

于是,2022年11月1日,李秋华和俊俊同时躺在了手术床上。当天,刘志朋哭得泣不成声,完全无法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最后,还是李秋华为自己签下了“生死状”。她对医生说:“接下来所有的签名都由我来!”

之后,她和儿子分别进了手术室。数个小时之后,李秋华终于缓缓睁开了眼睛,手术已经顺利完成。医生告诉她,她的250克肝脏已经在俊俊体内了,母子平安,李秋华喜极而泣。

术后,俊俊在13楼病房,李秋华却在14楼病房,见不到儿子,让李秋华十分不安心,在她再三请求下,医生同意她搬到俊俊同一楼层的病房。她缠着厚厚的绷带挪到儿子病房外,透过玻璃看俊俊熟睡着,哭了,又笑了。

然而,肝脏移植手术后,俊俊肝功能一直不稳定,紧接着必须给俊俊换骨髓。当时,家里所有的人都愿意为俊俊捐骨髓,可医生却说,因为捐肝用的是妈妈的供体,那么造血干细胞移植最好也是妈妈,这样以后俊俊可以停止服用抗排异的药物,否则孩子要吃一辈子药。闻此,李秋华当即下定决心,笃定道:“那就我来吧。”

李秋华的妈妈哭着说:“你已经遭了那么大罪,现如今还要你来捐骨髓,万一伤了你的身体,将来谁照顾两个孩子?”可李秋华义无反顾。

不仅如此,李秋华顾不上休息,又开始紧锣密鼓地筹钱。当时,能借的钱都已经借了,实在是没了办法。最后,李秋华只能选择卖房。她和家里人相商后,将天津和老家的房子都挂到了中介。

12岁的大女儿得知妈妈要将房子卖掉,哭着给妈妈打电话:“妈妈,你为什么要卖掉我的房子?那间粉红色的公主房,我一天都没有住过,可不可以不要卖掉我的公主房?”

李秋华也很伤感。这几年,她一心扑在儿子身上,几乎完全忽略了女儿,可女儿却很懂事,从未抱怨过,学习成绩也很好。此前,为了奖励女儿,她特意请人在老家将女儿的房间改造成公主房,刷上了粉色的乳胶漆,女儿一直特别向往和期盼,总说等妈妈和弟弟从杭州回来,就能一起回老家住进公主房了。可最终,她只等来了妈妈要卖房的消息。

李秋华深知自己对不起女儿,可她还是对女儿说:“弟弟不是病了吗?等弟弟的病好了,我们就可以回家和你团圆,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就可以了。”最终,女儿还是跟妈妈赌着气,流着泪挂了电话。

那天晚上,李秋华哭了整整一夜,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女儿。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女儿再次打来视频电话,说要看看弟弟。李秋华把手机给了俊俊,姐弟俩隔着屏幕聊着天,亲亲热热,似乎早已忘记了昨天的不快。

原来,那天晚上,刘志朋在家里整整劝了女儿一夜,跟她细数妈妈对他们的爱,和这些年给弟弟治病吃过的苦。最终,女儿因心疼妈妈和弟弟,不再坚持住公主房了。李秋华还听到姐姐对弟弟说:“俊俊,你要快点好起来,回来我们一起上学一起玩儿。”这温馨的一幕让李秋华再次泪目。

俊俊这个“老病号”也非常懂事。有一段时间,俊俊总是很沉默,躺在病床上一动不动,李秋华不知道怎么回事。直到后来,她才从医生那里听说这个病会引起骨头疼,大人都难以承受,更何况是个孩子。可俊俊却从不跟妈妈喊疼,每次都是实在疼得受不了了,他才会和妈妈说:“妈妈,你喊阿姨给我打止痛针吧。”简直坚强得令人心疼。

转眼时间来到了2023年4月12日,俊俊的身体指标终于可以做骨髓移植手术了。李秋华再次换上病号服,签字后被推进无菌舱。

好在手术很成功,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后,俊俊身体各项指标恢复到正常范围。5月底,俊俊成功出舱,对等在病房外的妈妈展露了笑容,李秋华向他竖起了大拇指。他也因此成为国内首例卟啉病肝—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

连续两次移植,这个小家庭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医疗费加上生活成本,他们已经举债一百多万元。虽然外债累累,但为了俊俊的身体,李秋华觉得,值!

如今,他们依然在杭州做后期治疗,刘志朋虽然不舍,但还是独自回到老家,工作之余,他想注册网约车,晚上加班挣外快,尽快还债。懂事的俊俊对妈妈说:“妈妈,是你给了我两次生命。等将来,我长成一棵大树,一定会为你、为我们家遮挡风雨!”

编辑/包奥琴

猜你喜欢
战神肝移植女儿
特战神枪“小个头儿”
大三的女儿
战神狂飙
海的女儿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研究现状
肝移植术后患者的健康之路
女儿福
肝移植75例术后近期处理体会
就《胎肝移植治“再障”》告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