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信息化提升学校治理水平

2023-08-15 00:46李晓辉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办学校园数字化

李晓辉 _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一贯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发展与实践落地,在教育数字化生态体系的持续构建过程中,充分发挥学校信息化原有优势,凝结专业力量和集体智慧,与学校中长期规划紧密结合,锚定学校育人核心目标和办学焦点,形成了一套学校教育信息化方案。

1.扎实推动校园数字化生态构建,筑牢教育数字基座

顶层设计体系化校园数字生态。学校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化基础格局,把环境、人和数据(信息)加以整合,从顶层和全局视角进行统筹规划,构建校园数字化生态,包括数智校园体系、学习生态体系、资源供给体系、数据服务体系四大体系。体系化的校园数字生态为全面实施推进教育信息化提供了路径和方向,实现了理论、业务和能力三个层级的统一。

多维度保障数字生态建设。为促进数字生态赋能学校教育教学,学校改造和升级硬件,引入适应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信息化方案,构建数字化学习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时空维度,建成多模式多场景的智慧教室环境以及研习体验环境。为促成“互联网+”学习体系构建,除讨论式学习模式、翻转课堂模式等应用之外,还推动LMS学习过程管理,重构以自主学习为重点的数字化学习生态,通过数字技术强化学习资源的供给和管理,将线下精品课程转化为线上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种类繁多的海量学习资源,为学生按需有选择的精细学习提供精准资源以及学习评估。教育数据应用和服务的能力建设是学校数字生态的核心部分。学校将“教育信息中心”变更为“信息化与数据资源中心”,强化“数据”和“资源”属性,并增设“数据资源部”,从职能上为数据资源战略转型提供保障。启动以“数据中台”技术为基础的校园精细化管理与教育数据服务系统性工程,建立“数据中台”底座,将“应用中台”和“技术中台”串联起来,形成数字化“生产-应用-服务”闭环;按照教学实施、办学能力、创新发展三个维度对校园教育数据进行划分,重新确定教育数据数字化逻辑,以“小前台、大中台”的思路重新定义数字校园业务系统和数据中台服务系统的关系,推动数据标化建设、标化管理、标化应用、标化服务。

由点带面,多领域协同共建。通过启动“校园精细化管理与教育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培育数据流转意识,促成教育数据服务常态化。通过合作梳理和共建跨部门业务流程,推动一部分核心业务在数字生态框架下重构应用。通过协作共享提升应用效果、建立模式,通过融入更多领域,形成体系应用规模效应。目前,学校办学业务趋向流程化、智能化,办学治理趋向科学化、时效化,教育数据实现资产化、应用化、服务化,进而驱动信息技术与办学深度融合,推动教育模式与教育技术创新,重塑“教-学”模式,突破时空,推动教育服务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

2.从需求出发,依托数字生态推动学校治理科学化、精准化

数字生态为优化学校治理提供了新的途径。学校数字生态新治理模式设定,依靠信息化业务系统与数据系统的紧密结合,建立能够保障学校“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办学”的校园数字化治理模型,助力学校现代治理模式建构。办学核心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教育数字生态的体系化建构,以及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的应用支撑,是实现数字治理的环境基础;教育数据的能力建设、师生员工的数字素养,以及学校信息化的规划力、领导力和执行力,是实现数字治理的能力基础和执行基础;网络设施、场地设备、数据安全等基本物理条件,与业务中台、技术中台等功能条件,以及数据中台、用户权限体系等数据系统条件,组成数字治理的架构基础。

以数据视角重构管理与业务流程。针对学校事务管理和业务运转做进一步的数字化转型,突破原有业务架构局限,从数据流转的视角理顺线上、线下、跨部门业务之间的先后关系。学校信息化部门联合学部和课程教学评价处、学生教育指导处等部门,优化跨部门协同工作时数据流动的上下游逻辑,对新生入学、教学班分班、选课选科等关键、重要业务重构工作流程,同时,以数据中台为基底,设置数据岗位,负责相应流程数据的建设和运维。通过重构流程、责权到位,客观上使跨部门工作更加流畅,提高了协同效能,实现管理事务和业务工作数字化、流程化、智能化,提高数字治理能力,助力学校高质高效运转。

借教育数据应用和服务助力校园管理精细化。2020年,数据中台建设初显成效。面向学校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和师生个体开启了校园精细化管理与教育数据精准服务。通过中台提供的数据模型报告、数据工作台、数据大屏、数据主题服务、公共数据查询、数据看板、数据订阅、师生画像等8种类型的数据服务方式,将校务管理和教育教学业务实施的过程性、结果性数据按需加工、重组、聚合,为不同角色和权限的用户提供数据报表和统计分析,结合数据挖掘和模型算法提供趋势分析、指标测量、横纵向比较、边界预警等决策支持,启发更大治理智慧。各部门基于精细、精准的教育数据开展管理、应用、研究和服务等工作,共同朝着治理能力现代化方向迈进。

推动“教-学-评-导”与“研-管-服”一体化治理模型建构。教育教学是学校办学的核心工作,是数字治理的关键任务。围绕此项工作,在数字生态中所有数字化流程、场景都聚焦“人”的培养,整体设计学生成长生态与成才路径。学校将组织机构的研究、管理、服务职能,与“教-学-评-导”全过程融合,构建一体化治理模型,通过数字生态的全流程参与,使育人工作形成线下、线上合力,进而形成数字治理能力,使育人逻辑更加清晰、有效,学校治理更加精准、科学。

猜你喜欢
办学校园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数字化制胜
开心校园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