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智慧校园 培育时代新人

2023-08-15 00:46陈恒华北京市第二十中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校园智慧

陈恒华 _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聚焦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以智慧校园建设为抓手,促进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以教育信息化推动学校变革。

1.用科学规划引领智慧校园高质量建设

在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学校着力打造以网络数字服务为核心、管理应用系统为支撑、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手段的硬件基础,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个性化的教与学,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基于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和数据执行效能的综合考虑,学校智慧校园以校内校外混合云的部署方式,搭建了“有线+无线”和多终端任意切换的应用环境,满足了不同应用模块安全高效的运行需求。

2.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为导向,建设智能化硬件环境

学校推出了一个数字平台加八大应用系统的智慧校园基本框架。一个数字平台是指承载教学研究、学生发展指导、行政办公、校园生活、金融服务等软件的应用平台,这个应用平台具有兼容、开放、统一等特点。八大应用系统包括智能考勤系统、实时录课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等。

3.探索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学生发展指导体系,实现个性化指导

学校在学生发展指导上引入了智能结构测评系统、性格特征测评系统与职业能力综合测评系统、成绩分析系统、选课指导系统、学习过程记录系统、德育评价系统等。通过数字平台收集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数据,形成“数字画像”,更加科学精准地指导学生自主规划、主动发展。例如,学习过程系统解决了记录学生课堂学习表现数据困难的问题,更准确地呈现了学生发展水平;德育评价系统真实反映了学生日常表现,督促班主任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教学方式;成绩分析系统为学生提供学业成绩的精准分析和指导,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不足。

4.创新“教-学-研”方式,赋能教师专业发展

探索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创新应用。建设课堂行为分析系统,助力教师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开展人工智能支持下的跨校区联合教研,以课例为载体,以人工智能为手段,辅助“现场教学+线上观课+校际研讨”的研讨模式;建设丰富多样的数字资源库,为教师备课和开展教学研究提供资源保障。

5.以精准服务为导向,转变校园学习和生活方式

建设数字朗读亭,构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身份识别进入朗读亭,沉浸式体验朗读的魅力。系统配备诗词、文章,记录个人的朗读痕迹,进行智能打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系统与智慧校园平台连通,将这些数据记入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丰富了学生的成长记录。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校园智慧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下一幕,人工智能!
开心校园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