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

2023-08-17 15:22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3年30期
关键词:颍州江春水过桥

文题亮相

人生处处是旅途,途中处处有风景。庭前花开花落,天外云卷云舒,攀登万丈高山,俯视无尽深渊,阅览万卷诗书,洞察人间百态……无处不是风景。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风景”为话题,或叙述故事,或抒发情感,或表达思考,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4)不少于5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师者一角

颍州西湖春正好

◎刘诗琴

有些风景,可以在旅途中看到;而有些风景,要从字里行间读出来。

——题记

初 遇

“柳絮已将春去远,海棠应恨我来迟。”

庆历新政失败后,欧阳修被贬滁州,两年后改知扬州,皇祐元年又自请知颍州。这一年,他四十二岁。

颖州,一个寂寂无名的小地方,没有恢宏的殿宇楼阁,没有繁华的集市街巷,没有如织的车水马龙,只有几条普通的小河和一个普普通通的西湖。但它遇见了欧阳修,便迎来了春天。

《颍州府志》中有这样的记载,欧阳修“奏免黄河夫万余人,筑陂堰以通西湖,引湖水以灌溉民田。建书院以教民之子弟……”可以说,欧阳修在颍州迎来了生命的又一次勃发。

欧阳修初至颍州西湖时有这样一句诗:“柳絮已将春去远,海棠应恨我来迟。”是的,这一年的春天来得很迟,但幸好春天还是来到了西湖柳梢头,盛开在了颍州海棠上。

思 念

“颍田二顷春芜没,安得柴车自驾还。”

欧阳修在颍州只停留了一年多,接下来他知应天府、开封府,又被召回朝中,历任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官位越来越高,但他思念颍州的心绪却从未断绝。皇祐二年,他写信给梅圣俞,约他一起“行当买田清颍上,与子相伴把锄犁”。嘉祐四年,他又寄诗梅圣俞:“有田清颍间,尚可事桑麻。”五十五岁,他回顾平生,在《读书》一诗中写下梦想:“买书载舟归,筑室颍水岸。”五十八岁,他终于下定决心:“终当自驾柴车去,独结茅庐颍水西。”在六十二岁,看到路边青青的禾苗,他想到了那个不知回不回得去的颍州,他问自己:“颍田二顷春芜没,安得柴车自驾还?”春和景明,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归 乡

“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熙宁四年,六十五岁的欧阳修终得归颍。小小的颖州,普通的西湖,让他惦念了二十多年。此时的他最爱游西湖,最觉西湖好。“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独处时,他乘着轻巧的小舟在湖面缓缓前行,听着隐隐传来的管弦声,欣赏这明媚春光。湖中碧绿的春水流转绵延、无穷无尽;远处长堤一横,堤岸上芳草萋萋,生机盎然。“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爱热闹时,他约上三两老友,一边听着自己的新词,一边和老友推杯换盏、觥筹交错。

于欧阳修而言,此刻,颍州西湖春正好。

同台竞技

桥上风景

◎聂子翔

第一次过桥,我被那一江春水给惊住了。

傍晚时分,我在江边的公交站等车。长沙似乎没有春天,一江春水在冬夏之间起起伏伏,像是天地的呢喃——低沉而有力。每一朵浪花都在前进,在推搡,一边说着:“快向前走吧,去远方的大海”,一边又听着后面传来的喧闹。白色的浪花涌起,一句句叫喊声汇在一起,成了我耳畔的怒吼。

很快,车来了。回过神来,我匆匆上了公交车。放眼望去,岸边是一棵接着一棵的杨柳,并成两排。春天的新绿已经点缀在了柳枝上,那垂下的枝干在余晖中似乎闪耀着点点如星光般的生命力。杨柳低头看了看北上的春水,看不见自己柔美的倒影,只有如碎玉般的浪花不时飞溅到她们引以为傲的长发上。

第二次过桥,我感受到了浓郁的人间烟火味。

刚上桥,便见到几个妇人提着购物袋走在人行道上,笑着,聊着;几个骑着自行车的青年凝视着前方,紧握着车把,不时拨出阵阵清脆的响声,提醒前方的行人;有人骑着“小电驴”经过,是外卖骑手;还有下班后赶着回家吃饭的工人……他们疲惫的脸上带着笑意,令人动容。

桥上也有人停驻。一对小情侣背倚栏杆,男孩高高地举起手机,拍几张甜蜜的合照;一个小孩子坐在父亲的肩上,小手被大手拉住、张开,像雏鸟正要振翅飞翔,母亲靠在栏杆上看着他们,眉眼温柔……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妈妈,在我与爸爸玩耍时,她也是这样温柔地看着我们。

车行不停,马上就要到桥头了,道路突然变得宽阔起来。休闲的老人们聚集在桥边的小公园里,他们有的对坐着下棋,有的倚靠在桥边的石墩上闲聊,还有一个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人站在河边钓鱼。那和谐的氛围让我因不舍而隐隐失落的心也释然了。热爱生活,心向美好,便能发现生活中的无穷乐趣。

穿行于桥上,便是穿行于美好风景之中。人生亦如过桥,只要有欣赏一江春水的眼,只要有为人间烟火而跳动的心,美好风景就会一路相随。

【湖南长沙市怡海中学】

◆点评

对中学生而言,写景不难,难的是写出自己对景物的独特感受。这篇习作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小作者写自己两次过桥所见的风景,写出了一江春水奔流的恢宏气象和在春水滋养下柳树的勃勃生机,更细心体味到桥上各色行人所融汇的浓郁的烟火气,并从中感悟到“人生亦如过桥”的哲理。文笔美,情思更美。

渐渐消逝的浪漫风景

◎皮珞萱

每每读到《紫藤萝瀑布》,我都会对那一树簇拥着的、绚烂至极的紫藤萝,对那样生气蓬勃的浪漫画面心生向往。但我生于城市、长于城市,整日行走在钢筋水泥、高楼大厦间,连鸟雀猫鼠都很少见,更别说这种大自然独有的浪漫风景了。

一天,父亲终于抽出时间带我去找他童年时的山间老屋。我们好不容易找到地方,可曾经的老屋只剩一片断垣殘壁,父亲所说的如百草园一般的院子也不见了踪影,着实无甚趣味,只好怏怏而返。

归途中,路边是茂盛的草木、蜿蜒的溪流。听着叮咚的水声,我的心也慢慢放松下来。路边生长着一大片叫不出名来的植物,宽大的茎叶上还趴着几只身体修长的小虫。我好奇地停下了脚步。小虫有着黑色的脑袋和身体,身体上方有一对棕色的鞘,半透明的翅膀收在鞘下。它们头上的触角在空中画着圈,或是只一边转,或是两边一起转。仔细看去,这小虫的尾部颜色还挺特别——这是一群萤火虫!它们看上去呆头呆脑的,有的会从叶片上摔下去,有的还会在飞的时候撞上草叶,摔向地面,然后又缓缓地爬起来。

我如痴如醉地看着——它们并不畏人,甚至会缓慢地绕着人飞。这是一群多么自由可爱的小生灵啊!若是在晚上,这样一群发着光的小精灵或慢慢穿梭于草叶间,或三三两两停靠在叶片上,那将是一幅多么美的画面啊!

尽管没能欣赏到夜色中的萤火虫,可白天的一幕仍令我记忆犹新。这就是属于自然的浪漫风景。它就像紫藤萝瀑布一样——在城市侵吞山林、高楼取代老屋,太多独属于自然的风景伴着机械的轰鸣被永远封存于画面或文字中的今天,它们隐藏在破碎的砖石中,躲避在山林的庇护下。倘若我们的人生旅途里再无法遇见壮美的紫藤萝瀑布,无法遇见灵动的萤火虫,我们又该从何处找回那份渐渐消逝的、名为自然的浪漫风景?

【湖南长沙市怡海中学】

◆点评

这篇习作立意高远,小作者从课本中的紫藤萝瀑布切入,描写了从老屋返回时所见的自然风景,表达了自己的深思:“城市侵吞山林、高楼取代老屋,太多独属于自然的风景伴着机械的轰鸣被永远封存于画面或文字中”“我们又该从何处找回那种渐渐消逝的、名为自然的浪漫风景”,足见小作者的慧心。

猜你喜欢
颍州江春水过桥
他把悲伤流成一江春水——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得颍意甚奇
再至汝阴三绝
春水向东流
过桥
过桥
过桥
黑夜过桥
水 警
有一条路叫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