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对称句,增强形式美

2023-08-17 15:22曾江保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3年30期
关键词:绿荫蝉声散步

曾江保

技法导入

记叙文中的对称句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偶句,而是指结构、字数大致相同的两个句子。这类句子一般是将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并列、对举。从内容表达上看,对称句能通过简洁的文字,高度概括要表达的内容,从而增加作文的张力,达到引人注意、耐人寻味的目的;从语言形式上看,对称句句式整齐,富有对称美,读来朗朗上口。

若想在文中运用对称句,让作文语言既具备形式美,又能收到内容丰富的表达效果,以下方法可供大家借鉴:

一、巧用对称标题,形式独具匠心

文章标题是最能吸引读者眼球的一种文字艺术。在众多的标题形式中,对称式标题因使用意思相关、相对或相反的词句,节奏鲜明,显示出一种平衡美、视觉美而深受读者喜爱。如《年年游子乡情梦,声声呼唤又一春》《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继承在左,创新在右》等。

二、传达丰富信息,增强对举效果

《散步》中,“她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作者以补充的形式传达了一个儿子因孝顺而产生的幸福感,让人不得不回顾前一句母亲的那种因“乖顺”而产生的幸福,表达了儿孝母慈的丰富内蕴。这种抓住某一场面或瞬间的正反面的对举,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三、讲究结构呼应,行文浑然一体

《散步》的开头“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结尾“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开头、结尾都写了四个人,但表达形式却截然不同。开头逐一点明出场人物,是为了突出每个个体;结尾用语简洁,是为了说明“我们”是一个整体。从结构上看,这种首尾呼应是一种对称的结构,使行文浑然一体。

四、精炼语言表达,凸显文字内涵

《散步》中,“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这段话如果通过散句来表达,单是“儿子”与“父亲”“丈夫”这些身份就难以简洁地表述出来。对称句的使用,巧妙地将“我”置于这种关系组合的中心,写出了母亲、儿子、妻子与“我”的关系。这种并列对称的方式,从多个方面或不同角度展开,既体现出“我”的多种“身份”,又表明了“我”的多重“责任”。

文题亮相

“草木本无心,因人显其志。”从古至今,诸多文人在自然万物中倾注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自然事物成为某种人格的隐喻和象征,我们将这种写作手法称作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

生活中,有没有什么事物曾触动你的心灵?请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会,写一篇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恰当运用对称句式;(4)不少于5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作文展示

蟬鸣声声夏同行 涟漪回响动人情

◎全羽欣

在我心中,流淌着一种声音,没有前奏,没有终止,有的只是一圈圈水花荡出的涟漪。

——题记

蝉鸣透过斑驳的阳光,陪伴少年行走在他的成长之路上。燥热的风吹过,蝉用它独特的嗓音,将一个平淡的下午变成它的一场演唱会,一声复一声,为路过的行人献上一曲曲盛夏之歌。

蝉鸣与夏天同行,我享受着它的乐曲,它拨动着我的心弦。

儿时的记忆慢慢浮现,奶奶的身影在我脑海中渐渐清晰起来。还记得,每当夜幕降临,我便拿出席子铺在地上,然后躺在上面,听蝉鸣,数繁星。不知何时,奶奶来到我的身旁,抚摸着我的脑袋。我好奇地问奶奶:“树上的蝉不累吗?怎么一直叫个不停?”奶奶笑眯眯地回道:“会累呀,蝉累的时候,它们就用旁人听不着的声音小声地叫,陪着月亮,就像奶奶陪着你一样,永远不会让你感到孤单。”我小声地问:“那奶奶不在我身边的时候呢?”奶奶叹了口气,意味深长道:“当你感到孤单的时候,就把这蝉声当作奶奶的声音,它会一直陪着你的。”我总是这样,会问奶奶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奶奶总会耐心地回答我。我曾以为那无忧无虑的时光会像这蝉鸣一样,在我生命中的每个夏季永不停歇。

后来,我要上初中了,不得不告别奶奶,来到学校寄宿。离家那天,蝉声断断续续,我分明看见奶奶脸上写满了不舍。奶奶摸摸我的脸,说:“奶奶老了,你长大了,以后的日子奶奶没法一直陪着你,当你感到孤单的时候,就把这蝉鸣当作奶奶的声音,它会一直陪着你的。”她为我整理好衣服,紧握着我的双手。我上了车,奶奶挥手和我告别,我也饱含着热泪回应着。

奶奶老了,如今的盛夏,不会再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耐心地解答我的各种奇怪的问题,抚平我内心的躁动与不安了。可奶奶的声音早已像蝉鸣一样直抵我心,让我永远不会感到孤单。

走在人来人往的校园里,蝉鸣呼唤着绿荫,绿荫映衬着蝉鸣,越来越繁密,越来越响亮。奶奶的声音仿佛在我耳边响起:“宝贝,奶奶一直在,就像这蝉鸣一样……”

【浙江嘉兴市平湖杭州湾实验学校】

◆点评

习作运用生动形象的对称式标题,富于艺术性与感染力。为了避免情感流于空泛,小作者找到了传递情感的媒介——蝉声,借蝉声抒发了她对奶奶的感激与思念之情。文中,小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去描写蝉声,“蝉鸣呼唤着绿荫,绿荫映衬着蝉鸣,越来越繁密,越来越响亮”这一对称句的出现,使所写的景物更加生动,对奶奶的情感表达也更为丰富。

(宋怡娟)

猜你喜欢
绿荫蝉声散步
蝉声阵阵 毛猴驾到
蝉声
散步的收获
散步
蝉鸣
徽州绿荫
风景
散步畅想
一起去散步吧
蝉声这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