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跳和跳深测试方案与指标选用准则

2023-08-22 04:57李羽茜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23年2期
关键词:细节下肢运动员

李羽茜 /译

(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438)

跳跃测试常被用于评估下肢的神经肌肉功能、监测训练的适应性、评估受伤后恢复训练和比赛的准备程度。其中,反向纵跳(Countermovement jump,CMJ)和跳深(Drop jump,DJ)是研究和实践领域最常用的2 种跳跃测试,其测试结果可间接评估受试者的神经肌肉能力和反应力量。从实践角度来看,跳跃测试实施简单、不易疲劳且较为省时,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尽管测力台可根据不同的跳跃测试提供大量指标,但这可能会误导从业者。因此,本文旨在建立一个选择CMJ 和DJ 测试指标的理论框架,为实践中的指标选择提供指导。

1 指标选择注意事项

选择指标时需考虑以下3 个问题:第一,所要测量的指标能否与特定运动表现结果在生物学基础上有所联系。例如,跳跃高度降低是否表示神经肌肉疲劳程度的增加,或者跳跃高度增加是否会带来冲刺能力的提升等。第二,测试的可行性。专门的测试时间、优质的设备和正确的测试态度等是执行跳跃测试的基础。第三,数据采集的质量。一项测试即使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前2 个问题,但若误差或变异性较大仍无法提供有效信息。

2 指标选择原则

首先,在跳跃数据的监测与分析中,只有结合跳跃动作细节和测量结果,才能对神经肌肉能力进行全面描述。其次,选取的指标要有实证研究的支持,并且在运动表现和临床应用中具有可接受的信效度。在正式测试前实施标准化的预测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测试的信效度。最后,测量误差应纳入考虑范围,以确保干预训练后的变化是真实的。

3 反向纵跳指标选择

反应力量指数修正(Reactive strength index-modified,RSI-Mod)是近年来CMJ 测试中常用的一个指标,该指标可以通过跳跃高度除以起跳时间得出。理解RSI-Mod 的变化,需分析跳跃高度和起跳时间。跳跃测试中的动作细节也会对指标结果产生影响,对起跳时间减少的解释有2 种:一是训练的消极适应,运动员在下蹲过程中可能没有到位,导致跳跃高度降低;二是训练的积极适应,运动员的跳跃高度保持不变但所用时间变短,力量得到改善。研究表明,下蹲深度和跳跃高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监测下蹲深度可在一定程度上确定测试期间起跳时间变化的原因。因此,在跳跃测试中,下蹲深度测量的规范化十分重要,特别是青少年运动员或人体测量学指标差异较大的项目(如篮球)运动员进行跳跃测试时。

运动员的体重变化也是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例如,训练干预的目的是增加肌肉质量,但运动员在达到相同跳跃高度的同时增加了2 kg 体重,这是一种积极的训练适应。此外,将测试结果转化为运动员喜欢的呈现形式十分重要,会增加相关人员(如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认同感。此外,对运动员的测试结果进行反馈也会提升测试的信度。

图1是CMJ 测试各指标的关系图,也可用于DJ 测试。CMJ 跳跃高度和起跳时间有助于解释RSI-Mod 的变化,而下蹲深度可解释起跳时间变化。

图1 反向纵跳测试指标关系图

4 跳深测试指标选择

反应力量指数(Reactive strength index,RSI)是DJ测试中最常见的指标,可以通过跳跃高度除以地面接触时间(GCT)得出。与RSI-Mod 相似,RSI 也是一个比率指标。因此,分析RSI 时也需分析跳跃高度和GCT。在DJ测试过程中,肌肉具有拉长-缩短周期(Stretch-shortening cycle,SSC)特征。现有文献大多以0.25 s 地面接触时间作为区分快速SSC 和慢速SSC 的临界值,因此,监测GCT可以了解运动员DJ 过程中SSC 的速度。

与CMJ 起跳时间的概念类似,如果未监测跳跃测试动作细节,GCT 在测试期间发生的变化将难以解释。在DJ测试中,下肢刚度可作为一个动作细节指标。如果把下肢比作弹簧,下肢刚度即为弹簧各个要素(肌肉、肌腱和韧带)的受压程度,由地面峰值反作用力除以地面接触期间的腿部位移得出。下肢刚度与地面接触时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下肢刚度越大,地面接触时间越少。因此,当下落高度保持一致时,监测下肢刚度可以帮助确定测试时GCT 发生变化的原因。但是,当GCT 为0.25 s 时,下肢刚度并不是反映动作细节的最佳指标。这是因为:高于0.25 s 的GCT 可能会减少SSC 的效率,丧失储存的弹性势能。DJ 用于检测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时,GCT 应尽量低于0.25 s。

图2为DJ 测试各指标的关系图,DJ 测试是衡量反应力量水平的方法之一,RSI 是解释DJ 表现的重要指标,分析RSI 需同时结合跳跃高度和GCT,下肢刚度则是对GCT的补充。

图2 跳深测试指标关系图

5 实践应用

CMJ 和DJ 测试在选择指标后还需对指标的信度和变化敏感度进行测试。表1 和表2 提供了CMJ 和DJ 指标的假设数据。

表1 干预训练对反向跳的影响(案例数据)

表2 干预训练对跳深的影响(案例数据)

由表1 可知,4 个指标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均小于10%,具有较高的信度,但RSIMod 和跳跃高度的变化较小(d≤0.18),对干预训练后的变化不敏感,动作细节指标(起跳时间和下蹲深度)则有较明显的变化。运动员的跳跃高度保持不变但所用时间变短(即运动员在更短的时间内产生了相同的冲量),表明运动员的力量有所改善。下蹲深度大幅减少(d=-1.08)解释了起跳时间的变化。

由表2 可知,所有指标的CV 值均小于10%,与CMJ类似,但不同指标之间的差异幅度不同。虽然GCT 在统计学上表现出中度(d=-1.08)改善,但跳跃高度的变化较小(d=0.35)。由于RSI 是一个比率,由跳跃高度除以GCT 得出,效应量为中等(d=0.57),所以GCT(相对于跳跃高度和RSI)的提升程度更大,而下肢刚度的提升(d=0.81)也解释了GCT 的变化。因此,下肢刚度作为一个动作细节指标可加深对GCT 变化的理解。

编译自: BISHOP C,TURNER A,JORDAN M,et al. A framework to guide practitioners for selecting metrics during the countermovement and drop jump tests [J]. Strength& Conditioning Journal,2022, 44(4): 95–103.

猜你喜欢
细节下肢运动员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