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身体素养释义

2023-08-22 04:57李嘉诺龚海培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23年2期
关键词:高强度体育运动身体

李嘉诺,龚海培 / 译

(武汉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身体素养的发展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不同的运动与思维方式会对其产生正面和负面影响,尤其是人体完成中高强度体育运动的数量和质量,对其身体素养水平产生较大影响。目前,世界上许多教育和体育组织将提升身体素养作为培养青少年心理素质和认知情感的一种方法,进而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身体素养是一个包容性概念,涵盖众多有关联的要素,这些要素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比如“读写能力”,其字面意思是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但如果对其进行拓展,它的外延更加宽泛,包括知识、理解和思考等。同样,身体素养不仅仅指参加中高强度的身体活动(Moderate to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还包括在各种身体运动中展现出的自信、能力和热情。尽管对身体素养有多种定义,但总体上都涵盖情感、身体和认知这3 个维度。具备身体素养的青少年会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能适应各种运动环境,通过体育运动增强体能、力量、技术、心理素质等,他们有信心掌握多项运动技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运动,此外,还能快速思考和判断,拥有创造性思维,是典型的复合型人才。

身体素养一直被认为是终身体育的基础。从理论层次上分析,具备较高身体素养水平的青少年能主动掌握运动技能,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且能在不同环境中体验多种运动项目,因此更易达到青少年每日推荐的参加中高强度身体活动的标准。此外,他们会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经常参加与健康相关的、有挑战性的、对身体有益的体育项目。可见,身体素养的发展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会对其产生正面和负面影响。因此,身体素养并不是一种身体特征,而是一种行为,需要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发展和维持。研究表明,受体质、心理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的身体素养水平会不同程度地存在提高或降低现象。例如:缺乏运动的青少年在专业指导下进行系统训练,其身体素养水平就会得到提高;如果停止体育运动,其身体素养水平就会降低。总体而言,想要达到更高的身体素养水平,需要更高的运动技能和体育参与度。

1 身体素养的影响因素

1.1 体质健康

良好的体质既反映人体的生命活动水平,也反映身体运动水平,只有生命活动和身体运动和谐统一,才能达到身体素养的持续发展。青少年如果没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机会,就无法熟练掌握复杂的运动技巧,身体素养的发展就会受到一定影响。同样,如果不能全面地进行跑、跳、深蹲等基本运动技能训练,其体质水平将会下降,更难以主动参与身体运动。为详细了解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研究人员制定了运动能力评价标准,低于这个标准的青少年很难达到或保持推荐的每日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VPA)的标准。虽然基础运动技能和身体素养存在一定差异,但青少年在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很难提高体质水平。此外,研究发现,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与运动不足、缺乏体育锻炼有密切关系。

1.2 运动表现

运动表现是检验身体素养的标准之一,是身体素养和技战术的综合体现,其核心生理基础是能量供应和神经调节。从主观上讲,青少年的运动能力对其身体、心理和认知等都有积极影响,这与青少年每日参加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息息相关。医学分析表明,青少年参加中高强度身体活动的时间在7 岁前就出现了下降情况,这种趋势会持续到青春期,大多数青少年没有达到每天至少60 min 中高强度身体活动的标准。一份青少年体育运动表现的调查显示,目前青少年的运动表现状况等级为D 级,处于较低等级,并且近年来青少年在肌肉健康和运动技术表现方面也出现了逐渐下降的趋势。从客观上讲,造成此类现象的因素有操场长期闲置、体育教育不受重视、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越来越少等。总之,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不具备优秀的运动表现能力,他们对自己的身体素养缺乏信心,害怕在实践中失败或被人嘲笑,导致不愿意参加中高强度的身体活动。倘若青少年积极参加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哪怕没有达到相关标准,也能为其提高运动表现打下基础。

总之,身体素养贯穿于生命的各个时期,其在医学、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群体。如果缺乏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培养青少年的身体素养,会导致他们很难有机会参加体育锻炼。因此,应在青少年早期阶段制订相应的体育锻炼计划,提高其身体素养水平,通过鼓励其积极参加各类体育运动、接受专业的技术指导等方式提升体质水平,并建立对自己身体负责的健康意识。

2 提高青少年身体素养的措施

2.1 接受专业、科学的运动训练指导

研究表明,专业科学的运动训练对青少年的健康指数和幸福指数产生积极影响。然而,我们对运动训练“剂量”的认知通常偏向于数量,却未重视训练质量。和阅读、写作能力一样,身体素养也是一种习得性能力,需要在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中对其进行培养。青少年能自主锻炼值得赞扬,但为了全面提高其身体素养,需定期接触专业的运动训练。研究发现,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度与其是否参加中高强度的身体活动有关。在青少年时期培养的运动习惯将持续到成年,因此青少年急需在科学、专业的指导下形成正确的运动训练,提高其身体素养。此外,青少年成长期的神经系统具有高度可塑性,抓住这一“窗口期”进行力量训练与技能训练往往事半功倍。以青少年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应帮助他们认识到学习过程中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学会举一反三,同时为其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和说明。

2.2 开展多肌肉群、多关节综合训练

综合性身体训练是指大脑和运动技能相结合的神经肌肉练习(Integrative neuromuscular training,INT)。神经肌肉练习是指使用杠铃、药球、哑铃、健身绳、瑜伽球、平衡板等进行的循环训练。这种训练方式包括多种关节力量和技术练习,旨在强化练习者的运动能力、空间观念和动态平衡,同时为培养身体素养打下基础。虽然该项目的结构和内容会受到参与者年龄和经验的影响,但每种训练做1 ~2 组、每组间隔30 s 适合于大部分人。待参与者的运动能力得到提升,逐渐对身体能力感到自信后,多样化的练习被纳入计划,参与者能够在新的体验中学习到技巧,进而建立以技能为核心的训练思维。值得注意的是,神经肌肉练习的重点不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动作,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技术完成练习。经过长时间有针对性的练习,肌肉力量和运动技能表现之间的协同关系会逐渐加强,参与者会越来越注重终身体育锻炼。神经肌肉练习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为参与者提供有价值的学习体验,随着参与者身体素养的不断提升,专业人员需尊重个人需求、能力和兴趣。

2.3 设计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训练计划

青少年的锻炼计划须从运动分析、运动表现、运动恢复等方面详细制订,确保计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训练时间方面, 须重视青少年身体活动时间不足的问题,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量减小会对身体发病率和治疗费用产生显著影响,所以规划好训练时间至关重要。在技能训练层面,青少年需要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来提升运动技能的熟练度,全身心地参与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当其对一项运动技能烂熟于心时,训练质量、身体素养自然会得到提高。训练计划要有一定的丰富度,多样化的训练能调动青少年的积极性。青少年在参加中高强度的身体活动时,需增强信心和认知,明确锻炼动机。为了能长期参与身体活动,青少年的训练计划需与科学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此外,青少年还应了解阻碍身体素养提高的各种因素,如身体能力、心理和认知等。未来研究可注重身体素养带来的有益影响,致力于完善身体素养的评定标准,并对身体素养的各维度进行全面评价。

编译自:FAIGENBAUM A, REBULLIDO T.Understanding physical literacy in youth[J].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Journal, 2018,40:90-94.

猜你喜欢
高强度体育运动身体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体育运动
拿什么拯救自己——浅谈高强度压力下的自我调适
高强度汽车焊管用冷轧窄带钢开发生产实践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呆呆和朵朵(13)
身体力“形”
华菱湘钢成功开发80kg级高强度水电用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