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评价研究

2023-08-23 04:37王红杰
考试周刊 2023年31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研究

摘 要:朗读作为阅读教学中采用最为频繁的一种阅读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和透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文以化人的教学目标。同时,朗读的方式对学生语文思维和能力的提升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在朗读的评价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不足,影响着朗读教学作用的发挥。基于此,文章将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评价研究的现状出发,深入探究朗读评价研究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朗读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31-0060-04

一、 引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从本质上而言就是学生口、眼、耳、脑并用的语言实践活动,对学生的综合思维和能力具有一定的考验和挑战,也是学生用声音去理解和感悟文章深层次内容的过程。基于这样的情况,朗读已经成为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基本能力,在一定意义上直接决定着学生的阅读效果。而朗读评价是指教师通过合理的方式评估学生的朗读和阅读理解能力,更加客观地了解学生,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朗读评价的现状思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朗读评价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从而对学生展开朗读的评价,然后去提升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从现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朗读评价情况来看,在朗读过程和评价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在朗读教学方面,首先,教师对朗读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部分教师片面地认为朗读的过程就是简单地重复文章的内容,因此,在课堂上往往自己进行领读,把朗读作为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导读部分,只是为了让学生对阅读的内容有一个快速基本的了解,对朗读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的朗读时间也是比较少的,很难形成良好的朗读效果,因此,朗读评价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朗读评价的根本目的都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互动教学法的使用趋于形式化,简单地让学生进行小组朗读,然后学生进行讨论,教师进行讲解,对学生讨论的内容和效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对朗读的认识和理解仍然停留于浅层次的阶段,不利于能力的发展。最后,教师之间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朗读评价的过程需要教师从整体的角度去分析学生的朗读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掌握更加全面的语文教学素养和朗读技能,但是实际教学中的教师朗读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既无法合理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也难以对学生的朗读成效作出科学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和学生朗读潜力的激发。

在朗读评价方面,并没有实现应有的效果。其一是朗读评价的形式比较单一。朗读评价过程本身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是双向评价的过程。但是在实际中朗读评价往往是单向的评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占据了一定的主导地位,未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真正实现多元评价的方式和效果。其二是朗读评价的语言比较简单。目前的朗读评价语言往往是面向比较窄的群体,没有从全体的角度考虑。教师往往是在課堂上采取提问的方式对个别学生进行评价,采用也是“你真棒!”等简单性的语言,对学生的触动和激发不够,未实现对全体学生的兼顾。其三是朗读评价过于看重评价结果。教师在朗读评价的过程中只是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能力缺乏进一步发现,这就导致对学生的过程评价、思维评价、体验评价和感悟评价的缺失。其四是朗读评价的结果运用不足。部分教师为了评价而评价,没有通过评价结果来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发展。教师不管学生的朗读表现如何,都要进行个性化的评价,让学生的体验更加深刻、真实,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

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朗读评价的实际意义

(一)进一步提升对朗读评价的认识和了解

朗读评价的过程就是对朗读再认识和了解的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朗读评价有新的定义和阐述,其中指出对阅读的评价,要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都充分地考虑进去,重点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展现出的阅读兴趣和价值取向,以及使用的阅读方法和习惯,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此外,对学生的阅读的面和量,还有材料的选择,也要进行充分的关注,从而为教师的朗读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引。因此,通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评价,不仅能提升教师对朗读评价的认识,而且能让教师对朗读评价有更多的思考和研究,为朗读质量和效果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朗读评价的过程让学生对朗读本身也会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二)进一步提升朗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朗读评价的过程是一个探索性的过程,需要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不断摸索评价的标准,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实现对学生更加客观、全面的评价。因此,通过朗读评价的开展,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水平和内容能掌握得更加清晰,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也更具有针对性,更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同时,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评价能够及时地纠正学生在朗读内容选择上的不足,以及在朗读量方面的不合理之处,让学生的朗读过程更加科学合理,为朗读教学质量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也为朗读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更为丰富的积累。

(三)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朗读评价的过程也是对教师综合素养的考验,需要教师不断地优化评价理念,丰富评价方式,构建多元化评价主体,在最大限度上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通过朗读评价能有效地改变语文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相对陈旧的部分,对新的教学理念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刻,推动着教师整体教学能力的提升。而且,在朗读评价的时候教师需要对评价的语言和评价的时机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和水平,在此基础上去指导和帮助学生,通过这样的过程,教师的整体教学技能会得到大幅提升和发展。

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评价的技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是一项技巧性的作业,需要学生在表达方式和情感选择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反复的训练过程中提升朗读的能力。朗读评价也要依据朗读的全过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因此,朗读评价也要注重一定的技巧,从而保证评价的效果。

首先,在朗读评价中要注重感受和理解朗读中的感情,去理解其中的蕴意。小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上更加敏锐,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更加凸显对文章情感的表达,从而实现对作者创作意图和情感的深层次理解。针对这种情况,在进行朗读评价的时候要注意区分有感情的朗读和朗读加感情,前者往往实现了情感表达与朗读的结合,后者只是单纯地为了突出朗读中的感情,并没有真正地将两者融合。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的时候,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感情融入朗读的内容中,根据文章内容的情感起伏变化,展现出抑扬顿挫的阅读节奏,让整体的朗读更有韵律,更加充分地彰显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

其次,朗读评价要关注学生的朗读发音,注意感受朗读的音韵。朗读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只有最大限度地保证发音的精准性,才能把抽象的文章内容用声音构建成完整的画面和情境,让聆听者的感受更加深刻。因此,朗读评价要以阅读者的发音是否清晰作为重要的标准,尤其是在蕴含了作者情感的段落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朗读评价的要素,对学生的普通话进行辅导和纠正,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禁止使用方言教学,为学生的发音精准创造良好的氛围。普通话辅导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平翘舌和鼻音,部分教师本身就发音不标准,对学生的普通话能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学生去揣摩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最后,朗读评价的过程中要去感受学生对语调和节奏的把握,关键的是学生能够准确无误地把文章流利地读完。在针对实际朗读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感受到句子和句子之间以及段落和段落之间的联系,从而在朗读的时候根据不同段落的联系来掌握整体的节奏。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多音节和双音节的词语熟悉程度不够,导致在朗读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卡顿和中断的情况,评价的时候要作为重点内容。

五、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评价的策略

(一)构建朗读评价的标准体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评价关键的是要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从而依据标准进行准确的评价,获得更加精准的评价结果,给予学生科学的朗读引导,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一方面,要充分地认识和理解新课标对朗读的总体要求。新课标明确指出朗读要能够使用普通话,把朗读的内容正确流利且有感情地表达出来。所谓的正确就是要严格按照朗读的文章内容,不能出现多字或少字的情况。“流利”强调的是学生在正确的基础上不重复不拖沓、完整清晰地把内容读出来。“有感情”注重的是学生对朗读节奏和韵律的把握,要深刻地体会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合理的方式把情感全面地展现出来。另一方面,在明确朗读要求的前提下,要根据小学阶段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能力,来构建不同的朗读标准,使评价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低年级的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要侧重句子的停顿;中年级段的学生朗读更侧重于对文章内容的感悟,用不同的语气來体验文章的内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朗读中更侧重于情感的表达。

因此,在标准的构建上也要以此为依据。低年级朗读评价的时候要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根据文章中的句号、问号、逗号等进行断句和停顿,并通过不同的停顿来表现出不同的语气,逐渐养成朗读的好习惯。小学中年级的朗读评价要在正确感受语气的基础上去要求学生在语言流畅和吐字清晰,以及节奏把握方面进行提升,并借助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音乐、图片来融入感情进行朗读。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朗读评价关键的就是学生对情感的把握,音韵和语气不再作为关键的评价要素,但是也不能完全以情感为主,要注重评价要素的综合运用,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技巧为根本目标。针对小学不同年级构建的评价标准不是固定的,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和学生不同的能力来进行动态调整,但是鼓励和激励的评价核心不能改变,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和能力。

(二)丰富朗读评价的语言体系

朗读评价的过程也是教师语言表达的过程,科学合理地使用评价语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朗读潜力,从而为语文阅读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朗读评价要注重对使用语言的优化和丰富,不断提升评价的效果和质量。

其一,在对朗读进行即时评价的时候,教师要注重评价的及时性,评价以点拨、提升和纠正为主,让学生能够及时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针对性地进行改正。在进行即时评价的时候,教师的评价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是选择合适的朗读内容进行情境评价,教师可根据朗读的教学情境做出及时性的反馈。比如,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秋思》的相关内容时,学生在朗读到“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时候,并没有展现出应有的情感,教师就可以及时地进行评价:“听你们的朗读,我怎么没有感受到作者的思念呢!”学生就能及时进行改正,再次朗读的时候把对家思念的情感表现出来。

其二,即时评价要注重语言的幽默和风趣,让学生更加乐意去接受教师的评价建议,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改正不良习惯。教师在使用语言的时候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注重语言与学生心灵的契合性。比如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梦想的力量》的时候,部分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软弱无力,教师就可以评价:“为什么你的梦想没有力量呢?”学生听后马上就丰富了朗读的情感,也让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再就是激励评价,小学阶段的学生情绪的变化非常敏锐,因此,教师要及时地进行鼓励和帮助,避免因为情绪的低落对朗读造成影响。比如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时候,当学生充满情感地朗读时,教师就可以及时进行评价,夸赞学生的朗读声情并茂,铿锵有力,让人深刻地感受到了文章中的情感。进行激励评价时,教师必须要保持真诚的态度,真情实意地进行评价。还有要灵活采用修辞评价,让朗读更加更具情境性。

其三,教师在评价语言的选择上要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激发,不能单纯为了评价而评价,要确立一定的评价目标,通过评价来让朗读的教学更加高效。一方面,教师在评价语的使用上要以鼓励和引导学生为目标,尤其是部分学生比较腼腆,在阅读的时候不敢大声表达,不敢朗读,不愿意朗读。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评价的时候要从激发学生兴趣的角度出发。另一方面,对评价语的使用要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启发,逐渐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更加灵活地使用朗读的技巧。

(三)完善朗读的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评价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教师要不断探索朗读的评价方式,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第一,要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取得评价效果的科学化。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朗读过程中的优缺点,帮助和引导学生。学生要进行自我评价,分析朗读过程中哪一个环节比较好,更好地去認识自我,提升能力。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评价,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学生要对教师进行评价,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第二,要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在朗读评价中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对评价的效果互相比较,通过不同的方式在比较中发现更多的朗读技巧,帮助学生提升能力。进行补充评价,在学生发言以后及时弥补观点。建议性评价,对学生朗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让其他学生也从中汲取经验。创造性评价,让学生实时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和教师进行互动,让评价更具合理性。奖励性评价,要给予学生一定的物质奖励,通过外在的物质来增强学生的朗读自信心。活动性评价就是通过活动来实现评价。第三,要注重评价工具多元化。既要采用口头评价,也要灵活采用书面量化评价和实践评价,实现对学生的准确评价。

六、 结论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评价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和朗读思维的激发。因此,教师应了解朗读评价的要求,从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语言等角度出发,不断提高朗读评价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桂萍.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方法研究[J].新智慧,2022(21):121-122.

[2]练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建构中的朗读探析[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0(4):86-88,92.

[3]李婉莹.审美视阈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作者简介:王红杰(1969~),女,汉族,河北保定人,保定市前卫路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