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钻研 厚积薄发
——评马重奇先生主编《清代民初方言韵书整理及研究丛书》

2023-09-01 20:12蔡国妹
闽台文化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韵书八音丛书

蔡国妹

(闽江学院人文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闽方言韵书数目之多居全国首位,而种类繁多正与闽方言十分复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三十多年来,马重奇先生不断从民间去发掘文献资料来探讨闽方言语音史的新问题。方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大规模挖掘、整理和研究闽方言文献十分有必要。马先生所主编的《清代民初方言韵书整理及研究丛书》陆续出版,这是福建省服务海西重大研究项目《海峡西岸濒危语言学文献及数据的挖掘、整理与研究》的最终成果之一,也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海峡两岸闽南方言动态比较研究》的子课题之一。该丛书主要整理和研究的文献包括《增补汇音妙悟》《拍掌知音》《汇集雅俗通十五音》《增补汇音》《渡江书十五音》《八音定诀》《潮语十五音》《潮声十七音》《击木知音》《加订美全八音》《建州八音字义便览》等。十二部著作均以“整理及研究”冠名,主要包括原书的整理和研究论文一篇,其主要特色表现如下。

一、整理细致,设计精美

丛书整理韵书的具体原则包括:(1)每本新编闽方言韵书,均根据相关的古版本以及学界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校勘和校正。(2)每本方言韵书均以原书底本进行整理,凡韵书编排较乱者根据韵字的音韵地位重新编排。(3)韵书有字有音而无释义者,根据有关工具书补充字义。(4)凡是错字、错句或错段者,整理者直接改之。(5)通过整理,以最好的方言韵书呈现于读者的面前,以满足读者和研究者学习的需要。

翻开一看,韵书的编排格式排列,每页12列,韵部、十五音、声调和韵字一律用小一号宋体字,注释文字则一律用五号宋体字。而且在每一声调后加实心圆圈隔开再逐一按原韵书录入韵字,如果没有收录韵字的地方则用空心圆圈。与原有的韵书相比,这样的设计十分精美。

二、研究深入,方法科学

每部书研究的具体原则包括:(1)介绍每部韵书的作者、成书时间、时代背景和各种版本。(2)介绍每部韵书在海内外学术界的研究动态。(3)研究每部韵书的语音系统,既做共时的比较也做历时的比较,考出音系、音值。(4)考证出每部韵书的音系性质以及在中国方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994年,李如龙先生在《漳州方言研究》的“序”中强烈建议在音韵学的研究中,不但需要借助古诗文和韵书、韵图以“考古”,而且需要联系方言以“审音”,音韵学和方言学的研究可以互相发明,运用方言材料来研究音韵学依然是值得提倡和鼓励的,最后还高度赞扬:“由于基础训练好,业务方法正,加上勤奋和刻苦,马重奇君在青年学者中已经是著述丰硕的佼佼者了”。

近三十年来,马先生的治学已经自成风格,开创了传统音韵学研究的新风气——通语史与方言史互相结合,传世文献与鲜活方言互相印证。他为学界展示了最为可信的研究方法,即通过采用历史比较法真正实现共时与历时研究的互补(详参李春晓《专精以探骊珠,博通而开风气——评〈汉语音韵与方言史论集——马重奇语言学论稿〉》,《国文天地》第30卷第12期,2015年5 月)。文献考证法和历史比较法是方言韵书研究的“锋利武器”(详可参李春晓《文献考证法和历史比较法:方言韵书研究的“锋利武器”》,《励耘语言学刊》2015 年第1 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15年5月)。

三、文化传承,绝学未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各地方言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反复强调要“保护传承方言文化”,而且呼吁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闽方言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这样丰富的资源也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闽方言韵书描写、展现和揭示闽方言的实态,保存闽方言资料能够有效地传承和弘扬闽文化,充分展示闽方言生态文化区语言的真实面貌。因此对闽方言韵书展开全面、科学、合理的整理与研究,可以提高地方文献资源的保存和利用,加强了地方方言文化生态区的开发与建设,更好地为海西区域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

闽方言韵书需要借助各种途径加以收集,这并不是寻常人可以轻易做到的,马重奇先生耗费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精力和心血,孜孜以求,乐此不疲,勤耕未辍,这也是难以想象的。只有聪明睿智、坚强刚毅的学问家才可以胜任,像马重奇先生这样的学者确实让我们感到无比的钦佩和崇高的敬意。丛书编者之一的李春晓博士是我在福建师范大学就读硕士时的舍友,2002年她所完成的硕士论文就是关于闽东方言韵书《加订美全八音》的音系研究,到现在我还记得她在电脑前录入韵书的每一个汉字,并借助《汉语大字典》而将韵字的音韵地位逐一录入到潘悟云先生所开发的方言处理系统(TFD)的身影,因为方言韵书存在大量的生僻汉字,这样的古籍整理非常考验整理者的耐心,只有甘坐板凳十年冷的决心才能战胜困难顺利完成。在马先生的带领下,王进安、陈芳、陆招英、陈伟达、马睿哲等博士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深耕细作,成果出众。音韵学有“绝学”之称,而“绝学”因为有如此专注学术、潜心钻研的师徒团队而从未中断,学脉相承,底蕴深厚。一套丛书出版,可以同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科研人才,也强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发展,持续扩大学科在学术界的深远影响力。

从整理的规模来看,这是一部闽方言韵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从闽方言研究史来讲,丛书的出版将是新时代国家重视传统文化事业的历史事件;就整个汉语言研究而言,它也将是重要的里程碑。

总而言之,搜集、鉴别、整理闽方言音韵书,并通过对方言韵书的比较研究形成科学认识,这样的整理和研究是有着十分宝贵的研究价值。有些遗憾的是因为篇幅所限,丛书没有附上具体的校勘记。不过,马重奇先生将在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煌煌巨著《明清以来闽方言文献集成》,总共12 辑,每辑13 种,预计至少可以收录156 册。这样的集成影印闽语地区所有已知的早期方言文献,而且每一种文献之前都附有一篇《导言》,另外还推出《明清以来闽方言文献研究》,这是闽方言文献的系列研究论文或者部分方言韵书的校勘记,李春晓《〈加订美全八音〉(1906)校勘札记》便是其中的一篇。相信关注闽语研究的学者们都特别期待这份成果的问世。

猜你喜欢
韵书八音丛书
《八音的秘密》
“人梯书库”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中国韵书的起源及发展
艺术创想丛书
浅谈传统歌曲的押韵
乡村八音
布依八音坐唱
《社会组织培训教材丛书》简介
《诗集传》叶音与宋代常用字音——叶音同于韵书考论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