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创作与传播策略研究

2023-09-01 14:28霍嘉梅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传播策略新媒体时代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心理健康教育也获得了新的机遇。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实现更广泛的传播,获得更理想的教育效果,内容创作也更加便利,但一些不容忽视的挑战和困难也接踵而至。在这种情况下,各大媒体应持续推动相关工作开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创作与传播。文章旨在探讨新媒体时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创作与传播策略,以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参考。依托文献综述的方法,文章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并探讨了内容创作与传播策略。研究发现,新媒体既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诸多便利,也带来了信息过载、虚假信息泛滥、隐私安全受到侵犯等挑战。针对这些挑战,文章提出了以下应对策略:根据媒介特点创新内容模式、改革传播形态;与热点事件结合,全面扩大传播范围,拓展传播深度;优化创作内容,增强传播效果;加强创作内容保护和信息传播安全。研究表明,在新媒体时代,采用合理的内容创作与传播策略对于推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文章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更好地应对新媒体时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战。综上所述,文章对于指导新媒体时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创作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创作;内容传播;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12-0187-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度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网络环境下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视域下的艺术治疗路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GH21291

一、引言

当今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受到更多关注。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蓬勃发展的新媒体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和困扰。探究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更好地创作与传播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对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发展,提高整个社会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幸福指数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媒体时代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创作与传播的影响

新媒体的兴起给人们获取信息、交流和传播知识提供了更便捷和广阔的平台。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新媒体的影响力同样不可忽视。

第一,新媒体的兴起扩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受众范围。过去,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传统媒体和学校等进行传播,但这些传统渠道明显受限于时空和人力资源。而新媒体依托互联网技术,可以随时随地传递和获取信息,使得心理健康教育不再局限于特定地区或特定人群,任何能够联网的个体都有可能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受益者。

第二,新媒体提供了多样化的内容形式,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呈现方式。通过新媒体平台,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内容创作和传播[1]。其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能够进一步吸引受众注意。

第三,新媒体促进了媒体和用户之间的互动和参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常是单向传播,受众只能被动接收信息。而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在线论坛和评论等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互动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心理健康故事。这种互动和参与机制让心理健康教育引发了受众共鸣,提高了受众参与度,强化了学习效果。

第四,新媒体让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传播更加便利,相关效率也明显提升[2]。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可以通过新媒体快速传播到世界各地。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覆盖面更广,且传播成本相对较低。同时,新媒体还具备精准定位、个性化推荐和数据分析等功能,能够根据受众的特征和需求推送定制化内容,增强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第五,新媒體技术的发展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依托图文并茂的文章、视觉效果丰富的视频、互动式应用程序和在线社群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多样化和吸引人[3]。利用新媒体技术,创作者可以更好地传达情感体验,使受众更易理解,进而引发共鸣。

三、新媒体时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创作与传播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虽然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创作和传播更加便利,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一)信息过载和虚假信息问题

新媒体时代信息爆炸式增长,导致各个平台涌现大量的心理健康信息,虚假信息和不可靠资源也获得了更多的传播机会,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存在一些不准确、误导性较强或缺乏科学依据的信息[4]。面对海量的信息,受众需要判断信息的真假,并学习和参考有价值的内容,而虚假信息的传递可能引发受众误解、焦虑,甚至给受众带来伤害,使得受众难以有效获取和应用心理健康知识。

(二)隐私和安全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创作和传播过程,涉及收集、存储和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用户的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容易带来各种困扰,因此在内容创作和传播的过程中,必须遵循隐私保护的原则和相关法律法规[5]。此外,还要对网络安全问题引起重视,以保障用户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安全和权益。因此,内容创作方要加强隐私保护和安全意识,确保传输的数据信息合法、安全、可信。

(三)诉求多样化问题

新媒体时代,受众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诉求多样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偏好和习惯,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存在差异。有些人更喜欢阅读文字,有些人更倾向于观看视频或收听音频。

(四)创作内容的具体化问题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更加具体和个性化。他们希望得到实用的建议、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以解决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6]。因此,内容创作者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具体化,以案例分析、实际经验和实用技巧分享等方式,为受众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和支持。

四、新媒体时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创作与传播策略

(一)按照媒介特点创新内容模式、改革传播形态

只有不断更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才能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传播和有效实施。

首先,要针对不同媒介的特点创新内容模式,使其更符合受众的信息接收方式和习惯。针对文字类媒体,可以采用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语言,结合图表和案例,使内容更加生动有趣[7]。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实际经验分享,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在视频类媒体中,可以将心理健康知识以故事化、情景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增强受众的共情和参与感。通过综合运用各种媒体元素,如动画、音乐、特效等,创造出更具吸引力的内容形式[8]。

其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特点,革新传播形态,强化内容传播效果。可以采用互动式的传播方式,与受众实时互动、为受众答疑解惑,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提高受众的参与度和信任感。通过组织在线讨论、线上课程和直播活动等,激发受众的兴趣和参与度。此外,可以与粉丝、“意见领袖”等社群合作,进行合作推广、内容共创,借助其影响力和号召力,扩大内容传播范围和影响力[9]。不同平台对内容形式和风格要求存在差异,内容创作者需要根据平台特点和受众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例如,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可以通过短文、长文、图文等形式发布内容,兼顾文字表达和视觉呈现;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可以采用短小精悍、有趣且互动性强的形式进行内容制作,吸引年轻受众关注和参与;在知识付费平台,可以提供更深入、专业的内容,满足对心理健康教育有较高需求的用户。

(二)與热点事件结合,全面扩大传播范围,拓展传播深度

新媒体时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创作与传播策略要与热点事件结合,全面扩大传播范围,拓展传播深度。与热点事件结合,可以提高内容的关注度、时效性,而深入探索应对策略,可以增强内容的吸引力、实用性和影响力,以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10]。

热点事件常常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心理健康教育与热点事件结合,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曝光度和影响力[11]。具体而言,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和热点话题的讨论热度,发布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针对经历突发事件后可能出现的心理创伤或压力,提供相应的心理指导。这样可以使公众更容易接触到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引起他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

与热点事件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具备实用性和针对性,可以满足公众在特殊时期的需求。热点事件常常涉及现实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与这些问题相结合,可以提出更具体、更实用的建议和应对策略。面对大规模灾害或紧急事件时,人们可能出现恐慌、焦虑等心理问题,此时可以针对相关问题提供具体方法和心理支撑,帮助人们应对心理问题并恢复心理健康[12]。这样的内容创作能够更好地满足公众在特殊情况下的需求,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优化内容创作,增强传播效果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爆炸式增长给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创作与传播带来了巨大挑战。面对信息过载和虚假信息泛滥等问题,内容创作者需要采取具体的措施来优化创作内容以确保内容的科学合理性,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传播效果。

首先,内容创作者应从权威机构、专家学者发布的研究成果、学术期刊等可信来源获取信息。他们可以与心理学专业机构、健康组织等合作,共同制定信息筛选标准,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同时,建立自己的信息收集网络,订阅和关注有影响力的心理健康资讯平台和专业媒体,及时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观点[13]。其次,内容创作者需要深入研究和调查,确保信息客观真实。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采访专业人士、进行实地观察等方式,收集并核实相关数据和案例。在内容创作过程中,应注重引用和参考他人的研究成果,同时在文中标明出处,以保证内容的准确性,避免误传和抄袭行为。除了内容创作者的努力,鼓励用户参与内容评价和反馈也是优化创作内容的有效途径。内容创作者可以在文章结尾或社交媒体上引导受众发表评论、提出问题或分享经验,与受众互动。通过收集用户反馈,内容创作者可以回应受众对于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的质疑,提供更多的证据和科学依据,提高内容可信度[14]。此外,内容创作者可以通过在线课程、工作坊或社区活动等,向受众传授辨别信息真假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受众辨别虚假信息、验证信息的可信度,并提供实际案例进行演示和讨论。同时,可以鼓励受众主动参与信息共享,分享经过验证的资源和信息,提升整个社群的信息素养水平。

(四)加强创作内容保护和信息传播安全

首先,内容创作者应形成信息安全意识,在创作过程中适当保护数据信息。可以采用安全加密技术,确保高效传输和存储敏感信息,避免信息被窃取或篡改。此外,定期更新软件和系统,修复安全漏洞,以降低遭受黑客攻击的概率。其次,内容创作者可以选择信任的平台和渠道发布信息,确保信息在传输和展示过程中不被篡改或恶意操纵。同时,与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维护内容的安全性和真实性。此外,内容创作者应尊重用户的个人隐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告知用户个人信息的使用目的和范围,并获得用户授权[15]。同时,建立详细的隐私保护和数据处理规范,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不被滥用或泄露。最后,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对内容创作行业的监管,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法规,惩处违法行为,保障信息传播安全和行业的有序发展。同时,行业组织和平台方也应建立自律机制,加强对内容创作者的管理和监督,维护良好的创作环境。

五、结语

研究新媒体时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创作与传播策略,有助于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创作和传播效果,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未来,应紧跟新媒体的发展步伐,不断更新和调整策略,适应不断变化的传播环境。同时,需要加强研究和实践的结合,不断探索极具创新性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贡献更多有益经验。

参考文献:

[1] 李娜,姚曦.情绪引导与情感再造:突发公共事件中公益广告情感动员机制探析[J].青年记者,2022(22):53-55.

[2] 陶梦馨,侯小花,郭丽娜.融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5):154-155.

[3] 马志涛.新媒体传播与受众参与式文化研究[J].采写编,2022(3):88-90.

[4] 李姗姗.智能时代社会化媒体的新角色与功能[J].江西社会科学,2021,41(8):225-230.

[5] 楊帆.新媒体时代短视频的传播效果及策略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1):64-66,90.

[6] 渠莉华.浅析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新西部,2020(2):141-142.

[7] 杨明强.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9(27):172-173.

[8] 薛红霞.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微[J].传媒,2023(1):82-83,85.

[9] 燕胜楠.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整合及优化[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6):16-17.

[10] 李锋.融媒体记者“快”与“准”的兼顾与把握[J].中国地市报人,2022(6):57-59.

[11] 白梅梅.新媒体时代短视频传播的特点及应用启示[J].中国传媒科技,2022(5):73-75.

[12] 渠莉华.浅析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新西部,2020(2):141-142.

[13] 刘东.新媒体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对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27(11):118-120.

[14] 廉昕朦.新媒体环境下自媒体内容创作优化对策研究[J].记者观察,2022(23):133-135.

[15] 冷凇.从“融”到“合”:论电视艺术新媒体化的“四维驱动”[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11):103-107.

作者简介 霍嘉梅,助教,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传播策略新媒体时代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传播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探析公益节目《等着我》的传播策略
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的媒介策略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