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成都电影的市场化进程

2023-09-01 18:23张新柱
中国电影市场 2023年9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市场化

张新柱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成都电影的市场化过程主要体现在政策调整、发行放映体制演变和产业发展三个方面。分为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时期,成都电影开始运用市场经济理念来调整电影的管理、发行放映和票价;快速发展时期,成都电影政策发生重大调整,发行和放映垄断被打破,电影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民营企业和资本进入市场;深化发展时期,成都电影政策持续优化,电影产业不断完善和升级,市场总量和边界不断扩大。最终,在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成都电影市场完成了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型和快速发展。通过对成都电影市场化进程的研究,不仅可以对成都电影事业的发展进行历史还原,也可以为地区电影产业在新时代深化改革和转型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成都电影 市场化 政策调整 发行体制演变 产业发展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成为中国经济运行的主题。作为中国电影产业中的重要一环,成都电影在这一历史变革的大背景下,也迎来了市场化转型和发展的新时期。本文主要以1978年、1992年、2000年、2022年为时间节点,从初步探索、快速发展和深化发展三个阶段,对成都电影市场化进程进行探讨。在初步探索时期,成都电影通过将市场经济理念应用于管理、发行放映和票价调整等方面,初步探索了市场化路径。1992年之后,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确立让成都电影面临全新的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为适应这一变化,成都电影通过不断完善电影政策和市场监管,打破发行放映的垄断,建立企业法人制度,进行股份制改革等措施,逐步实现了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型。进入 21世纪,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成都电影产业面临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为应对这一变化,成都市政府不断优化相关政策,推动电影产业升级和产业边界拓展,实现了持续发展。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随之,国内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日益凸显出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成都电影在制片、发行、放映等方面缺乏自主权和市场化操作的空间,难以创新经营方式、适应市场需求和增加票房收益。为谋求发展,成都电影在各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但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强大作用,当时无法在电影政策或电影管理体制上进行大范围的变革。因此,这一时期,成都电影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将市场经济的理念应用到管理、发行放映以及票价调整中,初步探索了市场化的路径。

(一)对电影管理的调整

第一,优化电影管理费的收取。改变过去“一刀切”的收取方式,实行按场提取。根据成都市电影公司成影发(79)字第48号文件规定,“自1980年1月1日起,成都市电影公司、区、县电影管理站,对所属电影放映单位实行按场提取管理费。专业放映科教片,不限场次,按年度和不同影片类型,分别提取管理费”[1]。此举改变了过去统一或者定额收取管理费的做法,针对不同性质的影片分别收取管理费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在电影管理上的“大统一”模式,是市场理念在成都电影管理上的重要进步。这样的优化有助于激发各电影管理对象的积极性,也为后来进一步推行“优质优价”的票价改革做了铺垫。

第二,允许个体户放映。成都电影在市场管理上也进行了松绑,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一些个体户投资的放映主体也开始涌现。如“1983年2月,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公社天灯大队青年社员蔡朝松、李兴贵、陈思学联合投资两千余元购置一套16毫米电影放映设备,最早办起‘个体电影队’”[2]。这种个体户放映突破了国有单位的性质,跳脱了计划经济框架,表明了一些具有市场经济特征的自由因素已开始出现,也是成都电影市场化萌芽的具体体现。

第三,实行经理负责制。1988年8月,成都市电影公司开始了实行经理负责制的改革。根据成都市文化局1988年第83号文件的批准,电影公司于同年9月颁布《直属电影院实行经理负责制的实施意见》,正式实行经理负责制。[3]这次改革,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为成都电影的继续市场化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和现实路径。

第四,进行干部制度改革。1984年,成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率先废除了干部终身制,实行聘任制。“1984年7月16日,成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宣布聘用公司各科室和负责人和直属8家影院正、副经理名单,聘用期一年。”[4]通过干部制度改革,成都电影公司选拔了一批年富力强的干部充实到中高管理层中去,为公司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后面能更好地适应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扫除了人事制度上的障碍。

(二)对电影发行的调整

第一,试行经济责任承包制。1982年,成都市電影公司作为甲方,各影院、影剧院、对外放映俱乐部、区及县电影公司等作为乙方,试行经济责任承包制。甲、乙双方签订承包协议,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如果乙方能超额完成承包任务,那么甲方将以奖励的形式将超额部分的10%返回给乙方;第二,如果乙方无法完成承包任务,则需要补交不足部分的10%给甲方。实行经济责任承包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吃大锅饭”的情况,充分调动了各承包单位的积极性。这次尝试为后来发展市场经济做了准备,对于成都现代化电影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5]

第二,全面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1988年,成都电影开始全面推行多种形式经济承包责任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成都市电影公司(甲方)和各放映单位签订承包合同。改变之前单一的承包方式,“实行定额承包,采取承包基数与达标数相结合的办法,承包发行收入指标,签订达标合同,按照有奖有惩、多超多奖的原则,超计划增提分成,分档计奖的办法”[6]。其次,成都市电影公司和成都市财政局签订了“实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经济承包责任制合同。双方约定“按上缴利润、递增包干的办法进行承包,一定三年不变,每年递增5%,实现规定指标,按四个半月计奖,超承包部分留给企业,按20%提取奖励基金, 80%作为生产发展基金”[7]。最后,成都市电影公司和四川省电影公司签订经济承包合同。“该合同根据电影发行收入为指标,确定承包基数是以1985、1986、1987年三年发行收入平均数870万元,达标任务950万元,超过承包基数部分增提30%,实现达标后,可增提奖励分成24万元左右。”[8]以上这些举措,逐步建立起了成都电影以经济承包制度为基础的经营管理体制。

第三,试行单片招标。1992年11月,成都市电影公司举办单片投标发行大会。大会拿出《大红灯笼高高挂》《新龙门客栈》《挑战者》三部影片作为标的。根据规则,全市的影院都可以参加投标。中标者如果能超额完成发行收入,超出部分全部归中标者所有。相应的,如果不能完成发行收入份额的要赔偿差额部分。(详见表1)这场单片投标发行大会,实际上是成都电影发行向市场转变的一次积极尝试。在这次投标的过程中,各个中标的电影院都非常出色地完成电影的放映和票房任务,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用事实证明了电影发行向市场转变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此外, 1992年12月22日至26日,“为了贯彻十四大精神,搞好电影机制改革,改变过去中影统一发行的局面”[9],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召开电影体制改革会议,时任成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副经理的郭顺贤作为单列市的代表参加。1993年1月5日,成都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召开会议,郭顺贤在会上传达了本次会议精神,并要求“全体干部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迎接新的挑战”[10]。这也预示着,一场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的电影发行放映改革即将到来。

(三)对电影票价的调整

第一,以优质优价为原则调整票价。根据四川省物价委员会川价字(79) 94号、成都市物价委员会成价函(79) 87号、成都市文化局成文社(79) 57号等文件之规定, 1979年10月30日,成都市物价委员会和成都市文化局联合发文《关于我市电影票价分甲、乙座定价的通知》,决定以“优质优价”为原则,对当时成都的各大电影院、影剧院、对外开放俱乐部的电影票价实行调节,将甲座、乙座分别定价为0. 25元和0. 20元,并定于1979年11月1日开始实行。[11]这标志着当时的电影票价开始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节,与以往的“大一统”模式相比,这种优化票价的尝试是一种突破和创新,也是市场经济理念的体现。

第二,对不同种类电影票价的确定。首先,遮幅式影片价格按宽银幕电影票价执行。其次,立体声宽银幕影片的票价以普通银幕影片票价为参照,确定在其基础之上加价0. 15元執行。最后,对于特供片实行浮动票价。从1984年11月1日起,特供片的票价在原来的基础上上浮0. 15元。随着市场的发展,为了更好地管理特供片的价格,从1988年4月1日开始,规定特供片的票价浮动上限为 0. 20元。(详见表2)这种灵活的价格政策,实际上反映了市场经济理念的进一步发展,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吃大锅饭”的固化状态,开始实行具有市场差别的具体的价格政策,表明了成都电影对于市场的摸索。

第三,对电影票价政策实行全面改革。根据四川省物价局、四川省文化厅川价字非(90)第25号文件,以及成都市文化局成价非(90)第19号文件之精神, 1990年7月26日,成都市电影公司发出通知《关于改革电影票价及其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后文简称意见),并决定自1990年10月1日起开始执行。该意见主要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影院实行灵活的票价政策,大体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根据成都市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划分三类价区。一类价区:市区和金牛区内八乡(营门口、洞子口、永丰、青龙、圣灯、桂溪、保和、苏坡);二类价区:县(市)、区城镇影院和金牛区外八乡;三类价区:县(市)区以下的乡镇。第二、即时浮动票价。根据每月电影质量和观众反应,市电影公司在最高限价内提出下浮票价幅度。第三、关于低等级影院票价。针对没有达到等级标准的影院,其票价对标本区乙级影院票价低一角执行,同时限定甲、乙座最高票价为0. 60元和0. 50元。[12]以上价格政策的出台,实际上是对不同市场的影片进行区域化和等级化,是成都电影在价格政策上的细化,也是成都电影在经营上要进一步向市场化迈进的有力证据。

总的来说, 1978年至1992年期间,成都电影的发展仍然在计划经济的大框架之内,为了应对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降低发展的阻力,采取了一些市场经济理念,并应用于电影的管理、发行放映和票价调整等方面。这些措施是一种谨慎的尝试和探索,积累了发展经验,为后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1992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目标。相应的,成都电影也面临全新的经济环境变化和市场要求,同时旧有体制的弊端也更加凸显。针对这种情况,一场旨在调整政策、破除旧有体制障碍,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一)电影政策的重大调整

1993年10月1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共同颁布了《关于加强电影工作,促进电影事业繁荣发展的意见》,这份文件从总体方针、基本原则、任务及实施的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电影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实施路径,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相应的,为了促进成都电影的发展,成都市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完善了对电影发行放映的管理。1992年成都市政府颁布了《成都市电影放映和放映设备管理办法》,规定了电影放映许可证的申请和管理、电影机构的设立和管理、电影放映设备的选购、安装、维修和管理等。1993年,发布《成都市电影市场管理办法》,规范了电影市场的运作,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1995年还颁布了《成都市电影发行放映管理暂行规定》,主要规定了电影放映和发行市场的供求双方的管理制度,包括各类电影拷贝的管理、票务经营规范、专业技术人员聘用、经营机构的设立管理等。2005年颁布了《成都市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章程》,为行业协会的组织管理提供了依据。

第二,健全了对电影市场的监督和规范。1993年成都市政府颁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影视市场发展的意见》,提出了规范影视市场秩序的舉措和管理要求。1997年颁布了《成都市电影工作者社会保险实施办法》,制定了成都市电影工作者社会保险制度和实施细则。1998年颁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影视市场秩序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影视市场供需管理,规范市场秩序。2000年颁布了《成都市电影放映企业计算机管理办法》,为计算机网络管理提供了指导。

第三,减少行政干预,引入民间资本,促进电影产业的发展。1998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文,取消了影片审查排片制度,成都电影产业的影片排片首次完全放开审查和发布。这一举措无疑是将原来影片排片的审查和发布的权力下放,减少了对电影市场发展的干预,这对于电影领域的政企分开,促进市场化有重要的影响。1996年,成都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强成都电影产业的投资招商工作的暂行办法》,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成都电影产业。2000年,发布《关于全面促进成都电影电视产业升级和品牌建设的意见》,推动产业向着更高品质、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在1992年底全面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成都电影在政策层面上彻底跳出了计划经济的限制。和之前小范围内的试探和调试不同,这一阶段从完善对电影发行放映的管理、健全对电影市场的监督和规范,以及减少直接的行政干预,实行政企分开等方面,完成了成都电影政策的重大调整,有力地促进了成都电影的市场化进程。

(二)电影发行放映垄断的突破

第一,全国范围内发行垄断的突破。1993年1月,广电字(3)号文件《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及其《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正式颁布,打破了由中影公司垄断统购包销的局面,使制片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行自主权。不仅减少了电影生产和销售的中间环节,也调整了制片和发行的利益分配。但是,广电字(3)号文件的颁布也导致了全国各地出现了30多家省级电影发行垄断机构,形成了在地方上的“诸侯割据”。如一家电影制片厂想要推销自己的电影,就必须与省级电影发行公司达成合作,然后再逐级向下推销。如果要在全国范围内推销影片,就需要与全国30多家省级电影发行公司进行谈判。所以,对于电影发行制度的进一步改变仍然迫在眉睫。

第二,省级范围内发行垄断的突破。为了打破省级范围内的电影发行垄断,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事业管理局于1994年发布了电字(94) 348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通知》,“规定除了西藏、青海、新疆等少数不发达地区外,各制片厂可以向各省内部各级发行机构发行影片”[13]。这一规定使各制片厂得以自主建立销售关系,推动了影片发行市场化和公平化,并破除了影片发行的制度壁垒。成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也根据市场变化和中央文件的要求进行了电影发行体制改革。“1995年3月到12月,成都电影公司相继从不同的电影制片厂购回了《被告山杠爷》、《七七事变》、《星光俏佳人》等21部影片共102个拷贝。”[14]1995年7月26日,四川省文化厅正式向成都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颁发能够向全省发行的电影许可证。这意味着,四川范围内的电影发行垄断局面被打破。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成都电影公司虽然能够自主地和各大电影制片厂接洽并购买影片,但仍无法接触进口影片,这反映了电影发行制度的市场化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三,成都范围内发行放映垄断的突破。首先,西南影业公司的成立。1995年10月,四川省电影公司和中国电影公司共同发起成立西南影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总部设在成都市交通路27号,专营国内外影片的发行、音像制品等。同时,还控制了四川文艺电影院、太平洋影城、文化宫影城、草堂影城、王府井影城等电影院线,快速成为成都乃至四川范围内电影发行放映的头部企业。其次,四川峨眉电影公司正式成立。1998年1月20日,由峨眉电影制片厂、成都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成都华协影城合资组建四川峨眉电影公司。该公司迅速整合了华协影城、西南影都、青年宫影城、学府影城、东风影城、四川电影院等电影院线。自此,分别以西南影业公司和四川峨眉电影公司为首的两大电影放映体系形成。这标志着一个省只有一个省级发行单位的局面被突破,成都范围内电影发行放映的垄断也得到了彻底的改变,使成都电影事业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三)电影企业的快速发展

第一,建立企业法人制度。1993年,成都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即成都电影厂)建立并完善了独立的法人制,建立了一系列规范企业管理和运作的制度,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国内电影行业中首批实行法人制度的企业之一。随后的几年,成都其他电影相关企业纷纷进行法人制度改革。如1996年,四川电影制片厂成立了独立的董事会,开始实行法人制度。1999年,成都动画片制片厂建立了独立法人制度。这些电影企业通过建立独立的法人制度,实现了企业权利和责任的分离,提高了企业的自治能力和经济效益,有力地促进了成都电影产业的发展。

第二,进行企业股份制改革。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成都的电影企业纷纷采取了重资产、轻管理,盘活资产的股份制改革。如1993年,成都电影制片厂进行了股份制改革,整体改制为四川成渝电影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该公司进行了部分资产剥离和重组,原有的成都电影制片厂同时更名为成都电影有限公司。1997年,四川电影器材厂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并正式更名为四川电影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这些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后,更加关注经济效益和市场反应,改善了经济效益和企业经营质量。同时也使得企业的内部治理和外部市场联系更加灵活,激发了企业市场活力。

第三,电影企业的集团化发展趋势初显。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成都电影的相关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多家企业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逐步形成了集团化的发展趋势。如1996年,成都市政府决定将成都市电影制片厂、四川电影厂和成都动画制片厂三家电影企业整合成立成都电影集团。成都电影集团由多家企业共同出资,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集中力量发展影视产业,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竞争能力。1999年,成都市成立了以电影及文化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电影等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产业园区、财税支持等政策保障。这为当时电影相关企业进行资源整合、优势重组以及形成规模效应提供了很大的便利。1999年1月,成都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为了实行集团化管理,将和平电影院作为试点。采取的办法是“取消该影院法人执照,财务工作实行二级核算,对该影院资金实行统收统支管理,其财政、税收、国资、工商统一由公司负责办理”。[15]此外,还有华西电影集团、四川电影集团等。这些电影企业的集团化,进一步统筹了成都电影企业的各种资源,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了电影产业的发展。

总的来说,建立独立的法人制度,将行政职能剥离了出来。进行股份制改革,适应了市场和竞争的需求。而电影集团化的出现,则对于电影各相关企业之间加强联系、整合资源提供了便利。通过这些措施能更好地将电影产业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配置,使电影产业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有力地促进了成都电影发展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型。

自2000年起,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成都电影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应对国内外市场的变化,推动成都电影事业进一步发展,成都市政府不断优化相关政策,以促进电影产业升级和产业边界的拓展。

(一)电影政策的深度优化

200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电影产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多项扶持政策,包括加强电影制作的支持,创新电影投融资机制,完善电影市场体系,提升电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等。这一文件的颁布,为我国电影的崛起和繁荣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同时,成都也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措施,来促进成都电影在新形势下的继续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幾个方面:

第一,加强对电影产业的培育和扶持。如2005年颁布的《成都市文化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建设成都影视城、设置电影产业专项基金、支持电影和电视剧的拍摄等措施。2010年出台的《关于加强电影产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电影产业基金、融资机制、税收优惠机制等扶持政策,并加强电影产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支持。2015年的《成都市促进电影产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具体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包括设立电影产业专项基金、免征电影放映服务场所租赁税等。这些政策和文件的出台,为电影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第二,加强对电影市场的管理和规范。如2000年成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发布《成都市电影放映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电影院应当加强放映设备的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放映计划,保证观众权益,维护市场秩序。2005年,成都市政府发布《成都市文化市场管理条例》,对于电影、电视、音像制品等文化商品的生产、出版、发行、放映等环节进行了规范,并且明确了制止侵权盗版行为的监管和处罚措施。2015年,成都市政府发布《成都市电影放映和摄制管理条例》,对于电影放映和摄制的管理进行细化,规定电影放映单位应当进行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健康发展。这些文件的发布为成都市电影市场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法规保障,有利于市场稳定发展和文化产业持续壮大。

第三,加强对电影市场的监督和引导。如2005年颁布的《成都市文化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对电影市场加强监督和引导。2010年颁布的《成都市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工作方案》,提出了加强电影市场监督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电影市场准入和退出管理,规范电影市场秩序,打击盗版行为等。2015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影视产业监管工作的合作备忘录》,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影视行业的监管和引导。这些文件的出台,为成都电影市场的依法治理、规范经营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也提高了电影市场的公正、透明程度,有助于推动成都电影市场向着健康、文明、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二)电影产业的完善和升级

第一,电影产业园区的建立和完善。2001年,成都电影产业园建立。该园区位于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中段,占地面积280亩,是成都市第一个电影产业园区。主要业务涵盖了动画、特效、普通话配音等。在成都电影产业园区建设过程中,也注重引进电影机构和电影人才,不断推动中国电影工业的现代化。2008年,西部国际影视文化产业园建成。该园区位于成都市青羊区,占地面积约2000亩,总投资达120亿元人民币。主要业务囊括了电影和电视剧的制作、发行、投资和管理,以及商业、旅游等产业。此外,该园区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吸引投资、引进人才和创新基地建设,推动成都电影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2013年,天府影视城建成。该影视城位于成都市新都区福民镇,占地面积约400亩,总投资额超过50亿元人民币。业务以电影、电视、动漫、广告、游戏等为核心,并配备有业态多元、资源共享的配套服务设施。在建设过程中,还注重招商引资、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着力打造成为西南地区最具活力的电影文化产业基地之一。自此,形成了区域性、国家级、国际级的三级电影产业园区体系,为成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二,引进电影上下游企业和人才。成都市通过引进电影产业上下游的企业和人才,不断扩大成都电影产业的规模和实力。如2005年成立的成都美塑动画,是国内领先的二、三维动画和特效CGI制作公司。秉承“人才优先”的理念,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动画设计和制作人才,并在成都和上海设有分公司。2011年成立的中海视讯,主要从事影视后期制作及制片方面的业务。在招聘人才时主要以最能适应公司发展需要的人才为优先。2014年成立的成都金牛影视传媒,是一家以电影、电视为主营业务的综合性娱乐公司。在成都建立了完整的制作、后期制作和宣发团队,积极引进优秀的电影制作、发行及宣传人才。这些企业的加入为成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促进了成都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提升了成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

第三,推进电影产业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深度融合。电影产业与文化的深度融合。首先,成都国际电影节的创立。该电影节由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以“览中国,洽世界,魅成都”为主题,旨在推广电影文化和增加国际交流,促进成都文化旅游的发展。作为成都电影与文化深度融合的重要开端,自2005年创办以来成功举办了十七届,已成为西部地区最有影响力的电影盛会之一。其次,成都电影艺术宫的建成开放是成都电影与文化深度融合的一个重要成果。该场馆于2020年底建成开放,位于成都市锦江区春熙路步行街旁,占地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这个场馆拥有全数字化放映系统、4D影厅、儿童影院等功能,旨在成为成都的电影文化中心。最后,新文创产业的兴起。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成都电影的文化融合不局限于电影的制作和放映,还涉及到新兴的文创产业。如成都动漫游戏产业园的成立,促进了动漫和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让成都成为了中国西部地区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中心。总之,成都电影与文化深度融合的进程是一个持续且不断推进的过程。

电影产业与科技领域的深度融合。首先,电影技术创新。成都电影利用3D立体影像技术、高清晰度技术、IMAX等科技手段,不断创新电影技术以提高观影体验和视听效果。如2006年,成都影视制片厂出品的电影《日照重庆》使用了3D立体影像技术来呈现日照和重庆两个城市的生活与对比,增强了电影的视觉效果和观影体验。2017年,成都紫云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采用了IMAX技术,提高了电影的观影体验和视听效果。其次,人工智能应用。成都电影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影片剪辑、特效制作等方面引入人工智能算法,提高电影制作效率和质量。如2019年上映的《白蛇:缘起》,使用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全身动态捕捉和迁移技术,称为Deep Motion Synthesis。最后,智能影院建设。成都电影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影院智能化,例如引入智能采购系统、智能观影指引系统、智能设备维护系统等,提升电影院线的效率和服务质量。总的来说,成都电影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推动了成都电影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优质的电影体验和便利的观影方式。

(三)电影产业市场不断拓展

第一,电影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首先,电影院的数量不断增多。“2000年成都僅有14家电影院, 2010年,成都市影院55家, 2015年时成都已有18家院线, 109家影院, 2016年,成都一共有20条院线以及140家影院。到了2019年,成都已经有 240家电影院。”[16]根据2021年9月份的数据统计,成都已经拥有276家影院,就数量而言,仅次于上海、深圳、重庆,位于全国第四位。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成都的电影产业自2000年以来一直都呈上升趋势。其次,电影票房不断增长。根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以来,成都电影的票房数据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09年成都市的电影票房收入为2. 7亿元, 2015年成都市的票房收入为14. 38亿元, 2016年成都的票房收入为14. 7亿元”[17]。此外,根据新浪新闻公开的数据, 2022年成都电影票房收入为8. 38亿元,虽然受疫情影响票房总量下降,但是仍然排在全国第五名,不难看出其票房总量和影响力还是呈现上升的趋势。

第二,电影旅游产业不断深化。首先,成都市打造了“国际电影交流中心”,作为国内首个以电影文化交流为主题的文化公共服务平台,其功能包括电影展映、电影产业交流、电影学术研究、电影人才培养等。这个中心在推动成都电影旅游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成都崇州市(县级市)打造了一个集电影拍摄、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电影主题旅游度假区———崇州电影城。该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通过集成各类优秀的资源,如电影拍摄基地、电影主题游乐设施、影视文化馆、影视商业街等,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旅游,从而推动了成都电影旅游产业的发展。此外,成都市还通过开展电影旅游主题活动,如“成都国际电影节”“金像奖”“国际纪录片展”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同时也为本地电影产业带来了广泛的国际认可和曝光度。最后,成都市在推动电影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推广了更多的电影旅游线路,例如“成都电影游”“电影拍摄地巡礼”等,这些线路涵盖了成都市内许多著名的电影拍摄地,为游客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旅游选择。综上,成都电影旅游产业在2000年至2022年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成为成都市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之一,充分展现了成都电影产业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

本文结合1978年至2022年成都电影发展的相关史料,从政策调整、发行放映体制的演变和产业发展等三个方面,对成都电影的市场化进程进行了分析。从1978年到2022年,成都电影市场化经历了初步探索期、快速发展期和深化发展期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成都电影通过政策调整、发行放映体制的演变以及产业发展等措施,逐渐实现了成都电影市场发展繁荣以及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型。通过对成都电影市场化进程的研究,总结成都电影的发展经验和教训,不仅可以对成都电影事业的发展进行历史还原,也可以为地区电影产业在新时代深化改革和转型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注释

[1]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成都电影志》[M].成都:成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2003: 177。

[2]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成都电影志》[M].成都:成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2003: 263。

[3]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成都电影志》[M].成都:成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2003: 268。

[4]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成都电影志》[M].成都:成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2003: 36。

[5]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成都电影志》[M].成都:成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2003: 179。

[6]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成都电影志》[M].成都:成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2003: 179。

[7]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成都电影志》[M].成都:成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2003: 179。

[8]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成都电影志》[M]. 成都:成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2003: 179。

[9]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成都电影志》[M].成都:成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2003: 39。

[10]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成都电影志》[M].成都:成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2003: 39。

[11]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成都电影志》[M]. 成都:成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2003: 177。

[12]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成都电影志》[M].成都:成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2003: 198。

[13]《关于进一步深化行业机制改革的通知》[广电部1994年348号文件]

[14]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成都电影志》[M].成都:成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2003: 41。

[15]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成都电影志》[M].成都:成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2003: 180。

[16]伊正慧.伊正慧.“五元”风暴及意义———近二十年成都影院产业实证研究[J]. 采写编, 2021 (11)。

[17]伊正慧.伊正慧.“五元”风暴及意义———近二十年成都影院产业实证研究[J].采写编, 2021 (11)。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市场化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解读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
海南黑山羊研究进展与产业发展思路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
供方体制应尽快走向市场化
关于利率市场化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