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意义

2023-09-02 10:15马青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15期
关键词:腺叶甲状腺癌外科

马青野

甲状腺可使机体机能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甲状腺结节主要是由于缺乏碘、促甲状腺素、自身抗体等引起, 由于暴露于放射性物质、肥胖、超负荷工作等导致了甲状腺结节的发生。一些患者还会因食管和气管的结节样肿胀而导致窒息或吞咽障碍,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 症状会继续加重, 所以必须及时处理。甲状腺结节大多数都是良性的, 有一个或多个特点, 年龄阶段以中年居多, 该病可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和心理, 严重时可威胁患者的生命。有些患者使用促甲状腺激素抑制剂后可以通过外科切除病灶, 防止病变恶化, 从而改善预后。甲状腺结节在临床上属于良性结节, 是由于甲状腺细胞增生异常所致, 病因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全身性炎性疾病、自身免疫功能异常等, 一旦发生, 通常需要外科手术治疗。但究竟采用何种方法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尚有争论。目前, 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 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手段多种多样。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是最常见的手术方式, 甲状腺次全切除是指切除局部残余的甲状腺组织, 如果术后病理确诊为甲状腺癌, 则需重新进行外科治疗, 这会增加患者的疼痛和手术风险, 由于术中会对患者的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造成损害, 故应对手术方案进一步优化。近年来, 临床上对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试验, 其具有手术出血量少、安全性高、预后良好的优势[1,2]。此外, 由于治疗方法的进步, 对喉返神经的损害也逐渐减少。即使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也只需要将其切除, 以降低术后复发性并发症发生率[3,4]。本研究探索了甲状腺结节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2 年1 月本院收治的148 例甲状腺结节患者, 随机分为次全切手术组和腺叶切除组, 每组74 例。次全切手术组男44 例,女30 例;年龄21~72 岁, 平均年龄(45.12±8.97)岁。腺叶切除组男42 例, 女32 例;年龄23~77 岁, 平均年龄(45.12±10.6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无任何手术禁忌, 并且同意接受外科手术;无任何精神或神经方面的障碍。排除标准:免疫功能低下、血液疾病、有其他系统良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衰竭;严重冠心病、糖尿病、心脏病。

1.2 方法 次全切手术组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 气管内插管进行全身麻醉, 患者取平卧位。利用枕头垫高背部, 在胸骨2~3 cm 的位置作一个6~10 cm 的弓形切口, 将甲状腺后肌群和甲状腺的前肌群分开, 牵引周边的松散组织, 露出甲状腺, 并将上下极分别游离, 然后按照临床情况进行静脉结扎、楔形切除甲状腺、止血、引流、缝合。腺叶切除组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气管内插管进行全身麻醉, 患者取仰卧位, 后适当垫高肩部, 在患侧胸骨上方3 cm 处作一道3 cm 左右的弧形切口, 逐层剥离, 切开患者的颈阔肌, 再分离后部前群肌, 使患者的甲状腺完全暴露出来。结扎甲状腺周围的静脉, 离断周围的韧带, 切断甲状腺峡部, 将希氏三角区分离, 并将腺叶顶部的分支血管结扎, 再将腺叶向内牵扯, 将残留的甲状腺组织缝合起来, 常规进行切口关闭。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TSH、TPO)以术后并发症(声嘶、出血、感染)发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引流总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TSH、TPO 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腺叶切除组TSH(0.52±0.14)mIU/L、TPO(62.45±12.41)IU/ml, 低于次全切手术组的(0.72±0.11)mIU/L、(96.12±15.45)IU/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比较( ±s)

注:与次全切手术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TSH(mIU/L) TPO(IU/ml)腺叶切除组 74 治疗前 1.23±0.12 138.35±27.21治疗后 0.52±0.14a 62.45±12.41a次全切手术组 74 治疗前 1.21±0.10 138.21±27.67治疗后 0.72±0.11 96.12±15.45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腺叶切除组发生2 例声嘶,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0%;次全切手术组发生6 例声嘶, 4 例出血, 3 例感染,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57%。腺叶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次全切手术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引流总量比较腺叶切除组手术时间(71.21±6.10)min 短于次全切手术组的(102.34±9.21)min, 术中出血量(13.21±2.10)ml、手术引流总量(39.51±2.34)ml 均少于次全切手术组的(30.25±5.21)、(58.45±4.21)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一种或多种甲状腺组织的异常。近年来, 由于临床诊疗技术的发展,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与治疗效果有了很大的提升, 目前的医疗技术仍以外科手术为主[3]。

甲状腺结节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良性甲状腺结节包括良性甲状腺肿、良性甲状腺瘤、甲状腺囊肿等;恶性包括甲状腺癌、甲状腺转移瘤等。外科切除、核素、甲状腺激素抑制剂治疗是通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超声检查、正电子放射成像等检查, 综合检查和血常规、触诊等检查均能确诊。目前, 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方式与良、恶性病变有关, 但要准确判断是否是良性还是恶性, 就算是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也有10%的漏诊率, 因此, 一般都是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或者是单纯的甲状腺结节切除术。但这两种方法都有可能造成残余的甲状腺癌, 且术后发现有残余的甲状腺癌, 其局部复发率较高, 因此必须重新进行二次外科手术, 创伤很大, 且会对正常的解剖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 造成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的损害。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临床上推荐采取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能彻底的清除结节, 在手术结束后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释放素会被充分的吸收, 并且会影响到前垂体, 从而提高TSH 的分泌, 增加TSH 的含量[4,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腺叶切除组TSH、TPO 均低于次全切手术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的文献显示, 甲状腺腺叶切除或次全切是一种理想的外科治疗方法, 但在临床上对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尚未见报导。本次研究结果可见, 相对于甲状腺次全切手术, 甲状腺腺叶手术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 主要原因在于:①在手术中, 尽可能地减少游离, 降低对甲状旁腺的影响, 降低对血供的损害;②沿着固有的包膜将分支血管离断, 可减少对喉返神经造成的损伤。当然, 在今后的手术中要不断地发现问题, 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 尽可能地减少对身体的创伤,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改善患者的预后[6,7]。另外,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腺叶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0%低于次全切手术组的17.5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叶切除组手术时间(71.21±6.10)min 短于次全切手术组的(102.34±9.21)min, 术中出血量(13.21±2.10)ml、手术引流总量(39.51±2.34)ml 均少于次全切手术组的(30.25±5.21)、(58.45±4.21)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甲状腺结节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 缩短手术周期。这是因为颈白线、颈阔肌和气管之间没有血管, 所以甲状腺腺叶切除可以充分暴露甲状腺, 增加手术的透明度, 避免漏诊, 并能减少术中出血量, 缩短手术时间。同时甲状腺腺叶切除后患者术后甲状腺激素水平迅速恢复, 对腺垂体起到一定的作用, 从而增加TSH 含量, 从而降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提高患者的甲状腺功能, 从而达到治疗效果[8,9]。引起甲状腺结节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甲状腺退行性改变、全身性的炎症、本身的免疫功能障碍等。但对于采用哪一种方法来达到最好的疗效, 尚有争议,目前对甲状腺结节的外科治疗主要有: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次全切除术等。由于次全切除手术会损伤到患者咽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 为了更好保障手术的安全和效果, 以减少对患者的损害, 目前已有的一些文献表明, 在甲状腺结节的治疗中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疗效优于次全切手术, 可以减少术后再出血、声嘶等并发症的发生[10,11]。本研究对两种方法的疗效进行探讨,发现选择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 其效果优于甲状腺次全切手术。但需要注意的是, 虽然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可以减少患者的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但是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方法对外科医师的技术要求很高, 因此, 临床还需要不断提升医生手术操作技术水平, 以提高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在手术过程中, 通过严格遵循手术原则切断真假包膜间血管分支, 以避免喉返神经损伤出现。术中尽可能地保护后被膜, 防止甲状旁腺和血供受到损害, 从而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有文献报导[12-14]称: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可以防止残留的恶性腺体、局部癌组织复发, 此外, 对于没有淋巴结转移的恶性结节进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可以避免再次外科手术, 其临床效果与甲状腺癌的根治效果相同,但对于淋巴结转移的恶性结节, 仅用淋巴结清扫即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 甲状腺结节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的效果确切, 手术时间短, 术中出血量少, 对机体的创伤比较轻, 可改善甲状腺功能, 并发症少。

猜你喜欢
腺叶甲状腺癌外科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分析与研究
甲状腺结节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的意义评析
甲状腺腺叶切除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研究
甲状腺结节应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初步研究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