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带成像联合放大胃镜技术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诊断效果分析

2023-09-02 10:15黄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15期
关键词:窄带胃镜准确率

黄鹤

胃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 其发病率逐渐升高。胃癌患者的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 待发现时大多数已发展至晚期, 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患者预后较差, 对其生活质量、生存时间带来严重威胁[1]。因此, 对胃癌及癌前病变进行及时、准确地诊断, 延缓患者从癌前病变向胃癌发展的过程是提高预后的关键。以往, 临床常采取常规白光内镜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进行诊断, 以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但其对于胃黏膜微小病变的检出率比较低, 误诊、漏诊率比较高, 不利于患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 临床将窄带成像联合放大胃镜技术应用于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能明显提高病灶的检出率、诊断的准确性[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纳入2018 年1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112 例疑似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 一般资料见表1。纳入标准:具有反复发作的消化道症状,持续时间>3 年;胃镜检查可见灰暗色胃黏膜, 血管显露, 呈颗粒状、皱襞细小;有单发、多发扁平状淡黄色结节, 直径2~3 mm, 略突出于黏膜表面或单发、多发颗粒状、绒毛状结节, 结节柔软、表面光滑, 呈瓷白色、半透明状;胃小区可见条状扩大, 大部分呈弥漫性、条片状分布, 鱼鳞状排列;胃黏膜表面灰白色, 有弥漫性不规则颗粒状改变;胃黏膜可见凹陷或微隆改变,局部颜色异常、充血、糜烂。排除标准:不耐受胃镜检查;胃内潴留物多难以抽尽;精神疾病及认知功能障碍患者。

表1 112 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n, %)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内镜检查、窄带成像联合放大胃镜检查。检查仪器为Olympus CV-260SL内镜主机、Olympus GIIF-H260Z 电子放大胃镜。胃镜检查前, 所有患者均禁食禁水6 h 以上, 检查前30 min口服1%达克罗宁胶浆100 ml 和链零蛋白酶20000 U。普通胃镜检查者用利多卡因进行口咽部局部麻醉, 无痛胃镜检查者用丙泊酚进行静脉全身麻醉, 麻醉及胃镜置管操作由同组医务人员完成。麻醉后将内镜缓慢经口咽、食道、胃部, 到达十二指肠蒋部, 然后逐渐回退至胃部, 观察胃部的病变部位、颜色、范围、性质等。然后切换到放大模式行至窄带成像联合放大胃镜检查,再次观察患者的病变位置、颜色、形态、范围及周围血管, 并取可疑部位进行活检。检查完成后, 由3 名主治及以上职称的医生共同参与诊断。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图像质量评分及诊断效能。图像质量评分:腺管图像质量评分、微血管图像质量评分;分为清晰(3 分)、一般(2 分)、模糊(1 分), 图像越清晰得分越高。诊断效能: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 分析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 准确率=(真阴+真阳)÷总例数×100%, 敏感度=真阳÷(真阳+假阴)×100%、特异度=真阴÷(真阴+假阳)×100%。真阳性为两种检查及金标准结果均为阳性;假阳性为两种检查结果阳性, 金标准结果阴性;假阴性为两种检查结果阴性, 金标准结果阳性;真阴性为两种检查及金标准结果均为阴性。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为阳性, 非癌性病变则为阴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图像质量评分比较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胃镜检查腺管图像质量评分和微血管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内镜检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检查方式图像质量评分比较( ±s, 分, n=112)

注:与常规内镜检查比较, aP<0.05

检查方式 腺管图像质量评分 微血管图像质量评分窄带成像联合放大胃镜检查 2.56±0.25a 2.67±0.26a常规内镜检查 1.99±0.19 2.04±0.20 t 19.211 20.326 P 0.000 0.000

2.2 两种检查方式诊断价值比较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胃镜检查的准确率为95.54%(107/112), 敏感度为96.00%(72/75), 特异度为94.59%(35/37);常规内镜检查的准确率为78.57%(88/112), 敏感度为81.33%(61/75),特异度为72.97%(27/37)。窄带成像联合放大胃镜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常规内镜检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00、8.027、6.366,P=0.000、0.005、0.116<0.05)。见表3, 表4。

表3 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结果分析(n)

表4 两种检查方式诊断效能比较(%)

3 讨论

胃癌是一种发病率比较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情的发展多经历从胃炎到胃癌前病变, 再到胃癌的过程。早期患者多无典型的临床症状, 少数可能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不典型症状, 被误诊为胃炎的可能性较大, 进而贻误治疗时机, 待发现时已经发展至晚期, 手术效果及预后不太理想, 从而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缩短了生存时间。胃癌早期病变仅局限于胃黏膜部位, 可通过手术、术后放化疗达到临床治愈, 患者预后较好,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因此, 提高早期胃癌及胃癌前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对提高患者的预后极其重要。现阶段, 胃镜是临床诊断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诊断方式, 具有检出率高、损伤小、费用低等优势[3-6],但由于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胃镜表现与胃炎等炎症性疾病相似, 容易出现误差, 加之常规内镜的分辨率比较低, 图像的清晰度有限, 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均比较低, 临床应优化诊断方式, 提高诊断的效果。

本次研究显示,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胃镜检查腺管图像质量评分和微血管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内镜检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窄带成像联合放大胃镜技术的分辨率更高, 检查图像更清晰, 分析原因,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胃镜技术是通过变焦功能对胃黏膜进行放大, 从而帮助检查医生更好地观察患者胃黏膜的形态、病变情况, 评估病变的性质、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在对诊断效能的分析中发现,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胃镜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常规内镜检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提示窄带成像联合放大胃镜技术能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 主要是窄带成像联合放大胃镜技术能更加清晰地显示胃黏膜腺管、血管, 并且观察周围血管的精细结构;同时窄带成像联合放大胃镜技术能利用窄带滤光器将宽带的光谱去除[7-10], 剩下的窄带光可以更好地对腺管、血管的结构变化进行观察,能极大程度上提高检出率, 评估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病变的浸润范围[11-13]。

综上所述, 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应用窄带成像联合放大胃镜技术具有更大的优势, 图像质量更佳, 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更高, 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窄带胃镜准确率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热轧窄带钢Q345B微合金化生产实践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无线通信中频线路窄带临界调试法及其应用
基于压缩感知的窄带干扰重构与消除
基于边带相关置换的BDS抗窄带干扰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