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指标、肿瘤标志物检验在胸腹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3-09-02 10:15朱顺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15期
关键词:积液生化良性

朱顺强

胸腹腔积液是一种胸膜病理改变, 一般分为良性与恶性, 良性病变多与感染等因素有关, 而恶性病变则与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有密切关系, 一旦患者发生恶性胸腹腔积液即便对症治疗其预后效果也较差, 因此, 采取有效手段尽早诊断胸腹腔积液并鉴别良、恶性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价值[1,2]。传统的检验方法对于胸腹腔积液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低, 常出现漏诊或误诊的情况, 近些年, 医疗技术不断进步, 对胸腹腔积液的检验方式也有更加深入的研究, 临床发现在胸腹腔积液的诊断中不仅能够通过生化指标变化判断病情, 还能够通过检验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早期疾病的诊断以及预后的评估[3,4]。为进一步探究更为有效的检验措施, 本次研究以2021 年5 月~2022 年10 月本院收治的105 例胸腹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析在胸腹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检验生化指标、肿瘤标志物的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5 月~2022 年10 月本院收治的105 例胸腹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手术病理确诊良性胸腹腔积液患者60 例作为良性组, 确诊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45 例作为恶性组。良性组男34 例, 女26 例;年龄48~76 岁, 平均年龄(58.85±6.63)岁;原发疾病:27 例肺结核, 33 例肝硬化。恶性组男26 例, 女19 例;年龄44~73 岁, 平均年龄(57.76±6.23)岁;原发疾病:17 例肺癌, 13 例肝癌,10 例乳腺癌, 5 例胃癌。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后批准开展本次研究。纳入标准:①初诊胸腹腔积液, 病理检查确诊为良性与恶性;②具备沟通能力;③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史;②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③合并气胸或其他严重并发症;④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多器官衰竭。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接受生化指标、肿瘤标志物检验, 使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 同时配合配套的试剂盒与设施进行操作, 检验前告知患者检查需空腹进行, 在检查前1 d 晚22:00 后禁食, 检查当日清晨采集4 ml 空腹静脉血与胸腹腔积液, 以3000 r/min 的转速进行10 min 离心操作, 分离血清, 取血清与上层清液进行相关测定。以酶法测定ADA(参考值2~17 U/L)、LDH(参考值109~245 U/L)与GLU(参考值3.9~6.1 mmol/L),以双缩脲比色法测定TP(参考值60~80 g/L);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CEA(参考值<5 μg/L)、CA125(参考值0~35 U/ml)、CA19-9(参考值0~37 U/L)、AFP(参考值<25 ng/ml, 孕妇<400 ng/ml)。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生化指标(ADA、LDH、TP、GLU)、肿 瘤 标 志 物(CEA、CA125、CA19-9、AFP)水平, 生化指标、肿瘤标志物单一检验以及联合检验的诊断效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恶性组患者LDH、TP、GLU 水平高于良性组, ADA 水平低于良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s)

注:与良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ADA(U/L) LDH(U/L) TP(g/L) GLU(mmol/L)良性组 60 16.25±2.05 94.52±8.78 19.05±2.21 4.12±1.12恶性组 45 8.43±1.18a 372.52±12.42a 46.25±4.32a 7.43±1.44a t 22.887 134.379 42.029 13.252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恶性组患者CEA、CA125、CA19-9、AFP 水平均高于良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s)

注:与良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CEA(μg/L) CA125(U/ml) CA19-9(U/L) AFP(ng/ml)良性组 60 4.21±1.05 600.85±11.54 12.32±1.42 6.87±1.25恶性组 45 198.85±15.21a 1430.25±31.52a 130.54±10.52a 402.25±15.87a t 98.969 187.960 86.142 192.494 P 0.000 0.000 0.000 0.000

2.3 生化指标、肿瘤标志物单一检验以及联合检验的诊断效能比较 联合检验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ADA、LDH、TP、GLU 及CEA、CA125、CA19-9、AFP 单一指标检验,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生化指标、肿瘤标志物单一检验以及联合检验的诊断效能比较(%)

3 讨论

胸腹腔积液指的是在人体胸腔或者腹腔内的渗出性液体, 常见于结核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疾病并发症当中, 一旦发生胸腹腔积液就警惕是否出现结核、炎症性疾病或者恶性肿瘤, 普通的胸腹腔积液细菌培养检验很难明确良性或恶性, 无法帮助临床医生做出准确判断, 易造成病情延误并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5]。随着临床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 胸腹腔积液的诊断与鉴别取得了较大突破, 针对胸腹腔积液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与研究发现通过几种特定生化指标与肿瘤标志物检验, 观察其变化对诊断与鉴别良、恶性胸腹腔积液有较高的应用价值[6]。

ADA 是一种核酸代谢酶, 能够促进T 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良性胸腹腔积液患者ADA 含量与活性均会升高, 而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因肿瘤细胞占位性明显增殖会抑制T 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所以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ADA 含量较少[7]。LDH 是一种糖酵解酶, 广泛分布在人体组织与器官中, 恶性肿瘤能量代谢多为无氧酵解性代谢, 当病灶转移到胸腹壁与胸腹腔时, 途中脱落的癌细胞就会释放大量LDH, 所以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LDH 水平会明显升高[8]。GLU 在良性胸腹腔积液中水平降低, 可能因结核菌对葡萄糖产生酵解作用促使良性胸腹腔积液GLU 水平降低, 而恶性胸腹腔积液中GLU 水平变化不大。TP 也是常用于检验胸腹腔积液的生化指标, TP 受到炎性介质的刺激、癌细胞浸润等因素的影响, 特别是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其胸腹腔积液中TP 水平会明显升高[9]。除此之外, 肿瘤标志物也可作为诊断与鉴别胸腹腔积液的重要指标,恶性肿瘤发生时机体毒性代谢产物不断刺激细胞代谢,导致大量肿瘤抗原被释放入胸腹腔积液中, 并引起胸腹腔积液肿瘤标志物水平异常升高[10]。CEA 是一种酸性糖蛋白, 源于胚胎组织, 也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 在肺癌、胃癌、乳腺癌、胰腺癌中均有较高表达,当其从细胞表面脱落到体液或血液中就会检测到该指标异常升高, 且CEA 不容易进入血液循环, 也不会经肝脏代谢, 所以早期恶性胸腹腔积液也会检测出CEA水平明显升高[11]。CA125 与CA19-9 均是糖类抗原,CA125 是一种糖蛋白抗原, 最早常用于诊断卵巢癌, 能够被卵巢浆液性囊腺单抗识别, 后期研究中发现在肺癌、乳腺癌与胰腺癌中均有较高表达;而CA19-9 是一种糖蛋白复合物, 常作为消化道肿瘤疾病的标志物,健康者该物质在组织中不表达, 但在胃癌与胰腺癌中有较高表达, 故这两种指标均为广谱肿瘤标志物。AFP在卵巢癌、肝癌与睾丸肿瘤中有较高表达, 特别是肝癌患者AFP 水平较高, 该项指标也常被用于检测肝癌,同时AFP 与乳腺癌、胰腺癌与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均有密切关系, 所以该项指标也常作为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检验指标[12-15]。

在本次研究中, 恶性组患者LDH、TP、GLU 水平高于良性组, ADA 水平低于良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CEA、CA125、CA19-9、AFP 水平均高于良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胸腹腔积液患者中通过检验生化指标、肿瘤标志物可鉴别出疾病良性与恶性。李燕等[16]在其研究中表明恶性组患者CEA、CA19-9、TP、GLU均显著高于良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在实际检验中可联合多种生化指标、肿瘤标志物进行检验, 其检验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较单一指标检验高。然而本次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 研究纳入的样本量较少, 后期观察时间较短,在后续研究中需通过扩大研究样本量并将观察时间延长获得更为精确的研究数据与结果, 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综上所述, 在胸腹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检验生化指标与肿瘤标志物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可通过生化指标与肿瘤标志物水平鉴别良、恶性, 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意义, 建议临床推广并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积液生化良性
滑膜炎的膝关节积液要抽吗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谁是半生化人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