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兰他敏联合维生素E 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效果

2023-09-02 10:12朱晓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15期
关键词:加兰酯酶维生素

朱晓玲

老年痴呆作为一种进行性退行性神经疾病, 以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下降、意识障碍、社会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减弱甚至丧失为病理特征。据报道[1], 老年痴呆发生率可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提高,85 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发生痴呆的几率高达8%, 患者一旦患病, 可对其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 并带来沉重的家庭负担。目前, 临床上对于老年痴呆主要采取药物治疗, 其中以加兰他敏为主要治疗药物, 但效果有限。为证明上述观点的正确性, 作者特开展本次前瞻性对照试验,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11 月本院收治的108 例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均≥60 岁, 且经病史查询、体征与临床症状检查等综合诊断为老年痴呆;②入组前未采取相应药物治疗;③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方法和目的等知情同意,并积极配合。排除标准:①对加兰他敏等药物有过敏史;②合并其他精神疾病;③重要器官出现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④存在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按照抛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 每组54 例。对照组:男28 例, 女26 例;年龄60~85 岁, 平均年龄(74.6±4.1)岁;疾病类型: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40 例, 血管性痴呆13 例, 其他1 例;病程1~4 年, 平均病程(2.5±0.5)年。研究组:男29 例, 女25 例;年龄60~86 岁, 平均年龄(74.8±4.0)岁;疾病类型: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41 例, 血管性痴呆12 例, 其他1 例;病程1~5 年, 平均病程(2.7±0.8)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n, ±s)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n, ±s)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性别 平均年龄(岁) 平均病程(年)男女研究组 54 29 25 74.8±4.0 2.7±0.8对照组 54 28 26 74.6±4.1 2.5±0.5 χ2/t 0.037 0.257 1.558 P 0.847 0.798 0.122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加兰他敏治疗。氢溴酸加兰他敏片(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30957, 规格:5 mg×10 s)5 mg/次, 2 次/d,若患者可耐受, 可增加至10 mg/次, 2 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E 治疗。健美生牌维生素E 软胶囊[加拿大健美生有限公司, 卫食健进字(2002)第0017 号, 规格:467 mg×60 s], 200 mg/次, 3 次/d。两组患者均坚持用药3 个月, 期间安排家属严格监督,医护人员每日检查, 保证患者遵医嘱用药。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MSE、ADL 评分。采用ADL 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自理能力, 该量表包括躯体生活自理量表(上厕所、穿衣、进食、梳洗、洗澡、行走)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打电话、准备餐饭、购物、洗衣服、做家务、使用交通工具、自理经济、服药), 应用4 级评分法, 按照自己可完成、有些困难、需要帮助、没办法做4 级尺度分为1、2、3、4 分, 满分为56 分, 若患者总分<14 分为完全正常, 评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自理能力越差。采用MMSE 对患者精神状态变化情况进行评估, 该量表评分范围是0~30 分, 评分越低表示精神状态越差。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依据MMSE 评分评估临床疗效, 疗效指数=治疗前后MMSE 评分差值/治疗前评分×100%, 疗效判定标准:经治疗后患者疗效指数>20%, 视为显效;疗效指数为12%~20%, 视为有效;疗效指数<12%, 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的79.6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DL 评分、MMSE 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ADL 评分、MMSE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MMSE 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 且研究组ADL 评分低于对照组, MMSE 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DL 评分、MMSE 评分比较( ±s, 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DL 评分、MMSE 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ADL 评分 t P MMSE 评分 t 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54 28.3±4.1 14.0±1.4ab 24.255 0.000 16.74±3.68 24.59±3.12ab 11.957 0.000对照组 54 28.6±3.9 19.9±2.6a 13.640 0.000 16.82±3.46 18.76±3.09a 3.073 0.001 t 0.390 14.682 0.116 9.756 P 0.698 0.000 0.908 0.000

3 讨论

经研究发现, 人体大脑中基底节等部位神经元的主要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成分和大脑记忆力、学习能力密切相关, 主要由乙酰胆碱酯酶水解代谢所产生, 而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与乙酰胆碱缺乏有关:大脑皮质与海马中胆碱乙酰化酶活性明显下降, 大脑基底前脑区域的神经元丢失, 导致乙酰胆碱合成、释放、储存减少, 从而出现记忆、识别功能障碍等多种表现, 导致痴呆症的发生, 且脑脊液中乙酰胆碱含量降低程度和患者病情呈现正相关[2-4]。基于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5], 该药物作为最成功的一种胆碱能增强剂, 可抑制乙酰胆碱降解, 对于认知、学习和记忆能力均有改善作用。

加兰他敏即雪花莲胺碱, 最早提取于石蒜科植物,作为一种高选择性、可逆性、竞争性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可穿透血脑屏障, 有效恢复神经肌肉传导机制, 降低神经末梢肌肉麻痹状态发生几率, 且同时具有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调节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的双重作用机制[6,7];作用于神经突触中, 在与乙酰胆碱竞争同胆碱酯酶结合的基础上, 遏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进程, 进而促使大脑内乙酰胆碱水平增加, 改善老年痴呆患者学习与记忆困难。相关研究指出, 采用乙酰胆碱治疗能够改善大鼠记忆障碍, 显著提高大鼠的空间定位功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作用[8,9]。然而, 单纯加兰他敏治疗老年痴呆的效果有限, 这是因为老年痴呆患者神经元病理变化发生较早, 易感神经元存在氧化损伤, 应辅助以抗氧化药物治疗, 以消除活性氧,延缓或者阻止神经细胞退化[10]。维生素E 作为一种抗氧化剂, 在进入人体后可消除体内氧自由基, 减轻细胞氧化应激能力, 预防脑细胞中的细胞膜成分磷脂氧化,对脑组织退化性病变产生抑制作用, 改善患者记忆力,降低老年痴呆患者临床症状发生几率[11,12]。本文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的79.6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联合加兰他敏、维生素E 治疗老年痴呆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老年痴呆患者脑组织中沉积大量β 淀粉样肽, 对细胞膜、突触以及轴索等组织产生持续性损害, 是引发痴呆的原因之一。维生素E 的抗氧化功效能够降低β淀粉样肽蛋白在脑内的沉积与形成。将维生素E 与加兰他敏联合应用, 可增强治疗效果。而且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ADL 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MMSE 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 且研究组ADL 评分低于对照组, 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联合用药对于恢复患者精神状态、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 老年痴呆适宜采取加兰他敏联合维生素E 治疗, 效果突出, 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加兰酯酶维生素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地黄梓醇和乙酰胆碱酯酶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维生素B与眼
神奇的维生素C
补充多种维生素根本没用
蜈蚣草化学成分及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生物活性研究
新荷初绽
2018高考综合模拟题(六)
新的药根碱三唑的合成与抗菌以及乙酰胆酯酶抑制活性评价
加兰他敏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