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人物融入纲要教学

2023-09-03 13:21李学伟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3年6期
关键词:历史人物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方法

李学伟

摘要:历史人物在历史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把历史人物有机融入到课堂中,并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是一个有着重大意义的新课题。历史人物的教学方法是“以事带人”,因此,本文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规划需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将近代典型历史人物充实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奋斗历程或重要思想的分析来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构筑一套看待世界、分析问题的理性图式,最终实现提高纲要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历史人物;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方法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中,由于教材涉及的时间跨度较广但内容过于简约,这给学习者如何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造成了一定的困扰,而在《纲要》课中合理融入相关历史人物,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加强学生对历史规律的认识,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品德。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以历史人物尤其是学校所在地区的著名历史人物来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纲要》课教学情况分析及历史人物融入的必要性

(一)当前《纲要》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问题一:教学的内容存在大量重复现象。中国近代包括现代时期的历史内容,在高中甚至初中阶段,文科学生就已经大概地进行了学习,理科生也会在初中和高一阶段学习,所以说《纲要》课程对学生来说不算新内容,这就使学生丧失了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

问题二:教材涉及时间跨度广但内容过于简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授的是从1840年至今的历史,但教材一共387页,用近400页的页数去讲授180多年的历史,由于篇幅有限,所以对于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也没有办法做到非常详细,而是尽可能地节约笔墨,这也导致教材过度简约。以笔者和周围同事的自身体验来说,都觉得教材过于简洁,这就导致在授课过程中,如果严格按照教材来讲,会控制不好课堂节奏,不好讲,也会使学生觉得比较枯燥。

(二)历史人物融入《纲要》课的作用

用历史人物来充实《纲要》课,能够让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人文地理有一个更加清晰的概念,也能够加强学生对社会历史发展内在规律的认识[ 1 ]。在《纲要》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加入与教学内容有关联的历史人物,充实教材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在《纲要》课程中,通过加入历史人物会使整堂课变的丰满翔实,不同于传统课堂重说教,使《纲要》课更加有血有肉、有温度和感染力。

历史人物的个人经历、历史作用、思想成果、优秀品格都能感染学生[ 2 ],从这些历史人物的身上,学生能够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而将历史人物融入纲要教学的过程就进一步成为教育学生具备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的过程。新教育理念强调德育教育,而历史人物教学在德育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历史人物教学便于引导教育学生以人为鉴、以史为鉴,让学生在对历史人物的描绘中形成道德情感,从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环境和其所作所为中获得启发和借鉴。

二、将历史人物融入《纲要》课教学的基本要求

中国近现代史上人才辈出,要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近现代历史人物来融入或拓展延伸。其原则如下。

(一)思想性

将历史人物融入《纲要》课中,要突出融入人物的思想性和对学生思想的引导。比如在讲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向学生阐述宁波籍烈士殷夫的革命经历及思想,殷夫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献给了无产阶级解放事业。他的诗集中反映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同帝国主义、国民党反革命的斗争精神,反映了工人阶级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献身的伟大气概。他创作了许多“红色鼓动诗”,他的《血字》《我们是青年的布尔什维克》等,热情讴歌了无产阶级不畏强暴、一往无前的战斗风采。通过学习殷夫的事迹及作品,能够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优秀品格。

(二)教育性

选取历史人物融入纲要课堂,必须要具备教育性,能够教育学生,使学生养成优秀人格。要围绕一些重点人物进行探讨,在探讨时教师润物细无声地传递民族情怀和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既有感性的认识,又有理性的反思,更有现实的关照。教师在课堂中还要预设启发示问题,倡导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深化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三)时代性

选取历史人物融入《纲要》课堂,必须要具备时代性,每个近现代历史人物生活的時代背景不同,他们所处时代的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主要任务也各有不同。所以选取人物时要尽量贯穿中国近代历史的各个时代,如封建社会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时期等,在这些时期选择的人物可以是林则徐、邓世昌、毛泽东、邓小平等,使学生在随后的学习中能把握中华民族从衰落走向复兴的历史征程与光明前景的基本脉络,深入认识历史发展大方向。

三、《纲要》课程历史人物教学的实施路径

(一)历史人物融入课堂讲授

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恰当地融入历史人物,能够充实教学内容、控制课堂节奏,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讲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向学生讲述宁波籍党员张人亚的故事,用张人亚的故事来引导和感染学生。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处境非常危险,许多党员遭到逮捕被杀害,宁波籍党员张人亚,冒着生命危险,保留了党的早期文件和马克思主义书刊等一批重要物品。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张人亚首先想到的是党的文件和马克思主义书刊,最终,他突破无数艰难险,将一批文件书籍带回宁波老家,为保存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章等党的早期资料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教师在“纲要”课堂上授课时要最大程度还原历史人物真实性、客观性。

(二)采用翻转课堂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直接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比如可以让学生自主选取与授课内容有关的历史人物,进行资料搜集,并制作PPT,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或者进行相关内容的主题演讲、话剧比赛。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就多次组织了这样的活动,其中,举办了“勿忘国耻、奋发图强”的舞台剧表演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一个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历史人物,这个历史人物及参与的历史事件要体现主题,学生自由分组,自主搜集相关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编写剧本、自编自演,在活动中既使学生加深了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又使他们搜集资料和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参与进课堂中,用历史人物来揭秘历史真相和历史细节,为学生分析问题奠定基础,并在分析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特别是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历史人物专题研究

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对历史人物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综合评价的方式,让历史人物鲜活起来,具体分析其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所作所为以及与历史的联系和作用,从而灵活生动地展现教学内容,例如:在“农民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专题中,设定历史人物专题是:洪秀全与太平天国运动;从讲述洪秀全青年时代的经历引出当时水深火热、民不聊生的社会环境,进而向学生阐明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发动的原因、经过和结果。通过对该历史人物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所作所为(天京事变、后期迷信),分析其代表的阶级并不能带领中国走向独立富强的原因并指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也可以借鉴马克思对其评价进行讲授,太平天国前期,马克思肯定了它的革命性质,说:“中国的起义持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革命”。但在太平天国后期,马克思又断然否定了它,并指出其失败原因和必然性,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形而上学地、一成不变地看问题,而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构筑一套看待世界、分析问题的理性图式。

四、结语

选取历史人物融入《纲要》教学中,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近现代以来影响历史走向和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进一步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背景原因、影响意义等。通过翻转课堂、历史人物专题研究等方式,把丰富多彩的近现代历史以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领略纲要课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朱丽娟.“小人物大历史”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以马应彪人生历程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7(6).

[2]姚玉玲.巧用历史人物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效果——以戊戌變法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为例[J].作家天地,2021(6).

(作者单位:武警海警学院)

猜你喜欢
历史人物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从“重新评价”历史人物看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论曹操由历史人物向文学形象的转化
人物说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