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开展的实施策略研究

2023-09-03 07:54刘丽琴
师道·教研 2023年8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雷锋教学效果

刘丽琴

小学作为人一生中重要的启蒙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可塑性强,对其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旨在让小学生早日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其良好的品德,为其日后进入社会打下基础。新时期如何有效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一项重要的任务。基于此,教师要重视依据小学生存在的問题因材施教,确保道德与法治教学获得理想的效果,也能促进小学政治教育迈入新的阶段。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教师是相关知识的传播者、开发者,也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指向标,要重视不断更新自身教育观念,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促使自身专业知识与能力随之提高。此外,教师也要不断努力,认真学习、借鉴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并加以运用,便于深入了解全新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教学效果。学校也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教育及培训活动,为一线教育者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帮助他们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总结经验,掌握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方法,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二、巧用游戏开展教学

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以往教师只是将书本知识照本宣读给学生,对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方法枯燥无味,导致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学产生排斥、抵触心理,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效率变低。因此,教师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可巧妙应用充满趣味的小游戏,促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了解所学知识。借助游戏开展教学,不仅可以改变枯燥的课堂氛围,也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知识变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如:教师在开展“玩得真开心”这节课堂活动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学会团结友爱、乐于分享的品质。教师可以先喊出此次游戏的口号,调动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动力,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促使学生自然融入团体中,由小学生熟悉的积木、卡片等玩具入手,组织学生采用玩具发掘新玩法,可通过废纸制作相应的玩具,满足学生在活动中的创造欲,也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顺利完成后,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引导他们之间互评,促使学生在整个游戏中感受到友好、分享的乐趣,有利于构成团结友爱的氛围,从而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设法丰富教学形式

(一)生活化教学

道德与法治作为小学时期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的课程,教材内多数内容与现实生活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局限于教材内容,还要重视探究现实生活的实例。由于社会发展迅速,而道德与法治教材更新速度缓慢,使得教学内容存在脱离生活实际的情况。基于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恰当选取与教材内容相联系的生活实例,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也能提升教学趣味性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师对“什么才是更好、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这节内容时,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家里的生活,爸爸妈妈有何种生活习惯,上述生活习惯爸爸妈妈曾给出什么样的解释。教师可组织学生先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讨论,小组汇总后在班级里分享。学生A:“家里需要经常开门窗,有利于室内的空气流通,减少生病”;学生B:“回家第一件事要先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细菌感染几率”……这些均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爸爸妈妈的叮嘱。此时,教师要告诉学生,这些生活叮嘱就是比较健康的生活方式,将这些与课本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开展教学。学生经过相互的交流、分享,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也能丰富自身的生活常识,有利于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促使学生养成更为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巧用多媒体教学

现阶段,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新时期学生的实际需求。这种背景下,教师要重视转变教学手段,设法提升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媒体课件是新课改时期最典型的辅助教学手段,采用视频、动画等展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有利于将难以掌握的理论知识呈现出来,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增强其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信心。如:对《学习雷锋好榜样》这节内容进行教学时,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以动画的形式展现雷锋的事迹,促使学生体会雷锋同志的无私奉献精神,触发自身以雷锋为榜样的动力。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雷锋教学效果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接过雷锋的“枪”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