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究

2023-09-03 13:55翁成娟
师道·教研 2023年8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双减课文

翁成娟

为了实现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师应当格外重视对语文教育模式的合理优化,通过科学严谨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培养对语文学习的高度热情,让充满趣味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成为促进学生文化素质提升的关键。

一、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为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育工作时,教师应当格外尊重学生主体价值,根据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的真实表现,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且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锻炼和培养,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入探索。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明确清晰的课前自主探究任务,让学生围绕特定的主题进行独立思考。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则应积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且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活动作出进一步的优化设计。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通过导学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梳理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进程,并且鼓励学生结合课文中的相关内容收集相应的证据。在教师的影响下,学生能够快速投入课前自主学习活动,在围绕课文内容进行深入解读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状态能够得到及时的调整,主动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思维得到锻炼的过程,在关注学生学习反馈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进一步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将重点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基于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小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态度能够得到有效转变,学生在语文课程中表现出的学习兴趣更高。

二、围绕教材做好教育资源整合

教材开发教育资源意味着教师需要具备更强的统筹和协调能力,在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做好对课文內容的解读,并且在关注小学生语文学习特点的同时,思考如何全方位开发语文教育资源,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学生知识面的有效拓展。但是选择的拓展性材料应当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阅读素材学情应当紧密关联,能够实现对课文内容的合理补充,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时,教师需要采用1+N的方式对相关教育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其中“1”是指教材中的课文,“N”则是指围绕教材所开发的拓展性材料,比如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的作品或者同一主题下不同作者的作品,通过这样的方式建立起课堂内外的紧密连接,确保教学素材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特点。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猴王出世》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需要借助影视作品中关于猴王出世的片段,带给学生生动立体的学习体验。在有趣的画面影响下,让学生感受到古典名著《西游记》的独特魅力。在课文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应当为学生推荐西游记这一优秀的文化著作,并且鼓励学生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对《西游记》中的经典故事作出深刻探索,课文中的猴王孙悟空是无拘无束的,但是在“三打白骨精”的篇章中,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却得不到唐僧的信任,通过人物形象的有效对比和分析,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文学著作的魅力,并且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保持对语文课程学习的浓厚兴趣。

三、围绕语文教育重点优化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本身关系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开展小学语文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把握好对作业设计的合理优化,根据语文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并且在作业设计中突出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参与到作业设计的全过程。为了有效落实“双减”政策的相关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当把握好作业的形式,避免大量的书面作业,采用实践作业的形式代替传统的书面练习。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慈母情深》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围绕感恩教育这一主题,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为母亲做一些小事,在家庭生活中承担家务、帮母亲洗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对自身的爱与付出。在实践化的作业设计活动影响下,以实践活动为平台学生能够建立起语文知识和政治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利用数字媒体技术提高语文作业管理效率

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学习偏向于基础性,考查的主要方式是生字、词语、诗词填空等,这类题型就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复习背诵,这就体现了复习的重要性。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精力和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学生们还有其他学科的学习压力,就相对的减少了语文的学习时间。时间少也会导致学习效率低,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数字媒体技术的教学手段来提高作业布置的多样性,督促学生学习。具体表现为利用一些诸如网盘、教育app等来进行每日阅读打卡和背诵打卡,学生将自己的背诵的诗词、阅读录音和作文鉴赏等学习任务完成后将学习的音频或者视频上传至网络app平台,自己可对照网络版标准读音检查自己的问题,或者教师进行检查。这种方式减少了教师收作业的压力,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作业大数据的整合能够使班级内学生的作业一目了然,提高教师批改作业的效率,节省下来的时间教师可以专心的检查作业质量问题。作业的创新性和多样性对学生也是一个激励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文的知识储备量。

在“双减”背景下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提高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教师必须做好教学设计和规划,在语文教育中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语文教育资源的整合推动学生知识储备的不断丰富,在科学严谨的作业设计影响下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唯有如此才能落实双减政策的相关要求,语文教学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进一步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发展。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双减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背课文的小偷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