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EWM的民族地区返贫风险评估及防范对策研究

2023-09-06 08:29周镕基赵靓
当代农村财经 2023年9期
关键词:熵权法民族地区层次分析法

周镕基 赵靓

摘要:守住民族地区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需要完善返贫动态监测机制,而返贫动态监测始终离不开风险评估,科学有效评估民族地区返贫风险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意义。以湘西自治州返贫风险评估为例,纳入经济发展、精神文化、社會发展和生态环保4项准则,创新性地融合层次分析法(主观评价)和熵权法(客观评价)以实现边际贡献。结果显示:湘西自治州的总体返贫风险综合指数为5.6684,返贫风险较低;不同风险类型下的综合指数存在差异,社会发展风险和精神文化风险相对较高,分别为6.9584和6.8785;经济发展风险和生态环保风险相对较低,风险指数分别为5.7428和3.0939;各衡量指标的风险指数也存在显著差异,信息流通程度、农业生产状况、文化传播情况、教育发展水平、农户消费状况、万元GDP能耗相较于其他指标而言,导致湘西地区返贫的风险更高。因此,为有效防范民族地区返贫风险,提出以智慧农业发展带动劳动力就业转型、以职业教育培训缓解农户能力贫困、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民族地区 返贫风险评估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BJY257)。

脱贫攻坚战完成后,贫困问题已从绝对贫困转化为相对贫困问题。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必须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条底线。目前区域性相对贫困仍然存在,脱贫农户的脆弱性强,返贫风险可能长期存在,民族地区问题尤为突出。那么影响农户返贫风险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有效评估民族地区存在的返贫风险?研究这些问题对当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湘西自治州的相关数据,运用并拓展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探寻返贫风险的影响因素,构建返贫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为民族地区返贫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一方面,该文以湘西自治州返贫风险评估为例,集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EWM)于一体,实现了返贫风险评估方法的创新。另一方面,根据不同返贫风险类型提出了湘西自治州的防范对策,同时也对类似民族地区具有启发意见,为民族地区的返贫风险防范做出了新的贡献。

一、返贫风险评估的指标构建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与否直接影响到实证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该文参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进行指标选取。目的性原则:该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准确综合评价民族地区返贫风险,与本研究目的不相关的指标将不予考虑;完备性原则:指标体系将涵盖民族地区返贫风险在多维度和多层面的特征,全面地评估风险;可操作性原则:评估返贫风险的指标将选取具有可观测性、可衡量性和低成本性的变量;独立性原则:风险指标上下级之间和同级之间将避免出现变量重叠或者交叉问题。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与选取标准

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口号,那么在评估民族地区返贫风险时,不仅仅要评估脱贫攻坚过程中会给脱贫农户带来致贫风险的各项指标,同时要评价阻碍乡村振兴发展的潜在因素。党的二十大提出“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将得到更好的满足”,这5个维度是构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指标体系的基础,在探究民族地区返贫风险时理论上也应充分涵盖这5个维度,可鉴于政治敏感性和政治指标的可获得性,该文暂不研究,所以,该文在上述政策背景下,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民族地区脱贫农户返贫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选取了经济层面、政治层面、文化层面和社会层面作为一级指标,进而开展指标细化和筛选,完善体系设计工作。

该文对民族地区脱贫农户返贫风险评估指标的选取,首先采取发放网络问卷的调查形式。为确保问卷呈现结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本次调查共分为两轮,分别向4位高校学者、3位政府机构人员及3位民族地区代表发放问卷并由其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与经验进行打分,在回收问卷结果并进行初步修正后扩大调查目标访问专家范围。其次,基于多篇返贫风险的文献,通过归纳、分类和筛选,针对民族地区的返贫特点挑选了16个评价指标。

二、返贫风险评估的实证研究

(一)指标数据来源

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南省内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市区。同时,根据国家扶贫办2012发布的全国集中连片地区名单,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属于武陵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在下属8个县级行政单位中,除吉首市外,其余7个都属于特困区。基于以上两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符合实证研究的案例要求,即集“民族性、易返贫性”于一体。相关数据来自2014—2021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等官方文件。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

由于各项观测数据在量级、量纲上等存在较大差别,不能够直观的显现出对于返贫事件发生的影响程度,故而该文将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在调和平均方法等效组合的基础上,构建科学合理的返贫风险评价模型,见表1。

1. AHP主观权重确定

当满足CR<0.10时,可以认为一致性检验通过。求得权重见Mj表2。

2. EWM客观权重确定

熵权法(The Entropy Weight Method,EWM)是一种根据观测数据进行权重确定的方法。

其中,Pij表示第j個指标层指标下,第i个样本值占该指标所有样本值之和的比重,k是一个与m有关的常数。再求第j个指标的差异系数dj,dj是1与ej的差值。最终求得的熵权Nj为各差异系数占所有差异系数值之和的比重。

3.返贫风险综合指数确定

求得湘西自治州返贫风险模型的返贫风险综合指数,见表2。

(三)结果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湘西自治州的返贫风险指数介于1.4350~ 11.9611之间,社会发展风险指数为6.9584,精神文化风险指数为6.8785,经济发展风险指数为5.7428,生态环保风险指数为3.0939,总体返贫风险综合指数为5.6684,返贫风险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借助以上分析返贫风险的过程和结果,该文首先对湘西自治州返贫风险指标体系中的各一级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重要程度进行比较和分析;其次,比较二级指标的返贫风险综合指数,对各项衡量标准的发展状况做出分析判断,从而能够科学合理地评估民族地区各风险致贫的显著程度;最后,在此基础上探究民族地区在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为提供建设性的政策意见奠定基础。

1.准则层分析

四类风险的三项指标具有如下几个较为显著的特点:第一,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但相比之下,主客观权重大致相同,说明此次调查和数据分析的结果可靠性较强。第二,在四类风险中,社会发展风险和精神文化风险的综合指数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综合指数均为6以上,其中精神文化风险的主观权重较社会发展风险而言高出了5个百分点,这说明在主观上认为精神文化对于民族地区返贫具有很大的影响。第三,生态环保风险的权重占绝对少数,主观、客观、返贫风险综合指数重分别仅有13.64%、15.57%、3.0939,这表明从三个方面来看,生态环保风险对于民族地区返贫的影响均较小。第四,从客观权重来看,经济发展风险低于社会发展风险和精神文化风险至少3.9个百分点,可见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较于社会安定和文化创新目标而言,更能稳定民族地区脱贫农户的生活状况。

2.指标层分析

(1)社会发展风险分析

信息流通程度指标下的返贫风险综合指数最高,其次是农业生产状况,相对较低的是人口基本情况和社会保障水平。在进行社会发展风险分析之前,应该确定农村社会的基本情况。首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武陵山区,交通不便。在不通公路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当地的农产品积滞,这样即使有较好的农业生产水平也无法转换为经济效益,故而交通发展程度即信息流通程度也是首位重要的考虑因素;其次,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农业生产状况会对脱贫农户的收入产生巨大影响,消极的生产状况很有可能导致其返贫;最后,在难以进行大规模机械化劳作的武陵山区,人口规模平稳增长是农业发展的劳动力保障。

(2)精神文明风险分析

精神文化风险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传播情况的影响,其次是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是居民受教育程度和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在进行精神文明风险分析前,应当明确脱贫农户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首先,囿于地区经济发展、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脱贫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很多人处于文盲或者半文盲状态。其次,文化产业在贫困地区的发展水平较为落后,除了本地的一些民俗文化发展以外很少有大规模的、成体系的文化产业建设,同时由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备,许多地区依然难以被广播或者电视覆盖。最后,教育是从根源上摆脱贫困的钥匙,教育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下一代能否走出大山。教育带来的短期效益可能并不明显,但从长远来看是具有根本性效益的。

(3)经济发展风险分析

农户消费状况的度量标准是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返贫风险综合指数最高,其次是农户的收入状况,相对较低的是地区生产总值和物价水平的波动情况。在进行经济发展风险分析前,应当了解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首先,近八年全州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逐年上升,可见拉动脱贫农户的消费水平是提升消费市场增长动力的关键手段。其次,捋清农户收入结构,增大劳动报酬收入占比,逐渐缩小转移性收入占比是从根本上促进农户有效增收的途径。最后,全州地区生产总值是指一年内本州的生产要素所有者所占有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各产业生产总量保持了“稳”的势头。但是若出现大量产品滞留,势必会导致物价水平持续波动,成为扰动市场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

(4)生态环保风险分析

农村发展的重要评价指标是万元GDP能耗,其次是园林绿化,比重相对较低的是环境污染程度和耕地面积。在进行生态环保风险分析前,应当先明确生态环境对于农村发展、产业转型的重要性。首先,万元GDP能源消耗反映出社会生产的效率,尤其是第二产业的生产效率。农村的发展除了需要第一产业的发展,同时也需要因地制宜,进行产业转型,从第一产业为绝对核心转换为第一产业为主导,第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新模式。其次,在脱贫的过程中,不少地区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帮助农户脱贫,这一方面是得益于农村能给城市居民带来不一样的生活体验,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农村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高,是人们贴近自然、放松心情的最佳选择。最后,在开发经济新动能的同时,也应该保证农村耕地面积,并合理平衡耕地面积与第二、三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使其互相促进而非互相掣肘,这样才能进一步消除脱贫农户返贫风险。

三、对策建议

(一)以智慧农业发展带动劳动力就业转型

1.大力发展农业,鼓励智慧农业创新发展,为消除当地脱贫农户返贫风险提供基本保证。农业作为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柱产业,其产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收入是决定农户生活发展水平的基本来源。结合时代大背景,政府应当从财政、人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鼓励民族地区的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具体来看,重视农村网络基站的建设,一方面利用物联网技术发展智慧农业,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当地优秀农产品推广出去,让农户与更大的世界联通,提供更多发展可能。

2.推动劳动力就业转型,减少人口流失。民族地區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广大青年作为新鲜血液,这一方面要求政府部门要把握乡村人口流动情况,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吸引乡村青年回乡就业,从而避免劳动力的流失;另一方面而言,应当推进智慧农业与劳动力就业相结合,利用智能化、自动化方式发展农业的同时,也能给广大青年提供更多有别于传统农业的就业选择,绘制更美好的职业发展蓝图。

(二)以职业教育培训缓解农户能力贫困

1.“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在精准脱贫中具持续性、基础性作用,其最终目的在于提升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促进贫困地区劳动者掌握脱贫致富的真本领,进一步有效阻断贫困代际相传起到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应当做好职业教育培训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因地制宜构建覆盖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全方面扶贫体系,整体提升贫困农户的可持续生计能力。

2.推进文化传播,激发农户自我奋斗意愿。政府应当意识到,贫困的消除不仅仅是攻坚战,也应当是持久战,这要求作为脱贫主体的农户具有对于更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一方面,政府应当采取“志智双扶”政策,通过广泛传播优秀文化激发农户奋斗动力,让脱贫内因真正起作用;另一方面,政府要不断提高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的覆盖率,从基础设施建设上保障文化传播。

(三)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1.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有效提高单位资源利用率。民族地区由于地理或者历史的因素,通常具有可再生资源丰富而不可再生资源短缺的特点。基于此,政府应当充分强调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摒弃以往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老路,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路;另一方面也要统筹调度,合理利用能源,使其能为国民生产做出最大化贡献。

2.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政府要清晰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对于旅游业发展的强大推进作用,抛弃粗放式的管理思维模式,科学规划当地旅游业发展,在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通过旅游扶贫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降低农户返贫风险,建立长效、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体系,为农户收入来源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耿新.民族地区返贫风险与返贫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37(05): 68-75.

[2]杨灿明.中国战胜农村贫困的百年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J].管理世界, 2021, 37(11): 1-15.

[3]李会琴,潘婧妍,侯林春,等.生计恢复力视角下旅游地农户返贫风险评估与因素识别[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3, 37(02): 88-95.

[4]王春城,刘欢欢.系统化构建与体系化运行:后脱贫攻坚时代返贫风险治理的政策框架[J].行政论坛, 2022, 29(02): 81-88.

[5]刘涛.西南民族地区规模性返贫风险及其防范机制研究[J].民族学刊, 2022, 13(03): 29-34.

[6]黄国庆,刘钇,时朋飞.民族地区脱贫户返贫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构建[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79-88.

[7]赵普,龙泽美,王超.规模性返贫风险因素、类型及其政策启示——基于西南民族地区的调查[J].管理世界, 2022, 38(11): 146-158.

[8]赵朋飞.心智能力、区位环境对欠发达民族地区农户内生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家庭创业与返贫风险的双重视角分析[J].农业经济与管理, 2022,(02): 37-48.

[9]李玉山,卢敏,朱冰洁.多元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与脱贫农户生计脆弱性——基于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的经验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21,(05): 60-82.

[10]Foyuan Kuang, Jin Jianjun, He Rui, et al. Farmers livelihood risks, livelihood assets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in Rugao City, China[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20, 264110463.

作者单位:(1.湖南省乡村产业振兴研究中心2.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宗宇翔

猜你喜欢
熵权法民族地区层次分析法
大学周边健身房满意度调查报告
基于熵权法的京津冀区域信息化协调发展规律模型及其应用
基于熵权法的西安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道路拥堵的研究
城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