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策略

2023-09-06 07:06丁玲玲
教育界·A 2023年22期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小学英语策略

【摘要】只有让学生真正了解语言的文化含义,使其应用所学语言开展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发挥英语教学的价值。指出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有助于实现英语课程的育人目标,更好地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在此基础上,结合译林版英语教材,分享立足教材、模拟情景、课后拓展三个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教学策略,希望可以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保障英语教学质量,推动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跨文化意识;策略

作者简介:丁玲玲(1988—),女,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

跨文化意识是人们通过对本国文化和他国文化的学习与分析而形成的文化认知,包括自我意识和文化意识两个方面。其中,自我意识强调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不断反思和调整自我,文化意识则可以影响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期间对他人的行为文化、价值观的理解。当下,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小学英语教师需要认真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实现英语课程的育人目标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目标部分提到,学生应通过英语课程学习,达到能够“比较中外文化的异同,发展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等目标。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助于使其在英语学习期间积极探索中外文化的异同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尊重外国文化,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在跨文化意识的影响下,学生也可以在与外国友人交谈的过程中,运用英语思维创建话题,并使用得体的语言分享自己的观点,以免交流质量受到影响。

(二)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

《朱子语类》中多次出现讨论“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之间的关系的内容。所谓“知其然”,强调知道事物的表面现象;而“知其所以然”则强调知道事物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为更好地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教师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译林版英语教材中的很多语言知识都与中西方文化相关,如六年级下册Unit 3“A healthy diet”的Culture time板块介绍了中西方早餐文化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助于使学生通过深度研读教材,在知晓西方特色民俗的基础上,产生探究中外特色民俗和中外文化差异形成原因的动机,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策略

(一)立足教材—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前提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复习所学内容、回顾学习过程的重要依据[1]。为有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在开发中外文化教育资源的过程中,需要立足教材,做到以教材为依托,寻找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切入点,将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这样,学生能够在学习相关知识期间端正学习态度,并在课后复习期间主动回顾教师分享的中外文化知识。在结合教材寻找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切入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开发教育资源。

1.仿照教材中的语篇,巧妙引入中外文化知识探究资源

教师可以仿照教材中的语篇编创新语篇,进而巧妙引入中外文化知识的探究资源。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巩固语言基础知识这一学习目标的驱使下,自主地参与跨文化交际知识探究活动,促进其跨文化意识的提升。

以五年级上册Unit 8“At Christmas”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仿照Story time板塊的内容,编创与Chinese New Year、Easter Day、Thanks Giving Day等中外节日

相关的语篇,以“First, ... Next, ... Then, ... Finally, ...”的语篇结构论述节日特色习俗,并借助与节日特色活动相关的插图辅助学生理解新语篇的信息。这样既有助于达成Grammar time板块的教学目标,又有助于增加学生有关节日文化的知识储备,使学生掌握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异同点,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产生学习更多中外文化知识的欲望。

2.借助问题开展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教材中的文化知识

小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相对较弱,语言知识储备不足,在语篇分析期间容易出现探究活动停留在表面的问题[2]。仿照教材中的语篇虽然可以保障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知识探究的广度,却不易提升学生探究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深度。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问题开展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引领学生深度探索中外文化知识。

以三年级上册Unit 7“Would you like a pie?”的教学为例,针对“Yes, please.”和“No, thank you.”这两个答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其中的西方礼仪文化,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是否经常使用“请”和“谢谢”与好朋友进行交流。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学生可能都会给出否定的答案。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并分析“为什么西方人会频繁地使用‘请和‘谢谢等交际用语?”这一问题,再借助生动的情境和幽默的语言,使学生意识到:多数西方人在生活习惯的影响下,认为使用please、thank you等用语是一种礼貌且习以为常的行为。然后,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课关于跨文化意识的话题内容,并分享“Could you please...?”、“Do you mind...?”和“May I...?”等能够突显说话者修养的常用交际用语,从而让学生在跨文化意识的影响下,高质量地开展跨文化交际活动。

(二)模拟情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必由之路

《劝学》中提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需要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思考,通过实践找出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异同。由于多数学生缺少在国外开展交际活动的机会,因此,教师需要模拟情景,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深刻体会跨文化交际的内涵,感悟中外文化的独特魅力[3]。教师可以通过课内外情景模拟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1.课内组织情景对话,帮助学生扎实掌握中外文化知识

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可以组织情景对话活动,让学生在自主练习、分析他人的对话内容的过程中,扎实掌握中外文化知识。需要注意的是,在组织情景对话期间,为提升教学效果,教师需要从表情、动作、语调、旁白等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指导,以此使其更好地理解并内化重点知识,强化其跨文化意识。

以六年级下册Unit 5“A party”的教学为例,在完成本单元知识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Culture time板块的内容,根据其中的“You should take a gift.”“Do not arrive too early.”等文化知识,重新设计Story time板块的对话内容。为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升情景对话活动效果,教师可以在情景对话活动开始前组织Brainstorming活动,即由全体师生共同设计对话内容。教师可以结合Fun time板块中的邀请函,引导学生适当补充对话中的信息,如结合“Do not arrive too early.”这一文化知识和邀请函中的“Time: 2 to 5 in the afternoon”这一信息,在对话中补充以下句子:“We can be a few minutes late. How about arriving at 2:10?”。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引导学生开展对话练习,并在学生的练习结束后随机选择1—2个小组,让他们展示本组的练习情况,由全体师生从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两个角度对他们进行点评。这样,在课内情景對话活动中,学生就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Culture time板块分享的文化知识,并通过参与对话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课外组织短剧表演,丰富跨文化交际情景模拟渠道

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一般不会利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展示情景对话演绎成果,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参与情景对话的热情减退的情况[4]。并且,频繁开展简单、机械的对话也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参与交际活动的乐趣。为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以组织课外英语短剧表演活动,让学生结合课内情景对话的主题和内容,自主编创短剧。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丰富跨文化交际情景模拟的渠道,激发学生参与跨文化交际知识探究的动机。

以四年级上册Unit 6“At the snack bar”的教学为例,在完成本单元知识的教学后,教师可以组织短剧表演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服饰,以短剧的形式模拟在国外点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在课上学习经历的影响下,认真分析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进而合理设计短剧内容。在学生自主准备期间,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动态,适时为其提供引导和帮助。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创设Travelling abroad的情景,展示中国学生在西方国家旅游的过程,并适当融入“There is a snack bar.”“Would you like some drink?”等句子。这样既可以丰富短剧内容,又可以帮助学生在增强跨文化意识的同时,巩固常用的英语句式,提升短剧表演效果。此外,教师可以在全年级组织大型会演活动,并从文化角度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析,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三)课后拓展—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

为有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需要拓宽学生的眼界,使其接触更多中外文化知识。课内教学期间,教师难以兼顾文化知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因此,适当地进行拓展教学也是英语教学的关键环节。鉴于部分小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弱,且“双减”政策强调教师要避免对学生施加过多的课后学习压力,教师需要探索通过课后拓展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工作方法。

1.借助微课辅助探究,优化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效果

课后拓展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制作精美的微课,从而让学生在微课的辅助下,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中外文化知识,提升其跨文化意识。不同学生的兴趣和喜好有所不同,因此,教师需要制作多样化的微课视频,将其分享至微信群、QQ群中或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上,并通过课堂教学简要介绍不同主题的微课,以此让学生自由选择想要学习的内容。同时,微课制作期间,教师需要关注微课内容的趣味性,从而让学生乐于主动学习相关知识。

以六年级下册Unit 7“Summer holiday plans”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Culture time板块的内容和师生在课上讨论的话题,以“Uluru in Australia”“The Grand Canyon in the US”“Niagara Falls in Canada”为主题制作微课,并在微课中分享到这些国家旅游的注意事项,让学生在学习这些国家的地理文化的同时,了解国外的人文风俗,从而优化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效果。

2.师生开展线上对话,满足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探究需求

近年来,线上教学、学习模式受到了师生的欢迎。在通过课后拓展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线上教学的方式,鼓励学生通过社交平台与教师进行对话,分享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然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打电话、分享文章或网站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针对多数学生感兴趣的与文化知识相关的话题,教师也可以开展线上分享会,与学生一起进行深度讨论。

以五年级下册Unit 6“In the kitchen”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探究需求,以Culture time板块中的“I eat with chopsticks.”和“I eat with a knife and fork.”两句话为切入点,为学生分享中西方餐桌礼仪的相关知识,包括席位安排礼仪、使用的餐具、就餐氛围方面的差异等。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会对西方国家摆放和使用餐具方面的知识感兴趣,并且希望教师能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为其分享相关的图片,并通过相关文章辅助其进行理解。如果多数学生都对中西方国家的就餐氛围差异的相关知识很感兴趣,教师就可以以此为话题,组织线上教学。在此期间,学生可以分享自己与亲人聚餐的经历,总结国内的人们就餐氛围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国外的经典影视作品讲述西方国家的人们就餐的氛围。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意识到国内的人们就餐时的闹与西方的人们就餐时的静是中西方餐桌礼仪的一个主要差异。

结语

简而言之,小学英语教材中引入了很多中外文化知识,这有助于让学生学习中外优秀文化,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储备,助力学生文化品格的提升。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其在参与学习活动期间,深入挖掘教材中与中外文化相关的知识,从而获得启发,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宗慧.国际化社交能力培养下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观察,2020,9(28):136-137.

[2]王佳敏.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5):70-71.

[3]孙剑梅.小学英语“生长课堂”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英语广场,2019(7):155-156.

[4]唐晓菲.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教材国别文化呈现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1(6):105-109.

猜你喜欢
跨文化意识小学英语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思路
试论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