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对于高龄髋部骨科手术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3-09-06 11:00王仁军孔德赟许常娥
系统医学 2023年12期
关键词:髋部硬膜外高龄

王仁军,孔德赟,许常娥

1.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科,江苏镇江 212002;2.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麻醉科,江苏南京 210031

近年来,腰硬联合麻醉技术凭借镇痛肌松效果确切、起效迅速、用药量少、术后硬膜外镇痛方便等系列优势,获得广泛运用[1]。对于高龄髋部骨科手术患者而言,在手术前往往伴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而且呈现出较差循环储备功能,针对手术表现出较低耐受力,从而针对麻醉药物表现出较强敏感性[2-5]。针对此类患者合理展开腰硬联合麻醉,能够在肌肉松弛以及无痛条件下,合理展开手术治疗,将手术质量提高,对患者安全度过为手术期做出充分保障[6-8]。本研究选取2020 年3 月—2022 年7 月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66 例高龄髋部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对高龄髋部骨科手术患者分别给予腰硬联合麻醉以及硬膜外麻醉后获得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的66 例高龄髋部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作为麻醉研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33 例,男、女20、13 例;年龄70~92 岁,平均(85.63±2.19)岁。研究组33 例,男、女分别22、11 例;年龄72~93 岁,平均(85.65±2.3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以及家属完成知情同意书签署。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接受高龄髋部骨科手术治疗;②患者均无麻醉禁忌证。排除标准:①资料收集不齐全;②呈现出精神等方面障碍,无法顺利交流以及沟通。

1.3 方法

所有高龄髋部骨科手术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前,合理完成麻醉前用药。对于表现出高血压患者,采用抗高血压药物进行口服治疗,直至手术清晨。在进入手术室后,依据常规完成心电图、血压、呼吸频率以及脉搏氧饱和度等监测。主要以60~70 滴/min 速度,采用羟乙基淀粉(国药准字H20130006,规格:500 mL)实施静脉注射,协助患者保持患侧下侧卧位,保证患者的背部为自然弯曲状态。

研究组患者选择腰硬联合麻醉方法进行干预,选择26/16 G 穿刺针。于L2~3间隙展开。完成常规消毒铺巾后,利用利多卡因(国药准字H34020932,规格:5 mL:0.1 g)(2%,3~4 mL)完成局麻。对患者实施硬膜外穿刺针穿刺,成功后,准备腰麻针在内腔缓慢置入,直至呈现出硬膜穿破落空感的现象。将针芯取出,观察针尾表现出脑脊液缓慢流出后,则可证实。采用布比卡因(国药准字H37022566,规格:5 mL:12.5 mg)(0.75%,1~1.5 mL)+葡萄糖液(国药准字H52020078,规格:250 mL:25 g)(10%,1 mL)实施快速注入,控制时间为10~15 s。完成药物注射后,将腰麻针拔出,于头端将硬膜外导管置入。手术时间过长,采用麻醉药物追加,或者实施术后硬膜外镇痛。将硬膜外穿刺针退出,患者保持10~15 min 侧卧。通过调整患者手术床位变化,进而有效控制麻醉平面,直至保持T9~11。

参照组穿刺体位同研究组保持相同。于患者L2~3间隙或者患者L1~2间隙完成。对于常规消毒铺巾工作完成后,对患者展开硬膜外穿刺操作,成功后,准备硬膜外管在头端置入3~4 cm。之后转为平卧位,采用利多卡因(2%,3~5 mL)作为试探剂量进行干预。在5 min 后,对麻醉平面进行测试,之后予以麻醉药物(7~10 mL)应用。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舒张压水平、收缩压水平、心率;比较两组痛觉完全消失时间以及麻醉起效时间。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舒张压水平、收缩压水平、心率比较

麻醉前,研究组高龄髋部骨科手术患者舒张压水平、收缩压水平、心率同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研究组舒张压水平、收缩压水平、心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舒张压水平、收缩压水平、心率水平比较()

表1 两组患者舒张压水平、收缩压水平、心率水平比较()

?

2.2 两组患者痛觉完全消失时间以及麻醉起效时间比较

研究组高龄髋部骨科手术患者痛觉完全消失时间以及麻醉起效时间同参照组比较,均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痛觉完全消失时间以及麻醉起效时间比较[(),min]

?

3 讨论

髋部作为人体重要部位,主要负责对人体腿部以及躯干进行连接。其表现出骨折情况存在较高概率,特别对于高龄人群而言,骨折呈现出更为显著的发病率。当前针对髋部骨折患者在治疗期间,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通过合理麻醉方式的选择,不但可将不良事件发生减少,而且可对患者的安全性做出保证[9-11]。为将患者的疼痛感降低,在准备对患者实施手术前,需要针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合理展开牵引治疗,以将手术以及麻醉难度降低。通过闭合以及切开复位等系列方法,合理展开对应治疗。针对髋部骨折患者实施闭合复位治疗的效果一般。而切开复位的实施,将剥离适当缩小,之后通过牵引透视,对髋部骨折位置进行固定。患者的不同,选择的手术方式不同,其能够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麻醉方法,以对患者术中不会受到系列创伤做出保障。对于高龄患者而言,其身体机能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衰退,特别对患者实施髋部骨折手术,存在的并发症类型较多。在麻醉期间,往往因为面罩呼吸,无法充分适应周围环境,从而表现出肺炎或者呼吸抑制的情况。在麻醉失效后,需要对患者合理展开维持吸氧治疗[12-15]。因为麻醉药效作用,会导致患者表现出系列后遗症情况,导致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到程度不同的影响。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展开及时治疗。对此采取有效方法对患者展开麻醉干预,以促进患者的情绪稳定,不会产生严重渗血,便于管理,术后进行有效镇痛,对心率、血压等进行有效控制,避免出现心肌缺血的情况。腰硬联合麻醉干预方式的有效应用,对于上述目的可以充分达到,可对麻醉平面进行有效控制[16-20]。

本次研究结果得出,研究组高龄髋部骨科手术患者痛觉完全消失时间(6.35±1.02)min 以及麻醉起效时间(2.85±0.25)min 均低于参照组的痛觉完全消失时间(14.29±5.49)min 以及麻醉起效时间(4.49±1.13)min(P<0.05),同邹德源[21]研究结果表现出一致研究结论,此文中观察组高龄髋部骨科手术患者痛觉完全消失时间(10.2±4.8)min 以及麻醉起效时间(43.1±13.1)s 均低于对照组痛觉完全消失时间(19.5±5.6)min 以及麻醉起效时间(251.2±57.1)s(P<0.05)。分析此种结果原因为,临床针对高龄髋部骨科手术患者在实施麻醉期间,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方式有效运用,能够获得稳定麻醉血流动力学,可避免血压以及心率水平呈现出严重降低现象。而且此种方法安全性较高,不会导致患者表现出呼吸困难、恶心、寒战等系列不良反应。呈现出起效迅速、镇痛效果显著、给药方便、用药量少等系列优势。其可将患者临床各项麻醉处置效果有效改善,使其生理指标获得明显改善。获得上述满意结果,进一步表明对高龄髋部骨科手术患者合理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干预的价值所在。

综上所述,临床对高龄髋部骨科手术患者合理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干预,同硬膜外麻醉比较,可将患者的舒张压水平、收缩压水平、心率影响减小,将痛觉完全消失时间以及麻醉起效时间有效缩短,对高龄髋部骨科手术顺利开展做出保证。

猜你喜欢
髋部硬膜外高龄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高龄女性助孕难在哪里
超高龄瘙痒症1例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
针刺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肥胖妇女剖宫产中的应用
高龄老人须克服4大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