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至六年级听障学生诚信教育实践研究

2023-09-07 09:02山东省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张丽君
天津教育 2023年19期
关键词:诚信班级家长

■山东省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 张丽君

诚信是小学生道德思想与道德行为的体现,针对小学生开展诚信教育非常关键,这是促进其与其他人相互信任及人际交往时必不可少的品质。小学生诚信教育需要一点一滴积累,这样才能实现良好效果。因而教师要加大诚信教育力度,从小事做起。本文主要围绕诚信教育实践展开研究,探索有效的诚信教育策略,以期助力四至六年级听障学生切实树立诚信意识,从小懂得明礼诚信。特殊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成为合格的、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人,若要成为这样的人,诚信这一良好品质必不可少。如今,诚信教育在小学生思想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中,要把诚信教育放在第一位,培养学生诚信品质,这直接影响到学生日后能否更好地生存及融入主流社会。

一、加强诚信教育,树立诚信观念

(一)结合道德与法治教育

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可以以“315”消费者权益日,将“法治315,诚信伴我行”作为主题,把“诚信之种”植入学生心中。教师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开展诚信教育,在此基础上各班组织专题班会,介绍相关知识并观看视频,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学会当自己的合法权利受侵犯时维护自己的权利。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合理的消费,增强对商品的分辨能力,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和良好的消费习惯。同时,教师呼吁学生把“315”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告诉家长,鼓励学生在自己亲人朋友的帮助下,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

(二)结合其他学科教学

在学生诚信教育中,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双减”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目标,教师可将诚信教育贯穿于全学科教学过程中。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有机融入诚信元素,结合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教学内容,开展班级诚信读书角建设活动。

(三)结合日常生活教育

在开展听障学生诚信教育工作时,教师应将诚信教育理念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身边小事入手,挖掘诚信教育内容。这样,可促使学生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中找到诚信的具体体现,以推动学生在日常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自觉养成良好的诚信意识和行为。

二、创设诚信环境,营造诚信氛围

(一)校园诚信环境建设

对小学生而言,若要真正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光靠知识工具远远达不到预期目标,还必须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导。诚信精神就是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指引学生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为此,学校要注重建设良好的诚信环境,始终将诚信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开展系列诚信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诚信的优良品质,将诚信建设更好地融入班级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

(二)班级诚信文化建设

班级诚信文化建设是提升教学品质的重要条件,可让学生在诚信教育氛围下于不知不觉中被影响。教师可以从多角度创造开放、活泼、多彩的诚信教育环境,为学生更好地接受诚信教育提供有力支持。为了保证诚信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在开学第一天,教师即可把全体成员都集中起来,运用学生的创意打造班级诚信空间。在学生齐心协力建设班级诚信文化氛围后,整个教室焕然一新,原来斑驳的墙壁上贴满了各组精心制作的诚信宣传画,在教室角落里还设立了诚信角。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组织班级“诚信之星”的评选活动,为学生树立诚信学习典范,对“诚信之星”成长事迹进行宣传,带动班级学生形成良好的诚信意识。例如,学生晶晶小时候大脑受到严重损伤,并且损害到了听力。由于身体原因,她自幼便十分自卑,经常沉默寡言,性格日益孤僻。为了鼓励她,教师把班级钥匙的保管重任交给她。几年来,她风雨无阻,每天第一个到校为同学开门,从未违约,于是全班学生一致推举她为“诚信之星”。在升旗仪式上,晶晶的事迹得到了表彰和宣传,她成了学校里的“诚信”人物。晶晶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也更自信了。

(三)家庭诚信氛围营造

诚信教育不仅要走进校园,还要走进家庭,因此学校定期开展“诚信家庭”评选活动。“信”乃美德之基,家长应从小就告诫孩子要做诚信的人,做错事不可怕,但一定要敢于承担,不要推卸责任。同时,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轻易答应。在家庭诚信氛围营造过程中,家长要给孩子作榜样,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做到。例如,一次去市场买菜,学生萌萌妈妈忘记带现金,手机恰好没电,摊主说下次再给就行,第二天萌萌妈妈带着萌萌给摊主送钱。这件事情使萌萌意识到“别人给了自己信任,我们也要讲诚信”的道理。

三、开展实践活动,促进知行统一

(一)校内实践活动

校内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效的诚信教育方式,通过适时组织校内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印象,并将经验内化于心。在四至六年级听障学生诚信教育实践中,教师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教育功能,组织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校内实践活动,更有利于达到预期的诚信教育实践效果。

一方面,教师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实践活动。班级以“诚信”为核心,组织各类主题班会,如《诚信——人生路上的好朋友》《诚信·我们交往的前提》等主题活动。又如以“诚信”为主题开办“诚信法庭”,以模拟真实法庭的形式举行。在“诚信法庭”活动中,学生对自己认识的古今中外践踏信誉的人进行了审判,查清其中真相,将其“绳之以法”,以此显示自己坚持诚信的决心。此次班会活动加强了学生诚信素养,也让学生对各种违反诚信行为的现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另一方面,教师可组织“诚信测验零作弊”校内实践活动。考试作弊是一种常见的不诚信行为,教师可联合向校方提出“诚信考试零作弊进行曲”的活动建议。在具体考试活动进行时,打造无人考场。在诚信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共同督导下,评选出“诚信测验零作弊”活动标兵。如此一来,就能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诚信意识,并且为班级荣誉而规范自身行为,与作弊行为和不诚信行为斗争到底。

(二)校外实践活动

在开展小学生诚信教育实践活动时,除了校内实践活动,校外实践活动也十分关键。例如,学校可组织部分教师及学生志愿者深入网格责任区,开展“诚信经营,宣传文明”实践活动。活动中,学生志愿者挨家挨户到临街商户宣传创文创卫知识,引导商户遵守职业道德及诚信经营,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共同营造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社会氛围。此次宣传活动,进一步加深了网格责任区商户对经营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和理解,也增强了学生诚信意识。

(三)家校共育活动

诚信教育不仅要从学生自身着手,而且要以“小手牵大手”的方式,号召学生家长共同践行诚信,在家庭中建立互相监督机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诚信教育氛围。例如,邀请家长一起参加“小手牵大手,诚信带回家”的活动,学生将诚信教育主题内容画成一幅漫画,向家长讲述诚信的道理。通过对家校共育诚信教育进行反思,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诚信故事,用手中的画笔,将诚实守信的美德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实现亲子相互监督,共同教育。另外,部分学生还向家长发起了“诚信相伴你我他”的倡议,并组织“我与父母比拼文采”的活动,积累诚信品质成语、收集历史人物诚信故事及撰写诚信诗词等。培养四至六年级听障学生诚信品格,需要协同发挥学校和家长的力量,家长要以身作则,注重着眼长远,不可做出任何违背社会道德行为。

作为家长,要做到对孩子的承诺,积极与孩子进行沟通。为加强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沟通,鼓励家长诚实守信,教师可在学校举办大型诚信教育活动,安排一些亲子活动,极力邀请和动员家长一起参加。通过这些活动,家长表示和孩子们有了更多的话题,沟通过程更加顺畅,也更加理解了失聪儿童的不易,诚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了家校共育。

综上所述,四至六年级听障学生诚信教育要从小开始,找到突破口,将诚信教育与校内外实践活动相互结合,并且注重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氛围,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受熏陶和感染,自觉践行诚信精神。同时,除了要在教室里为学生讲诚信,还要把社会当成诚信教育的“大课堂”,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诚信问题,使学生从小树立诚实守信的意识。

注:本文系山东省淄博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 年度一般课题《基于新课程标准的4-6 年级聋生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21ZJY047)课题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诚信班级家长
班级“四小怪”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我心中的好家长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不称心的新班级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