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有效沟通,敲开学生的心门
——论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沟通艺术

2023-09-07 09:02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三岔中心学校唐慎凤
天津教育 2023年19期
关键词:班集体师生管理工作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三岔中心学校 唐慎凤

班集体是学生的第二个家,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灵魂人物,对班级的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与意识,作为班主任,应当在管理工作中重视班集体的整体发展,但是不应当忽略对学生的个性培养,让学生在班级中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同时为班集体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只有当一个班级之中的所有学生都树立共同的目标,向着同一个方向齐头并进,这个班集体才能越来越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已经深深埋入了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想要管理好一个班级,班主任就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站在学生的立场看待问题,倾听学生的心里话,帮助学生排忧解难。沟通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简单的对话,更是一门艺术,如何沟通,怎样沟通,沟通什么内容都是班主任所需要思考的问题。有效的沟通就如同一缕春风拂上心头,给学生以爱的教育,更给孩子注入成长的力量。

一、有效沟通对班级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一)有助于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

作为一名班主任,管理的前提是了解,用不合适的策略管理学生,只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只有当班主任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制定出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治班之策。沟通是帮助班主任了解学生思想状态的必要手段,有效的沟通能够让学生增强对教师的信赖与崇拜,愿意与教师真诚交流,将教师当成自己成长的“引路人”,在关键性的问题上寻求教师的帮助。

(二)有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效果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在治理班级的过程中一定会遵循两个原则——高效率和高成果,而想要实现这个理想的教育模式,不仅需要班主任治班有方,还需要学生积极配合。在一个班集体中,学生是主体,班主任则起主导作用,只有当学生认可班主任,积极配合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的引导作用才能发挥最佳作用。班主任和学生作为两个不同的主体,在年龄、经历、思想上都存在着一定的代沟,想要让学生彻底理解班主任,就需要借助沟通的力量。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不仅教学活动不能“一言堂”,管理活动也不应当采取“一言堂”的形式,教师应主动向学生阐述班规班纪以及班级发展大方向的意义与作用,让学生理解班主任的良苦用心。同时,有效沟通还有利于学生及时向班主任反馈管理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帮助班主任及时进行完善和修复,使班级管理工作实现高效率与高成果两大效果。

(三)有助于实现学生的个性成长

真正的教育应当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学生不是被管理的“机器”,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丰富的情感与自我意识,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应当在治理班级的过程中,既能保证班级整体的稳步向前,又能因材施教。在师生有效沟通的管理模式下,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学生更愿意和班主任沟通自己的想法,班主任也更容易理解学生“特立独行”的想法,在治理班级的过程中保护学生的“个性”,灵活调整自己的管理之策。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沟通的策略

(一)与学生平等交流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虽小,但是独立意识与自尊意识已经处于发展阶段,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感受与自尊心。有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秉承着“严师出高徒”的想法,认为班主任不严肃一点就无法镇住学生,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板起脸孔”,向学生“发号施令”,当学生犯错误时,毫不犹豫地进行批评,不给学生留任何颜面。

在这种沟通模式下,学生看似遵守规矩,但实际上,学生的服从只是出于畏惧,长此以往,班主任和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远,学生也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导致班级“人心涣散”,不利于长久的稳定与发展。

正确有效的师生沟通是建立在平等与尊重的基础上的,想要做好管理工作,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管理与制约学生。真正的教育讲究“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教师应当在管理工作中用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用真诚的话语去打动学生,让学生心甘情愿地遵守班级制度。

例如,制订班级纪律时,教师可以把“你们必须服从”变成“你们应该去做”,并且向学生们认真、详细地解释每一条班规的意义与作用,将学生当成成年人一样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便能够意识到自己获得了尊重,班主任把他们当成一个大人对待,他们不能辜负班主任的期待,自己要像成年人一样遵守规则。这种平等有效的班级管理沟通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在服从班级纪律的同时,维护班级荣誉。

(二)优选沟通时机

想要提高师生间沟通的效率效果,作为教师,不仅要把握正确的沟通态度,也要找准适宜的沟通时机。良好的沟通时机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沟通的效果与结果,在和学生沟通之前,班主任应当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确定沟通的预期目标,从而选定沟通的最佳时期。

小学阶段,学生的自尊意识已经初步形成,他们在意自己的形象,也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这时候,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公开批评很有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不良情绪,从内心深处对教师生出怨气。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学生对自己产生负面情绪,因此班主任应当充分为学生的自尊心考虑,和学生进行私下沟通,不要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进行批评指责。

除此之外,在选择沟通时机时,班主任也应当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有些学生脾气急躁、容易动怒,如果教师在学生情绪激动时与之沟通,学生大概率会出现赌气说狠话的情况,就会导致师生双方的沟通进入情绪化、低效率的状态,不利于解决实际问题。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切忌心急,可以等学生的情绪稳定平静下来之后,再与学生进行沟通。学生恢复了理智,自然愿意思考教师的话,及时纠正自己存在的问题。

沟通不是师生间的“斗争”,没有输赢胜负,沟通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就应当站在学生的立场,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舒适的沟通时机,促使沟通高效率圆满实现。

(三)运用沟通技巧

沟通的三要素在于态度、时机与内容,同一句话,用不同的方式说出来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师生之间的沟通也是如此。有效的沟通在本质上是一种引导,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听从教师的意见与建议,改正不足,完善自我,朝着更好的方向迈进。因此,对于同样的内容,“怎么说”就显得很重要,批评听起来也可以像鼓励,夸奖在某种情况下也可以是批评,想要和学生良好沟通,教师就应当掌握一些必备的沟通技巧。

一是定向技能技巧。师生之间从来不应当为了沟通而沟通,所有的沟通都有目的。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之前,应当首先确定沟通的主题,对沟通的效果有一个预期,这可以让沟通的过程更为顺畅。有时候,师生之间的沟通不畅,并非全是学生的问题,教师也有责任。在沟通前,教师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没有提前预设沟通的过程,找出沟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对应的策略,就会导致沟通过程状况百出。为了避免这一情况,教师就需要在沟通中掌握定向技能技巧,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在确定沟通主题的基础上,制定沟通的策略,使得沟通的过程顺利,效果良好。

二是内容技能技巧。学生不是成年人,他们的理解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教师在设置沟通内容时,应当注重从实际出发,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阐述,而不是一味地给学生讲空洞的大道理。如果教师将师生之间的沟通演变成为一场说教,那么学生就有可能在沟通中倍感枯燥乏味,对教师的教诲“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致使沟通效果差、效率低。因此,教师在沟通时应当注重选择恰当的沟通内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表达。

有效的沟通是构建良好的班集体管理体系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我们应当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植于心,重视班级管理中的沟通价值,有效把握沟通对班级管理的积极意义,在树立科学意识的同时采用科学的手段管理班级,与学生平等沟通,寻找恰当的时机,熟练运用沟通技巧,让沟通拉近师生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让沟通为班级管理工作带来有效的成果,让沟通带领每一个班级都走向团结奋进的新方向。

猜你喜欢
班集体师生管理工作
从我们的班集体说起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Research on Band Structure of One-dimensional Phononic Crystals Based on Wavelet Finite Element M ethod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