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然研究

2023-09-07 03:56李姿蓉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职院校德育

【摘要】本文简述高职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当代价值,分析当前高职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及问题根源,提出高职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结合民族历史与文化开展好课堂教学、在校园内营造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循序渐进开展好价值引领工作等方面探索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8-0036-05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只有解决好民族问题,使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积极探索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路径,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维护祖国长期繁荣稳定夯实基础。

一、高职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当代价值简述

(一)有利于引导高职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青年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与文化是否自信,决定着其能否肩负起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责任。高职学生是青年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多变、敏感、主观性强、求知欲强等心理特质,也因缺乏社会阅历,容易被居心不良之人影响、利用,导致形成错误的思想认知和道德价值观,甚至做出有损国家与人民利益的行为。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仍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增长速度与增长质量存在矛盾、境外敌对势力渗透等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实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汲取养分,正确看待祖国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进而增强“四个自信”。

(二)有利于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发展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同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与众不同的文化。部分高职学生由于文化底蕴不深与社会阅历不足,容易受错误民族观的误导而片面对自身所属的民族产生错误的优越感,导致内心排斥其他民族,甚至做出伤害民族感情的事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民族团结意识,主动以“小我”融入“大我”,避免陷入狭隘民族主义漩涡。

(三)有利于增强高职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当前,我国地域与民族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已经得到极大改善,但由于历史、地域、文化等条件不同,各民族之间发展水平的参差不齐依然客观存在。在网络时代,情感丰富却又意志不坚的高职学生容易受网络上夸大民族发展差距的信息误导,从而产生不平衡的心理。高职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引导学生充分認识发展不平衡的客观性与必然性,使其学会用发展、辩证的眼光看待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增强文化认同感,进而促进民族团结。

(四)有利于高职院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职学生正处在“拔节孕穗期”,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把好其思想关,将其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高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思政教育内容之一,将其融入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中,可以有效增强课堂的引领力与穿透力,有效引领高职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及民族团结,同时能够引导高职学生辩证把握“共同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这对解决好我国的教育问题至关重要。

二、高职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及根源浅析

(一)现实问题

当前学术界对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十分重视,学者们一致认为应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程。有学者提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要遵循系统化、精细化和协同性原则;商爱玲(2018)主张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同时提升校园文化及社会实践活动感染力。虽说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渠道作用比较突出,但在实际工作中,思政课却难“一枝独秀”,导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面临内容不聚焦、过程形式化与碎片化、成效低下等问题,具体表现为部分学生不知道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部分教师因民族工作的特殊敏感性而对此避而不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显性教育及专题教育缺失、因第一课堂以理论讲授为主导致学生无法在课堂中通过体验实现价值认同、教育宣传与氛围营造不够等。正如李芳(2020)提出,高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广泛共识,但在具体实践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尚未被完整纳入“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中,仍存在着教育渠道需进一步拓展、教育对象需继续扩大、教育内容需更加系统、教师教育能力亟待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待调动等实践层面的不足。

(二)根源浅析

索艳(2019)认为认知、宣传与主题活动的不足是限制高校培育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因素;朴芙萱(2018)认为各民族学生交流工作不足、高校培育机制不成熟、思政理论课作用未充分发挥是限制民族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的原因。可见,学者们普遍认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缺乏针对性,且教育主体没有形成合力。笔者认为,导致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缺乏体制机制的保障。首先,体制机制的缺失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顶层设计不完善。当前,随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入人心,高校对“三全育人”“课程思政”建设等日渐重视。许多高职院校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制订相关制度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开展。但是,较少高职院校能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专项工作加以推进,缺乏完善的顶层设计,导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工作出现主线不清、内容零散、形式单一等问题。其次,体制机制的缺失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缺乏合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当纳入“三全育人”工作任务,通过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对学生进行道德浸润与思想引领,让学生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巧妙融合下产生思想共鸣与情感认同。然而,体制机制的缺失意味着教师开展培育工作的力度、效果均与其评优评先、职称晋升无关,致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变成一个可以自由选择的随意性问题。思政课教师只需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即可;其他公共课及专业课教师更多是从本课程、本专业出发开展课程思政,对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不够重视;行政教辅人员在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上没有明确的章程,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随意,不一定涉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此可见,体制机制的缺失会导致育人主体缺乏联动,降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成效。最后,体制机制的缺失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成效难以评估。目前,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开展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但因缺乏培育工作评价制度,难以准确评估培育工作成效,最终使培育工作流于形式。此外,评价机制的缺失降低了大家对培育成效的关注,从而未能及时调整培育策略,降低了培育效果。

三、高职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团结凝聚大学生、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也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现实问题及根源,从多方面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一)建立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长效机制

高职院校要坚持学校党委领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文件精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首先,学校要强化党建引领,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工作小组,通过建章立制将该任务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以及“三全育人”工作紧密联系,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顶层设计。其次,学校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常态化机制,通过专题学习、三会一课、党日活动等政治理论学习形式,增强教师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感与责任感,确保全体教师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再次,学校要组织思政课教师、科研骨干开展专项理论研究,针对学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进行研究与预判,同时组织教务处、教学督导组做好教材审核、课堂巡视等工作,规范教师言行,确保教师在课堂上做好价值引领工作。此外,学校要将此项工作纳入教师师德师风考核、业绩考核及职称评价体系,将教师能否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作为其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的重要考核依据,着力压实工作责任,增强教师工作合力,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实效。最后,学校要充分发挥“政行校企”联动机制,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实训基地,在实训教学中引进虚拟仿真技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壁垒,为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教育等类型的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带领学生参观革命教育基地,使他们有更多机会近距离了解历史细节,体验中华民族栉风沐雨的奋斗历程;带领学生走进民族企业,引导他们从民族企业家身上汲取前进与奋斗力量。

(二)结合民族历史与文化开展好课堂教学

1.做好教学内容的设计

高职院校在教学内容的供给上,要以增强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个认同”為基点,强调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首先,学校要在坚持党委领导的前提下,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思政课体系,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如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讲授“理想信念”“中国精神”“价值观”等内容时,教师要着重结合民族历史与民族文化开展教学。其次,学校要指导好专业课、公共课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内容设计。由教务科研处牵头组织各二级学院、公共基础部结合学校所在地域、专业特色,进行教学内容的总体设计,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部选派教师与二级学院结对共建,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民族学生的特点,共同开发本专业相关的民族历史与文化教育的课程内容与教学资源,确保学生在不同课堂上接收的知识、理念在方向性上是正确的,既体现“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又兼顾“亲和性”与“针对性”。

2.推动课程思政改革

高职院校要以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为契机,通过集体备课、教师培训等形式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鼓励教师结合课程挖掘育人元素,着重结合民族文化渗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如在公共英语课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民族的语言习惯与风俗文化进行情景化教学;在公共体育课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民族体育运动的教学;在建筑类专业课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介绍不同民族的建筑特色;在服装类专业课中,教师可以透过不同民族的服饰介绍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在历史学与社会学相关专业课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融入不同民族文字、语言、民俗文化等内容。依托不同课程从不同角度渗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可以在潜移默化间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奠定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

3.结合优势开设民族文化类公共选修课

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发挥师资、地域等优势,开设中国民族史、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民族文化类公共选修课,为学生系统性了解中华民族史、我国当前民族政策、民族风俗提供平台,也为学生增强民族认同感创造良好条件。

4.丰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

高职院校要多措并举结合民族历史与文化开展好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一是依托共青团将民族文化活动融入第二课堂,带领青年学生在第二课堂生动、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体会民族之美。二是丰富第二课堂的活动形式,如通过民族歌舞、民族工艺品制作、民族文化沙龙、民族知识竞赛、民族主题画展、到少数民族地区访学调研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领略民族之美。三是打造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空间与环境,如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校园民族文化展厅等,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处处品味民族之美。

(三)在校园内营造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

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教辅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教辅人员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在校园内全方位营造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让各民族学生学会相互尊重、相互包容与相互欣赏。在学校层面,首先,宣传、团委、学工等部门要将促进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通过线上、线下平台讲好民族故事、弘扬民族文化,通过开展活动、打造民族文化宣传专栏等方式营造民族团结氛围,引领师生共同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其次,学工、后勤等部门要做好学生民族信息的收集与统计,对少数民族学生给予关爱与关注,为少数民族学生日常饮食等提供便利,为少数民族学生庆祝民族节日等需求提供帮助与支持。在二级学院层面,教职工可以结合专业特色进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辅导员、班主任可以在班级营造尊重不同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氛围,做好班级学生的日常管理与舆论引导工作,避免学生说出伤害民族团结的话、做出伤害民族团结的行为。

(四)循序渐进开展好价值引领工作

1.通过增强“认知”消除固有偏见

高职学生如果不充分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与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未能深入認识不同地区与民族之间发展水平不均衡的客观现实,就容易产生民族歧视、偏见或不满情绪,简单武断地认为一些民族习俗是无知愚昧的象征,或者单一片面地认为发展水平的差距是主观意志造成的,而忽略了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些不可避免的客观因素。例如,广西壮族学生说普通话容易出现“夹壮”,他们到外地高校读书,容易因为口音问题被同学嘲笑,进而产生自卑心理;云贵高原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区,受地理位置偏远等因素影响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该地区外出读书的大学生有可能对家乡经济相对落后的现状不理解,进而产生不平衡心理,甚至对其他民族产生偏见或仇视心理。心理学认为,增加彼此接触可以有效消除偏见。因此,高职院校要着重做好学生的“纠偏”工作,主动通过课堂教学、课外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多角度、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与社会现象,并通过第二课堂活动、班级管理等方式促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学生对彼此的了解,进而使学生消除不当认知,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个认同”。

例如,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价值观“纠偏”工作过程中,主要采取了几个措施:在分配新生宿舍时,有意识地将不同民族的学生安排在同一个宿舍,为学生增进对彼此的了解提供机会与平台;组织开展推广普通话等活动,为学生提高普通话水平提供平台;举办“民族美 团结情”美育工程活动,组织学校不同民族的师生齐聚一堂,使他们在分享各民族的风俗、文化及美食的活动中消除民族偏见,学会相互尊重与相互欣赏;组织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山区、偏远民族地区,使其在与当地村民面对面交谈中体会乡村振兴的伟大成就,增强感恩之心。

2.通过“共情”增强彼此认同

高职院校要积极通过课堂教学及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在民族问题上的共情能力。例如,在思政课中引导学生走进历史,追寻中华民族团结抵御外敌、不同民族共同对抗自然灾害与公共危机的集体回忆;通过走访基层、参观交流等形式让学生亲眼看、亲耳听山区老百姓的脱贫故事,让学生通过对比自己家乡的发展变化,在感受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增强民族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与桂林永富村党支部共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每年组织师生到湘江战役纪念馆参观学习,并到永富村慰问抗战老兵,听老兵讲述抗战故事,通过重温抗战历史唤醒师生的红色记忆;还组织学生开展了“寻找百个红色故事”活动,让学生在红色故事的分享过程中重温各民族同仇敌忾的经历,进而增强彼此认同。

3.通过“共同目标”强化使命担当

心理学研究显示,设置共同目标不仅有助于消除偏见,还有助于统一大家的意志与行动。当前我国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激励青年大学生主动将“小我”融入“大我”,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不仅可以增强青年大学生的志气、骨气与底气,而且可以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夯实基础。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良好成效。学校注重激励广大学生结合专业优势服务乡村振兴,结合常年与都安瑶族自治县结对共建的工作需要,经常组织师生到都安瑶族自治县各村屯开展净水服务、打工课堂培训、道路检测等志愿服务。通过开展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工作,师生增长了志气与才干,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强化了使命担当。

综上所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高职院校结合学制、专业特点以及地域特征,从体制机制保障、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改革、校园氛围营造、价值引领等方面做更多探索与尝试,采用更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持续性地开展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并最终外化为追求民族团结进步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商爱玲.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8(1).

[2]李芳.高校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基本问题探析[J].民族教育研究,2020(4).

[3]索艳.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4]朴芙萱.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路径[J].才智,2018(22).

[5]孙琳.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究:以群际接触作为一种理论视角与实践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5).

[6]张立辉,许华峰.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析:以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团结教育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5).

[7]孔亭,毛大龙.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J].社会主义研究,2019(6).

[8]包银山,王奇昌.民族地区高校推进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探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9(4).

[9]雷振杨,兰良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现状与深化拓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

注:本文系2021年广西教育规划党建研究专项课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共青团工作路径研究”(2021C36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姿蓉(1983— ),广西北流人,硕士,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职院校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团结稳疆视阈下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