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黑竞赛”需多方发力

2023-09-11 20:58河北省教育宣传中心周志勤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全国性行政部门违规

■河北省教育宣传中心 周志勤

前不久,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共同抵制面向中小学生违规竞赛活动的提醒》,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凡未列入教育部公布的《2022—2025 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的均属违规举办的“黑竞赛”,所有竞赛的结果均不得作为中小学生招生入学依据,也不得作为中高考加分项目。同时,教育部还附上了《2022—2025 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也即“白名单”),希望广大学生和家长理性看待参加竞赛的意义和价值,共同抵制违法违规竞赛。

其实,早在去年3 月份,教育部就发布了《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明确提出,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不作为招生入学的依据。甚至还在去年11 月份发布了《关于面向中小学生违规竞赛问题查处情况的通报》,点名“奥林匹克英语大赛”“希望数学”等多项违规竞赛。

然而,违规竞赛仍像“打不死的小强”,暗中泛滥。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有些组织违规竞赛的机构打着“考试获奖,助力升学”的旗号,通过各种方式给学生和家长灌输教育焦虑,引诱学生和家长报名参加竞赛;二是有些学校为了自身利益,暗中支持学生参加各种“黑竞赛”,以竞赛成绩为学校“贴金”,甚至在招生时偷偷将竞赛结果作为入学依据。

教育部此次提醒无疑是给“黑竞赛”泼了冷水,然而,仅有这样的“提醒”还远远不够。抵制“黑竞赛”,还需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学生和家长共同发力。

第一,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查处力度。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做好学生和家长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组织违规竞赛的机构的查处力度,尤其是对于那些玩套路、换“马甲”、改头换面误导家长和学生的违规竞赛机构,必须“冒头就打”。这样才能形成足够的震慑力,让这些违规竞赛机构“无路可逃”,自觉“退场”。

第二,学校应站稳“立德树人”的立场。一是切实转变教育评价观念和行为,用实际行动践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的党的教育方针。二是不与违规竞赛组织机构同流合污,积极引导全校师生拒绝参加违规竞赛,坚决把违规竞赛组织机构阻挡在校门外。三是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家长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第三,家长、学生应尽快转变认知。违规竞赛之所以屡禁不止,与家长盲目追逐各种竞赛成绩并互相攀比有一定的关系。违规竞赛组织机构正是利用家长这种心理,推波助澜,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在此,家长一定要理性看待竞赛,抵制违规竞赛,将更多的目光投放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上来。广大学生也应学会拒绝,遇到这种违规竞赛,可以通过向教育行政部门投诉举报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只有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以及学生共同行动起来,违规竞赛组织机构才会如无水之鱼、无根之木,在社会中无立足之地,学生才能从各种竞赛中解脱。如此,这些违规竞赛才不能继续污染教育生态。

猜你喜欢
全国性行政部门违规
违规借调的多重“算计”
儿童安全座椅首次纳入全国性立法6月1日起实施
“啄木鸟”专吃“违规虫”
地方移动媒体做好全国性重大主题报道的“三字诀”
违规试放存放 爆炸5死1伤
行政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建及实现研究
江苏:对虚假鉴定“零容忍”
试论企业行政部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违规逆行之后
平衡计分卡在高职行政部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