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品质教育发展共同体
——石家庄市西苑小学一体化办学运行机制的创新与实践

2023-09-11 20:58石家庄市西苑小学刘君英杨青坦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西苑校区共同体

■石家庄市西苑小学 刘君英 杨青坦

一体化办学作为一种教育组织管理的创新模式,对促进区域教育公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石家庄市的一所优质学校,西苑小学实施“名校+”一体化办学,先后于2014 年、2022 年接收田家庄学校、新开路小学成为西苑小学分校,持续发挥名校的示范、辐射与孵化功能,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带动薄弱学校,实现共同发展。

在教育一体化办学的运作中,西苑人深度思考一体化办学的机制内涵,以顶层设计作保障,以文化与课程建设为灵魂,以教研、科研、培训一体联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通过“一体两翼三联动”,为分校区生根、铸魂、赋能,实现了校际间的文化、管理、课程、师资队伍深度融合与均衡发展。

一体统筹,让顶层设计落地生根

西苑小学本部历经27 年发展,已经形成丰厚的文化底蕴,即“创生文化”——创而唤醒内驱生而自主成长。“创生文化”已根植于全体师生心中,激励师生“做一粒有梦的种子”。西苑小学以“创生文化”为抓手,凝聚各校区力量,让学校的各项设计在各校区生根。

一是一体统筹,厘清关系。西苑小学利用统一法人、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师资的机制优势,确立了“管与理并举,总与分互联,督与评一体”的一体化办学管理思路,在三个校区实施“五统一”管理措施,即统一活动规划、统一课程管理、统一师资调配、统一教育教研、统一质量监控。西苑小学通过本部一体统筹、统一管理,厘清本部与分校互联互动关系,理顺校区间的文化与情感脉络。

二是三层轮岗,保障引领。学校探索出“校级、中层、名师”三个层面的轮岗机制,助力校区间近距离、高频次、大密度的以老带新、品牌迁移。在一体化办学过程中,西苑小学本部共有8位校级领导、9 位中层主任、30 余位骨干教师助力田家庄校区。虽然新开路校区纳入西苑小学一体化管理仅仅半年,但是本部就已经有1 名校级领导,4 名骨干教师加盟支持。他们以任务引领为原则,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在分校区建立导师制团队,开放常态课,同时每个人的交流时间均在两年以上,有力地保障了顶层设计与西苑品牌在分校区的生根生脉。

两翼齐飞,为分校区发展铸魂

学校的灵魂在于文化与课程,西苑小学将多年形成的“创生文化”体系和“创生课程”建设两条主线作为促进分校区腾飞的两翼,数年来紧紧围绕文化与课程深耕细作。

文化互联。针对田家庄校区位于城郊接合部、家庭背景参差不齐的现实状况,我们将西苑小学“创生文化”中的核心“做一粒有梦的种子”升华为“不一样的种子,不一样的精彩”,挖掘种子“根求向深、叶求向荣”的关键品质,精心打造田家庄校区的校园环境,让每一处细节都能传达西苑小学的“种子文化”,用“西苑种子文化体系”浸润全体师生。西苑小学一方面将本部的“精神图谱”移植分校区,经过多种形式的宣传,让教师获得名校优质资源的“精神营养”;另一方面借助本部多年实践的“三礼五节”平台,家长学校互助分享模式,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家长公益活动,以“修德育能,追梦致远”为引领,在分校间共同实施德育,使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逐渐帮助学生成长为自信自强、彬彬有礼的好少年。

课程互联。西苑小学领导班子牢固树立“学校文化关照下的校本课程体系”观念,在课程顶层架构上深研精耕,结合学校教学资源实际和文化积淀,建设了西苑小学“创生课程”体系:基础课程(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践行课程(“劳动+”课程、德育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梦想课程(我的工匠梦、我的农耕梦、我的航天梦),通过西苑小学三个校区教学校长互联会、本部课程发布会、三个校区教师课程实施共同体、课程实施经验交流等形式,促进“创生课程”在三个校区的融通。课程互联是校际间深度融合的关键,成为分校发展铸魂的核心要素。

三校联动,为教师团队赋能

西苑小学站在一体化角度,在承袭本部多年的教科研底蕴的基础上,形成了教研、科研、培训三个校区联动,学段、学科、学情三个校区互通的良性循环。

日常教研联动。一方面,分校区坚持与本校区同步开展“青蓝工程”“人人一节优秀课”等系列活动;另一方面,校区间日常教研的深度互动融合:一是组建校区间教师结对互助组,随时交流备课心得;二是每学期本部日常教研向分校区开放。近年来,依托教科所专家培训、一年级教材培训、学科组教学培训、聚焦微班会、教师才艺展、农科院参观考察、巴蜀培训等活动,三个校区建立了教师“成长共同体”,进行团队熔炼。此外,西苑小学还鼓励“成长共同体”内的教师组建小团队,成为“成长共同体群落”,发挥群体力量,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科研课题联动。学校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实现教师教育理念协同发力。西苑小学本部和田家庄校区共同完成了“基于互联网+智慧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个性化学习的微课资源开发应用研究”“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实践与研究”等课题。在本部老教师的指导下,分校17 位研究生学历的年轻教师独立进行“关于职初教师‘临床诊断式’培养研究”课题的研究。新开路校区同样加快课题研究脚步,开展“任务驱动的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业务培训联动。一体化办学实现了三个校区业务培训的资源集约和效果优化。无论是“请进来”的专家培训,还是“走出去”扩展视野的外出学习,抑或是“学科接力”“班主任工作坊”等校本培训,学校都安排同学科、同学段的教师结组学习,以“成长共同体”的共振共鸣,达成高效研训模式。2022 年8 月24 日,西苑小学暑期成果展示交流会上,西苑小学本部《用工具撬动习惯养成——一年级习惯养成手册》的成果发布成为三个校区教师讨论交流的焦点,会后三个校区同时启动《一年级学习习惯养成册》的推广试用。因为手册强化探究性、体验性的学习设计,又融合智慧型评价方式,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

目前,西苑小学的文化品牌、课程建设、师资队伍,正在三个校区间共生共融,“1+1+1>3”的一体化效应正在日益突显。西苑小学将继续沿着“学有所教—学有良教—学有优教”的路径,打造高品质教育发展共同体。

猜你喜欢
西苑校区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南大门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一角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文徵明余生念念不忘的西苑之行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石家庄市西苑小学学生美术作品
爱眼有道,生活才更“睛”彩——访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张玉平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