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导学案为依托,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2023-09-11 03:36蒋秀华
新教师 2023年3期
关键词:语速朗读课文语气

蒋秀华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导学案在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部分教师利用导学案的框架和脉络,将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但低年级的学生由于知识经验不足,在朗读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将朗读目标、朗读技巧、朗读活动融入导学案中,发挥朗读的价值功能,从而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下面笔者以低年级导学案为例,谈一谈如何依托导学案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设计朗读目标,让学生心中有“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只有了解了学段的朗读目标,才能在导学案中设计相应的朗读活动,学生也才能借助导学案明确朗读所要达到的目标。

如二年级下册《一匹出色的马》这篇课文,在指导学生朗读最后一段话时,教师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制订朗读目标。也就是说,在导学案中设计朗读目标时,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还要从“学习用”的角度指导学生如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朗读目标,在导学案中设计这样的学习任务:任务一,请学生围绕“跨上”“蹦蹦跳跳”“迎接”“笑着”这几个动词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心情,并试着表演一下当时的情境。任务二,请学生根据要求——声音要响亮、语气要连贯、要有感情,尝试朗读这一段文字。导学案中的这两个任务是紧密联系的,任务一的表演是为任务二有感情朗读服务的。可见,在导学案中有了明确的朗读目标,就能更好地达到指导学生朗读的目的。

二、融入朗读技巧,让学生心中有“法”

入选低年级教材的课文不仅语言优美,情感还很丰富,非常适合学生朗读。因此,在小学低年级导学案设计中,教师可以提供灵活多样的朗读技巧,如: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情态;声音要有高低、长短、轻重之分;语速要有快慢;语调要抑扬顿挫。教学时,教师可以进行示范,让学生模仿运用。一般而言,朗读表达失落情感的文本时,语调要低沉,语速要缓慢;朗读表达欣喜欢快的文本时,语调偏高,语速要加快;朗读描写优美景物的文本时,语调要平稳,语速要舒缓……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要充分考虑文本特点,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时进行指导。

如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设计几种常用语气(如高兴、疑问、着急、震惊等)进行示范,让学生在模仿练习中加以运用。首先,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燕子、小白兔、小鱼、大蚂蚁对话的语句,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这些小动物对“要下雨了”这件事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接着,让学生讨论交流要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好他们的对话,并尝试分角色朗读;然后,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动物的语气进行示范朗读,如“小白兔一边跑一边喊”这句话,就要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还要加快语速读出小白兔的着急;最后,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朗读方法再次进行分角色朗读,读出小动物不同的语气。这样,学生就能利用导学案,轻松掌握朗读技巧。

三、引入朗读音视频,让学生心中有“声”

在小学语文低年级导学案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相关的音频和视频素材加入到导学案中。比如,引入专业艺术家的朗读音视频让学生模仿朗读,变静态、单向的教学为动态、双向的教学,强化学生的朗读体验。

如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是一首情感比较浓厚的诗歌,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利用软件工具引入音频和视频,设计多元化朗读活动。首先,可以通过播放有关雷锋故事的视频,让学生对雷锋这个人物有一个整体感知;接着,教师可以示范朗读课文,并让学生说一说听后的感受;然后,全班再齐声仿读;最后,可以引入艺术家的朗读音频,这样,朗读水平较低的学生也能在艺术家的影响下提高朗读能力。当然,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也可以对朗读音频进行适当处理。如截取诗歌第一、二节的内容,让学生反复听,并试着朗读。在此基础上,通过播放比较舒缓的音乐,为学生的朗读活动创设良好的氛围,并让学生试着朗读诗歌的第三、四节。

四、开展朗读活动,让学生心中有“人”

在导学案中,要实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标要求,还可以设计多样的朗读活动,激发学生的朗讀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如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这篇课文主要以人物对话为主,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可以通过开展分角色朗读活动,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表演欲望。首先,让各小组开展分角色朗读活动,并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分角色朗读的优缺点;接着,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一下青蛙对小鸟的态度,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在青蛙和小鸟中任选一个角色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然后,每组推选三个学生参加班级朗读比赛,一个学生朗读叙述部分,一个学生扮演青蛙,一个学生扮演小鸟,要求学生读出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最后,由全班投票评选“最佳朗读小组”。

五、引导个性朗读,让学生心中有“我”

《课程标准》指出:“关注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学生个性是有差异的,朗读表现也有不同:有的大胆,喜欢声情并茂地表现自我;有的内敛,不喜欢大声朗读,羞于表演。因此,教师在导学案中设计朗读内容时,还要设计个性化的朗读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朗读行列中来。

如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文中有多个角色:小蝌蚪、鲤鱼、乌龟和青蛙,非常适合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因此,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设计个性化朗读内容,发现具有朗读潜力的学生。可以让学生四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可以在活动中自由选择喜欢的角色。还可以开展全班朗读展示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角色。如: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表演的学生,可以选择稳重大方的鲤鱼妈妈;很有表演和朗读才能的学生,可以担任小蝌蚪的角色……要尽可能尊重学生的意愿,满足学生的需求。当然,也可以让有表演天赋的学生选择多个角色进行分角色朗读,不仅要读出不同角色的特点,还要加上适当的动作。教师在设计朗读导学案时,一定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朗读,让个性化朗读真正得到落实。

总之,朗读能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是小学语文的阅读方法之一。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在导学案设计阶段进行朗读指导设计,最大限度地发挥朗读的价值功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语速朗读课文语气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辩论赛之语速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青铜葵花》选段
注意说话的语气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
说话人识别中语速鲁棒性研究
语速里的微妙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