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策略

2023-09-11 03:36杨天送
新教师 2023年3期
关键词:锐角圆柱三角形

杨天送

新时期的教育不再局限于书本,不再沿用墨守成规的教学模式,不再束缚思维的发散。在此背景下,带领学生重新了解数学学科的本质特色,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模块,构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及培养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新时期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小学数学教师要选择新颖、激趣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目光、专注力转移到数学知识本身,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为达成此目标,教师应抓住学生的需求点、兴趣点,能够使学生自觉、自主地投入学习中,开启以智慧探索数学的新路径。

一、融会贯通,把握知识的整体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整体把握教學内容之间的关联,弄清教学内容主线与相应核心素养发展之间的关联。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明确目标,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立足于教材,整体把握教材内容,联系前后知识点,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教学方向,运用围绕单元主题、围绕知识点、围绕某一题型等方法,引导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整体性,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六上“三角形的面积”这一知识点时,通常情况下教师会要求学生牢记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接下来会根据公式进行相关的习题练习,套用公式来计算。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看似已经掌握该知识点,实则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把试题训练这一环节进行转移,重点放在知识的融会贯通,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大胆猜想、提出疑问、深入探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前测知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方法进行转化,大胆尝试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分别与平行四边形、长方形面积的推导方法联系起来,思考运用这样的方式是否能够得出结论。学生联系前测知识点进行思考,积极探究方法,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动手实践仔细观察、发散思维,寻求三角形与拼补出的图形之间内在联系,通过把三角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进行面积公式的推导。由此可见,在教师的正确指引下,能够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对数学知识深入钻研,并能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久而久之,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令知识得到内化,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激发兴趣,引入生活场景

如果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一味地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容易使学生的心态过于被动,课堂氛围也不会掀起更多波澜,导致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师除了为学生传递丰富的数学知识以外,还要具备制造良好课堂氛围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联系实际、联系生活,让学生能够形象和具体地分析、思考、探求新知,建立起数学思维的桥梁。有了生活做打底,数学知识显得更有趣味,促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的多面性,了解数学学科的本质特色,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学会从生活的角度捕捉数学信息,从数学的角度解决生活问题。

例如,在完成人教版一下“认识人民币”这单元的学习后,可以开展一节数学活动课,前期工作: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型的模拟购物中心,并准备一定数量、各种币值的人民币学具。接着,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扮演收银员、购物者,教师调配合适比例的收银员、购物者,在参与者中分发人民币学具,开展购物的游戏活动。在这种充满乐趣的交易游戏中,学生不仅认识了各种币值的人民币,还学会了简单的兑换、找零。这样生活化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能够体验身临其境般的感觉,从中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发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真正感知《课程标准》中提到的“三会”的具体内涵。

三、沟通交流,打造思辩课堂

在开展数学课堂活动期间,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勤于思考,促使他们逐渐打开数学思维,善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营造有序交流、生生互辩的课堂氛围,打造思辩的学习之风。另外,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处于形象思维成长阶段,大部分学生的思维受到成年人的影响,习惯于盲从,学生的数学学习无法起到良好效果。为了能够改善学生盲从的思维缺陷,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故意制造问题、制造错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参与讨论和评判。

例如,在完成人教版四下“三角形的分类”的教学后,为了帮助学生真正了解不同三角形中角的特征,教师设计了一个问题:“根据我们刚学过‘三角形的分类,猜猜看,这三个信封里隐藏的三角形可能是哪种三角形?”问题抛出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请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生1:“第一个信封露出一个钝角是钝角三角形;第二个信封露出一个直角是直角三角形;第三个信封露出的两个角都是锐角,所以是锐角三角形。”教师反问其他学生:“你们还有其他意见吗?”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教师打开第三个信封拿出里面的三角形,却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学生感到非常意外。教师趁机追问:“为什么第三个信封里不是锐角三角形,而是直角三角形呢?”生2:“直角三角形里也有锐角,而且有两个锐角。所以它可能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生3:“我们只能看到两个锐角,另外一个角没看到,三种三角形都有可能。”生4:“只能看到两个锐角,不能确定是哪种三角形。”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题目完成后会自我反省,同时,能够锻炼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敢于提出自己的思路与想法,从而成功打造了一个思辩课堂。

四、实践操作,提升创新意识

学习数学不仅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还要具备以不变应万变和举一反三的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具有大胆创新的精神,在求变中感知数学的魅力。不难发现,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数学知识都与实际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吻合,让学生有一种熟悉感,能够更好地发散思维。因此,教师应创设多样化实践操作活动,鼓励学生亲身感知、体验,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自主探究的过程来强化学生数学思维。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下“圆柱的表面积”这一知识点时,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圆柱是由哪些图形构成的。课前,教师要求每组学生从家里带一个圆柱体纸筒,在分组合作操作中,将提前准备好的圆柱形纸筒进行剪裁、展开,学生观察发现圆柱由上、下底的两个圆形和侧面一个长方形组合而成。接着,引导学生将这个圆柱展开图作为参考,通过组内交流、探讨,找出这个圆柱的两个底面与侧面长方形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亲身感受三维模型,鼓励学生积极探究,从而深刻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独立思考的能力,促使他们遇到问题能够迎难而上,攻克学习中的难关,拓宽思路,在数学学习中燃烧思维、创新思维、发散思维、拓展思维,促进数学课堂不断优化和提升。

猜你喜欢
锐角圆柱三角形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锐角三角形有几个锐角
画一画
削法不同 体积有异
圆柱壳的声辐射特性分析
画角数角收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