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致描物,身临其境

2023-09-13 11:38周云霞
课外语文·上 2023年9期
关键词:法布尔蟋蟀自然段

周云霞

在西方科学史、文学史上有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鲁迅语)——《昆虫记》。这是一部由法国作家法布尔写就的科普著作,更是一部让人叹为观止的观察日记。《蟋蟀的住宅》就选自《昆虫记》。《蟋蟀的住宅》从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的过程两方面进行介绍,让我们深入了解蟋蟀的生活习性。既然是观察日记,那么生活中的植物、动物、天体都可以作为写作对象。写作时,要着重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发现其特点。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法布尔的《蟋蟀的住宅》。

一、多样的手法,优美的语言

整篇文章的语言是生动、形象、有趣的。这篇文章描写手法多样,语言优美。首先,通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带给读者丰富的想象。比方说把蟋蟀比作人,如“专家”——“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还把它称为“主人”——“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又比方说,明明是巢穴,作者却将它称作“住宅”,还有“大厅”“卧室”“家门口”……再比方说,把蟋蟀的本能动作比作人的动作,如“弹琴”——“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更具有形象性。这样的手法让文中难以理解的内容(蟋蟀修建住宅)通俗易懂,使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吸引人。将蟋蟀拟人化,还原了这个动物的本能属性,逼真贴切地描绘出了蟋蟀的形象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

其次,对比手法的运用。比方说文章的第二自然段,蟋蟀对于住宅的要求,与别的昆虫不同。别的昆虫大多选择临时住所,所以它们的住宅得来不费功夫,即使失去也毫不可惜,而蟋蟀呢?它选址慎重,不会随遇而安,不但要排水优良,还要阳光温和。而且蟋蟀修建住宅是靠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的,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珍惜劳动果实的蟋蟀形象。

最后,运用设问修辞手法。比方说在第三自然段中,“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这里的设问,能引人注意,抓人眼球,启发思考。后续的回答,更肯定了蟋蟀建造本领的高超。

二、严谨的结构,分明的层次

一篇作文想要拿高分,除了优美的语言,得当的选材,更要有严谨的结构,这样才能让整篇文章浑然一体,呈现极致的逻辑性,也更有可读性,《蟋蟀的住宅》就是如此。全文有九个自然段,根据内容,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部分来概括。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总起段。作者开门见山地点出蟋蟀的出名不仅因为唱歌,更在于其住宅。这样的好处在于精准扣题,既能总领全文,又能点明文章的叙述对象——蟋蟀的住宅。

第二部分(第二至六自然段),主要讲述蟋蟀住宅的特点。这个部分也可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第二、三自然段——慎重选址。文章先从住宅的选址写起,蟋蟀选择住址非常小心翼翼,不会凑合将就,也不利用现成的洞穴,而是靠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

第二层次为第四、五自然段——外部特点。这一层次是按照从外到内的观察顺序来写,介绍了住宅的外部特点:向阳、倾斜、便于排水、顺着山势、大小适宜、洞口隐蔽、平台平坦等,写出了蟋蟀对于“住宅”的特别要求。

第三层次为第六自然段——内部特点。这一层次主要介绍蟋蟀住宅内部的特点:光滑、平整、简朴、清洁、干燥,甚至是卫生的。

第三部分(第七至九自然段),主要讲述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对于蟋蟀如何精心建造住宅,作者还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介绍。第一,掌控时间。从秋天初寒一直到冬天,坚持不懈。第二,先后有序。先挖掘住宅的重要部分,再长时间整修。第三,工具简单。用钳子似的大颚搬掉较大的土块,用后足踏地,用锯把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第四,劳逸结合。蟋蟀工作的时候,会连着几个钟头干活,累了就休息一会儿,然后再继续干活;整修时,今天做一点儿,明天做一点儿。总而言之,这部分展现了蟋蟀高超的建造住宅的技能。

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让人一目了然,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借鉴。

三、细致的观察,成就了非凡的著作

写就一篇科普文章,需要严谨的科学研究和坚持不懈的观察分析。在阅读《蟋蟀的住宅》时,我们发现关于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是真实且准确的,这归功于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比方说在介绍住宅特点时,对其构造描述得非常清晰:“倾斜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一丛草半掩着”,这些语句十分精准地写出了住宅的深度和宽度,以及它的便于排水、隐蔽安全的特点,真是观察透彻。又比方说,在介绍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时,作者特别细致地运用了 “扒、搬、踏、推、铺”等一系列动作,准确写出了蟋蟀“前足、大颚、后足、后腿”等“建造工具”如何协调有序地工作。

作者为了观察蟋蟀修建住宅,“一连看了兩个钟头”,从“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一直到“冬天”。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作者的观察是严谨认真、持之以恒、细致入微的,这就是科学的研究态度,配合出色的观察,使得这篇文章充满了生活韵味。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四、深远的立意,成就了不朽的思想

其实有很多同时代的作家也将目光投向了昆虫研究的领域,但鲜有人达到法布尔的水平和高度。因为,很多作家喜欢将昆虫抓回来,养在木盒子里,甚至用酒精泡着。但是,法布尔愿意在“蔚蓝的天空下,在鸣蝉的歌声中观察”,因为他认为这些小昆虫是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他实际是在探究生命。这篇文章的思想也是如此。在法布尔笔下,蟋蟀是有生命尊严的,于是作者称它建造住宅这个过程是“伟大的工程”,他对蟋蟀这个小生命的赞美很自然地体现出来。由此,文章的立意就更加深远了——那就是对生命的敬畏。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同龄人写的作文尤其缺少高远的立意,即使是写昆虫,也只不过描述它的某个过程,鲜有人将它们提到生命的高度。这也给了我们写作的启示:生活中的一切小生命都有它的生活哲学,蚂蚁是团结的,因为它们力能扛鼎,为下一代运输食物;爬山虎不畏惧风吹雨打,因为它们意志坚强;梅花不惧严寒,因为它个性使然……这样来写文章,我们也能成就自己文章的思想。

一般而言,科普文都是比较枯燥、无味的,但是阅读法布尔的这篇《蟋蟀的住宅》,我们发现科学的探索其实并不枯燥,它是那样的迷人,这得益于作者丰厚的、高超的文学写作知识,让我们窥见了不一样的昆虫世界。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称法布尔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另外,这篇文章能够让人着迷的重要原因也得益于作者持之以恒的观察。观察的力量是强大的,叶圣陶也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了爬山虎向上爬的秘密,写就了《爬山虎的脚》;法布尔坚持观察,逐步发现了蟋蟀筑巢的全过程,写就了《蟋蟀的住宅》。我们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试着对某个小生命进行连续的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这样也可以写出一篇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文章。

猜你喜欢
法布尔蟋蟀自然段
贪玩的蟋蟀
“昆虫迷”法布尔
解读昆虫记——读懂法布尔的昆虫世界
蟋蟀的决心
法布尔
秋天
蟋蟀的小屋
蝉壳
美丽的秋天
蟋蟀的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