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红色家风融入中职学校思政教育探究

2023-09-15 11:54张欣蓓唐静梅
广西教育·B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中职学校互联网+

张欣蓓 唐静梅

【摘要】本文结合红色家风的内涵及主要内容,论述在“互联网+”背景下将红色家风融入中职学校思政教育的策略:挖掘红色家风资源,凸显红色家风的价值;依托新媒体,丰富红色家风学习形式;知行合一,传承红色基因;家校联动,增强学生对红色家风的认同感,培养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关键词】“互联网+” 红色家风 中职学校 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0-0035-04

红色家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职学校挖掘红色家风资源,以红色家风文化为指引抓实、抓牢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职学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部分中职学校强调在培养技术人才方面下功夫,但不够重视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思政工作。对此,中职学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选取红色家风资源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将红色家风融入思政教育,让学生在思政教育中获得红色家风的涵养,从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将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红色家风的内涵

关于红色家风的定义,柯华、顾莉等学者认为,红色家风指中国优秀的共产党人,特别是老一辈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为指导,以传统美德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在长期的治家、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向上、向好、向善的家庭风尚,涵盖了理想信念、为人处世、亲情友情等方面内容,具有时代性、继承性、教育性和实践性等特征。红色家风并非普通家风,“红色”定义了其特殊的内涵,它与党风、家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是老一辈革命家家庭文化的具体体现,是家庭建设和子女教育的良好风尚,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红色家风是优秀中国共产党员的家庭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具有规范道德、提倡清廉、勤俭务实、爱国为民等示范导向的功能,对青年一代有着品德塑造、心理优化、审美熏陶等育人价值,中职学校应在“互联网+”时代将红色家风融入思政教育,以提升中职思政教育实效,有效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道德规范、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思想品质,实现新时代中职学校思政教育目标。

二、红色家风的主要内容

关于红色家风的内容,结合以往的研究来看,学者主要以中国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为切入点,从理想信念、为官从政、修身律己、治家之道等方面概述红色家风的主要内容。

(一)爱国爱党、先党后家

中国优秀共产党人特别是老一辈优秀共产党红色家风体现了爱党爱国、先党后家的家国情怀。例如,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工农红军主要领导者之一任弼时在家书中写道:“冒险奋勇男儿事,况现今社会存亡生死亦全赖我辈青年将来造成大福家世界,同天共乐,此亦我辈青年人的希望和责任,达此便算成功。”在爱国主义、红色家风感召下,无数仁人志士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革命先辈的子女们受到红色家风熏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社会主义事业中,勇于为国争光。可见,爱国爱党是红色家风的重要精神内核,优秀共产党员将红色家风作为修身齐家的一面镜子,从而锤炼优秀品质,培育良好家风,引领社会新风。

(二)艰苦奋斗、奋发图强

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是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再到发展壮大过程中源源不断的动力,是优秀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修身之本。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邓小平提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法宝,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发扬优秀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使红色家风代代传承。

(三)反腐倡廉、一心为公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代代共产党人秉承奉公守法、廉洁自律的优良家风。中国共产党员中有着大量以廉洁著称的典范,他们以两袖清风、秉公职守的优良品行带动了家庭与社会的正气之风。例如,邓小平的孩子从小在寄宿学校就读,乘坐公交车往返,传承着廉洁自律的红色基因;党的高级干部陈云穿的衬衣到处是补丁,一件棉坎肩穿了40多年,不喜喝酒和应酬,连铅笔都被削得短到拿不住才扔掉,还将换下的旧台历用作便签纸。老一辈优秀共产党人历经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深知安定生活来之不易,用“不搞特殊化”的红色家风教育子女,展现了他们廉洁自律的精神风貌和精神追求,弘扬了社会正气。

(四)自立自强、自力更生

自立自强是红色家风中的一項重要内容。共产党员在革命根据地建设时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用双手创造了新生活。在教育后代时,优秀共产党员注重培养后代自立自强的意识,杜绝“等、靠、要”等懒惰思想。如邓小平给孙辈的信中强调“你们要学点本事为国家做贡献”,同时鼓励后代练就本领,提高能力;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贺龙时刻激励子女自立自强,认为花父母的钱“总会隔着一层皮”,“依靠自身努力,做有用之人,行大义之事才是根本”;共和国开国元帅罗荣桓告诫子女不能依赖父母,“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

三、“互联网+”背景下红色家风融入中职思政教育的策略

随着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将信息技术融入中职思政教育,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构建“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是中职教育适应“互联网+”的现实需要,也是中职学校创新思政教育教学方式的大势所趋。基于红色家风在中职思政教育中的价值,笔者结合中职学校思政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在教育实践中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红色家风融入中职思政教育的策略。

(一)挖掘红色家风资源,凸显红色家风价值

红色家风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可以引导学生提升道德修养。中职思政教材中关于红色文化的内容大多数是介绍优秀共产党人的个人先进事迹,与红色家风相关的内容不多。这就要求中职学校思政工作者,包括班主任、思政课教师等充分了解和重视红色家风,在课程教学中深入挖掘和运用红色家风资源。

一是要深入学习红色家风,加强自身的红色文化素养。教师是利用红色家风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应通过多种途径,如利用互联网收集、整理红色家风的相关素材,将老一辈革命家、英雄模范人物体现的爱国爱党、艰苦奋斗、反腐倡廉等家风内容融入思政教育,渗透到对应的主题班会、思政课堂中。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可以建立一支专业人才队伍,对本土红色家风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教师根据学校提供的资料深入学习红色家风,将红色家风有效融入思政教育教学中。二是要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扩大红色家风的影响力。中职思政教师要统筹规划相关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学习红色家风的良好氛围。例如,向学生推广关于红色家风事迹的《英烈门风》《家有党员》等书籍,组织学生开展共诵红色家书名篇活动;常态化开展红色家风主题的征文、演讲、朗诵比赛等活动,增强学生对红色家风的认同感;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故事话剧表演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会红色家风的深刻内涵。另外,学校开展红色家风宣传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讲座、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可以让学生了解优秀共产党人的家风内涵,加强对红色家风的了解和认知,从中获得红色文化熏陶。可见,教师要多开展与红色家风相关的校内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深挖红色家风资源,调动学习红色家风的积极性,加深对红色家风的理解,有效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

(二)依托新媒体,丰富红色家风学习形式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渠道获取信息。对此,中职思政教师应利用新媒介宣扬红色家风、渗透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在多元化的信息中学习永不褪色的红色家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中职思政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微机电脑室浏览关于红色家风的专题网站,或是组织学生到多媒体教室等观看关于红色记忆、红色家风的纪录片,如《井冈儿女口述史料:红色家风》《孔繁森》《焦裕禄》《老阿姨》等,以生动的形式调动学生了解和学习红色家风的积极性。

其次,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用手机下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以下简称“学习强国”)。“学习强国”中的“红色家书”栏目主要以图片、视频、文字等形式宣传红色家风,班主任可以让学生以每天打卡的形式完成家风专题学习,如第一周学习“爱国爱党”的家风内容,第二周学习“自立自强”的家风内容等。笔者曾向学生推送了“学习强国”的《黄大年家风故事:至诚报国传家风》系列微视频,讓学生在班会课上分享“学习强国”红色家风的学习心得,促使学生陶冶家国情怀、学习好家风和好家教,巩固思政教育实效。

再次,中职教师可以将红色家风相关的公众号、短视频、文章等,通过班会课、思政课或混合式教学工具等分享给学生。例如,笔者通过“课堂派”混合式教学工具,向学生分享了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芒果TV等四家视频网站联合出品的微纪录片《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该纪录片以红色家风为主题,每集五分钟,以家庭的爱为温柔底色,以家书为主要内容,以文艺者激情阐述的形式呈现了11位共产党人的家风故事,包括《夏明翰的“就义书”》《左权的“决心书”》《赵一曼的“示儿书”》等。学生通过观赏情理交融、内容感人的视频,增强对老一辈革命家价值观的认同感,提升了“互联网+”思政教育的实效。另外,中职学校可以在微信公众号开设“红色家风”专栏,定期推送红色家风美文、红色家风小故事,或是开展“网络鲜花送英雄”在线活动等,激发学生阅读推文、参与在线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充分发挥红色家风的育人功效,使学生深入了解红色家风,提高思想觉悟。

最后,中职教师应改进授课形式,通过慕课、“课堂派”、超星学习通等混合式教学工具,将红色家风素材融入思政课程教学。教师可以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通过每周一次授课增进学生对红色家风的了解。“线上”主要是录制或分享红色家风精品课程,通过“课堂派”、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平台,进行主题讨论、布置线上作业、师生答疑互动等;“线下”主要以课堂为主阵地,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红色家风相关内容,扩充知识面,达成思政育人的目标。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授课形式,学生从中受到红色家风的精神洗礼,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性对待互联网,利用闲暇时间合理地获取、整合正能量的红色家风资源。

(三)知行合一,传承红色基因

学习红色家风不应停留在理论层面,中职学校要将红色家风融入思政教育,促使学生将红色家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职学校应有针对性地根据学校实际、学生特点和思政教育内容制订实践方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红色家风的实践活动。

一方面,中职学校可以组织开展红色研学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到红色教育基地、红色家风博物馆,通过聆听讲解员对红色家风的阐述、观看红色家风展品,加深对红色家风的了解。如笔者组织学生到广西民族博物馆观展。博物馆中“家和万事兴——广西家庭家教家风主题展”的“红色家风”部分展示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各种场合的家风家训语录,学生通过观展可以从中汲取红色家风的丰厚营养。参观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写观后感,主动将红色家风学习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并将观后感上传至班级QQ群、微信群等与同学分享。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建立红色家风社团,使社团成为开展红色家风教育的载体。我们身边不乏老一辈革命家子女家庭,学校可以组织学生探访红色家庭,让学生与老一辈革命家面对面交流,了解红色家风对他们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而加深对红色家庭的了解,近距离真实地感受红色家风的传承力量。学校还可以在社团中建立一支宣讲队,由专业思政教师带队在线上开展红色家风宣讲,深化思政教育;线下则可以利用假期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公园及其他兄弟校等,发放红色家风的宣传手册,宣讲家风故事,加深学生对红色家风的理解。如在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学校可以组织红色家风社团成员开展志愿者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红色家风故事改编为戏剧、微视频、音乐剧等,引导学生宣传红色家风,充分发挥红色家风的价值内涵。

(四)家校联动,增强学生对红色家风的认同感

1.做好家校沟通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班主任可以利用QQ、微信、釘钉等社交软件加强家校沟通,既可以向家长分享学生学习红色家风的成果,也可以指导家长践行红色家风的精神要义,促使家庭与学校形成弘扬红色家风的家校共同体。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号召家长积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子女的方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弘扬优良家风,主动做孩子的榜样,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另外,学校也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加深对红色家风的认知。寒暑假是家校合作宣扬红色家风的好时机,学校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红色家风主题教育活动,如让家长带领孩子以录制短视频的形式讲述身边的家风故事,或是复述老一辈优秀共产党员的红色家风语录,并通过网络平台分享红色家风故事短视频,增强红色家风教育的感召力。在寒暑假期间,学校还可以提倡有条件的家庭带领孩子进行红色文化旅行,如去延安、百色等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实地参观游玩和体验,缓解身心压力、增进亲子沟通,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事迹,从而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2.做好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要将中国共产党的“红色”之魂根植于家教、家规、家训中,在红色家风的引领下,增强对红色家风的理解和认同,加强自身的红色文化素养。孩子放假期间,家长要运用好红色家风素材,与孩子通过对话交流共同学习优秀共产党人家风事迹的心得体会;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以优秀共产党人为榜样,用实际行动做表率,将红色家风融入自家家风,引导孩子形成优良的品格。有些家长对孩子采取高压式教育,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技能培养,对他们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状态缺少关注。对此,家长更要加强红色家风的学习,向优秀共产党员学习,传承其精神品质,并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孩子,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例如,有的家长对孩子严格管教,但部分学生个性要强、自制力稍差,容易在高压管教下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家庭教育适得其反。针对这一问题,家长可以借鉴优秀共产党员秉承的红色家风教育方法,如刘少奇对其子女学习、品质进行严管,其他方面则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曾山对子女要求最严的是学习和品德,其他方面则给予孩子成长空间,做到管放结合,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针对中职思政教育对红色家风的重要价值重视不够、红色家风资源利用不足的现状,中职学校要以学生为主体,抓住“互联网+”教育信息化优势,充分挖掘红色家风资源并融入思政教育,依托新媒体丰富红色家风学习形式,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传承和弘扬红色家风;注重家校联动,增强学生对红色家风的认同感,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日常行为规范,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马慧.高职院校红色家风传承路径探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1).

[2]彭丽珊.湘西地区红色家风的整理与传承[J].经济研究导刊,2019(31).

[3]杜向辉.红色文化社会传播路径构建[J].长征学刊,2021(1).

[4]徐正飞.论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精神及其历史价值[J].考试周刊,2011(69).

[5]赵烁宇.学习强国App学习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提升策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24).

注: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室培育建设项目“桂林市兴安师范学校名班主任工作室”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欣蓓(1989— ),广西桂林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语文教学、思政教育、班主任管理等;唐静梅(1980— ),广西桂林人,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英语教学、思政教育、中职礼仪教学、班主任管理等。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中职学校互联网+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