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绿色种植方法研究

2023-09-16 15:13陈源
江西农业 2023年14期
关键词:整地马铃薯种子

陈源

(贵州省纳雍县雍熙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贵州 纳雍 553300)

马铃薯适宜冷凉种植环境,发芽温度在5℃左右,茎叶的适宜生长温度在20℃左右,膨果所需的环境温度在15℃左右。在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环境下,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食物,马铃薯的绿色种植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紧密的联系。对于马铃薯种植而言,在种植过程中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绿色生产。

1 选地整地

选择合适的种植区域并对土地进行适当处理是马铃薯绿色种植的基础。在选择马铃薯种植位置时,最好选择土质较为疏松且排水性能较好的区域,若有深翻深耕基础更佳。并且,要确保所选择的种植区域在之前所种植的作物不是马铃薯,最好是玉米、大豆或者小麦等作物。在选择好种植土地后,要对其进行恰当处理,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在春季进行整地时,需要在播种之前对垄沟采取趟犁工作,在秋季进行整地时,则需要将所种植的前茬处理后,再采用重耙的方法对土壤进行深松处理。具体来说,在整地时通常有单垄单行和单垄双行两种不同的方法,且两种方法各有优劣。一般来说,单垄单行的整地方法由于行间距较大,有利于种子之间的通风透光,更利于起土培垄工作,且适合进行机械工作,能够有效避免对马铃薯的植株或者根系等造成损伤,降低种子在后期生长过程中发病的几率。但单垄单行整地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最终的产量,单垄双行的整地方式有利于在灌溉过程中让水分充分被马铃薯的根系所吸收,且能够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光照、水分以及土壤中的水分,同时相较于单垄单行更能够保证最终产量,但是该整地方法会增加马铃薯后续遭遇病虫害的几率。因此,整地时应根据实际环境条件和品种的选择确定整地方法。

2 种子选择及处理

在选择马铃薯种子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既要考虑种子品种的特性又要考虑其对当地自然条件的适应程度和种植目标等。就种子自身特性而言,一般要选择存活能力较强、产量较高的品种,且种子的抗病性能要强,切块尽量整齐,最好选择马铃薯表面光滑且表皮较薄的品种,尽量选择芽眼小、芽坑浅的种子类型。要确保最终所选择的是幼龄薯或壮龄薯,并保证其本身没有疾病。结合外界条件选种,如果在地势较高、生态环境较好、土质疏松且肥沃、土层较为深厚且有利于灌溉的沙质土壤中种植马铃薯,由于该种土壤通常偏酸性,十分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相对早熟或晚熟的品种。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种植目标选择不同种子类型,比如马铃薯种植是为了后续的淀粉加工、鲜食或者薯条加工等,就可选择大西洋土豆品种、鄂马铃薯3 号等品种[1]。针对种植当地的配套资源选择品种时,要重点考虑当地的产业资源情况,尤其是农产品的使用和流通情况,并结合企业的需求选择特定的马铃薯品种。

处理种薯主要包括种薯的储存、催芽、切块和消毒等不同环节。在选择种薯后,对其切块处理时要注意将其切割成30 g 左右大小的薯块,最小不要低于25 g,并在每个马铃薯薯块上切出2 个左右芽眼。在种子催芽阶段,要将其放置在温度较高且较为干燥的室内环境中,将种子均匀平铺,最好不要超过3 层,并定期翻动种子。催芽工作一般要在马铃薯播种前半个月左右就开始,根据播种方式将其催芽到不同程度。若是要采用机械播种,那么需要将其催芽至0.5 cm 左右,若是人工播种则需要催芽至1 cm 左右,以此保证种子的成活率。在拌种时要选择恰当的杀菌剂,对种子进行消毒,将其中携带的病菌去除以预防后续的病害问题。在消毒时可以使用草木灰代替杀毒剂,通过干拌和湿拌两种不同方法的交叉进行,能够取得更好的消毒效果,保障植株在生长期内健康成长。

3 马铃薯播种

在马铃薯绿色种植中,种子的播种要综合考虑播种时期、播种量、播种密度和深度等不同因素对种子成活率的影响。通常情况下,要选在晚霜期前的一个月左右进行播种,可以通过检测土壤10 cm 深处的温度确定是否播种,若其温度稳定在5℃便可进行播种工作。在播种时还需要检测土壤的湿度,一般在75%左右最佳,并保证土壤墒情正常。除此之外,播种时期的确定还要结合种子的实际特性,如果所选择的种子已经发出芽,那就需要适当提前一段时间播种,避免其受到冻害。在实际播种的过程中,根据当时的天气和土壤水分含量等因素确定播种的深度,若天气干燥、土壤中缺少水分,那就需要将种子深播到10 cm左右深的土壤中,并在出苗之前的10 天左右,去除掉种子上层的土壤,使种子可以正常出苗。若是气候较为湿润且土壤含水量较高,可以将种子播种在6 cm 左右深的土壤中,这样出苗会更快且成活率更高。一般太阳辐射较强、温度较高时,越深的土壤位置温度越低,因此,温度高的环境下适合将种子深播,温度低的环境下适合将种子浅播。播种的密度直接影响种子的成活率和最终的产量,因此确定密度时也需要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进行。对于用途为原料薯的马铃薯品种而言,播种时要尽量降低密度,对于种薯而言,由于其本身个头较小,所以播种密度也应适当提高[2]。对于早熟的品种播种时密度可提高,晚熟的品种播种时密度应降低。同时,对于肥力较低的土壤在种植时密度应适当降低,肥力较高的土壤在种植时密度应适当提高。至于种子的播种量需要根据种植方法的选择和播种的密度等因素确定,若是针对切块薯播种,每亩地需要播种的量可通过每亩种植密度和每公斤切块数的比值确定。

在马铃薯种子播种完成后,需要进行回土覆膜工作,这主要针对芽床位置进行。在此过程中,要严格根据播种的深度确定回土的深度,一般来说回土的厚度在4 cm 左右,并在覆土后使用合适的工具将覆土轻轻拍实。在播种的早期由于种子生长尚处于不稳定阶段,且气温相对较低、环境波动较大,因此还需要在回土工作后对其覆膜处理。通过覆膜能够有效提高土壤表面的温度,并避免土壤中水分的蒸发,为种子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提供足够的营养,促进出苗。在此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当环境温度在10℃以上时,不可以进行覆膜工作。

4 种植管理

4.1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马铃薯种植管理阶段的重点,且耗时较长。田间管理主要包括苗期管理、生育期管理、膨果期管理和生长后期管理,各个时期的管理方向、管理方式也有所不同。

苗期管理主要在出苗之前进行,重点对马铃薯生长环境的湿度和温度加以管理。一般情况下,要在白天和夜晚分别将拱棚内的温度控制在20℃和12℃左右,对覆盖的农膜定期擦拭,确保其透光效果。当拱棚外部的温度升高时,要加强对拱棚内部的通风操作。在出苗之前还需要将表面的覆土适当捞除,使地面温度提高并将杂草去除。马铃薯通常在播种后25 天左右会陆续出苗顶膜,因此应在阳光充足时将膜捅破,使苗自由生长,并在膜孔处覆盖适量的细土。当种子出苗后,要及时检查种子情况,再次铲土耕地,并及时补种,控制地面温度和水分。

生育期是马铃薯块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预防病害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实施管理需要重复进行两次铲地耕地,加强培土,收缩垄沟的宽度并将垄沟的顶部拓宽。

膨果期的管理直接影响马铃薯的最终产量。膨果期是马铃薯最容易发生病害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重点加强马铃薯的水肥管理,对晚疫病等高发病症加强防治。

在田间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定期开展除草工作,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避免杂草过多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一般来说,集中除草应在马铃薯苗期后进行,可以人工或机械除草,以此提高地面的温度,使种子具备更强的耐寒性。除此之外,为了保证马铃薯最终的产量,在田间管理中还应适当向马铃薯施加生长调节剂,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达到增产的效果。一般来说,生长调节剂主要选择多效唑或者膨大素。若使用多效唑要与水配比,每亩地施加30 g 左右,将其均匀喷洒在茎叶上,在此基础上,马铃薯的产量能增加10%以上。若使用膨大素也需要兑水处理,每亩地施加10 g 左右,同样均匀喷洒在茎叶上,能够达到同样的增产效果。

马铃薯的生长后期容易出现较为明显的衰弱情况,植株会在此过程中不断衰老。为了延缓衰老过程,使马铃薯叶尽可能长时间维持,使马铃薯中的物质成分更好地积累,在此阶段可以在种植区域土壤中使用150 mL 的浦发蔡水溶肥和75 mL 的吉朵产叶面肥配比成喷雾喷洒。通常在播种后的两个月左右,马铃薯的叶片就会逐渐变黄,此时就需要根据种子的实际成熟情况,在温度适中、天气晴朗且土壤较为干燥的时候将马铃薯收获,收获后需要进行20 min左右的晾晒处理再装入袋中[3]。若是有人为损伤的薯块还需额外在20℃左右的环境下晾晒2 天左右。装入袋中的薯块要放置在阴凉通风的位置,并且避免受到阳光直射。

4.2 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是种植管理过程中的关键,也是绿色种植的重要体现。在选择肥料以及确定肥料施用量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测土配方施肥的方法进行合理施肥,保证氮磷钾肥量适当并与微量元素合理搭配,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同时又不至于烧坏种子的根部。在对马铃薯施肥过程中,通常需要大量的钾肥,氮肥和磷肥的使用量一般较少,氮、磷、钾肥的比例通常在5 ∶2 ∶11。在施加适量氮磷钾肥后,还需要向土壤中施加适量的有机肥,对土壤内的营养加以补充。向土壤中施加的有机肥有很多选择,主要为牲畜粪便,但要注意的是,使用牲畜粪便类有机肥前必须先对其进行腐熟处理,否则粪便中含有的氮气很容易对种子的根部造成损伤,影响种子的成活率。有机肥除了牲畜粪便外还可选择草木灰,一般牲畜粪便每亩地施加2 kg、草木灰施加3 kg 左右。就每亩地施肥量而言,一般需要有机物含量在8%以上的农肥2 t 左右,尿素、硫酸钾和磷酸氢二铵一般分别需要5 kg、30 kg、30 kg,将其混合搅拌均匀,与氮、磷、钾肥共同使用,以复合肥的形式为土壤施加底肥。马铃薯的灌溉管理相较于其他作物而言较为容易,由于马铃薯本身比较耐旱,其生长过程可以仅仅依靠天然降雨就能实现。若是遇到过于干燥或者降雨量较少的天气,需要人工浇水时,需要注意监测土壤墒情,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灌溉量。一般来说,在播种后的15 天左右可以对土壤墒情进行检测,适当进行灌溉补水,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补水后要进行中耕。在种子开花之前不需要额外浇水,种子开花期要重点控制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为开花过程提供充分水量。在膨果期内,要定期补水,保持土壤的湿润状态,避免土壤出现忽干忽湿的问题,造成马铃薯发生病害或者出现畸形等情况。在马铃薯收获前十天内要避免灌溉操作,并在降雨后及时将土壤中多余的水分排出,避免田间积水,确保马铃薯不会由于水分过多出现腐烂问题。

4.3 病虫害防治

在马铃薯绿色种植中,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保障马铃薯健康生长的关键。在马铃薯生长的过程中,病害的发生频率最高,主要包括晚疫病、环腐病、病毒病和黑胫病等。其中环腐病主要来源于本身带病的种薯在生长过程中对病毒的传播,因此处理此类病害必须要将带病的种薯切除,防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播。要想防治环腐病,在选择种子时,就需要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并在田间管理的过程中将带病植株去除,向其中喷洒低毒性的农药,以多种措施结合防治,或者直接在苗期和成株期之间将病株连根挖除,并集中处理,根除此类病害。对于晚疫病,在防治的过程中,首先也需要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通常选择青薯168 号和宁薯4 号更为合适,还要确保所选择的薯种不含病症。在种子播种后,为了预防此类病害的发生,可以使用64%的杀毒矾400 倍液,在每亩种植土壤上喷洒25 kg 左右,以起到杀菌消毒左右。通常要每周喷洒一次溶液,连续喷三周左右。黑胫病的防治首先也是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种子类型,其次可以选择小整薯播种的方式结合切刀消毒对薯种进行消毒处理。在处理种子时也可以使用草木灰进行搅拌。在播种时,要尽可能早播,并在田间管理时对患病的植株及时挖除,避免病害扩散。为了避免病虫害的传播扩散,可以通过播种脱毒阿尔法方式,既能预防病毒扩散又能达到绿色环保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防蚜治病的方法,一般使用浓度为40%的氧化乐果1000 倍溶液对种子进行喷洒,以达到预防蚜虫的目的。在青枯病、干腐病出现的初期,可以使用病毒A 可湿性粉剂或者枯病灵乳油溶液对马铃薯进行喷洒。

5 结语

综上所述,马铃薯绿色种植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的影响。要想实现马铃薯绿色种植就需要从其种植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入手,利用无公害的种植和管理方法,保障马铃薯的健康生长,在保证其质量和产量的前提下,多加使用绿色化技术手段。在今后的马铃薯种植和技术研究中,应加大对绿色种植的研究力度,创新绿色种植方法,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种植水平。

猜你喜欢
整地马铃薯种子
马铃薯有功劳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桃种子
可怜的种子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定边马铃薯
东北地区农机深松整地技术要领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
胖胖的马铃薯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