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改数转”背景下苏州纺织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2023-09-20 07:19计颖
西部皮革 2023年16期
关键词:苏州纺织智能化

计颖

(苏州市企业服务中心,江苏 苏州215129)

0 引言

随着数字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成为驱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要素”。数字技术的应用彻底颠覆了传统制造业的价值创造模式,推动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价值实现能力的跃迁。纺织业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纺织智能制造,有利于我国产业升级,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对促进纺织行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纺织强国具有重要意义[1]。

1 纺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党的二十大为新时期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战略引导,中国纺织行业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2]。纺织行业如何应对大变局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需要把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对纺织行业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清晰把握。

1.1 健康生活理念引领新潮流

人们的消费理念从追求“量”日益转向“质”“量”并行,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等趋势凸显,这也对纺织行业创新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思路。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改变,功能性面料以其舒适、再生、环保、抗菌和负离子等复合特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已研制出具有调温功能、高透湿量、保温性能和高强度伸缩性的纺织品,以及可以对军用车辆或坦克移动侦察或人体各项生理指标检测的纺织材料;谷歌与李维斯合作,将导电纤维嵌入纺织品,从而研制出智能化面料,把纽扣大小的超小型计算系统加入纺织品中,将可穿戴技术(Wearable Technology)融入牛仔裤,夹克,衬衣甚至内衣中[3]。

1.2 高品质差异成为行业制胜法宝

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现代企业创新能力与组织韧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纺织企业因循守旧、缺乏创新,依赖于劳动力成本低等因素,在新的经济发展格局中,依然打“价格战”,导致订单不足、库存积压、停工停产等,被残酷出局。而那些注重研发投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的企业,能从容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例如中国轻纺城柯桥在面对突变的内外部环境,发展动能加速转换,并且以印染产业转型升级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两省级试点为契机,坚定不移地革新技术工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实现在严峻环境中逆势上扬[4]。

1.3 智能制造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分析智能化改革对产品、服务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需要结合产业特征对数字创新的组织模式进行提炼。智能化改革会影响产品的组合、组织学习能力以及创新的扩散,也会对产业结构与变迁产生影响。纺织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高度依赖劳动力资源。但是,随着我国人力成本的逐渐补涨,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比较优势已经弱化。在智能制造已经深入各行各业,智能应用场景不断涌现的当下,智能制造推动了纺织行业的新变革,尤其是在纺织装备行业,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得到了充分应用[5]。纺织企业大量引入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纺织机械设备,纺织机械的自动化实现了“减员、增效、提质、保安全”的目的,提高了纺织企业的生产效率及盈利空间。

2 苏州纺织企业智能化改造现状

苏州市推动纺织行业智能制造转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智能科技的发展,已成为推进苏州纺织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快速发展的动力,智能化革新了生产和管理模式,促进传统纺织企业转型升级。综合分析苏州纺织企业的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装备、智能管理,智能化改造,主要现状分析如下。

2.1 区域纺织经济发展优势显著

苏州处于江浙沪中心位置,随着国家大力支持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苏州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作为全国第一大工业城市,苏州产业门类齐全,产业高度集聚。苏州工业多元化、工业基础强,苏州拥有三家世界500强企业,其中两家就是纺织企业,分别是恒力与盛虹。纺织企业虽然是传统企业,但其借力新材料,产品质量与功能均发展迅猛,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给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曙光。苏州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世界领先的工业体系,为苏州纺织生产实力的强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2022年,苏州全市纺织原料及制品出口1 321.8亿元,增长7.4%。吴江是苏州纺织产业集聚地,当地纺织企业通过“机器换人”,将自动化和信息化相结合,推动智能织造,用工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一。恒力集团的纺织工厂从2013年底就开始推动智能织造,自从实施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后,恒力2013至2022年,除刚开始实施改造的两年营业收入略有下降外,营业收入呈快速上升趋势,其中离不开恒力集团大力推进智能改造取得的成效。为了进一步提升转型升级步伐,恒力集团在纺织领域的研发投入占年产值比例达到2.5%~3%。

2.2 政府高度重视纺织企业智能化改造

《中国智能制造2025》强调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并以此作为优化提升产业价值链的主攻方向。苏州市政府先后出台《苏州市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关于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措施》,明确要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在包括高端纺织在内的十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应用,力争在包括高端纺织在内的四个产业率先取得突破,这对苏州传统织造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

2.3 初步形成了智能制造产业体系

(1)整体水平显著提升,智能化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全市纺织企业围绕智能化装备、智能化运营和智能化产品三个方面,推进企业智能制造水平。目前全市1 870家规上纺织企业先后推进智能制造,将从产品设计智能化、关键工序智能化、供应链优化管控的同时,积极建设重点行业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等[6]。盛虹集团全资子公司国望高科2022年12月6日CNISA高质量发展指数39 081.72,获评2022“世界AAAAA品牌”和“中国差别化纤维高质量5A品牌之冠”;波司登投入近亿元资金引进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和检测设备,改进生产工艺,推广标准化应用,有效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7]。

(2)自主知识产权赋能,智能化装备实现广泛应用。近年来,通过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来降低成本、提高产能已然成为各纺织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国望高科的纺丝车间通过导入国内化纤行业首台(套)国产化纤生产智能物流系统,生产指令从“总控室下达-车间中转-设备生产”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通过机器换人工和应用物联网技术,用工率降低34%,故障率降低55.9%,人员单产降低29.8%,产能增加33%;恒力集团采取“机器换人工”“自动换机械”“成套换单台”“智能换数字”等方式,成长动力由“人口红利”向“技术创新红利”转化;东渡集团的智能制衣吊挂系统,通过物联技术控制挂钩的路径动线,实现多品种规格同时加工。此外,晓布智能检验机器人利用AIQC纺织品智能检验软件,使纺织品面料外观检测标准化、信息化、可视化及规范化。

(3)科技攻关取得突破,智能化关键技术有效推广。国家纤维中心创新中心依托股东单位15家左右国家级研发平台,聚焦于基础材料、核心工艺和关键共性技术,对产业链的创新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对功能纤维新材料、高端用纤维材料等方向进行有益探索,对标22个重点领域,在聚酯绿色与智能制造技术、阻燃纤维材料设计、制备技术、高舒适与保形纤维材料设计、制备技术、生物合成聚酯功能化制备关键技术等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方面均有所突破,并逐步在行业内进行推广。以苏州盛泽为建设主体,以柔性智能纺织集合体的前沿研究为重点的智能可穿戴纺织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已申请10项国家发明专利,两项PCT专利,其研发的防割手套可以给工人钢铁般的保护。

3 苏州纺织企业智能化改造的难点

纺织企业在进行智能化改造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困难。

3.1 资金压力大

部分纺织企业成立较早,设备较为落后,转型升级是必然举措,但是智能化改造先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科研攻关、设备更换、人才引进等。吴江的舜聚织造自2015年至2019年先后投入4 000余万元,引进国外先进的智能机器设备,以“机器换人”,实现自动化生产、信息化管理。而舜聚织造是一家小微企业,平均每年1 000万元的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费用对其来说会造成资金压力。而为了进一步促进智能改造升级,许多纺织企业还需不断进行研发投入。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在支持纺织企业智能化改造方面一直不太积极,政府设置的智能改造专项资金门槛较高、限制条件较多,导致部分中小纺织企业“想转转不了”。

3.2 缺乏专业指导

纺织企业在进行转型升级过程中,有强烈的愿望进行智能化改造,但是对于如何改、怎么改没有清晰的认识。一是企业本身缺乏智能改造方面的专业人才,许多建厂早的纺织企业员工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而且对于营业收入有限的纺织企业,也不愿意花费较高的人力成本聘请智能制造方面的专家。二是相关管理部门对纺织企业智能化改造指导还没有实现全覆盖,纺织行业的中小企业改造案例较少。三是纺织企业缺少完整的智能制造改造体系设计,企业对于智能化改造还停留在设想阶段,对于后续如何改造、怎么改造、需投入多少资金等缺乏完善的规划设计。

4 苏州纺织企业智能化改造对策

(1)强化顶层设计,构建融合创新体系。由政府牵头,成立纺织行业智能制造推进小组,督促领军企业发力、其他企业配合,统筹联动聚合力,共同打造行业内科技创新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知识共享,为更高水平更高效率的创新进行赋能。浙江兰溪市在促进纺织产业智能化转型中,专门成立浙江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由委员会主任带队深入企业调研,并进行现场指导;成立专家组入驻,对企业智能改造进行全过程指导。同时,兰溪市以市委全委会的高规格文件,出台了《关于兰溪市创建纺织行业智能制造示范市的决定》,相关经验值得借鉴。

(2)抢抓推广应用示范引领,带动纺织行业全面创新。充分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手段,改造传统纺织业。纺织装备是行业开展智能制造的基础和技术产业相融合的重要载体,它的产业化应用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应当充分把握和拓宽资金渠道,支持企业开展新型纺纱织造装备、新型印染等装备的研制与推广。同时应当大力培育纺织行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苏州市智能制造融合发展中心展示了东渡、波司登、国望高科等纺织企业智能改造的优秀案例,可以借助融合中心对外展示的平台功能,对纺织智能改造案例进行重点推广。2023年4月7日至9日,“丝绸苏州2023”展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顺利开展,线上线下同步销售,苏州纺织产业集群化发展体现新格局。

(3)强化金融及人才支持力度,培育智能制造增长极。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新技术要求的领域和产品进行创新探索,通过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对智能化转型纺织企业的发展进行有力支持,尤其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从而缓解他们的资金压力;通过财政资金加大对智能制造专项的扶持力度,不断创新支持方式,实现从“补建设”向“补运营”的有益转变;同时通过优惠的税收政策,给智能化转型的企业减轻税收负担。可参考浙江兰溪的做法,鼓励本地金融机构开发中小微纺织企业在线贷款产品,并与大数据局、工商、税务相关实现数据共享,企业根据智能改造需求在线申请贷款、随借随贷[8]。

另外,需要强化培育和引进智能制造专门人才的措施力度,为吸引复合型高质量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兼具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的智能制造人才。

5 结语

基于智能制造进行创新驱动是苏州传统纺织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根本路径,应当深入贯彻“创新、融合、品牌、绿色”的发展原则,不断突破自身局限,探索纺织行业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四链融合”,让苏州纺织业成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纺织智能化市场的标杆。

猜你喜欢
苏州纺织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澳洋纺织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苏州一光
苏州十二忆
石油石化演进智能化
说个好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