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税务推动税收治理从“以票治税”向“以数治税”转变

2023-09-20 22:56赵璐
国际商务财会 2023年13期
关键词:电子发票数字技术

赵璐

【摘要】智能税收建设是有效应对大数据经济与信息经济中的智能化所造成的征管问题、促进税务管理创新发展的关键抓手。根据这种要求,智能税收将运用数字信息技术推动中国的税收治理,朝着更加智能、自主化方向发展。而为了推进中国智能税收发展,就必须加强数字信息技术应用,建立一个集税收执行、办税服务、税收监督为一身的嵌入式智慧化税收信息系统,将税务管理终端触手嵌入纳税人的运营管理整个环节,进行即时动态智能税收监控。文章对我国的智慧税务利用数字技术在发票开具上实现电子化流传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智慧税务;电子发票;数字技术

【中图分类号】F812.4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在2025年,通过全方位推动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取得显著进步,基本建立规模巨大的国家智能税务系统,逐步形成国内一流的智能行政应用体系,全面提高国家政策落实、服务水平和监督管理能力。作为有效应对大数据经济带来的征管新挑战,提升税收管理创新的重要出发点,智能税收建设要以《意见》精神为指导,持续推动数字技术运用,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新特征的智能税收体系建设,积极促进税收管理创新发展。近年来,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为中国企业税收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在此期间,智能化信息技术还将促进中国税收管理工作向智能方向发展,利用税收数据收集、税收电报管理、稅收风险管理等多个流程,高效优化税收管理工作的效率。教育和智能技术驱动的税务管理也将有效地降低税务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达到节约企业劳动成本的目的。本文探讨了以对数智能技术为驱动的税务管理的改进与创新。

一、以数治税的需求分析

(一)符合现行企业战略规划

“金税三期”项目开展至今,我国税务机关广泛运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并借助大数据与智能计算机技术,全面整合了公司背景、区位、行业、上下游关系等信息,大大提高了税收征管效率。而当前我国企业迫切需要利用数据和智能计算机等技术方法开展企业涉税管理,从而降低了企业的涉税风险,而涉税管理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操作过程,它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内部治理、业务流程以及信息化系统的整个运行质量。但面对着当前税务信息化浪潮,小成本的税收管理部门明显处于劣势地位,所以有必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对中小企业税务部门进行精简和整合,以便于有效的实现中小企业税务的精细化管理,防控中小企业税务管理风险的最终目的。

(二)符合现代化企业的发展需求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不少公司开始提供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将数据智能技术与税务管理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提高税收计算的准确性,有效防止偷税逃税的发生,从而更好地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数据智能化技术所带来的税务管理重点,是为公司的管理决策支持。把计算机自动算法和实际的税务系统有机的联系起来,为税务机关在信息智能自主决策的基础上作出经营决定。和企业税务比较,公司税务现代化建设更加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

(三)企业智能化税务管理系统有巨大的潜在市场

如今,大多数企业都面临着瞬息万变的激烈市场竞争,税务审批制度也容易受到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面对激烈的竞争,企业应化压力为动力,积极整合智能税收管理技术,构建具有“共享”特征的智能税收管理系统,转变税收管理模式和理念,营造更加高效、安全的税收管理环境。总之,它可以提高纳税服务质量,减轻纳税负担。

二、智慧税务在发票开具上的实施架构

(一)数字技术在电子发票的设计

1.目标定位

按照国家有关会计信息化和电子会计凭证管理的标准和要求,建立以报销控制、财务会计、会计档案管理系统为基础,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为前提,以提高电子发票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为宗旨,实现预算管理、报销控制、业务数据互动,以财务簿记、报表生成、完整的闭环过程管理档案,逐步扩大到实现会计数据的全面电子存档和管理。

2.架构设计

根据系统建设目标定位,基于发票从获取、识别、查验,到开票、审核、认证、付款,最后存档、查验的流通模式,架构设计包括挖掘、制造、存储和检索四个步骤。通过系统集成,将发票池管理、报销流程控制、银企直付、凭证推送、档案收集、查询等功能有机串联起来,形成联合存在、单据电子化流转的上下环节。根据《企业旧档案和电子档案管理指南》等相关备案部门的要求,电子发票处理框架设计如图1所示。

(二)数字技术在区块链发票上的设计

1.目标定位

通过分析电子发票实施现状及电子发票管理中存在问题,可以看出区块链技术在电子发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和适用性。区块链技术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降低社会税收成本,提高税收遵从性。在电子发票管理中,区块链技术有利于防止虚开发票、防止重复发票报销、打破数据隔离、提高社会认可度等方面的适用性。然而,它也存在地方分权、安全、跨地区流通、智能合同应用和法律法规等问题。区块链技术与电子发票管理高度一致。但是,它也需要改进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架构设计

基础服务层:主要由腾讯区块链组成,由TrustSQL系统支撑,具有云基础设施,包括硬件设施、云平台服务、私有云、公有云、专有云等。以TrustSQL系统为核心技术,具有国家秘密算法、税务网络共识、多链可扩展、SPV数据隔离和合约服务等功能。同时,通过SQL和API开放接口,可以保证应用层、访问层的要求。应用服务层:具有数据管理、用户管理、授权、发票流程、突发事件处理等功能,并具有SQL和API接口,可访问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使用侧链技术可以保护政府机构隔离数据。当数据同步时,信息可能会丢失或被篡改,而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可以保证数据不会被篡改,因此区块链技术可以保护孤立的数据。其中应用服务层是区块链电子发票的核心层,下层是核心技术层,上层是具体应用。第三方接入层:SQL和API接口,可保证第三方无缝对接。目前,第三方接入主要以深圳税务局、KA企业和服务商为主。如图2所示。

三、实现“以数治税”的难点

(一)数据共享壁垒难以突破

如何突破数据壁垒是数据智能技术融入税务管理的基础。在行业内和全产业中,造成大数据问题的主要客观因素有三种:一是大数据保密性和网络安全性,数据结构、数据接口和数据格式和大数据标准之间的差异;二是由于数据结构不同,信息的形式不相同,所以数据可以存储在不同地方;三是数据的产生,与对信息内容、使用情况及其控制密切相关。它是影响数据共享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数据安全隐患待排除

由于公司与个人之间的经营数据通过网络媒体直接从国家税务机关的数据库中产生,并在单位内部实现了数据交换,因此如果数据泄漏,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在当前社会经济和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这个问题就显得更加复杂。而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代码编程、机房组件管理等技术也越来越处于先进水平,对安全漏洞检测填充等技术的要求也愈来愈大。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税收政策不断优化,税收服务日益复杂,税收数据规模也在呈几何级数增长,世界各地频繁出现的数据泄露问题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三)数据挖掘技术薄弱

因为税收管理的数据管理与监控技术储备不够,既无法对税务风险、税种的法律意义、纳税人行为、税收法规等因素开展全方位、系统的研究,也无法对税种风险管理與国家经济税源管理进行全面可靠的大数据支撑,使得数据化税收管理事业与大数据税务行政管理研究工作的总体增长速度都比较缓慢。其原因主要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各个税收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具有巨大差异。尤其是在国家税收系统整合以后,税收部门的大数据信息无法充分集成在现有的国家税收系统中,对税收管理事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障碍。同时,想要更高效地进行大数据的管理与研究,还必须拥有在税收政策、财务会计、大数据、计算机、数据挖掘与研究等方面领域的才能。这对人员招募方面有了更多的要求。由于新政策的执行,公司运作流程中的税务事项会变得复杂起来。所以,公司应该做好税收筹划,合理进行税收筹划,做好对相关专门人员的培养与招募,从而在多维专业知识服务的平台上推动税收管理的正常进展。

(四)电子发票发展面临瓶颈

当前,在我国所采取的方式主要是“税务控制+交易平台”的方式,一是需要经过在网上反复核实,二是通过使用人工录入的电子发票号等票证信息成为电子凭证,这样减少了重复使用,三是通过使用电子发票管理信息成为公民身份证信息,并进行了图像处理,最后集成到电子财务报告中,从而形成了纸质的电子会计凭证,从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会计信息的核算动态;这就对税务管理提出了高度规范的要求。

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税收管理规范化的过程中,缺乏对税收管理要求的准确认定和统一的税收标准。其次,现有的“税控+交易平台”管理模式难以充分整合,缺乏完整的状态控制系统,无法有效解决发票信息在多部门之间的传递问题。第三,与电子发票有关的各种系统和应用还没有很好地集成,使纳税人和税务部门难以在同一个平台上,使纳税人难以正确理解和使用电子发票,从而给法律行为留下一定的空间,直接影响税收管理的效果。

四、智慧税务推动税收新治理策略

一是尽快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嵌入式智能税务系统。智慧税收的形成,就必须全面利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并借助新一代技术,推动企业税务征收体系由“投票纳税”向“数字纳税”的转变。而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具备高效数据获取能力与自动化计算能力的系统就必不可少。该系统还需要同时处理有效的数据获取和信息传输管理两大问题,前者可以有效赋能和改变企业管理人员固有的传统企业财务工作体系,并与主要的财务软件供应商合作,辅以对涉税咨询服务中介组织的专业建议;后者也提出要根据国家的“新基础设施”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传统基础设施信息处理速度和服务承载能力,积极推进国家5G信息基础设施工程,推动光纤宽带网络优化升级。

第二,必须加快建设我国境内最系统、规范、最有效的嵌入式智能税务信息系统。我国智能税收系统建设,就必须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用新一代技术推动我国的税收管理方式由“票据税”向“数字税”的转变。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建设一个同时拥有企业有效信息获取能力与智能操作能力的信息系统是必不可少的。而这种信息系统还需要同时解决企业有效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传输技术两大难题。前者可以实现或改造企业自己的公司财务状况分析系统,与大型会计软件企业合作,以及补充纳税中介咨询部门的专家服务能力。要求按照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以提高我国传统基础设施信息处理的发展速度和承载能力,以促进我国5G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以促进光纤宽带网络的完善升级。并在此基础上,考虑解决地方信息技术问题和其他问题,以提高国家财政税收和地方信息技术政策的有效跟踪水平。

第三,运用智慧合同技术进行对合同真伪、阴阳合同的智能鉴定。只要基本信息、货物信息、资金流信息都和合同内容一致,就能够自动触发电子发票的即时开具,甚至可以自行申请征收流转税,进而简化了涉税事务的办税程序。

第四,利用嵌入式的智慧化税收信息系统,逐步实现信息数据的集成,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纳税人的业务运行情况和纳税业绩做出精准的纵向和信用性评估,智能分析税务相关问题和税收保障能力,精准、有效地判断对税收政策影响的实际效果。

总之,利用大数字的税务管理,利用嵌入式智慧税务信息系统建立统一、完善、有效的“税收大脑”,从“票控税”到“制控税”再到“数控税”,进行即时动态的智慧化税务控制,既能促进对税务争议的有效处理,也能将消极的税务执行变为积极的税务激励;能预见纳税人在运营各个环节可能带来的涉税风险,正确认识和处理税企纠纷,进而提高税收政策执行和税务执行的准确性,促进高效的智慧税务。

五、结语

企业应充分运用“智能化+”的新技术和新理念,在税收领域开展灵活的业务,抓住新技术、新观念带来的发展机遇,不断深化数据改革,加强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在“智能化+”科技的引领下,促进基于信息智能科技的税收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为了使企业的税收风险最小化。在此期间,要充分发挥当前“智能化+”信息技术的最大优点,最大程度的完善与创新,以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公司应针对实际问题,积极促进各税务机构的协作,搭建完善的协作系统,针对情况与各方协调配合,增进信息沟通,灵活运用相关资料加以分析,促进信息的交流,为公司的税务管理奠定扎实的基础。另外,还要完善税收管理,做到税务信息的标准化、共享化。并制定了一套科学的税收信息处理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1]谢健.论“以数治税”背景下企业加强税收风险管理的对策[J].商场现代化,2022(22):144-146.

[2]黎江虹,李思思.重塑纳税人权利:“以数治税”时代的底层逻辑[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36(06):79-89.

[3]张有乾.智慧税务的构建与探索[J].税务研究,2022(11):43-46.

[4]邵凌云.智慧税务背景下税费服务体系的建构:挑战与路径[J].税务研究,2022(11):124-128.

[5]刘和祥.“以數治税”税收征管模式的基本特征、基础逻辑与实现路径[J].税务研究,2022(10):69-75.

[6]陈泥,戴小花,安淑,钱晓筱.智慧税务赋能助力经济发展[N].厦门日报,2022-09-26(A05).

[7]田野,葛思琦,崔赟.嘉兴以智慧税务建设推动“税收一体化”[N].嘉兴日报,2022-09-17(001).

[8]程俊峰.构建协同共治的智慧税务:实践与探索[J].税务研究,2022(09):38-42.

[9].深化征管改革打造“以数治税”新样板[J].宁波通讯,2022(15):60-61.

[10]李聪.“金税四期”背景下智慧税务的构建与实现[J].地方财政研究,2022(08):64-72.

[11]伍美红,黄婷.“数据赋能”新引擎“以数治税”看广东[J].中国税务,2022(08):16-17.

责编:梦超

猜你喜欢
电子发票数字技术
数字化技术在高校博物馆中的应用
舞蹈创作技术的运用与研究
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推广应用电子发票提升招标采购的质量和效率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研究应用
工业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网络电商纳税问题的研究
我国小微企业实行电子发票的可行性分析
电子发票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对接探讨